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西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西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西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西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西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大学考研群]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西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西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
 
代码:0501
 

一、培养目标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能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科学研究和大学本科以上教学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具有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必备的坚实的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书刊,具有笔译能力;治学态度严谨,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二、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 3 年。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

 
1、文艺理论与批评学研究:涵盖文艺理论与批评学、中国古典诗学、文艺美学等研究领域。学科负责人侯文宜教授的文学批评学研究、刘毓庆教授和郑伟副教授的经学文艺思想研究、郭鹏副教授的《文心雕龙》研究成果丰硕。目前该方向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 5 项,出版专著多部,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晋方言与文献研究: 山西大学设立最早的硕士点之一,2005年获博士点授权。该学科重点打造晋方言研究特色方向。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山西省及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23 项,获得国家辞书奖1项,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乔全生教授主编晋方言研究著作多达20余部,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现已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成员。
3、俗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该方向涵盖古籍整理与研究、俗文学文献研究、山西地方文献研

究等领域,在科学研究和文献资料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3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12项,全国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重点资金资助出版项目5项。
4、国学与文学研究: 1995年获准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5点获得博士点授权。该学科注重国学根基和文献功底,形成了朴学传统下的跨学科研究特色,在“先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刘毓庆教授现任中国诗经学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郭万金教授为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牛贵琥教授主编《全辽金诗》、《全辽金文》、《金代文学编年史》填补了断代诗文总集编纂的空白,现为辽金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5、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涵盖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研究、赵树理与山西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等领域。苏春生教授、王春林教授、尹变英副教授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思潮研究方面有较新的学术成果,在“战国策派”、“京派”、“山药蛋派”、“晋军”等研究领域取得拓展性的成就。该学科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16部,获省级以上奖9项。
6、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该方向与日本一些大学有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涉及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西方文学、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等诸多领域。学科负责人陈春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该学科承担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有《南社文人与日本》、《日本文学·中日文学比较》等专著,曾主办“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 2004 年年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参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一)科研调查

 
1、第三学期的科研调查课,全部由导师承担指导,首先要提出本研究方向内 3-5 个尚属空或
 
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由学生选择 1-3 个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
 
2、导师要告诉学生应查阅的文献材料和可以拜访的专家,并允许学生外出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学术调研和咨询。

3、学生将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情况写成书面报告,并拟定阶段性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由导师批准执行。

(二)教学实践

 
1、教学实践在第四学期进行
 
2、学生在第四学期,应有 4-6 周时间随导师听课、为导师助课、答疑,帮导师批改作业,以便熟悉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3、要在导师指导下,为本科生讲授 4 至 6 课时的本专业课程,或在校约题学术讲座讲坛上讲一至二个专题,之后,由导师聘请部分听课教师与学生评议,写出总结,评定成绩。

(三)学术活动

 
1、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参加 1 至 2 项由导师承担或本学科其他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的工作, 如查阅、整理资料、编写部分内容等工作,以此提高科研能力。
2、可以随导师到外地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但必须写出论文。
 
3、可以参加本学科点组织的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 2-3 次。
 

六、学位论文

 

(一)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第四周进行,要求本学科全体教师和一、二、三年级研究生全部参加, 开题者陈述完毕之后,教师和研究生可以提问,提出指导性意见,答辨之后开题者吸收或参考教师及同学的意见,修改论题,调整结构,增损内容,将论题上报教研室及研究生处备案。

(二)预答辩

 
1、预答辩在第六学期开学初进行,应由导师主持,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参加,要求本学科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广泛参与,预答辩秘书全程记录。
2、预答辩将审核申请者的答辩资格,从研究方法、创新性价值、写作规范、科研道德等方面对硕士毕业论文初稿进行评定,建议申请者能否进入后续答辩和毕业程序。
3、对于预答辩过程中专家提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答辩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较好的处理,

作为最终答辩成绩的依据。
 

(三)论文评阅

 
导师和培养单位提出熟悉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内容的专家名单,从中确定 2 人评阅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山西大学及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同行专家。研究生院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评阅人。

(四)论文答辩

 
1、第六学期第 16-17 周内进行
 
2、申请答辩的学生要完成一篇以上可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学生必须填写学位申请书,经批准方可进行答辩。
 
