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温州医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温州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考研难吗]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群]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费]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辅导] [温州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专业设置

药学专业
 
 
 
2001年开设,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药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拥有一支由多名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多名省级优秀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名青年教师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拥有药学重中之重学科、一流A类学科、药学一级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2016年12月接受国家教育部药学专业认证,成为省内首批通过药学专业认证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药学和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国家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生产、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培养要求:系统学习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结构、药物合成、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和鉴定、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制剂设计、药品分析和质量控制、药物活性和体内动力学评价等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法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药物经济学知识、GMP等管理体系,具备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生产、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及药动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学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以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生产、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就业去向包括医院、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医药营销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等单位,也可以继续攻读药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国内研究生。
 
 
 
 
 
中药学专业
 
 
 
 
2004年开设,学制四年,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温州市重点专业。设有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一支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在内的师资队伍,建有温郁金和温莪术2个产地中药材的中药材GAP基地(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药监局的GAP认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要从事医院中药学服务、中药管理、中药材加工、中药质量检测、新药和保健品开发、中药营销、药店药师等工作,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药思维,具有较强的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核心课程: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等课程。基础类课:主要涵盖化学类、生物学类、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及医学统计学等。专业教育课: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古典文献、药事管理学等。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举,并安排医院实训、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生主要去向: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到中药相关领域的中药制药企业、科研单位、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医院等单位从事中药生产、开发、药品营销、中药质量检测、药店药师、医院药房配方等工作。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学生就业很好。
 
 
 
 
 
生物制药专业
 
 
 
 
 
2008年开始招生(原名为制药工程专业,2016年更名生物制药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制药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和浙江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学名师等在内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广博而坚实的生物学、化学、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系统地掌握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与专业特色:
 
1、以生物制药的产业链条为依据设置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涵盖了生物药物产业完整的知识链条:具体包括了发酵工程、分离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药物分析、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品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药事管理与法规等。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目前国内生物制药专业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2、本科生导师制:大二开始为每位同学配备1名指导老师,大二进入实验室。    
 
3、科研应用于本科生教学:跟随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4、一流师资队伍:本专业任课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8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70%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每年均有大于10分SCI文章发表。在国内生物制药专业处于领先地位。
 
  毕业生主要去向:适于到生物制药相关的科研、药物检验、防疫部门等单位工作;适于到生物制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公司从事生产、检验及营销等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和药品管理机构从事教学以及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灵活性的特点。毕业生职业发展态势良好。
 
 
 
 
 
临床药学专业
 
 
 
 
2012年开设,学制五年。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是浙江省最早且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院校。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临床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相关的临床医学和药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大中型医院、医药院校、医药科学研究机构、药品流通企业、药检和药事管理等领域从事临床药学研究、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物治疗评价、临床药学教育和药品流通等方面工作的“懂医精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医学、化学、药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掌握药物在人体正常状态及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药效学规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患者信息,以及规范书写药历的基本技能;具备开展审核处方(医嘱)、调配处方,进行用药交待等能力;具备合理用药所需要的药物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具备检索和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
 
主要课程: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化学课程群(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统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及专题、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内科学、外科学导论、妇儿常见病、传染病学、医学遗传学、药物流行病学等。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诊断学、药事管理学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包括各级医疗单位或部门,主要从事药学查房、药学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合理用药,参与临床用药方案制定和医嘱审核,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和肝药酶特异性分析,为个体化给药和精准医疗提供服务,也可到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和医药公司从事药品分析和检验、临床监查员(CRO)、药事管理、药物研发工作,或继续攻读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本科教育概况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本科生教育概况
 
 
一、专业简介
 
药学院分别设置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药学专升本专业,下面分别对各专业进行简单介绍:
 
1、药学专业:
 
我院于2001年设置了药学专业,为浙江以及周边地区的医药事业发展输送了适应不同社会需求的药学专门技术人才,并逐步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肯定。2007年药学专业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药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药物化学》和《药理学》两门省级精品课程。药学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收学制四年本科生,已经培养出7届本科毕业生。
 
2、中药学专业:
 
