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北京协和医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协和医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难吗]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群]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学费]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辅导]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基础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理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
        基础所病理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 PUMC)病理学系,和在1958年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病理系,是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最早的学系之一。也是早期将现代病理学引入中国的几个学系中的一个。很多优秀的病理学家以及病例学界的骨干均毕业于协和病理学系。学系的很多病理学家在临床及实验病理方面都取得过突出成就,为中国近代医学研究及病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具代表性的包括:(1)早期,以胡正祥教授及侯宝璋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世界知名的病理学家,奠定了中国现代病理学的基础。胡正祥教授在1957年同他人合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以中国病理资料为主的病理学教学参考书,在当时受到很高的评价。他还首次开设了高级病理医师培训班,很多学员后来成为病理学术骨干。(2)中近期,以杨简教授、佘明鹏教授、侯健存教授、高进教授等为代表,他们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现代病理学特别是实验病理学的发展。其中,杨简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实验肿瘤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建立了第一个侵袭肿瘤细胞株以及国内最早的实验肿瘤学实验室。在2007年,病理学系通过了教育部考核,成为国家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重点学科点。
        目前学系人员包括:佟伟民教授、刘玉琴研究员、梁平研究员、尹洪超研究员、牛亚梅副研究员、张彦东讲师、李靖助理研究员、赵雪梅技师等。
        在教学方面,病理学系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病理学总论、实验肿瘤学、组织培养等课程并参与八年制医学生的病理学教学。可提供分子病理、心血管疾病、肿瘤学等研究领域的博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培训。在科研方面,目前有3个课题组。佟伟民教授负责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讨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蛋白质在DNA损伤应激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意义。刘玉琴教授负责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实验肿瘤学,包括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发生机理,防治措施的实验研究。尹洪超教授负责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及防治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及功能不良的发生机制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等。此外,学系负责管理的组织病理中心是面向所、院内外,为基础和临床科研、教学、研发工作提供高标准技术服务的一个支撑平台。现有石蜡切片机、冷冻/冰冻切片机、 自动包埋机、 自动脱水机、 自动染色机、 原位PCR仪、多功能荧光显微镜、自动免疫组化仪等实验设备。可协助实验组织病理学相关的实验设计,提供常规组织病理切片(石蜡、冰冻),常规组织染色,特殊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等技术服务。


 
历届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余铭鹏教授:1962-1987,任学系副主任及主任。
王宗立教授:1987-2002,任学系主任。
李利民教授:2007-2014,任学系主任。
尹洪超研究员:2002-2007,2014-至今:任学系副主任。
学科带头人:
胡正详教授(1896-1968)
侯宝璋教授(1893-1967)
杨简教授(1911-1981)
余铭鹏教授(1924-2011)
侯健存教授(1923-2014)
高进教授( 1926-2004)


 
教学工作:
1.教学人员介绍
        目前学系参与教学的人员包括:刘玉琴研究员、佟伟民教授、尹洪超研究员、张彦东讲师、卞晓翠、冯海凉助理研究员等
2.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学系目前主要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病理学总论》、《实验肿瘤学》、《组织培养》等课程并参与八年制医学生的《病理学教学》。 其中《病理学总论》旨在使具有医学、生物及药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掌握与基础医学研究或生命科学研究相关的病理学基础知识,更深入地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病理学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帮助研究生开阔思路,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课程内容包括细胞损伤机制、DNA损伤及修复机制、细胞及超微结构病理变化、血栓性疾病、炎症、衰老病理、肿瘤概论、疾病动物模型等。根据研究生科研的需要,不断地对该课程进行改进,正在增加实验病理学及比较病理学方面的内容,包括病理阅片分析(实验动物组织),常用动物模型病理检测实际操作技术(切片制备的完整过程)等。
        《实验肿瘤学》由刘玉琴教授担任负责人并由多位在实验肿瘤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与教学。刘玉琴教授负责的实验肿瘤研究组是从50年代实验医学研究所的肿瘤传代保种室发展而来,是由杨简院士创立的实验肿瘤科学研究实验室。该课题组长期从事瘤株的保种及肿瘤的实验研究。在工作中长期以瘤株、细胞为研究材料,积累了许多瘤株和肿瘤等细胞系,并长期为科研单位提供瘤株/细胞等。该科研组40多年来的工作系统性很强,从最基本做起,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发展了我国的实验肿瘤学,结合国内高发癌的病因学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重点研究了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首先为我国侵袭、转移的研究建立了一些很有应用价值的模型系统,从形态学到分子水平进行了不少侵袭转移机理的探索。以这些研究工作为基础,实验肿瘤提供动物自发肿瘤、诱发及移植肿瘤、癌变机制、癌症侵袭及转移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等相关的理论及实验课程。由刘玉琴教授负责的组织培养,包括基本培养技术、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培养、永生化细胞/IPS细胞建立及培养细胞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有多位长期从事细胞培养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和实习指导。以基础所细胞资源中心为教学支撑,不仅帮助研究生掌握相关的提供理论知识,更提供大量实际操作训练以及后续科研实验工作的支持。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佟伟民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协和学者佟伟民教授于2007年回国成立的科研团队。近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向:
        1)      RNA m6A甲基化在神经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2)      蛋白质磷酸酶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3)      DNA羟甲基化在上皮及神经细胞的退行及恶性转变过程中的功能探索;
        4)      DNA损伤修复因子在早期神经发育与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研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佟伟民,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学系特聘教授,协和学者。1986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1991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学硕士;1996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理学博士;1997-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WHO)博士后;2000-2007 IARC/WHO研究员。2007年9月回国。主要研究方向是探讨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蛋白质在DNA损伤应激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利用遗传工程修饰(常规的或组织细胞特异性)DNA损伤修复基因小鼠,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其蛋白在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神经元变性病及神经源性肿瘤的模式动物,为发现新的疾病干预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在Molecular Cell Biology, Cancer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Nature Medicine, DNA Repair, Oncogene, Cancer Cell, Open Biology, Cell Research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1) 牛亚梅 副研究员,博士,Email:niuym(a)ibms.pumc.edu.cn,办公电话:010-69156945
2) 李晴 主管技师,硕士,Email: liqing(a)ibms.pumc.edu.cn,办公电话:010-69156945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猴发育与生殖生物学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2020,佟伟民,任务负责人)
2) 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2020,牛亚梅,任务负责人)
3) 线粒体内膜蛋白mitofilin在神经元退行性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018,佟伟民,主持)
4) m6A甲基化RNA在小脑神经元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018,牛亚梅,主持)
5) 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命运调控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科技部重大问题导向研究,2011-2016,佟伟民,参加)
6) DNA 5-羟甲基胞嘧啶修饰在胶质母细胞瘤与胰腺导管癌中的功能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2017,牛亚梅,主持)
7) DNA 5-羟甲基胞嘧啶修饰在小儿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2017,牛亚梅,主持)
8) RNA/DNA表观遗传与神经系统肿瘤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2016,牛亚梅,主持)
9) 甲基化RNA在小鼠小脑行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协和青年科研基金,2014-2015,牛亚梅,主持)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Chang MQ#L, v HY#, Zhang WL, Ma CH, He X, Zhao SL, Zhang ZW, ZengY-X, Song SH, Niu YM*, Tong WM*. (2017) Region-specific RNA m6A methylation represents a new layer of control in the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in the mouse brain. Open Biology 7 (9) :170166
2)      Yang H, Liu P, Zhang J, Peng X, Lu Z, Yu S, Meng Y, Tong WM*, Chen J* (2016)Long noncoding RNA MIR31HG exhibits oncogenic property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and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miR-193b. Oncogene 14;35(28):3647-57.
3)      Teoh WW, Xie M, Vijayaraghavan A, Yaligar J, Tong WM, Goh LK, Sabapathy K (2015)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arcinogenesis using mouse models. Dis Model Mech 8(7):743-53.
4)      Zhao X, Yang Y, Sun BF, Shi Y, Yang X, Xiao W, Hao YJ, Ping XL, Chen YS, Wang WJ, Jin KX, Wang X, Huang CM, Fu Y, Ge XM, Song SH, Jeong HS, Yanagisawa H, Niu Y, Jia GF, Wu W, Tong WM, Okamoto A, He C, Rendtlew Danielsen JM, Wang XJ, Yang YG (2014) FTO-dependent demethylation of N6-methyladenosine regulates mRNA splicing and is required for adipogenesis. Cell Research 24(12):1403-19
5)      Wang Y, Li M, Long J, Shi XY, Li Q, Chen J, Tong WM, Jia JD, Huang J (2014)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gene (NBS1) in human primary liver cancer. Hepatol Int  8(2):250-9
 
