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安财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安财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安财经大学考研难吗] [西安财经大学考研群]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安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统计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教育、科技、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本专业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行“2+2”大类招生。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运筹与优化、数学建模、数值分析、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等。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基础数学系简介

基础数学研究所是统计学院的基层学术组织之一。主要承担数学分析、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的课程建设任务。基础数学研究所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在课程建设方面,高等数学(经管类)》为省级精品课程,《线性代数(经管)》为院级精品课程,研究所主要承担承担全校的数学基础课程,全年承担本科数学基础课工作量13000余课时。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以坚实的数学训练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处理为工具,以经济、金融数据分析为应用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及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富有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专业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行“2+2”大类招生。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与优化、数学建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大型数据库管理、数据结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数理统计学部简介

数理统计学部是统计学院的基层学术组织之一,主要承担数理统计学科和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任务。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教师中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学部依托陕西省优势学科、统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等优质资源,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统计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具有统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在专业建设方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院级M00C在线课程。学部主要承担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任务。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部简介

应用统计学部是统计学院的基层学术组织之一。主要承担应用统计学科和应用统计专业的建设任务。本学部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陕西省级教学名师1名。学部依托陕西省优势学科、统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等优质资源,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应用统计学部具有统计学一级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授权点。在专业建设方面,《计量经济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算学》为院级精品课程,学部主要承担应用统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任务。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与社会统计学部简介

经济与社会统计学部是统计学院的基层学术组织之一。主要承担经济与社会统计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任务。学部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学部依托陕西省优势学科、统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等优质资源,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经济与社会统计学部具有统计学一级硕士点、统计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在专业建设方面,《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和《抽样调查》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部主要承担经济与社会统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任务。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简介