我院于2004年设置了中药学专业,以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理学硕士点为学科发展基础,以中药药理、中药化学、生物制药、中药药剂学等学科的发展带动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5年建成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在瑞安建成温郁金GAP种植基地。2007年被列为市级重点专业。拥有《基础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和《分析化学》市级精品课程。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培养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炮制、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已经培养出4届本科毕业生。
 
3、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
 
我院于2007年设置了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该专业在李校堃教授的带领下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比例高,且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具有优良的生物技术制药的硬件设施、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2009年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获得2009年浙江省精品课程和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的《生物制药工艺学》荣获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本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目前在校人数90人。培养从事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工程方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科学原理、工艺流程和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能在生物技术、医药和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4、药学专升本专业:
 
2007年开始设置药学专升本专业,学制两年,目前已经培养出3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培养从事药物研制、鉴定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设置
 
1、药学专业:
 
学制四年。培养从事药物研制、鉴定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药品质量检验和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熟悉国家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具备开展药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诊断治疗学概论、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临床药理、药事管理、药物设计学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主要去向: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药企业等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与制备、药物及其剂型的分析检验、医药营销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2、药学专业:
 
学制四年。培养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熟悉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中药鉴定分析、中药炮制加工、中药制剂制备、质量控制评价、新药开发和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具备开展中药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诊断治疗学概论、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临床药理、药事管理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主要去向: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中医药企业等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3、制药工程专业设置:
 
学制四年。培养从事生物药物研究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生物技术制药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药学和生物制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生物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常规生物药物的制备、分析与检测流程;具有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熟悉国家关于生物药物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生物医药外文书刊。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物学、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程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主要去向:在医药、工业和食品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生物制药有关的应用、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4、药学专业(专升本)
 
学制二年。培养从事药物研制、鉴定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具有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药品质量检验和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具备开展药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主要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药企业等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与制备、药物及其剂型的分析检验、医药营销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简介

药学一流学科(A类)
 
 
 
药学一流学科(A类)拥有药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治疗与生殖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2012年底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居全国高校药学学科并列第11名。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以下四大研究方向: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围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药物,开展了上游构建、中试、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和药理药效学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蛋白质药物研发体系,多项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药物分析:主要借助于国际先进的现代分析技术,如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探寻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和小分子生物标志物。
 
药理学:以中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所和分子药理学教研中心为主要支撑,在生长因子类药物药理机制、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机制、生殖毒理学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药物化学:本方向是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在化学生物学和药物设计方面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侧重于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本学科师资实力、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学科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师资实力: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2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37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QR”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钱江学者”2人、浙江省“QR”10人、浙江省“151”一二层次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30余人。
 
人才培养: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还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7项。
 
科学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自然基金共70项,课题总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ell Metabolism、Curculation、Mol 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及其他市厅级奖项11项。在FGF蛋白药物和药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研究方向。
 
学科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利用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个和药房2个。除自建的产业平台得到发展外,还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与四川好医生药业签约合作建立好医生再生医学药物研发中心、浙江康乐药业有限公司发起建立温医-康乐小分子新药研发中心。
 
平台建设: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以及9个校级研究平台。学科实验室合计超过6000平方米,设备总计5000余万元,其中单价大于50万以上的设备21台。
 
建设目标:紧密围绕省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主动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重大发展战略,瞄准学术前沿,将本学科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学科,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建设期末,药学学科进入全国前8%和全球ESI排名前1%,成为拥有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在政策开放的前提下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和引进两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2-3名,国家QR1-2名,在Nature、Cell、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10篇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平台1个;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2-3个,新药证书1项,成果转化额或横向经费超过5000万元。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80项以上。新增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在软硬件上均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学科简介

1.药学学科介绍:
 
学院拥有药学一级博士点,药理学硕士点1988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药学学科先后入选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省一流学科A类,目前已形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学五个学科方向。2012教育部学科评估居全国高校药学学科并列第11名。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以下三个特色研究方向:①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长江学者李校堃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围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药物,开展了上游构建、中试、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和药理药效学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蛋白质药物研发体系,多项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②药物化学:国家优青梁广教授为方向带头人,本方向是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在化学生物学和药物设计方面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侧重于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③药理学:钱江学者谭毅教授为方向带头人,以中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所和分子药理学教研中心为主要支撑,在生长因子类药物药理机制、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机制、生殖毒理学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目前药学学科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重组蛋白药物研究方向国内国际上知名。学科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利用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个和实训大药房2个,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建立了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本学科现有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29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QR、国家优青、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省QR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近五年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自然基金共70项,课题总经费达2500万元以上。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ell Metabolism、Curculation、Mol Cell等影响因子10分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FGF蛋白药物和药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研究方向。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实验室合计约7500平方米,设备总计8500余万元。
 