二、刘玉琴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实验肿瘤实验室,由已故杨简学部委员建立、高进教授继承和发扬的肿瘤研究实验室,在国内最早开展肿瘤侵袭转移机理研究,最早出版了专著。强调肿瘤研究应从不同层次系统研究,如分子、细胞、体内、体外模型研究系统的联合应用。近年来以“癌细胞侵袭转移、复发机理及预防措施”为研究方向,后参加了20余项科研工作,建立了肿瘤复发转移模型建立、肿瘤休眠模型建立、利用新型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复发/转移、利用组织芯片、基因芯片开展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寻找与验证、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等等。目前她已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参加编写《癌的侵袭与转移—基础与临床》(副主编)等、参加翻译《人类肿瘤细胞的培养》、《干细胞生物学》、《动物细胞培养》等。实验室负责人刘玉琴研究员还是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的负责人,平台开展实验细胞资源的保藏及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平台已为全国提供了近8万余次服务。负责研究生《实验肿瘤学》、《组织培养》课程。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刘玉琴,女,1964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英语医学班(6年制),获医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91年、2001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博士学位。自1991年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理学系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1年起任细胞资源中心主任。曾到 Mayo Clinic, Rochester MN USA作visiting scientist。曾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学会委员(第八、九、十届);任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第七、八、九、十届);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获余颜楠生癌症研究奖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曾获学校优秀教师、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卞晓翠,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bxiaocui415@163.com;电话:010-69156473
冯海凉,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fenghai1219@126.com;电话;010-69156473
杨振丽,主管技师,硕士,Email: yzl_0404@126.com;010-69156455
孙昊,主管技师,硕士,Email:sunhao09070019@yahoo.com;电话;010-69156473
张丹,技师,硕士,Email:zhangdan7006@163.com;电话;010-69156455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2018.1-2018.12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服务奖励补贴  60/100万
(2) 2017.1-202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内分泌肿瘤分子分型与复发转移风险模型
(3) 2017.7-2018.7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病理中心项目:重大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及防治(卞晓翠负责)
(4) 2017.1-2017.12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服务奖励补贴  60/100万
(5) 2016/1--2016.12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服务奖励补贴 160/400万
(6) 2016.9-202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特征和临床应用研究(卞晓翠负责)
(7) 2015.1--2015.12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服务奖励补贴 160/400万
(8) 2015.1-2016.12:北京市自然基金“ALDH1A3维持结肠癌干细胞干性的机理研究”冯海凉负责
(9) 2014.1-2016.12: 北京市自然基金“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重要机制--内质网应激及中药干预研究”,参加,张孟仁负责,课题号:7142129
(10) 2012.1--2015.12:高校博士点基金“应用活体动物光学成像及超声微血管显像动态监测HIF-1alpha对乳腺癌新生血管的调控”,参加,姜玉新负责人10/40万,课题号:20121106130002
(11) 2014.01--2014.12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服务奖励补贴 160/400万
(12) 2013.12--2014.11 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服务奖励补贴 160/400万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唐海军,刘玉琴,卞晓翠,冯海凉,顾蓓,孙昊,左春霞,周芳颖,刘兢:靶向HER2嵌合抗原受体的构建及其修饰的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的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46(10):714-720
(2) Xiaocui Bian1, Zhenli Yang1, Hailiang Feng1, Hao Sun1 & Yuqin Liu1, *A Combination of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STR Profiling Identifies Cross-contaminated Cells from 482 Human Tumor Cell Lines.Scientific Reports.2017(8) ,7:9774, DOI:10.1038/s41598-017- 09660-w
(3) Hailiang Feng, Yanyan Liu1, Xiaocui Bian, Fangying Zhou, Yuqin Liu.The ALDH1A3 affects colon cancer malignancy depending on CXCR4 status.BJC.2017,doi:10.1038/bjc.2017.363
(4) 杨振丽,卞晓翠,冯海凉,刘玉琴:人源细胞系中六种主要病毒的检测。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2017,31(5):457-461
(5) 杨振丽,徐雅丽,卞晓翠,冯海凉,刘玉琴*,孙强:原代乳腺癌细胞大量培养及其特性。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2):224-229
(6) Hailiang Feng1#, Yu Zhang2#, Kan Liu2, Yan Zhu1, Zhenli Yang1, Chaofei Zhao2, Xu Zhang2* and Yuqin Liu1* Intrinsic gene changes determine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stable renal cancer cell lines from tumour tissue.Int J Cancer. 2017 Jun 1;140(11):2526-2534. doi: 10.1002/ijc.30674.
(7) 唐海军,刘玉琴*: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研究进展及肿瘤靶抗原的选择。解剖学报。2017,48(1):115-120
(8) 王茹#,卞晓翠#,刘玉琴*,房居高*,王鸿,刘红刚,廉猛,马泓智,冯凌,王海舟: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52(01):44-48.DOI:10.3760/cma.j.issn.
(9) 卞晓翠,杨振丽,冯海凉,赵晓梅,顾蓓,李姜,刘玉琴*:Cas9稳定表达人肿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基因编辑活性。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46(01):43-48
(10) 孙蕊,朱琰,冯海凉,卞晓翠,顾蓓,王春景,刘玉琴*: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效应机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5):950-955。 doi:10.13241/j.cnki.pmb
(11) Ao N1, Liu Y1, Bian X1, Feng H1, Liu Y*. 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22 inhibits colon cancer cell invasion by suppressing the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pathway.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Mol Med Rep.) 2015 ;12(2):2107-13. doi: 10.3892/mmr.2015.3661.
(12) Rui Sun, Yan Zhu, Hailiang Feng, Pei Gu, Zhenli Yang, Xiaocui Bian, Chunjing Wang, Yuqin Liu*,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 novel tumor target fusion prote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ti-tumor therapy.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5, 35(5?): 1877-1891. doi: 10.1159/000373998.
(13) 孙蕊,朱琰,冯海凉,卞晓翠,顾蓓,王春景,刘玉琴*. 抗CD20单链抗体融合显性抗原肽的原核表达和其抑瘤活性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5, 31(4): 141-148.
(14) Ao N., Liu Y., Feng H., Bian X., Li Z., Gu B., Zhao X., Liu, Y. Ubituitin-specific peptidase USP22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STAT signalig pathway by deubiquitinating SIRT1. Cell Physiol Biochem.2014, 33(6):1863-1875 doi: 10.1159/000362964.
(15) 孙蕊,朱琰,刘玉琴*: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药物研究。2014;33(5):249-252。
(16) 杨振丽,李占稳,冯海凉,卞晓翠,刘玉琴*:PI3K和MEK联合抑制增强对KRAS单突变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中华肿瘤杂志,2014;36(9):645-650(获该杂志2014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17) 朱琰,孙蕊,王春景,刘玉琴*:分泌IL-21的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抑瘤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7):961-967
(18) 孙昊,刘玉琴*,卞晓翠,杨振丽, 赵晓梅:应用组织特异性分子的保守序列鉴定人源细胞的组织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6):802-809
(19) 顾蓓,冯海凉,刘玉琴*:不同品系小鼠瘤株跨系移植后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中华肿瘤杂志,2013;35(7):486-490(获该杂志2013年度优秀论文)
(20) 李占稳,杨振丽,冯海凉,卞晓翠,刘艳艳,刘玉琴*:GDC-0941联合AZD6244对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抑制作用。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5):330-335(2013年吴秉铨病理基金优秀论文二等奖,共10篇入选)
(21) 刘玉琴:短重复序列作为细胞身份认证的金标准。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9):647-648
(22) Sun Rui, Liu Yuqin*. Listeriolysin O as a strong immunogenic molecu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tumor vaccines.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13 May;9(5):1058-68. doi: 10.4161/hv.23871.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专利号: 201410152549.2
授权日期:2016.02.01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肿瘤的重组多肽
 
三、尹洪超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长期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及防治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血管内皮衰老及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保护心血管系统的机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更多防治心血管病的新靶点。目前还在进行有关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尹洪超 职称:研究员 学历:博士研究生 Email: yinhc@ibms.pumc.edu.cn 电话:69155950
        1994—1998: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病理学研究室,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从事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完成脂质过氧化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及建立体外血管壁模型等研究工作,观察到脂质过氧化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多种细胞粘附分子,这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建立了体外的血管壁模型,该模型在与机体血管的近似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国外报道,对血管的病理生理及炎症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有意义。1998.12—2000.7: 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子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kB活性机理的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轻微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是通过NIK/IKKβ信号传导途径激活转录因子NF-кB。2000.7-至今:于2000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病理学系,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防治机理的研究,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子对内皮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HDL保护内皮细胞的机理,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炎症免疫反应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
 
3.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Rictor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及衰老的机制研究(2012-2014,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建立新型不稳定AS斑块小鼠模型及其性质的研究(2017-2020,负责人)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高血压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 (2016-2020,任务负责人)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
        病原生物学系是由原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的微生物学部分与原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而成,目前的医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系共有教职工11人,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1人(范恩国),教授1人(管远志),研究员3人(金奇、王恒、刘力),副教授1人(杨银),讲师2人(王振生、魏春燕),助理研究员1人(高宇辉),主管技师2人(张连惠、邓唯唯),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6人。金奇(病原所所长)兼任学系主任,杨银任学系负责人,主持学系日常工作。
        协和医学院微生物学的历史源自1917年学院创建之初。最早承担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单位是协和医院细菌科,1920年成立微生物科,从一开始她的运作就是临床科学与基础科学紧密结合的模式。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谢少文、汤非凡、林飞卿、顾方舟等教授,他们在沙眼衣原体的发现,立克次体的人工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疫苗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78年微生物教研室与部分病理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组建了协和医科大学的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谢少文、刘士廉、吴安然、刘尔翔等教授为我国的免疫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98年免疫学学科独立,成立免疫学系,微生物学部分则与寄生虫学教研室组成病原生物学系。迄今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CMB项目资助的多项科研任务,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疫苗、疟疾DNA疫苗、单克隆抗体研制、腺病毒基因调控、SARS-COV抗体、细菌感染与宿主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等领域中获得了众多研究进展,同时还对医学教育改革进行研究,参加“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2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病毒疫苗专利证书一项,培养硕、博士生及科研训练的八年制学生科研训练生40余名。 
        王树惠教授、刘宝丰教授、管远志教授曾获院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协和之友”和“协和名师”的称号。 
医学寄生虫学系于1919年由美国寄生虫学先驱――佛斯特(Ernest Carroll Faust)教授创立。随后,他和Henry Meleney、Khaw Oo-kek、C.H. BarlowFaust教授等在中国寄生虫病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完成了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形态学、生物学特征以及生活史的研究,并首次证明了我国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为我国有效防控血吸虫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确认了华南地区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s sinensi)的生活史,并制定一整套防治方案;证实了布氏姜片吸虫在人体感染后的发育过程。继任的瑞士籍何博礼(Reinhard Hoeppli)教授进行了华支睾吸虫(C. sinensis)与胆管癌的病因学研究以及迟发型过敏反应对血吸虫肝病变发病机理,并发现了血吸虫病著名的Hoeppli 现象(Splendore-Hoeppli Phenomenon)。上述工作使PUMC的医学寄生虫学系成为20世纪前期享誉全球的医学寄生虫学科研和教育机构。 
 改革开放后,刘尔翔教授任寄生虫学系主任,他早于80年代初既成功地在WHO的实验中心建立了抗恶性疟原虫的单克隆抗体细胞融合技术,回国后获得数个具有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其中之一筛选出特异性疟原虫B细胞表位,为本学系跨入分子寄生虫学研究时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继任的学系主任刘宝丰教授对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疟原虫的超微结构技术独有建树,并通过用感染约氏疟的鬼影红细胞免疫小鼠后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为红内期疟疾疫苗研制的可行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依据。刘宝丰教授也因其在教书育人中的突出表现获得“协和之友”称号。
        1998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免疫学学科独立,成立免疫学系,微生物学部分则与寄生虫学教研室组成病原生物学系,现为医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系。迄今为止,本学系承担了国家从“七五”到“十一五”以来的各类重要科研项目,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WHO及美国CMB项目等,在病毒、寄生虫感染的快速诊断技术、病毒疫苗、疟疾疫苗、疟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血吸虫抗原筛选、单克隆抗体研制、腺病毒基因调控、SARS-COV抗体、细菌感染与宿主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等领域中获得了众多研究进展。

历届主任及主持工作的副主任:
陈绍先、刘尔翔、孙月英、刘宝丰、管远志、王树慧(副)、卜玲毅(副)
谢少文、顾方舟、吴安然、刘尔翔、冯兰洲等教授为我国的微生物和免疫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参与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共5人:管远志(教授)、王恒(研究员)、杨银(副教授)、王振生(讲师)、魏春燕(讲师)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学系承担的本科教学课程:共四门课程
        1.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医学英语》、《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2.护理学院护理本科专业的《人体寄生虫学II》。
        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医学英语》为全英文授课,《人体寄生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II》为双语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并对相关的临床疾病及传染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为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打下基础。在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学(learn to learn),组织以框架为基础的学习(Framework based learning, FBL),学会构建基于职业需求的知识框架,从而掌握和提高自学能力及应对将来临床新挑战的综合能力。另外医学微生物课程网络平台已经初步建立,作为实际理论课堂的补充,辅助学生在课后自学和复习。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微信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式学习。
        《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同伴教育、跨学科的专家讲座和以框架为基础的学习三部分。根据我校的资源条件和学生的英语程度,此课程全部用英语进行,包括学生的演讲和讨论,同时也利用模拟性质的学术演讲和主席团讨论(panel discussion),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自学和讨论式学习(Team-based learning)学会设计自学框架的同时,丰富国际交流的经验,在医学英语的实践应用中提高听、说、读、写、交流及演讲等能力。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现采用英文教材、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已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网络课程共享平台上实现网络化辅助教学。近年来寄生虫学实习课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包括病例教学法与小鼠动物模型的建设和应用。为体现协和教学优势和特色,学系组织整理自编讲义《人体寄生虫学实习指导》并进一步对其英文版进行修订。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学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执行时段
1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库的建设 王振生 2011.01-2014.12
2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王振生 2014.01-2016.12
3 《人体寄生虫学实习指导(英文版)》教学改革项目 王振生 2016.01-2018.12
4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魏春燕 2014.5 -2017.4
5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 魏春燕 2016.7 -2019.6
6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初步评估 杨银 2013.10-2016.10
7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杨银 2014.10-2017.10
8 病原生物感染及免疫:“致病机制”的多媒体动画制作初探 杨银 2015.10-2018.10
9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年“青年教育学者计划” 杨银 2016.10-2017.10
 


四、学系发表教学论文情况
1 杨银,管远志。以框架为基础的教学/自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估。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 Vol.34(4):565-568
2 杨银,张宇成。以框架为基础的三种教学方式的比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 Vol. 34(8)1154-1157
3 杨银,管远志,潘慧。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协和医学杂志。2015 Vol.6(1):74-77
4 杨银,王远玭。以框架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实施及其可推广性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 Vol. 35(4):563-566
5  杨银,管远志。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课程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Vol. 37(11):1649-1653
6 王振生, 毛映红, 魏春燕,王恒. "血吸虫病小鼠动物模型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37(11): 1658-1662.
 
