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四川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四川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四川大学考研难吗]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大学排名] [四川大学考研群] [四川大学研究生学费] [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简介

  • 网络与新媒体 
    •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网络与新媒体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文案写作、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程序编写和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政治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及创新精神的全媒体人才。
    • 主干课程:新媒体概论、大众传播学、用户调研与数据分析、传播效果理论基础、数字媒体编程基础、Web软件开发技术、移动媒体软件开发、计算机平面设计、Flash动画制作、网络与新媒体信息采编、网络与新媒体产品策划、全媒体整合传播、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等。
    • 就业方向:可在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广告公司、企业广告营销部门、广告管理部门等担任新媒体编辑、策划、制作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宣传工作或在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任职。。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简介

  • 编辑出版学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编辑出版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编辑出版人才。
    • 主干课程:编辑出版理论、外国出版产业、出版经营管理、书刊编辑业务、书籍装帧与电脑排版、多媒体与电子出版业、图书市场营销、读者学、大众传播学等。
    • 就业方向:到出版社、杂志社、其他传媒产业和宣传、文教部门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出版、发行及其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告学专业简介

  • 广告学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广告理论基础、广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广告传播学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能从事广告创意、设计制作、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广告学复合型创新人才。
    • 主干课程:广告基础理论、广告调查、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学、广告文案、广告美术基础、广告设计、广告摄影、广告文化学、广告媒体学、美学、大众传播学、中外文学史等。
    • 就业方向:到广告公司、企业广告营销部门、广告管理部门、报刊电视和杂志等媒体广告部门或编辑策划部门工作。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简介

  • 广播电视学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电视、广播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基础及熟练专业技能,具有较高政治水平、文学艺术修养的电视与广播记者、编辑、编导、策划、制作、播音、主持人等高级专门人才。
    • 主干课程: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像、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学、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编辑学、电视新闻学、电视专题节目、广播电视艺术概论等。
    •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视系统、新闻宣传单位和文化部门从事记者、编辑、编导、主持、策划、制片等工作;在企事业文化单位、广告公司等从事文化形象策划等工作。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简介

  • 新闻学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及熟练的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摄影等专业技能的新闻学高级专业人才。
    •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理论与业务、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写作研究、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等。
    • 就业方向:到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担任编辑、记者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或到新闻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简介

  • 汉语国际教育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汉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素养,有较好的外语能力,且对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均有相当了解,能胜任对外文化交流、驻外机构和外资单位工作及对外汉语教学,进而从事比较文化研究的专业人才。
    •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要、外国文化概要、英语听说、英语精读、英语写作、比较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
    • 就业方向:在高等院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家机关外事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等工作;在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采编、研究、评论、创作等工作。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简介

  • 汉语言文学(含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学艺术修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可从事秘书写作、宣传出版、公关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其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以培养基础扎实的学术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
    • 主干课程:写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影视文化学、书法等。
    • 就业方向:到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文化宣传、公共关系及其他文字工作或到文化、新闻、出版、影视、教育等部门从事研究、编采、评论、创作、教学等工作。
    •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师资简介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 157人(截至2019年4月),其中教授58人(含博士生导师53人),副教授40人。
学院现有文艺学教研室、语言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广告学与符号学教研室、编辑出版学教研室、传播学与新媒体教研室、影视艺术学教研室、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教研室等15个教研室;另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学研究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史研究所、巴蜀语言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出版融合发展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创意产业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学院通讯地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 29 号)
邮编: 610064
联系电话、传真:(028) 85412710 85412310
网 址: http://lj.scu.edu.cn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1704年)和尊经书院(1875年)设立之初,即开设中文学科。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时,“分课华文、西文、算学”。1931年国立四川大学成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几大学院,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谢无量、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年,学院进入首批十所与地方宣传部门共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序列,加挂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牌。现任领导是:院党委书记古立峰教授,院长李怡教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莹,副院长胡易容教授、周维东教授、操慧教授。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 157人(截至2019年4月),其中教授58人(含博士生导师53人),副教授40人。
学院现有文艺学教研室、语言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广告学与符号学教研室、编辑出版学教研室、传播学与新媒体教研室、影视艺术学教研室、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教研室等15个教研室;另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学研究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史研究所、巴蜀语言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出版融合发展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创意产业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所属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在第四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等级为A,新闻传播学学科等级为B+。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四川大学文科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个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设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学研究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基地和四川省“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科研基地。近年来,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8项,分别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翻译工程”、“敦煌变文全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翻译和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明清以来西南官话区地方志方言俗语集成”、“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通史”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国内顶尖期刊和A&H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敦煌文学丛考》、《王梵志诗校注》、《唐代白话诗派研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简明汉语史》、《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宋代诗学通论》、《世说新语辞典》、《中外文论史》(四卷本)、《比较文学学科史》、《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学术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集韵>校本》等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学改革成果“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双语人才培养”、“比较文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先后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诗歌艺术》、《比较文学》、《中华文化》等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文学》(四卷)获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比较文学教程》获评国家精品教材,《比较文学概论》、《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获评“马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主办的学术集刊《中外文化与文论》、《汉语史研究集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符号与传媒》(Signs & Media)为CSSCI来源集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为全英文国际期刊,由国际著名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与文献研究、宗教语言文学研究、敦煌学研究、俗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文化批评研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等特色方向,在国内、国际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现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5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符号学等7个二级学科点)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出版硕士(MP)2个专业学位点,还设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分别是:“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 “‘巴蜀图语’符号谱系整理分析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4项,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文艺研究》等国内多家顶尖期刊和SSCI、A&HCI期刊上发表论文,专著《舆擎中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力提升方略研究》、《广义叙述学》和《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分别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教学改革成果“实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文科教育改革新途径”、“开创密切社会联系新思路,探索培养新闻人才新模式”先后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主办的中英双语学术期刊《符号与传媒》(Signs & Media)、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共建的学术期刊《新闻界》均为CSSCI来源刊物,形成了新闻舆论与导向研究、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西部广播电视研究、“美丽中国”研究、广告与传播符号学研究、民族出版与公益出版研究、网络行为与认知研究等特色方向,在国内、国际新闻传播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闻传播学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与传播分中心,具体包括传播认知科学实验室、数字采编实验室、焦点小组实验室、新媒体创意实验室、视觉传达实验室、演播厅等,实验用房总面积达106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00多台件,总价超过1000万元。
 学院建立和完善了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学术的前沿动态;同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10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双向合作交流关系。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院十分重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根柢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每学期都开展大型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主讲,大大拓展了全院师生的学术视野。还举办了多期由优秀博士生主讲的“博士论坛”,以及由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与主讲的“尊经论坛”;同时积极鼓励本科生进行文学创作,资助出版了《起点》、《青桐》等文学刊物,资助所有主干课出版了课程刊物。
 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成绩斐然,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6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已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拉开“双一流”建设的序幕。2017年,四川大学入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将重点建设12个一流学科(群),以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为主干学科的“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榜上有名。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将紧密围绕“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一流建设方案展开。力争在巩固和完善现有学科的基础上,以构筑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为背景,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将“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建设成为有川大风格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