4、学位答辩委员会应由本学科点的专职人员并聘请少数外单位专家组成,至少要有外单位专家 1-2 人参与评审论文。
5、学生答辩要公开进行,事前要出学术海报通报院内外师生。
 
6、学生论文与答辩是否达到研究生毕业论文水平,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水平,要由全体答辩委员会以无计名投票方式确定,之后,经由学科点、学科分委会审核,上报研究生处及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七、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

 
文艺学专业:
 
《文心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原诗》,叶夑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人间词话新注》,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齐鲁书社 1982 年版。
 
《批判力批判》,(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
 
《美学》第一卷(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反思文艺学》,李春青、赵勇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当代文学批评学》,凌晨光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西方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司各特著,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国 20 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杜书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中国 20 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年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 2013 年第 2 版。
 
《训诂学》,洪诚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第 1 版。
 
《汉语语法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 1989 年第 1 版。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1 版。
 
《汉语语法学》,张斌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3 年第 2 版。
 
《修辞学通论》,王希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
 
《汉语语义学》,贾彦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2 版。
 
《语音学教程》,林焘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 版。
 
《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周勋初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冬青书屋笔记》,卞孝萱著,东方出版中心 1999 年版。
 
《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 1998 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徐有富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石学论丛》,程章灿著,大安出版社 1999 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诗毛氏传疏》,【清】陈奂,中国书店 1984 年根据漱芳斋 1851 年版影印。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文选》,【梁】萧统著,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 年影宋本。
 
《杜诗评注》,【清】仇兆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庄子集释》,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等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据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抄本影印。
 
《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周予同注,中华书局 2004 年重印。
 
《中国经学史》马宗霍著,商务印书馆重印本,1998 年。
 
《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研究》,刘毓庆、郭万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国学概论》,刘毓庆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 2001 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卷),陈平原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 年版。
 
《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 年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杨健,朝华出版社,1993 年版。
 
《文艺论争集(1979-1983)》,沈太惠等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年版。
 
《新时期文坛风云录》(上、下),杨志今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愚事选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
 
《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丁帆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
 
《文学理论》,韦勒克等著,三联书店 1982 年版。
 
《文学原理引论》,伊格尔顿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0 年版。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 册),勃兰兑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当代西方文学在中国》,陈厚诚、王宁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比较文学研究》,乐黛云、王向远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托多罗夫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韦斯坦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中国比较文学的里程碑》,李达三等编,人民文学出版,1997 年版。

《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严绍璗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
 
《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王晓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英」巴斯奈特(Bassnett),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1933。

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戏剧与影视学
代码 1303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戏剧和电影、电视的创作与研究为主导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的创作、教学与研究,广播电视艺术事业的节目制作、管理、新闻、出版、文化交流等相关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文艺团体、文化管理机构、报刊杂志社、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编辑、管理、教学以及理论研究工作。具体要求:
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5、身体健康。
 

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 3 年。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

 
1、戏剧影视创作与研究
 
在同类型教育中,本学科方向的特点是:研究与创作并举,注重戏剧影视在当今文化氛围中之生态学研究,研究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与规律,重视扎实的基础和开阔的视野。具有戏剧影视创作经验的教师团队作为教学科研支撑力量。戏剧影视叙事学研究、戏剧影视剧创作研究是本学科方向的主要优势。

2、传统文化与影视艺术
 
本学科方向坚持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基础性依托,立足于山西大学文学院百余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影视产品生产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将影视艺术教育与传播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3、电影美学
 
研究影视艺术基本规律和特性问题,注重影视特征与欣赏规律的美学审视,追求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双向对流,探索具有文本阐释的批评方法,以介入中外影视与之进行艺术和思想的对话,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理论素质。本专业以电影、电视为考察对象,研究影视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旨在繁荣当代戏剧影视创作与评论。

四、 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参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2、补修课程:中外电影史、中国戏曲史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专业实践:戏剧与影视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经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的学分。专业实践内容包括戏剧与影视创作、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的编导与制作等,还可参加导师或导师指定的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硕士研究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参加。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实践与“三助”(助教、助研、助管) 工作相结合,根据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的特点和硕士研究生的情况,确定采取的形式,并根据有关规定具体负责安排、检查、指导和考核。
学术活动: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内部定期学术交流。学术活动包括举办个人学术报告、文献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暑期学校等。学校规定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 10 次以上(其
中 2 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其中,校外学术活动至少 1 次。要求每次活动须写出不少于
 
