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考研难吗
Add 沈阳体育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沈阳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沈阳体育学院考研难吗]
[沈阳体育学院考研群]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学费]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辅导]
[沈阳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很多考生在准备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运动人体科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沈阳体育学院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运动人体科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运动人体科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运动人体科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中提供了有关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3 61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年第一版。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徐国栋,袁琼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年第五版。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原运动人体科学系)成立于2001年9月。现有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两个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在校生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生有近50%考取了研究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修业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初步调研结果表明,该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就业前景较为光明。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现有运动解剖生物力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医学、运动康复4各教研室,在教育学、医学、理学学科门类下涵盖能够满足专业办学需求的若干学科方向。所属实验中心设有基础和重点两个实验室管理机构,拥有数量和设备都能满足学院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需求的若干实验室。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7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6人。博士毕业11人,博士在读3人,硕士毕业22人。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近年来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励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教师承担国家省(部)、市各级纵向课题科研经费人均2.60万/年。科研成果转化和基础科研阶段性成果明显,承担国家及省部以上课题27项,获省科研奖励80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8篇,收 入SCI/SSCI/ISTP/A&HCI/EI论 文2篇,近五年年均9.8篇。教师近五年获校及其以上教书育人奖励者11人,占总人数1/3以上。
教师中有多人分别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各专业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教材编审委员会、以及省市各类学术组织担任职务。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在教学、科研以及实验室建设上开拓进取,收获颇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分别被辽宁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单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和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冬季项目运动技术诊断与机能评价实验室。
在为奥运争光服务中,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点,跟随国家拳击队、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进行科技攻关服务,为运动队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对我国首枚奥运拳击金牌的取得,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跟队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中,参与沈阳市科技周体质监测、健康咨询活动,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有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为人民服务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较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4.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工作及研究中的文字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问题的能力;
5.了解体育知识,至少熟悉1项运动项目;
6.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
2.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理论与实践
3.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践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准备好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和实践,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督促、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
4.各教研室可成立指导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落实。
5.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
6.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进行。
五、实践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担任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辅导;参加教研室业务进修学习,每学期看课3次以上;在第二学年,安排4—8周的教育实习;协助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工作;深入运动队或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习等。
六、学术活动
1.研究生在省级刊物第二作者以内,或在国家级刊物第三作者以内,或国际级刊物第五作者以内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2.研究生在培养单位或某种学术报告会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
3.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这两部分将做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研究生部负责。
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与研究生部活动情况等。
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报到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
八、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
1.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75分为及格;凡学位课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
2.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
九、学位论文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应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范围,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体育科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应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来阐述和分析论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4.应能设计、掌握和运用本研究课题的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方法;
5.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装帧符合规格要求;
6.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自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第六学期的4月初,将通过预答辩的完整学位论文上报研究生部;
(二)研究生的答辩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
十、学位授予
符合下列条件者,授予医学、理学或教育学硕士学位:
1.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26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成绩考核合格;
2.中期考核合格;
3.获得辽宁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4.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十一、培养方案的审定和执行
1.应根据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与要求,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定期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和学位课的教学大纲),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
2.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必须改动时,要履行与制订培养方案相同的手续。
专业方向 |
研究方向 |
导师组 |
运动解剖学 |
1.运动对人体器官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2.运动与骨骼肌适应性变化
3.体质与健康
4.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运动训练 |
宋吉锐、张海平、杜晓平**陈 新、程志清、董敏辉**魏 国 |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 |
1.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监控
2.运动疲劳评定与恢复手段
3.运动员机能评定
4.运动员的营养评价与恢复
5.运动防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方法及机制6.运动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机制
7.中医药抗运动疲劳方法与手段研究
8.肌肉工作能力及其评定
9.环境、营养与运动能力 |
于 洋、衣雪洁、吴翊馨张日辉、张 肃、高淑杰**常波 |
运动生物力学 |
1.运动生物力学基础
2.人体运动动作分析与诊断
3.人体骨骼肌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与评价 |
王新、闫红光、杨金田* |
运动医学 |
1.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监控
2.运动损伤与康复
3.运动与肥胖
4.运动营养与慢性病
5.运动处方
6.医学影像
7.运动流行病学研究 |
王 禾、 刘 强、汪宏莉陈 涛*、郭英杰、韩延柏甄希成、 臧广悦 |
**:离退休不足3年,不参与师生互选;*:校外兼职导师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代码:040302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体育学
专业介绍
天津体育学院为例
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适应竞技体育和大众健康需求,培养在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和相关生物医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天津市高校第一至四期重点学科和“重中之重”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科所在健康与运动科学系,以天津运动医学研究所和天津市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机构和科研平台,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关系。研究领域(方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目前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4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学科主干课程《运动生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还拥有天津市教委科技创新团队、天津市教委教学创新团队。
热忱欢迎基础和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尤其欢迎有实践经验、跨学科专业的在职人员报考。该学位点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体育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扬州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 苏州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体育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体育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3 体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1 所,本次参评21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43 |
北京体育大学 |
A+ |
2 |
10277 |
上海体育学院 |
A+ |
3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4 |
10071 |
天津体育学院 |
A- |
5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A- |
6 |
10522 |
武汉体育学院 |
A- |
7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8 |
10653 |
成都体育学院 |
A- |
9 |
10003 |
清华大学 |
B+ |
10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1 |
10029 |
首都体育学院 |
B+ |
12 |
10176 |
沈阳体育学院 |
B+ |
13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14 |
10335 |
浙江大学 |
B+ |
15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16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17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8 |
吉林体育学院 |
B |
19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0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B |
2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22 |
10585 |
广州体育学院 |
B |
23 |
10727 |
西安体育学院 |
B |
24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25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26 |
10330 |
南京体育学院 |
B- |
27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28 |
10457 |
山东体育学院 |
B- |
29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30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1 |
11646 |
宁波大学 |
B- |
32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C+ |
33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34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35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36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3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38 |
10681 |
云南师范大学 |
C+ |
3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C+ |
40 |
10762 |
新疆师范大学 |
C+ |
41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42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43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44 |
10531 |
吉首大学 |
C |
45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46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47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48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49 |
10390 |
集美大学 |
C- |
50 |
10166 |
沈阳师范大学 |
C- |
51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
52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53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54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考研参考书:
所属院校 |
华东师范大学 |
所属学院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
教育学[04]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
体育学[0403] |
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 |
未知 |
研究方向 |
(01)人体机能评定
(02)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恢复过程
(03)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
(04)运动和适应
(05)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
(06)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
(07)生长发育与影响因素 |
初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3)日语
(647)体育学基础
(--)无 |
初试参考书 |
无 |
招生人数 |
专业:8 |
推荐参考书目 |
无 |
复试参考书目 |
◇复试科目:1.运动生物化学(笔试),2.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口试)。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4.实验技能。
◇参考书:《运动生物化学》张蕴琨、丁树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报名人数 |
43 |
录取人数 |
13 |
报录比及今年走势图 |
|
推免人数 |
/ |
专业排名 |
|
分数线及今年总分走势图 |
265 |
政治/科目一 |
34 |
外语/科目二 |
34 |
科目三 |
—— |
科目四 |
102 |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为教学单位、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器材公司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指导运动训练、保健康复和全民健身、器械推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