 
 
 
 
 
 
 
 
 
 
 
2.中药学学科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中药学学科于在2006年获得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成为本校第四个一级学科学位点,2010年获得中药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2012年临床中药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建有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国家QR”、“省QR”为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科研成果。本学科建设的温莪术种植基地,是“浙八味”道地药材中第一个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由高校主导的GAP基地。近年来在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天然产物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本学科立足浙南道地中药材的种、制、成的全系列研发和实践,依托药学院的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省一流学科的学科平台,利用医科大学丰富的附属医院资源,形成了具有地域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天然产物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随着国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文件的颁布实施,学校在“十三五”学科规划中,将进一步加大支持中药学科的各方面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该学科的特色发展,到2020年学科排名进入全国中药学学科前15%,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本学科先后近年来中药学学科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等3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等,纵向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另外横向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论文及专著:共发表论文近两百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20余篇,大于3.0的论文近百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 学科方向
 
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中药学学科团队带领合作社成功于2009年通过温莪术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国家药监局GAP认证,并于2014年通过第二个品种温郁金的GAP认证,为当地政府和农户拿下两个GAP证书,服务了温州种植温莪术的几十万农户,使温莪术温郁金原料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已产生间接经济效益5000千余万元;同时服务当地企业,进行了以莪术油为代表的温郁金药品、食品和保健品的全系列产品开发。
 
天然产物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依托浙南中药特色资源和温州临近东海的海洋资源,侧重于浙南中草药和东海藻类中的天然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药效评价和药理机制研究,以期发现新的候选药物结构新骨架、新先导物,为寻找先导化合物提供物质基础。
 
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完善或形成能反映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特色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现代中药新药研发模式,创新理论,已形成较好中药新药研发成果和国内外学术影响力。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侧重于中药有效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一方面结合国际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研究前沿,利用新的蛋白、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来构建筛选测试体系、发现可能的药物新靶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虚拟筛选技术等设计新的小分子化合物,进一步合成、筛选和发现新的候选药物;另一方面,利用特异性的中药衍生小分子为探针,探索新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为药物设计提供新的靶点和参考。本学科方向是中药化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复合了多学科的人才队伍,相互合作,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表SCI百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13篇,获得授权专利9项,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两个化学1.1类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运用基于蛋白质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和基于600M NMR的代谢组学为工具,研究中药药物分子的药效、毒性及其体内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复方中药对肾脏、脑神经递质等代谢物的变化,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目前已发表SCI近50篇。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68 9983(传真),8669 9238,药师继教中心电话:0577-8669 9212,136 00678286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创办于2001年。现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药学学科先后入选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013年)、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2015年)、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优势特色学科(2016年);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6年)。现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重点实验室、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建有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临床药学4个本科专业及1个四年制本科留学生药学专业。设有药学系、中药学系、生物制药系、临床药学与药理系、实验教学中心和执业药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在校生本科生约1209人,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310人,留学生128人。学院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多层次较完善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具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药学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1个(药学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1个(药学专业)、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1个(生物制药)、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1个(中药学专业)、温州市重点专业1个(中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临床药学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1门,浙江省精品课程4门;浙江省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创新团队2个;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4部,编著教材60多部,获批省厅级教改课题近20项。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倡导“三·三”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野外见习基地6个,自主科技企业实习基地5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校外医药企业实习基地60所;相继在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建立了18个临床药学教研室;拥有浙江省分析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浙江省药学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  
 