500 字的小结。学术活动达到规定要求的记 2 学分。要求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 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记载成绩。

田野调查:本学科注重田野调查,引导硕士生切实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方法,训练其田野作业技能,使其学会将文献、文物、田野调查结合以相互参证的“三重证据法”,提高其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 论文在理论上应有一定新见解,或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意义和价值;
 
(3)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学年;
(4) 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5) 硕士学位论文的其它要求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一)论文开题: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

(二)预答辩:

 
预答辩是对硕士生学位论文提交正式审核之前,所在培养单位和导师对即将毕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所做的最后一次自我把关。其主要目的是对该学位论文是否已经达到本学科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进行自我诊断,尤其是对该学位论文的论据(包括实验、计算、模拟等结果及有关引用情况)的真伪、可靠性等进行甄别和把关。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应由导师主持,指导小组成员和本学科专家参加,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校内外其他专家参加。

(三)论文评阅:

 
培养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阅,研究生学院随机抽取部分论文外审盲评。论文评阅的有关规定详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中学位论文评阅部分。

(四)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七、必读书目与主要学术期刊:


必读书目:
 
1、《中国戏曲通论》 张庚、郭汉城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年版
 
2、《戏剧艺术通论》 周安华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戏曲剧本写作教程》郝荫柏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年版
 
4、《影视艺术概论》 袁玉琴、谢柏梁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年版
 
5、《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陆晔、赵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中国影视艺术简史》 谢柏梁、袁玉琴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年版
 
7、《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 华明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年版
 
8、《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 沈国芳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年版
 
9、《节目主持艺术学》 魏南江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年版
 
10、《当代港台电影研究》 孙慰川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年版
 
11、《戏剧学研究导引》吕效平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2、《20 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 解玉峰著 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13、《中国戏剧史新论》周华斌著 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14、《中国电视戏曲研究》 杨燕著 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5、《元人杂剧选》 顾颉刚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16、《曹禺经典戏剧选集: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 新华出版社 2010 年版
 
17、《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18、《唐戏弄》任半塘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版
 
19、《傩戏艺术源流》 康保成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版
 
20、《宋金杂剧考》胡忌著 中华书局 2008 年版
 
21、《影视美学》彭吉象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2、《电影美学导论》金丹元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23、《电视艺术美学》高鑫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
 
24、《影视编导教程》桂青山著 黄会林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5、《影视制片管理教程》李稚田著 黄会林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6、《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 黄会林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7、《影视美学教程》史可扬著 黄会林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8、《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学术期刊:
 
1、《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3、《舞台艺术》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
 
4、《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5、《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6、《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
 
7、《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8、《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协会
 
9、《中华戏曲》 山西师范学院戏曲研究所
 
考核方式:要求硕士生定期提交书面的文献阅读报告,并检查读书笔记;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一篇。

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
 
代码:045300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
 
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1 年。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参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六、专业实践

 
为了保证实习实践效果,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
 
一批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见附件)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要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学位论文的评阅与审核必须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

山西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介绍

       
      (高本汉先生)
1910年,瑞典著名语言学家高本汉开始执教于山西大学堂中斋,提出山西方言是“很重要的方言”。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不仅开创了中国音韵学研究的新纪元,而且也开创了“音韵与方言交叉研究”的经典范式。1921年,著名语言学家黄侃受聘于山西大学文学院。黄侃著有《音略》、《新方言后序》等,开创了黄氏古音学体系。此后,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音韵学、文字学和方言学研究之上,涌现出于靖嘉、戚桂宴等老一辈学者。

    (黄侃先生与乔全生先生)

       1985年,著名语言学李荣提出将“晋语”独立成为全国的十大方言之一。由此,山西方言的研究开创了崭新的研究局面,山西大学文学院的语言学逐渐聚焦到山西方言的研究之上。在著名   语言学家侯精一等的带领下,以《山西方言志丛书》出版为标志,山西方言的研究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文学院田希诚教授是这一时期山西方言的主力之一。1993年以《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出版为标志,山西方言研究迎来了第二次研究高潮。此后,山西方言研究在乔全生教授的带领下,迎来了第三次高潮,其标志是《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的出版。2011年文学院语言学研究团队成为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乔全生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同年以乔全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山西大学方言学研究团队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语言学团队中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1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


