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
Add 苏州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苏州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群]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相比于考研,了解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更加苛刻,成绩要求是最基本的,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基本筛掉了90%的人,然后10%的优秀同学开始竞争,每年保研项目开启,大家都比较关心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有没有变化,一般来说,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条件,但是通过往年的信息都能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每当一个保研项目开启后,同学们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够不够资格保研,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所或者选择考研,而获取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想要快速了解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可以通过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信息网查询,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一定要准确查询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条件,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二级学科名称(代码):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一、学科简介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是在苏州科技大学物理学(始建于1987年)、应用物理学和功能材料等本科专业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多功能氧化物薄膜与器件、磁性材料、材料电化学等研究方向。本学科现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先后4次获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项目资助,实验室总投入达3300多万元。本学科拥有江苏省微纳热流技术与能源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化传感与芯片技术工程实验室、省市共建传感与芯片医疗诊断研究院、苏州市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校固态物理与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研究经历。中科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QR”1人、国家“青年QR”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333工程”1人、苏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2人。多人担任《Materials Report: Energy》主编和副主编、《RSC Advances》副主编、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编委、《Nanoscale》编委、《Nanoscale Horizons》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等学术职务。近五年,承担科技部“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3项。在Nature Mater.、Nature Energy、Chem. Soc. Rev.、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0余篇,总引用超过30000余次,2人被ESI数据库列为“世界顶尖百分之一的科学家”。授权发明专利230多项,获得省部级的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3项,出版教材及学术专著10余部。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一)基本知识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知识。
(二)基本素质培养目标: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学风;具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研究成果。
(三)基本能力培养目标:具备获取知识能力,包括良好的信息查询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具有判断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客观地分析问题、具备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具备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等。
三、研究方向
01多功能氧化物薄膜与器件
(1)以多功能氧化物薄膜为研究对象,设计与构造人工复合体系、外延薄膜及低维结构,通过对薄膜表面和界面的电荷分布、自旋极化、轨道耦合等量子态的调制,精准操控体系的新奇物性。(2)利用氧化物界面独特的量子效应,发展新颖的氧化物微电子场效应器件和各类高敏传感器。
02磁性材料
(1)以稀土磁性材料为主体,依据结构-化学键-性能的关系进行材料设计,开展稀土-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新相探索和性能研究。(2)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磁相变材料等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03材料电化学
(1)纳米生物电子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穿戴材料与器件、单细胞及单分子分析、生物医药、生物分子介导材料合成。(2)电催化及储能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电催化、工业催化、生物燃料电池、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四、学制与在校年限
1.本学科学制为3年。如遇特殊情况,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分管领导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1-3年
2.少数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优秀研究生,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五、培养方式
按照分类培养、创新模式的原则,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学科团队合作培养、校—校联合培养等模式。
六、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研究生学分的基本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且不超过37学分,同时满足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并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学位课 公
共
课 10332004 基础英语(一) 64 2 √ 考试 7学分
10332005 基础英语(二) 64 2 √ 考试
10332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 考试
1033201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 考试
学科基础课 08050201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32 2 √ 考试 7学分
08050202 材料科学基础 32 2 √ 考试
08050203 材料物理化学 32 2 √ 考试
08030018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 考试
专业基础课 08050107 固体物理基础 32 2 √ 考试 至少
8学分
08050101 电分析化学 32 2 √ 考试
08050102 功能材料进展 32 2 √ 考试
08050108 光电催化反应及材料 32 2 √ 考试
08050109 材料表征与应用 32 2 √ 考试
非学位课 选
修
课 公选课:详见
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目录 32 2 √ 考试 2学分
08050204 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 32 2 √ 考查 至少
8学分
08050208 材料电化学 32 2 √ 考查
08050210 薄膜技术 32 2 √ 考查
08050106 纳米电子学 32 2 √ 考查
08050110 催化科学与工程 32 2 √ 考查
08050111 生物芯片技术 32 2 √ 考查
08050112 纳米科学与技术 32 2 √ 考查
08050113 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与器件 32 2 √ 考查
08050114 纳米生物传感器 32 2 √ 考查
08050115 电化学原理与方法 32 2 √ 考查
08050116 计算材料学 32 2 √ 考查
必修环节 10332012 学术活动 1 考查 2学分
10332013 实践活动 1 考查
(二)课程要求
1. 学术活动(1学分):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以了解、掌握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2. 实践活动(1学分):研究生应承担一个学期的助教工作及安排的其它实践活动。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三)教学安排
课程学习除必修环节外,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第四学期经中期考核(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中期考核办法(试行)》执行)合格后,开展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第四、五、六学期主要用于完成学位论文,必修环节(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原则上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八、学术成果要求
(一)研究生在提出学位申请时,其相关学术论文成果须达到如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为导师),同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发表的学术论文均须以苏州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核心期刊是指CSCD核心期刊目录、CSSCI核心期刊目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补充期刊;被SCI、SCIE、SSCI、EI、A&HCI期刊收录的论文视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视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级别的认定以论文录用当年的适用目录为准;在增刊、专刊、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不能作为申请学位的成果材料。
(二)申请学位时,支撑材料要求如下:
1. 研究生以学术论文形式提出学位申请时,须提交相关学术论文成果的期刊原件(审核后返还)和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封底),或录用通知单原件和论文稿;对于持“录用通知单”的学术论文,应在该学术论文发表后,补充成果支撑材料,由学院及时汇总归档;
2. 学术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或仅以“录用通知单”作为申请学位条件但两年内论文仍未发表的,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撤销其已授学位。
(三)申请提前毕业的基本要求
申请提前毕业的的硕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当年中科院分区一区)两篇及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完成,经导师同意,可向数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申请提前毕业,数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初步审核,并报送研究生部审批。
九、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论文工作中的各环节须分别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规定(试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规定(试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规定(试行)》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研究生有计划的阅读文献、调研和选题论证报告和前期实验工作,经导师和学科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主要理论或实验方法、工作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以供专家组和导师评议审核);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论文书写必须符合《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及相关要求》;
学位论文所研究的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在实验技术、新材料制备、新工艺、理论模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新见解,以反映出研究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上述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苏州科技大学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数理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