一、学科概况
我校统计学专业在原西安统计学院和陕西经贸学院统计学专业合并基础上组建特色专业,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2010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重点建设我校统计学科。
目前,统计学专业是国家和省“十一五”期间两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和省“十二五”期间两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名牌专业、重点学科,陕西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统计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抽样技术》、《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统计学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拥有统计学一级学科和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13年统计学学科获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
二、学科建设成效
1、学科方向
多年来,统计学科在凝练的主要学科特色研究方向: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应用、统计数据质量研究、统计网格理论与应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统计测度研究等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2、学科队伍
我校统计学科有教师46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8.33%。教师团队中,有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 1 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会委员1名,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3 人。
3、科学研究
近几年,统计学科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6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7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主持完成《国家统计数据管理质量研究》、《多目标抽样调查理论方案设计》、《官方统计成本研究》、《政府统计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等国家级项目,教师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
完成了与西飞集团、德国英飞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研究“新舟60飞机价格统计预测模型及系统研制研究”、“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应用研究项目20余项;接受陕西移动、陕鼓集团、航天集团等企业委托完成各类调查咨询分析项目10余项,共获研究经费600余万元。
4、人才培养
我校统计学本科在校学生1200余名,在校硕士研究生110余名,毕业生主要在高等学校、政府统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及市场咨询与调查公司从事统计理论教学、统计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工作,通过毕业生质量调查信息反馈来看,我校统计学硕士研究生量化分析能力强,专业理论应用水平高,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人才质量良好。
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生获国际数学建模、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奖励60余项,学院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近10项;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得国家级数学竞赛三等奖 1 项,省级奖项多项;在全国统计学优秀学士、硕士学位论文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21项。
5、学术交流
学科建设注重国内外交流,近五年来,举办、协办各类学术会议8次,派出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60人次。学院接待了“美国国家统计代表团在华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协办了“统计国际论坛”、“第九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与美国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发起并承办全国统计学优秀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评奖活动。 承办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评审组专家会议、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第十届年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经济与统计研究》专题论坛等多个学术会议。
6、平台条件
拥有2个省部级统计研究基地,即西安统计研究院、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西安统计研究院是国家统计局与西安财经学院联合组建的统计科学研究机构,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是陕西省科技厅设立在西安财经学院的省级研究机构。两个科研基地聘请有多名国内外知名统计学专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统计学院现拥有3个中央财政和地方共建实验室(即统计学实验室、统计学创新实验区、数学类课程实验室),拥有2个学院自建的实验室(即数据挖掘实验室和数学建模实验室),5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为425平方米。实验室拥有3T磁盘阵列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网络服务器一台、路由器一台、教师机5 台、24接口交换机16台、联想品牌电脑265台,总价值合计约565万元。实验教学内容涵盖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验、应用回归分析课程实验、数值分析课程实验、数据挖掘课程实验、统计建模与数学建模实验等12门实验课程。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并指派专业实验课老师坐班指导。统计学实验室、统计学创新实验室及数据挖掘实验室均装有网络版的SAS、SPSS、EVIES、STATA、Matlab、R等统计分析软件和SAS  Enterpreise Miner、CLEMENTINE等数据挖掘软件,学生可以从实验室终端或宿舍终端调用实验室数据库服务器所提供的所有服务功能,数学建模实验实学生机均装有数学软件Matlab、Mathematica、Maple、Mathcad、Lingo、Lindo等数学软件和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这些软硬件的先进性保证了学生在课内和课余完成数学建模和统计建模的实践教学与实践创新活动。
统计学院资料室以统计学、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术信息为资源建设重点,目前藏有中英文专业图书1940册,统计年鉴196册,英文过刊装订本422册,现刊2006年以来持续订购中英文国际国内权威和重要期刊86种,其中中文67种,英文19种,包括Biometrics(生物统计学)、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美国统计学会会刊)、Theory of Prob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概率论及其应用)、Risk Analysis.(风险分析)、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时间序列分析杂志)、Statistical Modelling(统计模拟)、Journal of Modelling in Management(管理模型杂志)等基本覆盖统计学发展前沿。基于信息化的服务模式,为统计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教学与科学研究开展多种专业信息服务。
三 、统计学科建设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经济效益
(1)教学科研经费提高情况
统计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每年获得专项建设经费支持45余万元,学院针对统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平均每年给予20万元。省级及学校经费支持逐年15%的比例增加,提供了充足的学科建设经费保障,使得我校统计学科在区域有了显著的优势。
(2)资源共享效应
统计学科通过两个研究基地与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合作设立专项研究项目、培训项目的合作,有效的利用了研究基地的人力资源、图书资料和设备,解决了行业资源短缺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孕育的新兴产业,对应用统计提出新要求。我校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对提升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做出了贡献。主要解决了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为部门统计及事业单位的基层专职统计人员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二是提升了企业统计人员参与管理能力;三是提高统计咨询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四是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培养了大批的数据分析专业统计人才。
(二)社会效益
(1)学科自身影响力
我校统计学科是在原西安统计学院统计学科和陕西经贸学院统计学科合并的基础上的组建学科,学科优势具有显著的政府统计理论研究特色。在国务院学位办第三次学科评比中,列全国32位,列西北地区第一位、西部地区第二位,表现出了较强的学科区域影响力。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近五年来,我校统计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本科、硕士研究生1500余名毕业生。我校毕业生大部分服务于西部地区政府统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体现了为西部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我校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体现了“用得上、干的好、信得过”的社会声誉,表现出了“定量分析能力见长”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承担全国统计系统业务骨干培训、“人口统计与调查”等大型专题培训项目。目前,我校为“全国统计系统业务骨干培训”基地,为全国统计系统举办骨干培训13期,共860人次;承担全国教育事业统计骨干培训16期,共2000余人次;为地区政府统计人员、企事业单位举办统计理论培训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现了学科建设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功能。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1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3%;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3人,硕士学位的63人,硕士以上学位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3%;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雁塔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青年英才支持计划”4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学术带头人3人,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11人。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简介

统计学院以统计学为主干学科、数学为支撑学科,设有经济与社会统计、应用统计、数理统计和金融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基础数学六个教学单位;有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金融数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2417人,硕士研究生230人。
统计学办学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统计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名牌专业,国家和陕西省两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创新试验区建设点,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统计学》、《抽样调查》等5门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统计学教学团队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统计学科为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点,拥有统计学一级硕士学位和数量经济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9人,硕士学位的6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雁塔学者”特聘教授3人,入选“青年英才支持计划”4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学术带头人3人,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11人。
依托西安统计研究院和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学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近年来,统计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50余篇,其中被SCI、SSCI、EI检索的 90余篇,权威期刊学术论文 5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全国统计科学重大研究项目21 项,省部级课题 116项,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5 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1 部。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在全国大学生统计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国际)大学生建模竞赛/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教育厅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统计学学科为主体,统计学、数学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目前,学院以创建陕西省统计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为目标,以“面向西部,服务基层”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统计学和数量分析基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