 

五、特色教学工作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除了教授基本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外,还聘请本学科中部分研究领域的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其研究领域概况及研究进展。同时也引导和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学(self regulated learning),组织以框架为基础的教学/自学(Framework based learning, FBL),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虚拟职业设计相应的知识框架,将所学知识拟应用于将来的各种医疗情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文演讲以及交流能力、应对未来复杂工作环境中的学术和技术挑战的能力等); 中心理念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包括知识框架的构建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同时也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习惯并培养和提高学习效果评估能力。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范恩国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当前,抗生素耐药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而鉴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上的β-桶状蛋白在细菌的免疫原性、致病性和耐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位于阴性菌的最外层因而更易为相关药物识别并结合的特点,因此外膜桶状蛋白是非常理想的新型抗生素作用靶点。范恩国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病原蛋白跨外膜的转运机理及外膜桶状蛋白的演化, 以期为新型抗生素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同时, 本课题组亦期待把相关外膜蛋白研究与天然产物研究相结合, 进而进行相关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本课题组经过长期积累,已建立或掌握了一系列独特的实验技术,并将其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及分析化学与化工、天然产物化学等实验方法相结合而开展系列研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范恩国,男,博士。2008年获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2010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0年-2017年历任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及研究员(PI),期间主持或参与多项德国国家(DFG)课题,总经费近200万欧元,并与德国、法国、挪威、奥地利、瑞典、日本等国以及国内的多个课题组开展了密切合作。已培养博士1人(Summa Cum Laude毕业),医学博士1人,硕士数人并指导博士后2人,并为弗莱堡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相关课程;2017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任职于病原生物学系。参与组织国际会议2个,并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s, Oncotarget, Neurochem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Food Chemistry等十几家杂志审稿人。
 
3.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Substrate-translocase interactions during two-partner secretion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 2012.06-2014.05
(2)Investigation of the biogenesis of Type V protein secretion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2014.10 -2017.10.
(3)反式自主转运蛋白离体重组系统的构建及其跨膜转运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01-2021.12
(4)以革兰氏阴性菌外膜桶状蛋白为靶点的新型抗生素研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7.01-2020.12.
 
4.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Chuanyi Yao*, Jinliang Chen, Yinghua Lu, Shaokun Tang, Enguo Fan*. Construction of an asynchronous three-zone simulated-moving-bed chromat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vanillin and syringaldehy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331:644-651.
2)      Enguo Fan, Nandini Chauhan, Gupta Udatha, Jack Leo, Dirk Linke. Type V secretion systems in bacteria,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16, 3(6): VMBF-0009-2015. in Virulence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Fifth Edition, ASM press (Book chapter).
3)      Yanfang Wu, Xinsheng Wang, Enguo Fan*, Extraction, Structure, and Bio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Fructus. Book chapter in Polysaccharides: Bioactivity and Biotechnology (Edited by Jean-Michel Merillon and Kishan G. Ramawat), Springer Verlag, Germany, 2015, 1585-1607 (Book chapter).
4)      Derrick Norell, Alexander Heuck, Thuy-Anh Tran-Thi, Hansjörg Götzke, Françoise Jacob-Dubuisson, Tim Clausen, Daniel O. Daley, Volkmar Braun, Matthias Müller*, Enguo Fan*, Versatile in vitro Assay for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Protein Translocation and Integration An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5396.
5)      Enguo Fan, Silke Fiedler, Francoise Jacob-Dubuisson, Matthias Müller, Two-partner secretion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A single β-barrel protein enables transport across the outer membran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2, 287(4): 2591-2599.
 
二、王恒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王恒课题组始创于1996年,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首个“分子寄生虫学实验室”,王恒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开展包括疟原虫致病的分子机理、新型恶性疟疾疫苗、疟原虫新抗原筛选、新型疟疾快速诊断技术以及恶性疟原虫非编码RNA分析鉴定等具有原创性的科研课题。迄今为止已发表研究论40篇,SCI收录杂志论文20余篇,培养硕博研究生40余名,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王恒研究员1990年以美国国家研究会(NRC)资深博士后身份参加美国海军医学研究所(NMRI)疟疾疫苗课题组工作4年,后以研究科学家身分继续工作1年余。回国后创立分子寄生虫学实验室。从事传染病、分子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疟疾多抗原表位人工抗原疫苗的研制;新型疟疾快速诊断技术;疟原虫致病的分子机理。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美国CMB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973计划、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等基金资助。其个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王恒,职称:研究员,研究生学历,Email:wangh@ibms.cams.cn;电话:010-69156440
        高宇辉,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Email:gaouv@126.com;电话:010-69156440
        魏春燕,职称:讲师,研究生学历,Email:weichunyan2004@126.com;电话:010-69156440
        王振生,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Email:wangzs@ibms.pumc.edu.cn;电话:010-69156440
        邓唯唯,职称:技师,研究生学历,Email:vivian_dengww2007@163.com;电话:010-69156440
        张连惠,职称:主管技师,电话:010-69156440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级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姓名
项目执行时段年月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疟原虫MIF在宿主抗疟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王恒 201201-201512
2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重点项目 我国重要原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 王恒 201201-201412
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重大项目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 高宇辉 王恒 201201-201512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项目
重大项目 重要寄生虫病监测技术研究 王恒 201201-201512
5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 新型预防性疫苗品种及关键技术研发-《新型疟疾随机重组多表位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邵丁丁 201301-201512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疟疾与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技术研究 王恒
王振生
201701-202012
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小RNA深度分析及功能研究 王振生 201701-201806
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新型疫苗佐剂关键技术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 高宇辉 201701-202012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非编码RNA功能研究 魏春燕 201501-201712
10 协和青年基金 定向项目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is-ncRNA功能研究 魏春燕 201401-201612
1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创新型疫苗的研究 魏春燕 201601-201912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Wang, Z., J. Xi, X. Hao, W. Deng, J. Liu, C. Wei, Y. Gao, L. Zhang and H. Wang (2017). "Red blood cells release microparticles containing human argonaute 2 and miRNAs to target gen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Emerg Microbes Infect6(8): e75.
2)      Liu, J., D. Shao, Y. Lin, M. Luo, Z. Wang, M. Yao, X. Hao, C. Wei, Y. Gao, W. Deng and H. Wang (2016). "PyMIF enhanc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 rodent model by stimulating CD11b(+) Ly6C(+) cells accumulation in spleen." Parasite Immunol38(6): 377-383.
3)      Yao MX., Sun XD., Gao YH., Cheng ZB., Deng WW., Zhang JJ and Wang H. Multi-epitope chimeric antigen used as a serological marker to estima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transmission intensity in the border area of China-Myanmar.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2016; 5:98
4)      Zhao ZP., Wang ZS., Gao YH., Deng WW., Wei CY and Wang H. Human mir-185 reduces the expression of VAR mRNA and suppresses Plasmodium falciparum-infected erythrocytes adherence by targeting the DBL.Acta Parasitol. Med. Entomol. Sin, 2016; 23(2): 65-71
5)      Yao MX., Deng WW., Zhang GQ., Zhang JJ and Wang H.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screening of antisera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based on artificial multi-epitope antigen. Chin J Biologicals, 2016;29(9):967-972
6)      Li Y., Deng WW., Yao MX., Zhang JJ., and Wang H.  Effect of a-mannatide as an adjuvant on immunogenicity of M.RCAg-1, a multiepitope protein vaccine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n J Biologicals, 2016;29(2):119-123
7)      Gao YH., Deng WW., Zhang JJ., and Wang H. In vivo electroporation-based transfer enhances immunogenicity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DNA vaccine. J Med Res, 2016;45(6):19-24
8)      Guo L., Hao X., Gao YH and Wang H. To explore the culture conditions of Plasmodium Bergher in vitro for obtaining high-percent mature schizonts. Acta Parasitol. Med. Entomol. Sin, 2016; 23(1): 9-14
9)      姚瑶,张连惠,席珏敏,郭莉,李月,王恒,基于山梨醇多次同步化处理的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同步化方法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5,22(2)
10)      Wei, C., T. Xiao, P. Zhang, Z. Wang, X. Chen, L. Zhang, M. Yao, R. Chen and H. Wang (2014). "Deep profiling of the novel intermediate-size noncoding RNAs in intraerythrocytic Plasmodium falciparum." PLoS One9(4): e92946.
11)      刘新,韦新桂, 高宇辉,王恒,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的中试规模制备与鉴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4,,33(3)
12)      贾晶,王振生,高宇辉,刘娟,王恒,体外短期培养可提高伯氏疟原虫成熟裂殖体获得率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3,20(2)
13)      王振生,王小梅, 窦相峰,李旭,任海林,刘娟,卜玲毅,王恒 (2013). "北京市密云县野栖鼠感染田鼠巴贝西虫的检测."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4): 218-222.
14)      罗茗月, 韩聪, 邵丁丁, 刘娟, 王恒. 重组约氏疟MIF对小鼠BM~DC细胞表型与功能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05): 505~509.
15)      何学虎, 蔺亚晖, 王恒. 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M.RCAg~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02): 285~290.
 