药学院共有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正高26人,副高38人,博士93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7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尖拔人才1人、“国家QR”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首批领军人才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优秀教师3人、浙江省教坛新秀2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QR”6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3人、浙江省医坛新秀2人、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151、温州市“551”一二层次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30余人,校优青杰青11人。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2017年)一等奖1人、浙江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特等奖1人。近几年学院大力引进高水平师资,常年聘请国内外药学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了以“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主力教师”为格局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实验室总面积8700余平方米。近年来,在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经费(共1.4亿元)的支持下,实验研究仪器设备完善,拥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蛋白质四级杆质谱、分子-分子相互作用仪、液相色谱-质谱、600MHz核磁共振谱等先进科学仪器近百台,总价值达8500余万元。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相继成立了一系列的科研平台和研究院(所、中心)。    
 
近年来,药学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2018年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教育部科技二等奖(201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等重要科技奖励。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各项国家重大项目,已立项国家自然基金共146项,其中国家“优青”项目2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20余项,发表SCI论文7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在业界一流的杂志如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Mol Cell、Circulation、Cell Metabolism、J Am Coll Cardiol、J Hepat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项科研成果搭载“神舟八号”进行太空实验。与学校多个附属医院建立了转化医学研究平台,作为主要责任单位发起和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药物与转化应用学组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药学院在生物药物研究、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和靶点研究、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结构生物学、生物材料与修复再生、临床药理与毒理学、药物分析与生命组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医”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创建了国内首个由高校主导的、通过国家认证的中药材温莪术GAP基地;与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江苏先声药业、浙江康乐药业、四川好医生药业等建立合作研发项目和平台,累计获得横向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先后成立石药营销班、康乐小分子药物研究所、诚意药业联合研究院等,助力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学院科研人员还利用自身技术和研发的产品先后成立杭州瑞赛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康成健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积极开展产品研发,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其中我院教师创办的浙江唯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获得2016年温州创客大赛一等奖,温州怡康细胞移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获二等奖。2016年,作为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协同温州大学创建了温州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驻温州市生命健康小镇,并协同建立并获批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发起成立由李校堃为主席,高福院士、杨宝峰院士为名誉主席的药学产学研国际联盟。2018年,成立温州医科大学整合医药研究院。  
 
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先后成立杭州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乐清市生命健康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巨能乐斯药业有限公司、诸暨生物医药研究所、文成中药研究院等平台,并由学院教师实质运营,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和产品研发。学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转化6项。其中aFGF凝胶剂和KGF2等新药开发成果相继转让安徽安科生物等企业,转让经费达1000万。2018年,由学院主导的2个一类新药通过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并获得临床批件。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获批全国首个药学专业博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5年招收首届药学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与英国布莱顿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泰国东方大学、日本北陆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开展了多项人才培养的合作项目。先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美国梅奥医学中心、中国香港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合作,多次选派中青年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开展学习交流。此外,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相继赴世界2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长短期学术交流。学院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先后承办了五届国际FGF大会、中美糖尿病论坛、香港肥胖与糖尿病论坛、中韩生物产业大会等国际大会,获得了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聘请国外著名大学的多位一流学者为名誉、特聘、客座教授和全职教师。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提出了“创新 协同共享”的学院发展理念,并形成了“真信 真姓 真行”的党建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及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创新。打造学院党委“一评、二制、三服务药学院党员培养‘123’工程”党建示范品牌,出台《药学院本科生发展对象测评体系》《药学院研究生发展对象测评体系》《药学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的通知》,推行预备党员转正汇报答辩制度、“1+1+N”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在各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建实践案例基础上,形成“一支部一案例一品牌”。创新学习平台和形式,提出“三段式”学习教育模式,开辟“药苑先锋”党建微信公众号和“园丁舒心坊”网络服务平台。学院党组织被评为浙江省标杆院系、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温州市学习型领导班子、校级先进党支部等;学院党员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浙江省万名好党员2人、浙江省教育系统闪光言行之星2人。加强统战工作、文化建设和工会工作,逐步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奋进、潜心育人的学院文化氛围,入选浙江省高校教职工文化品牌建设项目,获评温州市先进“职工小家”,入选校教职工文化品牌1项。先后涌现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温州市师德楷模、温州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先进典型。
 
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指导老师—本科生导师—各类指导老师”的“大学工”三全育人体系,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氛围和格局。制定实施《药学院“三步走”全程化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学院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最美青春——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一批药学行业专家、一群科研能手和创业之星,深受学校社会肯定。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联系方式

院系、专业、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005 药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577-86689983,邮箱:wmcyx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