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陕西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陕西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群]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陕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联系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   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陕西师范大学逸夫科技信息楼
邮   编:710119
学院办:+86-029-85310069
学工组:+86-029-85310084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于2000年,是西北地区首家以学院建制的传媒教育机构,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招收博士研究生,且硕士学位点最多的新闻传播学院。建院近15年来,我院发挥西安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优势,在学界、业界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在我院教职工的艰苦努力下,已初步建成专业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完备,西北地区领先的传媒教育基地。学院现有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文艺与文化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与澳大利亚ECU联合培养的传媒博士点1个,有硕士一级学科2个(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8个(新闻学、传播学、文艺与文化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媒体艺术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影视批评学),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新闻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广播电视艺术硕士),本科专业5个(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院现为陕西省新闻专业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高级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在读博士5人。另外,聘请业界兼职教授20多人。近5年来,学院完成各类科研立项10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1000多万元。

  学院现有在校生1134人,其中本科生797人,硕士研究生321人,博士研究生16人,另有驻站博士后3人。学院已有各类毕业生3500多人,分布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上海文广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卫视、深圳卫视、山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人民网、环球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在西部地区的各主要媒体、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业。仅陕西广播电视台就有100多位本院毕业生。

  近年来,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2012年底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本院新闻传播学科位列全国第19位,西部第2位,西北第1位。
  2014年12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师范大学签订了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由此,学院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型考研新闻与传播学院参考书目

004新闻与传播学院
709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0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2011年4月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0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807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肖永亮、甄巍:《数字美术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11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13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年版
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或其它版本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或其它版本
陆  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毕一鸣:《语言与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注:各方向请参照本方向相关的参考书目)
814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考研新闻与传播学院参考书目

004新闻与传播学院
33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5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崇文书局2011年版)
440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1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崇文书局2011年版)
737 陆  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827 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联系方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 85310069 孟老师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西北地区最早以学院建制的传媒教育机构,学院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服务学生、服务媒体、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形成了以新闻传媒、文艺传媒、教育传媒三类传媒为基础的大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后教育等多学科、多层次的传媒教育体系,以及丰厚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术环境。建院十多年来,学院以新闻传媒、文艺传媒和教育传媒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立足点,共开设了新闻系、编辑出版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教育技术系5个本科系别,新闻与传播学、戏剧与影视艺术2个一级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戏剧学、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批评、文艺与文化传播学、教育技术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艺术专业硕士(广播电视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等个12级硕士学位点,文艺与文化传播学1个博士点。
  在教育部质量工程中,学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全国优秀教师1位、国家级教学质量优秀奖2项、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个、省级动漫教育基地1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闻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
  目前在读本科生1100名,硕士生473名、博士生12名。在校生和毕业生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央视挑战主持人年度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朗诵比赛二等奖、陕西省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国际纪录片中国选片赛金银铜奖、“全国新闻学子论文大赛”一二三等奖等各类奖励200余项,1人进入凤凰卫视举办的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决赛。毕业生已遍及全国各类媒体,大部分已成为业务骨干。
  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总投资2500万元,是一个传媒教学设施齐全、与社会媒体同步的现代化、规模化、综合化的实验室群落,包括大、小2个演播厅,2个电视播音主持实验室,2个广播播音主持实验室,4个摄影技术实验室,摄录像技术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声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灯光与构图实验室,电子排版实验室,书刊装帧与设计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应用实验室,网络与远程教育实验室,教育信息化综合实验室,拉片实验室,数字动漫实验室,6个播音主持专业教室等。这一庞大的实验室群落,肩负着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媒、文艺传媒、教育传媒以及校内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和培训任务。其服务范围和影响力,正在通过陕西师范大学扩展到整个西部地区。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被评为陕西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0年12月,在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评比中,我院的“广播电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得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奖项。同时,学院先后组建了“中国西部电影电视研究中心”、“中国西部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媒体研究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所”、“陕西省报刊审读中心”、“陕西省电视节目监审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建了一支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实力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组,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高级实验室和高级工程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在读博士5人。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学科门类齐全、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具有深厚学术积累的传媒教学和科研团队。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连同厅局级和校级教学、科研项目共55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传播》、《新闻大学》、《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出版发行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90余篇、科研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以及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全国摄影金奖等多种奖项。此外,还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音像出版社制作并发行播出了130多部(集)的电视教材和各类专题片,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院逐步确立了“以育人为本,通过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人文素养、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相互兼容,理论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步增长的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在本科教学,还是在研究生教学中,文理艺三科课程的交叉率和三科教师的交叉任课率均在40%以上。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学生举办各种规格的学术演讲,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规范和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学院针对传媒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合理安排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此外,学院对学生实行管理规范化、思想教育人性化、课外活动学术化的“三化”教育。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媒体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