三、刘力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病毒学实验室是由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前院校长顾方舟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建。后在我国病毒学界的老前辈王树惠教授带领下在单克隆抗体病毒感染快速诊断、狂犬病毒疫苗研制及SARS冠状病毒的防治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验室现在刘力教授的带领下,着重研究呼吸道病毒的先天免疫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研究呼吸道病毒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标记物中的作用。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刘力,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1991年1月起,先后在美国国家动物疾病中心、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及斯隆凯特林研究所(Sloan Kettering)从事多年动物呼吸道病毒的免疫生物学及人腺病毒转录后期RNA加工的基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8年6月回国。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微生物研究室研究员,2010年起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1-2007,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兼职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2004年起任《基础医学与临床》编委。2014年起《Frontiers in Bioscience》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2017年起任编辑(editor)。2016年起《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2017年起任《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学术委员。为The Lancet,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PLoS One, BBA-Molecular Cell Research, Antiviral Res, BMC Cancer等15家国际期刊同行评议专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其中专利 CN104689342B入选由“专利普尔”发布的中国科研院所2017年5月最具转化价值TOP100(位列第17),相关论文被Global Medical Discovery全球性公共平台所关注并转载。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共70余篇,其中在Cancer Res, mBio, Mol Cell Biol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31篇(第一及通讯作者文章26篇),SCI研究论文他引近500余次(Google scholar)。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9名。目前主要从事病毒学及信号转导工作研究。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曾素林,女,博士研究生,Email:zsulin0505@gmail.com;电话:69156454
        向奕蓉,女,博士研究生,Email:rebelxyr@163.com;电话:69156454
        柳笑彦,女,硕士研究生,Email:liuxyan05@126.com;电话:69156454
        国外合作者: Prof. Wen-Hong Shen, Weill Cornell Medicine, Cornell University;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81272230,NOK癌基因对肿瘤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委员会,2013-01-01至2016-12-31;
2)81171944, NOK激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上的作用,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委员会,2012-01-01至2015-12-31;
3)81550030,NOK相互作用基因在NOK介导的肿瘤生成与转移中的作用,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委员会,2016-01-01至2016-12-31;
4)2017-I2M-3-007,组织干细胞衰老过程关键分子机理及干细胞干预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7-1-1至2020-12-31;
5)2016YFC120224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7.1.至2018-12.31
 
5.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i Liu* and Wei Chen. Leader sequences of coronavirus are altered during infection.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2018 Jan 1;23:27-35.
2) We-Ye Shi, Xiao Yang, Bo Huang, Wen H Shen, Li Liu*. NOK mediates glycolysis and nuclear PDC associated histone acetylation.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2017, 22:1792-1804.
3) Shi WY, Cao C, Li Liu*. Interferon α Induces the Apoptosis of Cervical Cancer HeLa Cells by Activating both the Intrinsic Mitochondrial Pathway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ed Pathway. Int J Mol Sci. 2016 Nov 2;17(11). pii: E1832.
4) Yi Wang and Li Liu*. The Membrane Protei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Functions as a Novel Cytosolic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to Promote Beta Interferon Induction via a Toll-Like- Receptor-Related TRAF3-Independent Mechanism. mBio, 2016,(1): e01872- 15. (Cover story) 
5) Zhiqiang Xia, Fang Liu, Jian Zhang and Li Liu*.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MiRNA-204-5p Contributes to Glioma Progression and Promotes Glioma Cell Growth, Migration and Invasion. PLoS One, 2015, 10(7):e0132399.
6) Sheng-Qi Hou and Li Liu*. NOK mediated mitogenic signaling is altered by P203L mutations.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2015, 20:1179-89. 
7) Xu G, Gao Z, He W, Ma Y, Feng X, Cai T, Lu F, Liu L, Li W*. microRNA expression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ed primary treeshrew hepatocytes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intracellular miR-122 level for de novo HBV infection in culture. Virology. 2014 Jan 5;448:247-54..
8) Shi WY, Che CY, Li Liu*. Human interleukin 23 receptor induces cell apoptosis in mammalian cells by intrinsic mitochondrial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the down-regulation of RAS/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 signaling pathways. Int J Mol Sci. 2013 Dec 18;14(12):24656-69..
9) Rong Guo, Yi Wang, Wei-Ye Shi, Bin Liu, Sheng-Qi Hou and Li Liu*. MicroRNA miR-491-5p Targeting both TP53 and Bcl-XL Induces Cell Apoptosis in SW1990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through Mitochondria Mediated Pathway. Molecules 2012, 17(12), 14733-14747. 
10)刘斌,刘力*,NOK癌基因对人胚肾293T细胞周期G1/S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 34(4): 470~474.
11)郭蓉,刘力*,293-siDrosha稳定细胞系模型的建立及microRNA相关功能的检测,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 (04): 381~385.
12)辛晓磊,慕轩, 王欣, 刘力*,微流控蛋白印迹杂交与传统Western blot对目的蛋白的检测效果比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10): 1378-1383。
13)刘力*,癌基因诱发的DNA损伤反应与肿瘤生成,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4(5):1-3。
14)石炜业,刘力*,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9):9-12。
15)Yi-Rong Xiang, Li Liu*,²Eating² cancer cells by blocking CD47 signaling: cancer therapy by targeting the innate immune checkpoint.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3(6):200-208.
教材与专著章节
1)      刘力参编,第四章 病毒DNA基因组复制。【分子病毒学】第三版/研究生,主编 黄文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书号ISBN:9787117219020;
2)      刘力参编,第三十一章 其他重要病毒。【医学微生物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主编 李明远,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 2016年3月第一次印刷  p233-240。书号 ISBN 978-7-117-21777-4/R·21778;
3)      Li Liu. Chapter 19. The NOK receptor family, book nam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family and subfamilies, edited by Deric L. Wheeler and Yosef Yarden, published in January 2015 by Humana Press, p843-859. 
4)      刘力参编,第三十一章 其他重要病毒。【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长学制,主编 李明远、徐志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第一次印刷,p413-429.书号 ISBN 978-7-117-20499-6/R × 20500;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微小RNA分子miR491-5p在胰腺癌的治疗和/或诊断和/或预后中的用途,已授权,授权日期:2016.2.24,授权号­: CN103861121B
2)      人白细胞介素23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已授权,授权日期: 2017.5.10,授权号­: CN104689342B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        人体解剖学系建立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之初,美国解剖学及动物学家考德瑞为首任系主任;1921-1934年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任系主任,其最为人所知的成就之一是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首任中国人解剖学系主任是张鋆教授,其后历任主任为张炳常教授、万选才教授、严义坪教授。1959年协和医大复校时,由张作干教授任组织学教研室主任,薛社普教授任胚胎学教研室主任,组织学与胚胎学合并后由薛社普教授继续任教研室主任,随后由徐静教授、叶世隽教授接任。遵循张鋆教授严谨治学的宗旨,本学系培养了一批知名的教学和科研专家,如薛社普院士、张作干、张炳常、俞慧珠、李慧珍、万选才、邵桐荪、徐静、叶世隽、吕金蝉、叶百宽、许增禄、叶惟三、曹承刚等多名专家学者,他们不仅为协和医学院的解剖和组胚教学及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活跃在兄弟医学院校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科研管理岗位。90年代解剖与组织胚胎合并成立解剖及组胚学系,主任为许增禄教授,现任主任为马超教授。
        目前学系在职人员10名,其中教授3名:马超(学系主任)、陈咏梅(学系副主任)、钱晓菁;副教授4名:李文婷、刘克、刘伟、仇文颖;讲师1名:申新华;助理研究员1名:王涛;主管技师1名:袁勃。人员分属解剖学教学组(马超、李文婷、刘克、刘伟、申新华)、组胚教学组(陈咏梅、钱晓菁、仇文颖)和马超课题组(马超、王涛、袁勃)。

解剖学教学组承担了医大八年制本科生《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护理学院人体生物学I》,以及研究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神经科学基础》(比较神经解剖学)、《神经科学进展》(与神经生物学共享)、《解剖实验与影像分析》课程的教学任务。组胚教学组承担了医大八年制本科生《组织胚胎学》、《护理学院人体生物学I》、《生长发育》以及研究生的《组织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生长发育》、《组织胚胎学》分别是北京市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学系还承担了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实验班《人体形态学的教学任务,对形态学课程进行了初步整合。学系秉承协和的优良传统,在老教授们的“传、帮、带”培养下,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教学与科研一线的主力,并锐意创新,组建了解剖学创新教学团队,获得了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等各类教学改革项目31项,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之友”优秀教师、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还多次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二、三等奖奖励。授课效果深得学生好评,多人次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学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慢性痛与痒觉机理的研究、人脑组织库、生殖生物学等,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两项。


历届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1. 考德瑞 (Edmund Vincent Cowdry, 1888-1975):首任系主任(1917-1921),美国著名解剖学及动物学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建了解剖学系。
2. 步达生(Davidson Black, 1884-1934):第二任系主任(1921-1934),加拿大解剖与古人类学家,1926年根据周口店发现的化石命名"北京中国猿人"(Sinanthropus pekinensis, 'Peking Man'),震惊世界。
 