       山西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始终坚持“坚守、探索、创新、超越”的研究理念,以“擎天柱地言三晋、索古求今问九州”的精神,打造汉语方言学研究的“晋军”。
 

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学科介绍

      
  (章太炎先生)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发轫于1902年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在百余年山大历史中一直占有极重要地位。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如黄侃、李亮工、郭象升、张籁、柏逸荪、姚青苗都曾在文学院授课。尤其姚奠中先生,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师从章先生受学,并从五十年代开始在此执教长达半个多世纪,将章门学术精髓传于山右大地,沁入文学院灵魂深处。

(姚奠中先生与他的著作《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
 
       中国古代文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并成立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是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是校级研究机构。学院还设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诗经研究信息中心等国学类研究机构。2008年开设国学大讲堂,历时近十载,听众达四万,向校内外公众免费开放,受到专家和听众的普遍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山西大学乃至全省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文学院几代学人继往开来,以弘扬国学正脉为职志,注重经史文献功底,注重地方人文资源的开掘,在诗经学与国学研究、北方少数名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俗文学和非遗研究等领域屡创佳绩,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国学院院长刘毓庆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传承了姚奠中先生的治学传统和人格精神,在国内经学与诗经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刘毓庆教授是全国模范教师,讲授的《国学概论》是教育部精品课程。著有《古朴的文学》、《朦胧的文学》、《雅颂新考》、《诗经图注》、《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等著作。

(刘毓庆先生与其主编的《国学新声》)

       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学科章门薪火相继,优秀人才辈出,将以“守护中华学术正脉,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己任,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慷慨前行,永不放弃。

山西大学文学院的师资力量

 文学院共有教师7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三晋学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百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为国家和山西省的各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围绕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努力探讨适合文学院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围绕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致力于博雅专精的培养目标,打造出一个教学有特色,科研有水平,管理更科学、实力更雄厚的文学院。

山西大学文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西大学文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66

山西大学文学院的结束

 山西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后一直称作中文系。2001年中文系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合并成立文学院。高本汉、黄侃、李镜蓉、姚奠中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文学院执教。尤其姚奠中先生,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弟子,在此执教长达半个多世纪,是文学院最可宝贵的人格榜样和文化精髓。百余年来,文学院和山西大学一样经历风雨,执着前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学院各项事业获得飞速发展,形成了笃实深厚、开放活泼的文化传统,在山西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在全国高校的中文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2017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软科)中文类第49名。
  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系、戏剧影视文学系。本科教育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戏剧影视文学三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有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汉语言文学是山西省品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文学院共有教师7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三晋学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
  文学院现有本科生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人。近年来,文学院学生在学习研究、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充分反映了我院在教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成果。百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为国家和山西省的各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学院设有国学研究院、语言科学研究所两个校级研究机构,还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诗经研究信息中心、方言研究中心、文艺学与新文学研究中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影视传播实验研究中心等院级研究所(中心)。这些研究机构涵盖了几乎文学院所有的研究型学科,是文学院科研与教学的联系枢纽和策动整体科研发展的基础机构,也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2008年开设国学大讲堂,向校内外公众免费开放,受到听众的普遍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标志性文化品牌。
      学院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还有大量的报刊杂志、电子图书和视听资料。实验室包括语音实验室、传媒实验室、影视采编室以及电视演播中心,设备优良,利用率很高。
  学院围绕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努力探讨适合文学院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围绕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致力于博雅专精的培养目标,打造出一个教学有特色,科研有水平,管理更科学、实力更雄厚的文学院。

山西大学文学院学术型硕士招生参考书目

   民俗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文艺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汉语言文字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献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624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1-4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5 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古代汉语》(上、下册) 北岳文艺出版社


  新闻学
  623 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
  《新闻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4 综合考试(含文史基础知识和政论写作)
  《中国文学史》(前三卷)

  传播学
  623 传播理论与业务
  《新闻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4 综合考试(含文史基础知识和政论写作)
  《中国文学史》(前三卷)

  广播电视艺术学
  624 广播电视艺术理论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电视艺术学》
  856 综合考试(含文史、基础知识、艺术概论)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视戏曲概览》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艺术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