备 注: |
http://slxy.usts.edu.cn/ 李老师 0512-68418473 sltj@mail.usts.edu.cn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代码:0773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江西理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2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22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23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4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5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8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1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5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8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4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9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7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8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0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61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6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65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66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6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C+ |
70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71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7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73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7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78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C+ |
79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C+ |
8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3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86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88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89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C |
9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96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C |
99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02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C- |
106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107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08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9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110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112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116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120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121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122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C-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代码:0805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针对现代信息存储及显示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在磁性薄膜、磁编码和磁记录器件、稀土纳米复合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人才。本学科拥有多种先进仪器和设备,装备了JEM2100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GP-560a型双室磁控溅射沉积系统、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仪、Dektak 150台阶仪、HCR-2差热分析仪、BKT-1H高灵敏薄膜霍尔效应测试仪、SD40多源有机气相沉积系统等大型仪器,实验室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
本学科拥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全都具有博士学位,且有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中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4人。本学科所属的材料物理团队2009年入选北京市创新团队,目前,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近3年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出版专著4部,项目经费达到500余万元。
本专业设置两个研究方向:(1)磁性功能材料及器件;(2)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开设了材料制备与测试、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学、有机电子学、激光光谱学、材料科学前沿等极具专业特色的课程。本专业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电镜样品制备、磁控溅射及有机蒸镀薄膜沉积系统、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大型设备。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系统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物理与化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相关材料与器件的设计、研究、生产、性能改进,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等工作。
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2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22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23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4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5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8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1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5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8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4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9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7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8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0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61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6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65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66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6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C+ |
70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71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7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73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7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78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C+ |
79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C+ |
8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3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86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88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89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C |
9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96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C |
99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02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C- |
106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107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08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9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110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112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116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120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121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122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C- |
参考书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18)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高分子合成化学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与鉴定
高等有机化学
材料界面科学
固体化学导论
功能材料学
等离子体化学与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
薄膜技术
含能材料燃烧与催化
树脂基复合材料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有时候也叫考研指定教材,基本上可以说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最重要的考研辅导资料。
考研专业课的考核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考研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专业课考试是学校自己命题,这就要求考生要完全按照报考院校的要求进行非常有针对性的复习,具体来说就是一定要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指定教材进行复习,进行认真的钻研,考研真题试卷最终是根据考研指定教材出的,如果不按照东南大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如果指定的参考书目版本找不到,用新版的即可,新版有些东西是旧版本上没有的,大纲上没有列出可能是没有注意到新版本,或是旧版本是老一辈学者用惯了的,其实都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