3. 张鋆教授(1890~1977),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开拓先驱。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和1933年两次赴美进修,先后在江西、湖南、上海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解剖系执教近60年。他于1947年发起和参与重建了中国解剖学会,并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第四、第五届理事长(1956~1978);创建了《解剖学报》和《解剖学通讯》;主编了我国第一本解剖学统编教材《人体解剖学》。多年从事人体解剖学研究,在组织学和胚胎学方面也有所建树;还曾致力于医学教育管理,为我国医学和解剖学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4. 张作干教授(1906~1969),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协和医学院、贵阳医学院任教,1947-1949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我国组织化学奠基人之一,长期担任《解剖学报》主编。1950年起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恒冷箱切片机,较早地开展组织化学、电镜技术的研究,并举办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众多人才;主要研究胚胎发育中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首创小鼠胚胎发育实验动物模型,著有《各种因素对骨骼结构发育的影响并论及畸形成因》、《细胞学进展》(1965),译著《胚胎学》(1956)(I. G. Barth著)。
5. 薛社普院士(1917~2017),1942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并任教,1947~1951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1951年起始先后在大连医学院、哈尔滨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执教,从事细胞学、胚胎学和生殖生物学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和第九届理事长(1986~1994);早年研究神经发生,在胚层和生殖腺诱导分化、细胞分化调控、生殖细胞分化调节及药物作用与机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可逆性调控等方面卓有成就;近年主要从事红细胞分化去核因子(EDDF)基因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编《胚胎学与组织学基础》(1960)、《细胞学进展》(1963)、《人体胚胎学图谱》(1965)、《男用节育药棉酚的实验研究》(198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与胚胎学》(1988)及《中国人胚胎发生发育实例图谱》(1992)等。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教授:马超(学系主任),陈咏梅(学系副主任),钱晓菁
返聘教授:许增禄,曹承刚,谢益宽
客座教授:Lawrence Rizzolo(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李文婷,刘克,刘伟,仇文颖
讲师:申新华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包括医大八年制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和《组织与胚胎学》;护理学院的《人体生物学I》和《生长发育》;研究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神经科学基础》(比较神经解剖学)、《神经科学进展》(与神经生物学共享)、《解剖实验与影像分析》和《组织化学》;以及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实验班的《人体形态学》等课程。学系始终坚持协和“三基三严”的优良教学传统,同时不断创新,重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引入了协和医院多名临床大夫,共同组建了解剖学创新教学团队,在课程的教材讲义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国际化、双语教学、网络化与考核评价方式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教材讲义建设:学系编写和完善了《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以及具有协和特色的《人体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填图练习册,《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实习指导》有望成为教材正式出版。制作了多种解剖学、胚胎学课程的教学实物标本和模型,其中“小脑模型”和“大脑皮层模型”已经申请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成功用于教学。
        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系通过多项教改项目对所承担课程进行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革新。聘请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开展了“面向临床的解剖学讲座”、“解剖学手术操作示教”、“解剖学临床讨论课”、“胚胎讨论课”等内容,并将前三者整合为解剖学WORKSHOP,做到了手术示教、影像学与解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解剖的兴趣,将形态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课程的国际化:自2012年起聘请了耶鲁大学医学院解剖教学主任Lawrence J. Rizzolo教授为学系兼职教授,每年来华参与解剖学的课堂教学、示范讲课和青年教师培训。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多位教授走入解剖教学课堂参与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双语教学:学系一直坚持双语教学,各门课程均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课件,中文讲授,英文试卷,英文答卷有加分奖励;组胚实习指导为英文材料,解剖实习指导为中文材料。解剖学实验考试要求学生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完成。
        课程的网络化:建立了学系教学网站http://anatomy.sbm.pumc.edu.cn/,上传了教学大纲、课件、实习指导、教学视频、小测验等教学相关内容,24小时开放;建立了虚拟仿真人体形态学教学网,下设数字人、虚拟人和显微人3个栏目,整合了人体断层切片、影像资料、组织切片与虚拟模型相结合,为学生多维度学习形态学打下基础。建立QQ群、微信群,与学生实时互动、答疑解惑,搭建了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
        考核评价方式:建立题库,考试试题注重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以临床病例为基础考察基础医学知识,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应用。《组织胚胎学》引入形成性评价,利用问卷星软件,学生扫码答题,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小测验和调查问卷,并将数据汇总、分析后及时反馈学生,重点分析错误原因,以考促学。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项 目 名 称 经费(万元) 起止年月 负责人 参与者 项目来源及编号 编号
组织学虚拟切片 8 2010.11-2013.10 仇文颖 陈咏梅,钱晓菁,徐园园 北京协和医学院质量工程项目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网络平台及试题库的建立 3.5 2012.01-2014.12 钱晓菁 陈咏梅,仇文颖,徐园园 基础学院JG2011- 014  
《面向临床的解剖学多媒体网络教材计划》 7 2012.10-2013.4 马超 解剖系教师 基础学院  
《新组织化学讲义的编写》 1 2012.1-2012.12 陈咏梅 钱晓菁,仇文颖 基础学院 81271239
临床病例引入胚胎学讨论课 1.5 2012.1-2014.12 仇文颖 陈咏梅,钱晓菁,徐园园 基础学院教学改革课题 JG2011- 013
《护理专业特色解剖学教学改革》 2.5 2012.1-2014.12 李文婷 解剖系教师 基础学院  
《编写中英文<人体解剖学实验操作指导>》 2.5 2012.1-2014.12 李文婷 解剖系教师 基础学院  
《人体解剖学及神经解剖学填图练习》 2.5 2012.1-2014.12 刘克 解剖系教师 基础学院  
《解剖学教学辅助模型制备》 2.5 2012.1-2014.12 刘克 解剖系教师 基础学院  
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 2 2012-2015 刘伟 解剖系教师 基础所  
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解剖与组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70 2013.1-2013.12 马超 全体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建立临床前综合考核体系的探索 5 2013-2015 陈咏梅 钱晓菁、仇文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3-ms050
《面向临床的解剖教学改革》 5 2013.12-2015.9 马超 解剖系教师 基础学院 2013zlgc0103
建立临床前综合考核体系的探索 5 2013-2015 陈咏梅 钱晓菁、仇文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解剖学创新教学团队” 33 2013年 马超 全体 协和医学院  
病例为基础的MOOCs课程制作及其运行机制初探(1门:心肌梗死) 20 2014- 刘伟 王莉,刘雅萍,郭姝 医科院  
研究生临床应用解剖学实习讲义编写 5 2014- 刘伟 解剖系教师 医科院  
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作用 5 2014.5-2015.7 马超 解剖系教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研究课题  
2014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 10 2014-2016 钱晓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 10 2014-2016 仇文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 》教材建设 30 2015.7-2018.6 刘克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2015zlgc0107
小规模特色办学经费资助《中英文对照组织学实习指导讲义的编写》 30 2015.7-2018.6 仇文颖 陈咏梅,钱晓菁,徐园园,戴申倩,马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2015zlgc0108
协和特色《组织学胚胎学》试题库的建设与完善 3 2015-1-2016-12 钱晓菁 陈咏梅,仇文颖,徐园园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组织化学》教学改革 3 2015-1-2016-13 钱晓菁 陈咏梅,仇文颖,徐园园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4 2016.7-2018.7 陈咏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zlgc0110
八年制解剖学讨论课教材 8.5 2016.7-2019.7 申新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zlgc0123
协和医学院青年医学教育学者计划 2 2016-2017 钱晓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zlgc0703
撰写以临床案例为背景的解剖学英文考试题 10 2017.6-2019.6 李文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zlgc0130
人体形态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育 10 2017.7-2020.6 马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zlgc0101
组织胚胎学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10 2017.9-2020.8 钱晓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zlgc0109
协和医学院青年医学教育学者计划 10 2017-2018 李文婷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四、学系发表教学论文情况
耶鲁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学比较. 协和医学杂志 2013,4(3): 334-337
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8): 1075-1078, 3.
解剖学手术操作示教在解剖教学第二课堂中的探索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5):515-518
虚拟切片在组织学实验考试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33(11):1508-10
八年制解剖教学中引入临床手术的尝试. 解剖学研究 2014,36(4): 312-314
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35(6):854-856
组织学考试的质量测评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 35(4): 567-571
A Reappraisal of Adul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Surface Anatomy via CT Scan in Chinese Population. Clin Anat 2016,29: 165-174
人体解剖学workshop教学实践.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36(6): 869-871
做好遗体捐献,促进解剖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36(3): 415-418
局部解剖学中上肢教学体会. 基础医学教育 2016,18(5): 344-346
临床应用解剖学带教体会.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36(4):563-565
基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形态学多媒体网站的开发和应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6): 894-898
A Reassessment of Cervical Surface Anatomy ViaCT Scan in an Adult Population. Clin Anat 2017,30(3): 330-335
CBL教学法对医学生胚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37(6):903-906
国内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现状及展望 医学教育管理 2017,03(3):187-190,213
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Vol. 37 (12): 1785-88
将科研能力培养引入组织化学实验教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7,26(6):616-9
 
