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上海海事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招生]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上海海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难吗]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群]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学费]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辅导] [上海海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上海海事大学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上海海事大学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上海海事大学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研究生。上海海事大学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简介

学科专业名称: 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 专业代码: 0823Z3 学位授权类别: 工学
一、学科简介
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二级学科现有教授3人(其中博导3人),副教授7人,团队中有特聘讲座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是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学科依托本校“先进材料研究及分析测试实验中心”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40余套国际先进水平的材料制备、加工和分析测试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目前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上海市、交通部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并与国内外十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多家产学研基地。本学科在与海洋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研究海洋材料的制备科学、工艺技术和失效机制,探索海洋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开展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并进行涉海材料类的高级人才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综合型海洋材料工程人才为目标,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船舶与航运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能力,掌握海洋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并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主要研究方向
  • *远洋运输节能减排装备及环境材料
  • 船舱的有害气体处理
  • 压载水舱体的腐蚀附着防护
  • 内壁舱体的防火
  • 航海装备环境空气及水净化先进材料
研究生导师:董丽华、张丽、张玉良
  •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腐蚀机制
  • 船体微生物附着腐蚀,包括材料表面微生物附着界面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
  • 材料在海洋大气区、海水飞溅区、潮差区、全浸区等不同区域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及其防护技术
  • 深海与远海及其南北两极的航行和输运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新型海洋材料研发
  • 海洋极端环境输运装备的安全运行监测
研究生导师:尹衍升、王军华、李晓峰、安燕、刘涛、常雪婷
  •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
  • 利用热喷涂技术、激光表面工程技术、原位合成技术等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之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以满足海洋环境航运装备的使用要求
  • 对船舶机械中关键零部件的表面强化及修复
  • 新型船舶舱体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制备科学与工艺研究
研究生导师:陈海龑、刘伯洋
四、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密切结合的能力,学科设有“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专业操作技术的训练、培养条件,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都具备相当先进的社会应用基础,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还可提供包括上海沪东船厂、上海振华港机等大型企业在内的十余个产学研联合实习基地,进一步让学生加入实际实践过程,也要求学生提交的学位论文体现实际工程中解决的问题,具备科研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简介

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

 

一、学科简介

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二级学科现有教授3人(其中博导3人),副教授7人,团队中有特聘讲座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是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学科依托本校“先进材料研究及分析测试实验中心”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40余套国际先进水平的材料制备、加工和分析测试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目前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上海市、交通部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并与国内外十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多家产学研基地。本学科在与海洋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研究海洋材料的制备科学、工艺技术和失效机制,探索海洋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开展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并进行涉海材料类的高级人才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综合型海洋材料工程人才为目标,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船舶与航运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能力,掌握海洋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并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