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
Add 武汉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武汉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02(全日制)结构工程 03(全日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4(全日制)桥梁与隧道工程 05(全日制)市政工程 06(全日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7(全日制)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结构工程基础、859 地基 基础工程(选一) 0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结构工程基础、859 地基基础工程(选一) 0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结构工程基础、859 地基基础工程(选一) 0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结构工程基础、859 地基基础工程(选一) 0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51 工程流体力学 0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51 工程流体力学 0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63 工程项目管理综合 |
备 注: |
拟招生人数:12 02拟招生人数:25 03拟招生人数:1 04拟招生人数:7 05拟招生人数:8 06拟招生人数:4 07拟招生人数:5 报考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所 属建筑学(081300)、城 乡规划学(083300)、建 筑学专业学位(085100)的 考生,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武 汉理工大学报考点,在教育 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武汉理 工大学报考点确认本人网报 信息,并在武汉理工大学考 点参加入学考试。
|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介绍
自1952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几代教师辛勤耕耘,励精图治,奠定了“敬业文明”的建院风格;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形成了“自强攀登”的建院精神。今天,我们学院已成为在土木和建筑行业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10个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2个工程硕士领域;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市政工程实验中心、建筑学实验中心等3个实验中心,并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9人,其中正高职称32人、副高职称59人。目前学院在编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0人,双聘院士1人。还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目前,学院共有在读本科生1888人、研究生59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05人,博士研究生88人,留学生10人。
学院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十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常年派出教师和学生出国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并经常邀请国内外和港台地区专家学者前来讲学。
学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和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和各种横向项目共4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论文900多篇,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0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 “九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高新科学技术“863”项目3项和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成整体学科达到国内一流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发展目标,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651786
传真:(027)87664561
Email:whtjxy @sina.com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进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年亚洲大学前100名排行榜,名列第58位。各学院师资资源丰富,值得报考。
学院名称 |
电话(027) |
网址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87165906 |
http://public.whut.edu.cn/icea/ |
自1952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几代教师辛勤耕耘,励精图治,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形成了“敬业文明、自强攀登”的建院精神。学院形成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引领,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平台,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学、工程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领域; 拥有土木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培养计划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各1个。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1人,其中正高职称37人、副高职称67人。目前学院在编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 109人,双聘院士1人。还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目前,学院共有在读本科生2358余人(含留学生23人),研究生888余人(含留学生71人)。
学院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十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常年派出教师和学生出国进修交流或开展科研合作,并经常邀请国内外和港台地区专家学者前来讲学。
学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和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近5年学院科研立项60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累计超过1.5亿元。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3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申请专利230余项,授权专利1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70余篇,其中SCI检索160余篇,出版专著32部。
学院坚持“明德、求真、立本、敬业”的办学理念,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与专业技能兼备,“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成整体学科专业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为发展目标,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学科影响力、吸引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按学校统一部署,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网络学术夏令营定于2018年7月8日—10日举行。为保证此次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吴斌
副组长:戴开富、任志刚、刘沐宇、田禾
成 员:蒲武川、王军武、李孟、刘炜、陈铭、康俊涛、芮瑞、柯杨、胡泳、武建勋
三、时间安排
1、6月25日—29日,学员网上报名,举办单位接收、审核申请材料,确定参营人员名单(拟接收不超过40人),经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后在学院网站上公布;
2、7月8日,网络营员报到;
3、7月9—10日,举行夏令营活动,确定优秀营员名单,经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后在学院网站上公示;
4、7月11日,网络营员离营。
四、申请条件及办法
(一)申请条件
1.2019届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的高水平生源;
2.无不及格课程;外语成绩要达到本专业当年推免生的要求;
3.学术条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在全国、省部级学术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竞赛荣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励;
②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且排序在前3名;
③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以学科界定的B类及以上学术期刊论文)1篇以上;
④必修课成绩为专业前40%。
(二)申请方式
1.网上申请
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人登录“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夏令营专栏(http://gd.whut.edu.cn/)”(以下简称“夏令营报名系统”),根据系统要求在线填写申请表。
2.将以下材料扫描成电子版,命名为学校_姓名_手机号,发送至TJXYXLY2018@163.com。
? ①《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2018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申请表》;
②成绩单与总评成绩排名证明((由主管部门或院系盖章,排名须注明本专业总人数);
③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如: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托福成绩或 GRE/GMAT 成绩等);
④其他材料(如: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复印件)。
3.网络报到
请营员收到网络报到邀请后,按要求提交加入网络群申请。
五、主要活动安排
注:1、在夏令营结束一周内我院将在学院网站上公布本期优秀营员名单;
2、以上活动安排仅为计划,具体议程安排以网络夏令营报到时网上发布的信息为准。
六、优秀营员评选原则
学院将在参加2018年优秀学生暑期网络学术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中评选出优秀营员。
(1)优秀营员选拔考核:个人申请综合材料、PPT内容展示、导师网络面试。
(2)参加夏令营的营员,根据选拔考核综合成绩排名,排名前50%授予“优秀营员”称号。
选拔考核综合成绩=大学前6个学期的必修课平均学分绩*60%+PPT展示成绩*20%+导师网络面试成绩*20%
八、优秀营员优惠政策
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2019年推免生接收阶段申请武汉理工大土建学院硕士研究生,可直接接收为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2019年推免生,给予一等学业奖学金,特别优秀的优先给予卓越奖学金。
咨询电话:027-87165906
夏令营相关信息请关注以下网站公告栏:
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主页: http://scea.whut.edu.cn/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d.whut.edu.cn/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018年6月19日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7(非全日制)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招生人数: |
6 |
考试科目: |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 单独考试英语 ③611 单独考试数学 ④905 项目管理综合 |
备 注: |
(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报考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所属建筑学专业学位(085100)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武汉理工大学报考点,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武汉理工大学 报考点确认本人网报信息,并在武汉理工大学考点参加入学考试。 |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武汉理工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岩土工程 02(全日制)结构工程 03(全日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 程 04(全日制)桥梁与隧道工程 05(全日制)市政工程 06(全日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 空调工程 07(全日制)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招生人数: |
62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8 结构工程基础、859 地基基 础工程(选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61 给排水专业基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62 暖通空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63 工程项目管理综合 |
备 注: |
报考土木工程 与建筑学院所 属建筑学 (081300)、城 乡规划学 (083300)、建 筑学专业学位 (085100)的考 生,网上报名时 须选择武汉理 工大学报考点, 并在国家规定 的时间内到武 汉理工大学报 考点进行现场 照相及确认本 人网报信息,在 武汉理工大学 考点参加考试。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2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3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4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7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8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9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0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1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13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A- |
1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15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B+ |
16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17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8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19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0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1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2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23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4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25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26 |
11078 |
广州大学 |
B+ |
27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8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1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2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B |
33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3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6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7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38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39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40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1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42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43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4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B- |
45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46 |
10385 |
华侨大学 |
B- |
47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48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49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50 |
10616 |
成都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B- |
5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5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55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56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57 |
10255 |
东华大学 |
C+ |
58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59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C+ |
60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61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62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63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6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65 |
10792 |
天津城建大学 |
C+ |
66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6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68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69 |
1007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C |
70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71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72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7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7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75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76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77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7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79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80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1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82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83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84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8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87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8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9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90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91 |
10555 |
南华大学 |
C- |
92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C- |
93 |
11066 |
烟台大学 |
C- |
94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