五、特色教学工作
        如组织学生基础技能比赛;本科生科研早接触;第二课堂等。
        学系承担的形态学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回到协和本部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类课程,对学生影响深远。秉承协和优良的传统,学系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三基三严”,重视学生医学基本功的训练,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组建了解剖学创新教学团队,申请并获批了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等各类教学改革项目31项,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学系形态学的教学特色。
        学系建立了一套基础-临床高度结合的教学体系:聘请了协和医院外科系统、妇产科和放射科等多位临床教师参与解剖教学,有效整合了基础与临床学院的优势资源,组建了基础-临床教师联合的“解剖学创新教学团队”;同时聘任国际名师定期来校参与授课,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团队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团队积极开展面向临床的解剖学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撰写教案和联合授课,在解剖教学中紧密结合医学影像、手术解剖知识,开展了“面向临床的解剖学讲座”、“解剖学手术操作示教”等内容,并逐步将其整合为“解剖学workshop”系列课程,为首次接触基础医学的学生,讲述解剖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示范规范的解剖操作技巧,解析手术操作与解剖操作的异同,将解剖图谱与解剖影像融会贯通,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解剖结构、胚胎发育的联系等,以临床病例为依托,深入浅出的将解剖学知识灵活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性与创造力,让解剖学不再枯燥,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课程考核中借鉴并引入美国执业医师考题的相关内容,以临床问题考核基础医学知识,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纵向整合医学知识。另外,在解剖教学中强化人文教育内容,融入人文关怀和艺术创作,并将其汇总为解剖学课程结业设计手册,启发和增强了医学生的艺术和人文修养。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 马超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马超课题组:神经科学的转化医学研究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主要研究方向:
(1)慢性痛与痒的神经机制 Neural Mechanisms of Chronic Pain & Itch
        慢性痛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医科院基础所原谢益宽教授实验室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神经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和科研梯队,以神经电生理、药理学、影像学、免疫组化和动物行为学为主要手段,以背根神经节在体和离体记录平台为技术特色,重点研究慢性痛的免疫相关机制以及外周感觉神经元的异位放电机理。
        在此基础上,还与耶鲁大学医学院、协和医院等科研和临床机构开展积极合作,将研究范围推广到慢性痛与瘙痒患者的病理改变和治疗。痒觉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类似的方法和思路,痒觉及瘙痒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可以与慢性痛的研究同步开展。
        目前研究课题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所院所长基金、医科院“协和学者”奖励基金以及美国NIH研究基金等支持。
(2)人脑组织库的建设及合作研究项目:衰老与痴呆的人脑机制 Human Brain Banking Project &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echanisms of Aging & Dementia in Human Brain
        本合作研究项目将在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两地的人脑组织库基础上开展脑衰老和痴呆的神经机制研究。首先将从神经病理学角度确定衰老和痴呆的血管因素,并检测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再生和功能失调相关指标。同时,将应用最新的蛋白组学方法研究正常老化及痴呆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这个项目的中澳合作双方有较强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性,中方将以衰老研究为主,而澳方将以痴呆研究为主。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包括神经退行性痴呆在内的衰老相关的脑疾病机制,并为基于人脑组织库的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打下基础。
        目前该研究项目已经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人体组织器官资源库建设项目支持。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马超教授,1973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任住院医师1年,2000年起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麻醉学系,先后任博士后访问学者(2000-2003),副研究科学家(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2003-2008)和助理教授(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2008-2011)。在此期间,与耶鲁医学院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Robert LaMotte教授一起,综合运用包括神经电生理,药理,动物行为学,免疫组化,显微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慢性痛和痒的机制,2009年起作为课题独立负责人获得了美国NIH基金和耶鲁医学院麻醉学系科研专项基金等支持,在pai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NAS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主编出版了学术专著《Animal Models of Pain》。2011年12月开始回到母校,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解剖与组胚学系主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回国后,致力于解剖与组胚学系教学管理工作和基础-临床结合的课程改革,开展了“面向临床的解剖学讲座”,“解剖学手术操作示教”等课程,获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院所长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高水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实验室以及相应的科研梯队。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并和协和医院麻醉学系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建立起“麻醉-疼痛联合实验室”,开展慢性痛和痒的转化医学研究。
        联系方式:Email: mcpumc@163.com ,电话: 010-69156469(Lab)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谢益宽,教授,E-mail:xieyk1938@126.com;电话:010-69156469
王涛,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i_amwt@163.com;电话:010-69156469
袁勃,主管技师,本科,E-mail:ybpumc@163.com;电话:010-69156469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正在进行的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81771205,“伤害性感觉神经元FcεRI在小鼠过敏性结膜炎瘙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8.1- 2021.12 ,负责人:马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培育项目,批准号:91632113,“基于中国人脑组织库的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制研究”, 2017.1- 2019.12 ,负责人:马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体组织器官资源库建设项目,2012.12开始,负责人:马超。
已完成的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81271239,“痛觉神经元 Fc-gamma-I 型受体在慢性痛发生中的作用”, 2013 .1- 2016 .12 ,负责人:马超。
NIH/NINDS, 2R01NS014624-34A1, Peripheral Neural Mechanisms of Inflammatory Itch and Pain. P.I. Robert H. LaMotte; Co-I. Chao Ma(课题合作人). 2012.9-2016.6.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院所长基金, 2011RC01, “慢性痛的神经机理研究”,2011.12-2013.11,负责人:马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外周感觉神经元Fc受体参与痒觉和瘙痒症的机制”,2012.11-2013.10,负责人:马超。
NIH/NINDS, 1R21NS075706-01A1, In-vivo properties of visualized, molecularly labeled neurons mediating itch. P.I. Robert H. LaMotte; Co-I. Chao Ma(课题合作人). 2011.12-2013.11.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Zhang L, Sun C, Jin Y, Gao K, Shi X, Qiu W, Ma C*, Zhang L*. Dickkopf 3 (Dkk3) Improves Amyloid-β Pathology,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 2017 Sep 8. doi: 10.3233/JAD-161254. [Epub ahead of print]
2)      Liu X, Guo Z, Liu W, Sun W*, Ma C*.Differential proteome analysis of hippocampus and temporal cortex using label-free based 2D-LC-MS/MS. J Proteomics 165:26-34, 2017.
3)      Qiu W, Guo X, Lin X, Yang Q, Zhang W, Zhang Y, Zuo L, Zhu Y, Li CR, Ma C*, Luo X*.Transcriptome-wide piRNA profiling in human brains 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bio Aging 57:170-177, 2017.
4)      Liu F, Wang Z, Qiu Y, Wei M, Li C, Xie Y, Shen L, Huang Y*, Ma C*. Suppression of MyD88-dependent Signaling Alleviates Neuropathic Pain Induced by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the Rat.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14(1):70, 2017.
5)      Jiang H, Shen X, Chen Z, Liu F, Wang T, Xie Y, Ma C*. Nociceptive Neuronal Fc-gamma receptor I is involved in IgG immune complex induced pain in the rat. Brain Behav Immun 62:351-361, 2017.
6)      Liu F, Xu L, Chen N, Zhou M, Li C, Yang Q, Xie Y, Huang Y, Ma C*. Neuronal Fc-epsilon receptor I contr ibutes to antigen-evoked prur itus in a murine model of ocular allergy. Brain Behav Immun 61:165-175, 2017.
7)      Shen XH, Xue HD, Chen Y, Wang M, Mirjalili SA, Zhang ZH*, Ma C*. A Reassessment of Cervical Surface Anatomy Via CT Scan in an Adult Population. Clin Anat 30(3): 330, 2017.
8)      Xu B, Xiong F, Tian R, Zhan S, Gao Y, Qiu W, Wang R, Ge W*, Ma C*. Temporal Lobe in Human Aging: a Quantitative Protein Profiling Study of Samples from Chinese Human Brain Bank. Exp Gerontol. 73:31-41, 2016.
9)      Xu B, Gao Y, Zhan S, Xiong F, Qiu W, Qian X, Wang T, Wang N, Zhang D, Yang Q, Wang R, Bao X, Dou W, Tian R, Meng S, Gai W, Huang Y, Yan X-X, Ge W*, Ma C*. Quantitative Protein Profiling of Hippocampus during Human Aging. Neurobio Aging 39:46-56, 2016.
10)      仇文颖,刘帆,杨倩,刘伟,王乃利,张迪,王涛,袁勃,马超*.人脑组织库样本100例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解剖学报 47(3):315-320, 2016.
11)      Shen XH, Su BY, Liu JJ, Zhang GM, Xue HD, Jing ZY, Mirjalili SA, Ma C*. A Reappraisal of Adult Thoracic and Abdominal Surface Anatomy via CT Scan in Chinese Population. Clin Anat 29: 165-174, 2016.
12)      Wang T, Hurwitz O, Shimada SG, Qu L, Fu K, Zhang P, Ma C, LaMotte RH. 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Enhances Mechanically Evoked Pain Behavior and the Activity of Cutaneous Nociceptors in Mice. PLoS One 10(9):59-77, 2015.
13)      Guo Y, Duan W, Ma C, Jiang C, Xie Y, Hao H, Wang R, Li L. Biocompatibilit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nanotube yarn neural electrodes in a rat model. BioMed Eng OnLine 14(1):1-13, 2015
14)      Zhu HX, Xue ZQ, Qiu WY, Zeng ZJ, Dai JP, Ma C, Luo XG, Yan XX. Age-related intraneuronal accumulation of αII-spectrin breakdown product SBDP120 in the human cerebrum is enhanc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Exp Gerontol. 69:43-52. 2015.
15)      Xue ZQ, He ZW, Yu JJ, Cai Y, Qiu WY, Pan A, Cai H, Ma C, Yan XX. Non-neuronal and neuronal BACE1 elev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angiopathic and leptomeningeal β-amyloid deposition in the human brain. BMC Neurol. 15:71,2015
16)      刘帆,李春艳,徐鲁斌,陈纳泽,周末,姜浩武,马超*. Fcγ和Fcε受体在小鼠三叉神经节的表达.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 35(6): 729-733.
17)      Li B, Yang XY, Qian FP, Tang M, Ma C*, Chiang LY*. A novel analgesic approach to optogenetically and specifically inhibit pain transmission using TRPV1 promoter. Brain Res. 1609:12-20. 2015
18)      Li H, Huang Y, Ma C, Yu X, Zhang Z, Shen L. MiR-203 Involves in Neuropathic Pain Development and Represses Rap1a Expression in Nerve Growth Factor Differentiated Neuronal PC12 Cells. Clin J Pain. 31(1):36-43. 2015.
19)      Li JM, Liu C, Hu X, Cai Y, Ma C, Luo XG, Yan XX.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cancer: implication for a strong impact of regenerative propensity on neurodegeneration? BMC Neurol. 14(1):211. 2014
20)      Xue ZJ, Shen L, Wang ZY, Hui SY, Huang YG*, Ma C. STAT3 inhibitor WP1066 as a novel therapeutic agent for bCCI neuropathic pain rats. Brain Res. 1583:79-88. 2014.
21)      Qu L, Fan N, Ma C, Wang T, Han L, Fu K, Wang Y, Shimada SG, Dong X, Lamotte RH*. Enhanced excitability of MRGPRA3- and MRGPRD-positive nociceptors in a model of inflammatory itch and pain. Brain.137(Pt 4):1039-5. 2014
22)      Yan XX*, Ma C, Gai WP, Cai H, Luo XG. Can BACE1 Inhibition Mitigate Early Axonal Pathology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J Alzheimers Dis. 38(4):705-18, 2014.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大脑皮层功能柱模型。马超,穆瑞民,张迪,等。申请号:ZL 2016 2 022438.X,2016年3月23日申请,2017年1月4日授权公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小脑模型。马超,刘克,曹承刚,等。专利号:ZL 2014 2 0561113.4,2014年9月26日申请,2015年2月18日授权公告。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简介

学系历史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系的前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实验形态学系,最早由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1917年建立)发展而来。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薛社普院士、章静波教授、韩代书教授等先后担任学系主任。现任学系主任是赵春华教授。
        1978年细胞生物学系正式创立,包括解剖学教研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以及细胞生物学研究室。随后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先后独立成为新的学系。实验形态学系逐渐过渡形成了现在的细胞生物学系。学系继承和发扬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优良传统,已从单纯的形态学研究发展为涉足当今细胞生物学多个前沿领域研究的学系。目前为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点(一级学科)。细胞增殖与分化机理和干细胞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是本学系长期以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干细胞多系分化潜能研究、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干细胞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生殖系统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机制、肺动脉高压疾病机理以及肿瘤代谢调控为本学系的特色。此外,还承担着细胞生物学相关的教学工作,为研究生开设《细胞生物学讲座》、《组织培养》、《组织化学》、《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四门课程。学系由4个课题组组成。承担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 “十三五”、863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薛社普:1917.10.26 – 2017.03.10,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我系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室主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解剖学报主编。现任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及国际解剖联合会理事,国际形态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细胞生物学科带头人。是我国细胞分化调控研究开拓者之一,首创无核的网织红细胞杂交模型。发现哺乳类红细胞中存在能抑制肿瘤恶性和诱导终末分化的红细胞分化因子,提出该因子是导致哺乳类红细胞自然排核的进化产物。



学系研究领域及方向 
        1.干细胞基础生物学研究;2.哺乳类红细胞终末分化调控的分子机理;3.哺乳类精子发生的分子机理;4.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治疗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基础研究;5.棉酚及甾体激素抗男性生育的研究;6.白血病肿瘤干细胞发病机制研究;7.干细胞试验治疗研究;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9.干细胞技术系统工程研究;10.人多能干细胞在心血管分化中的研究和应用;11.肿瘤细胞中的代谢异常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12.组织干细胞干预衰老机制研究。
        细胞生物学系目前在研项目:学系目前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项,院校级项目4项,其他项目1项。在研经费约3000多万元。

人员组成
        细胞生物学系目前有在职职工15人,正教授5人(赵春华、韩代书、杨隽、韩钦、杜文静),副教授/副研究员1人(李红凌),讲师/助理研究员5人(李静、王世华、周芳、李莉、韩睿钦),主管技师/技师4人(程凯、马静、李薇、贾方文),讲师1人(朱榕嘉);在读博士后3人(邢岩江、范俊芬、吴晗)在读研究生27人。学系人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个荣誉。

各课题组介绍
一、赵春华教授课题组

    赵春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系主任;
    (zhaochunhua@vip.163.com)
    北京协和医院特聘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解剖学会“国家干细胞研究基地”主任;
    干细胞转化医学学会会长、北京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干细胞研究项目负责人;
    “2011计划”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干细胞学术带头人;
    国际《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杂志亚太区主编
2015通过“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定。


 
        赵春华课题组从事干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0余年,国家97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计划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际上提出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概念和“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概念,迄今发表论文352篇(SCI论文162篇),被Nature等杂志他引3626次,单篇他引760次。获国家药监局(SFDA)首个干细胞新药临床批件,实践了干细胞新制品临床安全有效治疗疾病,获得了干细胞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累计申请专利8项,授权专利10项。2015通过“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定。2017年获“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第一批项目批准立项;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组织干细胞衰老关键分子机理及干预研究2017-I2M-3-007)。除此之外,课题组还获得包括中加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成功召开了该项目启动会暨中国•青岛国际(生物谷)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授牌仪式,授牌的青岛先行试验区为国内第一个以干细胞医疗为内容载体的医疗健康产业试验区平台,通过该平台推动国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转化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个体化,塑造新世纪生物医学产业转化服务的创新模式。获得2018年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人才基地。综上,建立了集成体干细胞基础理论、关键科学技术、临床试验治疗研究为一转化医学体系。

二、韩代书教授课题组

        韩代书,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95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1999年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课题组为我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薛社普院士创建,早期从事哺乳类红细胞终末分化与精子发生调控机理的研究。近年来,集中研究生殖系统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机制,以及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异常引起的男性不育。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系统免疫调节及免疫相关不孕不育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包括: 1.生殖系统免疫微环境:研究睾丸免疫豁免环境保护精子发生的机制;精子在附睾及雌性生殖道中逃避免疫反应的机制;揭示免疫微环境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2.免疫相关的男性不育:研究微生物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诱导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及前列腺炎的机制,关注组织特异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启动的固有免疫应答在诱发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探讨炎症环境破坏精子形成与功能、从而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3.免疫相关的女性不育:集中于病毒感染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卵巢早衰的关系,关注颗粒细胞的固有免疫应答在卵巢抗病毒中的作用。探讨病毒感染诱导卵巢炎及其损害女性生育的病理机制。目前承担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创新工程项目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一带一路”科技先导专项等多项基金。课题组近年来在《Cell Death Dis》、《Mol Cell Endocrinol》《FASEB J》等发表多篇SCI论文。
 
三、杨隽教授课题组



        杨隽,女,1977年出生,浙江省人,研究员。2004年在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从事微生物新药新型抗生素筛选的研究。2004年至2005年在美国五大骨科疾病研究中心伯明翰大学病理系做博士后,从事信号转导通路与骨代谢疾病的研究。2005年在剑桥大学医学系被聘为Research Associate,后从事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疾病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负责和参加英国British Heart Foundation基金资助项目和MRC-BHF 联合资助项目等国内外项目8项, 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2004年以来发表SCI已收录的研究论文11篇。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著名的心血管杂志上,其中包括Circulation Research、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和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等杂志。并独立主持辉瑞公司资助研究项目(Pfizer Tracking Number WS2355123)。获得英国胸科大会青年研究者一等奖和辉瑞欧洲肺血管病青年研究者一等奖。目前研究方向:利用大鼠肺动脉高压疾病模型对Id基因上调剂进行体内重复实验,证实该上调剂能降低右室压,挽救血管紊乱的表型,验证了早期结果的真实性;对于Id基因上调剂通过BMP信号影响Id表达的分子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建立肺动脉高压疾病背景的人多能干细胞向中胚层谱系(包括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分化的平台;利用肺动脉高压人多能干细胞模型,对于肺动脉高压疾病中BMPRII突变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申请国际专利一项。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基金资助和院校创新工程“青年创新团体”资助。
 
四、杜文静教授课题组

        杜文静,女,1981年出生,教授。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年-2013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201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担任研究助理。自2016年1月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系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是肿瘤代谢。与正常的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为了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其能量代谢途径通常会发生异常改变。 本实验室主要利用细胞、生化、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小鼠模型来探索肿瘤细胞中发生异常改变的代谢途径,研究代谢异常改变的分子调控机制,通过研究希望能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抗癌药物的设计提供新靶点。自2005以来,申请人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共发表文章15篇,其中包括Nature (IF:41.456),Nature Cell Biology(IF:19.679),PNAS(IF:9.674),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470)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人社部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支持。承担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文献讨论》《干细胞基础与临床》《重大疾病研究进展》的教学工作。
 


细胞生物学系出版专著
1.《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主编章静波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2.《癌的侵袭与转移基础与临床》主编高进,章静波,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3.《干细胞原理、技术与临床》,主编赵春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白细胞疾病基础理论与临床》,主编赵春华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5. 《Essential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Biology and Its Clinical Translation》, 主编Robert chunhua zhao(赵春华),Springer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1次。
6. 《Stem Cells-basics and Cilinical Translation》主编Robert chunhua zhao(赵春华),Springer出版社,2015年第1版第1次。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药理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药理学系介绍
        药理学系始建于1922年。首任系主任施密特教授后来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药理系的奠基人。药理学家陈克恢教授在本系完成举世闻名的麻黄素研究,为儿茶酚胺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载入世界药理学发展史册,并且以此开拓了中国的药理学事业。著名药理学家周金黄教授、金荫昌教授和王振纲教授等都为本学系和中国药理学的发展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药理学系是国家重点学科,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先后担任系主任的有金荫昌教授、王振纲教授、汪钟教授、刘景生教授、张德昌教授及叶菜英教授,现任药理学系主任为蒋建东教授。
        在教学方面,药理学系承担着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博士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的医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全部药理学课程。2010年,学系负责的《药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张德昌教授、叶菜英教授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学系青年骨干郭磊老师、朱蕾老师多次在院校、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在科研方面,药理学系侧重于医学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以及新药的研发工作。学系自2000年至今,已完成了近60项科学研究课题,包括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973”、“863”、国际科技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卫生部基金、国家“95”攻关项目等。培养博士研究生5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百名。
 
人员组成
        药理学系目前在职职工9人,其中正教授2人(叶菜英、刘雁勇),副教授/副研究员5人(郭磊、纪超、朱蕾、杨楠、鞠瑞),副主任技师1人(李娟),讲师/助理研究员1人(黄薇)。
 
研究领域及方向
1. 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叶菜英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开展化学1.1类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新型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以及羧胺三唑临床新用途的研究。
2. 炎-癌转化机制:叶菜英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对炎症与肿瘤的关联,炎-癌转化的机理以及羧胺三唑在“炎-癌”链中的作用开展研究。
3.刘雁勇教授课题组:神经精神药理学,关注抑郁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创新性药物研究;肿瘤药理学,基于多肽偶联、纳米技术构建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
 

历届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金荫昌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室奠基人,1915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燕京大学理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哲学博士。
研究方向:
神经药理学,分子药理学
历任职务: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室教授兼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教授、首任主任-1984年,课程设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务委 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医学组委员,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药械专业组委员;解放军防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生理学会终生会 员,曾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生理科学进展副主编;中国药理学会顾问,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报副主编,中国药理学通报顾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编委。
国内获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先进科学工作者称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奖章,国务院表彰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国际学术活动及荣誉:
美国药理学会会员,科学家学会会员,获Sigma Xi奖章,约翰霍布津斯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科学家。“国际脑研究组织”会员。美国名人传记协会特邀终身会员并授荣誉奖章。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收载于“国际学者名人录”第15版(1992)
发表论著近300篇,主编《分子药理学》一书
培养博士研究生九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王振纲教授,男,1923年7月15日出生,曾任药理室主任(1984-1986)
研究方向:
早期: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近期:
1.甲状旁腺激素(PTH)与钙代谢研究
2.指导钙制剂开发,L-苏糖酸钙(巨能钙)开发,获得美国专利及DHC证书
专著:
1.药理学及处方中专教材(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2.前列腺素及环核苷酸专著(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3.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其应用(1964年,原子能出版社)
4.中国抗高血压药应用现状——兼对当前ALLHAT争议的评论(小论著) 2003年第五届高血压大会资料索编.发表论文数十篇.
社会兼职: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
英国药理学及毒理学导报常务编委
中国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顾问
中国药物不良反应杂志顾问
中国药理学通报顾问
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8名
汪钟教授,女,1932年11月出生,博士生导师,曾任药理室主任(1986-1992)
研究方向:
心血管分子药理学。
成就/著作:
发表论文、专著等约120篇。其中H3血栓素B2放射免疫分析及其初步应用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生物合成及其应用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获卫生部科 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血栓素B2及6--PGF1a[125I]放射免疫分析及其初步应用与301医院合作于1989年获军委科学技术进步奖。1991年 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主编:护用药理学(1998年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版,1997、第二版,2001。现代血栓病学,第一 版,1997。参加编写分子药理学、医学药理学、药理学进展、心血管药理学进展、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和第三版、)、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实用血瘀证学(1999)、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药药理研究及中国医学科学年鉴等。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委员会、
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讯等编委。
培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刘景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男 1936年2月生于天津,196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92-1996任药理学系副主任、主任。
研究方向:
神经受体分子药理学,对细胞信息及调控的研究有较深造诣。三十多年来从事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共获得各项科研基金十几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细胞信息与调控》一书(1998年出版)。获得科研成果奖多项:包括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高教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培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八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两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社会兼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
全国生化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中国药理学报编委
中国药理学通报常务编委
张德昌教授,男,1945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系主任(1996-2007)
研究方向:
神经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细胞信息传递机理
主要学术贡献和奖励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重点项目1项,海外合作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卫生部基金项目2项,医科院项目2项,开发项目4项。并主持进行抗肿瘤I类新药的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和综述等80余篇,主编专著《医学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等,参与编写专著10种。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12人。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并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1996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 和1999 分别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各一项。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
北京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中国药理学会教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本科生学位评定分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基础II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叶菜英研究员,女,1953年出生,医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4年起在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学习三年,任 research fellowship,1998年起任副研究员,次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起任研究员,2004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2013年任药理学系副主任、负责人。
研究方向: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
主要学术贡献和奖励: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海外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委21世纪创新药研究项目1项、国家科委十一五重大专项2项、十二五重大专项1项。并主持进行抗肿瘤I.I类新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临床前研究。
发表论文和综述等90余篇,主编专著《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参编专著《医学药理学》、《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现代药理实验方法》、 《胃肠生理学》、《药理实验讲义》、《药理学复习考试指导》、《药理学》等。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10人。2010年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称号、2012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
在教学方面:
叶菜英教授任学系负责人期间药理学系获得教学改革项目有:
2010年度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度获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度获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护理专业药理教学)
2008年度获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护理专业药理教学)
社会兼职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
北京市药品监管局评审专家
卫生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北京市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分委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本专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学院第十届学位分委会委员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现任药理学学系主任
蒋建东教授,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80年代赴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肿瘤内科,1999年回国。先后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2002.1-2010.12)和药物所所长(2010.12-至今),药物研究院院长(2011,12-至今)。此外,还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主任,及Acta Pharmaceutical Sinica B (SCI杂志)主编。从事药物研究,发表SCI论文180余篇, 两项成果用于临床,突出成就之一是小檗碱降脂降糖的研究。曾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基金委 “创新研究群体”支持。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郭磊,女, 200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先后受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硕导,目前任药理学系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和青年基金以及协和创新工程项目研究,参加课题组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免疫环境调节与小分子创新药物研究。担任《药理学》、《医学机能学实验》、《药物治疗学》等多门课程负责人。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评为基础学院优秀教师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
朱蕾,女,200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药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任药理学系讲师,2013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研究生《细胞信息与调控》以及成教学院《临床药理学》课程负责人,多次在全国、北京市以及学校的教学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评为基础学院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抗炎免疫药理学,新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院(所)长基金等,作为课题组骨干参加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和“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的研究工作。2016年获得“中国药理学会青年药理学家奖”。
鞠瑞,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药理学系,同年留校任职。主要研究包括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癌作用的影响、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干扰作用,以及寻找合理联合应用方案使抑瘤作用最大化等。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一项有关肿瘤治疗的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主要承担研究生《细胞信息转导与调控》中细胞凋亡部分课程和医大八年制《药理学》部分课程。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1. 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包括:
医大八年制《药理学》(72学时);
*医大八年制《医学机能学实验》(86学时);
护理学院《药物治疗学》(本、专科各72学时);
*科大生物医学交叉实验班《人体机能学》整合课程(172学时)及实验课程(36学时)
研究生《细胞信息与调控》(60学时)
继续教育学院《临床药理学》(两个班级,各30学时)
*该课程为生理学系、病理生理学系、药理学系共同承担的教改课程
 
2. 课程的网络化和双语化建设
2009年,《药理学》被评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pumc.edu.cn
学系郭磊老师、朱蕾老师多次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微课教学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院校的协助下录制了许多专题微课视频,为学系接下来筹备MOOC奠定基础


 

并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教学课件中英文占80%以上(加注中文专业词汇),授课过程部分用英语讲授,药理学是专业课教学,以学生掌握必要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讲授重点知识用中文,并用英文专业术语予以强调,辅助英文讲解,使学生既掌握药理学基础理论,又提高专业外语水平。课后建议学生参考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以及查阅最新外文文献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序号 学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执行时段
1 心血管药理学整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郭磊 2012-2014
2 机能实验学课程内容整合设计与实践 郭磊 2014-2017
3 人体机能学案例素材与教案设计 郭磊 2016-2019
4 2015青年教师培养 郭磊 2015-2018
5 2016MESP1项目 郭磊 2016-2017
6 医大药理学实验课程的改革 朱蕾 2013-2016
7 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内分泌系统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朱蕾 2016-2019
8 2014青年教师培养 朱蕾 2014-2017
 
四、学系发表教学论文情况
纪超,叶菜英. 医学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5):590-592.
纪超,叶菜英. 八年制医学生药理学实验课程优化探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6):926-928.
郭磊,叶菜英,张德昌. 如何引导医学生学好抗生素;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5):639-642.
朱蕾,叶菜英,张德昌. 中美医学院校药理学教学的比较与启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5):798-800.             
朱蕾,叶菜英,张德昌. 医学八年制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 (11): 1594-1596.
郭磊,叶菜英,张德昌. 八年制医学生对药理学概念图教学/学习法的实践感受及学习方式倾向性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 (2): 276-280.
             
五、特色教学工作
药理学系承担我校多层次多个专业方向学生本科阶段药理学课程,学系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一切教学行为皆以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经过多年的教学传承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的学系特色教学活动,如下几项最为突出:
1. 坚持教学名师上讲堂,注重老中青师资传帮带
学系张德昌教授、叶菜英教授均为“北京高校教学名师”,他们始终关注高校教学,极为重视我校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一直坚持在一线讲堂为本科生授课,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授课经验、沉稳的教学风格传递给学生和年轻教师。
学系的资深教授全程参与药理学集体备课和教学改革,为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增加助力。 
叶菜英研究员,女,1953年出生,医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4年起在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学习三年,任 research fellowship,1998年起任副研究员,次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起任研究员,2004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2013年任药理学系副主任、负责人。
E-mail:caiyingye@126.com,电话:010-65597159。
研究方向: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
主要学术贡献和奖励: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海外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委21世纪创新药研究项目1项、国家科委十一五重大专项2项、十二五重大专项1项。并主持进行抗肿瘤1.1类新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临床前研究。
发表论文和综述等90余篇,主编专著《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参编专著《医学药理学》、《现代医学试验技巧全书》、《现代药理试验方法》、《胃肠生理学》、《药理实验讲义》、《药理学复习考试指导》、《药理学》等专著。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10人。2010年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称号、2012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高校教名师称号 。
在教学方面:
叶菜英教授任学系负责人期间药理学系获得教学改革项目有:
2010年度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度获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度获北京市教学改革 项目(护理专业药理教学)
2008年度获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护理专业药理教学)
社会兼职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
北京市药品监管局评审专家
卫生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北京市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分委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本专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学院第十届学位分委会委员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
中国药理学理事会理事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姓 名 性 别 学 历、 职 称 电话 邮 箱
张德昌 博士,教授,博导 69156401 zhangdechang45@vip.sina.com 
郭磊 博士,副教授,硕导 69156405 guoleistu@126.com 
朱蕾 博士,副教授,硕导 69156402 leizhu2004@126.com 
鞠瑞 博士,副教授,硕导 69156405 jurui1984@163.com
李娟 学士,副主任技师 69156402 bpumc63@126.com 
 


4. 科研工作
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1)      创新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开展化学1.1类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新型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以及羧胺三唑临床新用途的研究。
2)      炎-癌转化机制:课题组近年来对炎症与肿瘤的关联,炎-癌转化的机理以及羧胺三唑在“炎-癌”链中的作用开展研究。
课题组承担的科研项目:
        叶菜英:科技部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抗肿瘤、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的建立;科技部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临床前研究新型抗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羧胺三唑的临床前研究;科技部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重大新药创制--新药CAI的临床前研究;张德昌、叶菜英,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单抗与新型抗癌药合用的高效低毒抗癌疗法及其机理研究 。张德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兼具抗炎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及炎-癌转化机理研究 。郭磊: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环核苷酸/PDEs与SIRT1蛋白在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中的相互调节及羧胺三唑的抗炎机制研究;所长基金:减轻神经元炎性损害对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防治意义及Translational Research of CAI Therapy against Cancer Cachexia项目。朱蕾: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炎症体介导实验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的病理机制及羧胺三唑的治疗作用;所长基金:炎症体对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活化的调控及羧胺三唑的作用。鞠瑞: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羧胺三唑联合糖酵解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羧胺三唑抑制肿瘤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及基于此作用的药效优化研究。
 
5. 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Carboxyamidotriazole synergizes with sorafenib to comba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rough inhibition of NANOG and aggravation of apoptosis. J Pharmacol Exp Ther. 2017, 362(2):219-229.
2)      Carboxyamidotriazole alleviates muscle atrophy in tumor-bearing mice by inhibiting NF-κB and activating SIRT1.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2017, 390(4):423-433.
3)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arboxyamidotriazole on 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induced colitis mode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 and NF-κB activation. Int Immunopharmacol. 2017;45:16-25.
4)      Carboxyamidotriazole inhibits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 cancer cells and exerts synergistic anti-cancer effect with glycolysis inhibition. Cancer Lett. 2016, 370(2): 232-241.
5)      Activation of NALP1 inflammasomes in rats with adjuvant arthriti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of carboxyamidotriazole in a model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r J Pharmacol. 2015, 172(13): 3446-3459. 
6)      Carboxyamidotriazole: a novel inhibitor of both cAMP-phosphodiesterases and cGMP-phosphodiesterases. Eur J Pharmacol. 2015, 746:14-21. 
7)      Carboxyamidotriazole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colitis by inhibi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nuclear factor-κB activation, and colonic fibrosis. J Pharmacol Exp Ther. 2012, 342(2):356-365.
8)      Inhibi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umou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is a potential anti-cancer mechanism of carboxyamidotriazole, Eur J Cancer, 2012, 48(7): 1085-1095
9)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potency of carboxyamidotriazole, a tumorostatic agent,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8, 325(1): 10-16.
10)      羧胺三唑对RBL-2H3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37 (4): 479-483.
11)      羧胺三唑联合地塞米松有效缓解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7, 12 (3) : 242-247.
12)      羧胺三唑与SAHA联合用药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体内外研究,癌症进展, 2016, 14(4):324 ~ 331.
13)      羧胺三唑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 38(1):17 ~ 22.
14)      羧胺三唑抑制肺癌Lewis细胞生长的机制及抑瘤作用优化探索,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0):1879 ~ 1882
15)      利用四唑盐染料WST反映巨噬细胞受脂多糖刺激活化后的氧化应激和代谢变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5,10(3): 242 ~ 247.
16)      羧胺三唑通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6):1080 ~ 1085.
17)      羧胺三唑对肺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4883 ~ 4888.
18)      羧胺三唑对TNF-α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细胞因子分泌和NF-κB活化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4849 ~ 4853.
19)      羧胺三唑对TNF-α诱导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MMP-1、MMP-3表达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0):4354 ~ 4357.
20)      羧胺三唑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9):3888 ~ 3891.
21)      羧胺三唑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抗肿瘤作用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7):2949 ~ 2953.
22)      羧胺三唑对角叉菜胶诱导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06):601 ~ 606.
23)      羧胺三唑在BV2细胞模型中的抗炎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6):621 ~ 624.
24)      羧胺三唑与小剂量地塞米松合用对A549 肺癌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6(2):101 ~ 105.
 
6. 近5年授权专利
1)      张德昌,叶菜英,陈文颖,羧胺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在制备治疗疼痛性疾病和/或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授权公告日:2011.12.14,中国,ZL200610113770.2
2)      张德昌,叶菜英,郭磊,陈文颖,羧胺三唑类化合物的用途,授权公告日:2012.06.06,ZL200780035766.1
3)      张德昌,叶菜英,姚伊人,羧胺三唑或者羧胺三唑可药用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矽肺的药物中的用途,授权公告日:2012.11.07,中国,ZL200910085985.1
4)      张德昌,叶菜英,郭磊,郝晓健,郑茹,羧胺三唑及其可用盐的医药新用途,授权公告日:2012.12.05,中国,ZL200810115851.5
5)      张德昌,叶菜英,郭磊,鞠瑞,一种联合用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以及抗恶性肿瘤的药物,授权公告日:2012.11.07,中国,ZL200810212286.4
 
7. 教学工作
1、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在医学生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因此重视课程内容安排:1) 强调基础知识 让学生系统深入掌握药理学知识,强调对即将进入临床医学的医学生是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2) 突出重点内容 叶菜英教授和张德昌教授讲述基础药理按照人体系统结构、功能及疾病同步进行教学,例如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知识融为一体,讲授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后,揭示病理状态下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在此基础上突出药物如何发挥作用,作用机理等主线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综合分析能力。3) 重视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整合学科建设 邀请病原生物学系管远志教授、分子生物学系彭小忠教授、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潘慧教授承担药理学系教学,管远志教授讲授抗生素药理从病原生物学来阐明抗生素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控制;彭小忠教授结合科研工作讲授疫苗应用与研发进展,让学生开阔眼界。4) 重视基础与临床学科结合 以基础-临床纵向整合的课程学科建设,邀请北京协和医学院潘慧教授从临床病历、临床疾病病理生理变化的角度阐明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原则。总之药理学教学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创意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理论、技能,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上具有协和的高素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构思与动手设计、用实验手段解决生物医学中基础与临床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实施和教材编写中注重对知识、理论的更新、跟踪,做到经典与前沿趋势相结合。
2、圆满完成药理学的教学任务,包括研究生的《细胞信息与调控》,八年制本科的教学与实验课,并且注重了新人的培养锻炼。
3、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承担学校多项教改项目:“心血管药理学整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郭磊); “机能实验学课程内容整合设计与实践”(郭磊);“人体机能学案例素材与教案设计” (郭磊);“医大药理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朱蕾);“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内分泌系统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朱蕾)。
4、本课题组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论文均得到了答辩委员们的充分肯定。现在这些毕业学子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刘雁勇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刘雁勇课题组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在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机理探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基础。近五年来,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军队专项,刘雁勇教授作为学术骨干参加过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及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为本课题组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平台。同时,已申请4项新化合物专利并已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正在申请国际专利1项,近五年来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2篇。刘雁勇课题组具有良好的原代细胞及细胞系培养、动物模型建立及行为学评价等研究平台及技术储备,研究内容集成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以及分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同时与国内相关研究单位、临床医院及大型医药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神经精神药理学:重点关注抑郁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研究。采用包括蛋白组学、平面微阵列电极等技术,重点研究神经环路重建、突触发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并探讨新干预靶点及创新药物的设计与评价。
        2)      肿瘤药理学:利用纳米、多肽偶联等技术,构建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其抗肿瘤效应及作用机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刘雁勇,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认知障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理事、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Email:yanyongliu@ibms.pumc.edu.cn;电话:(010)69156490。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杨楠,副研究员,硕士,Email:yangnan@pumc.edu.cn;电话:(010)69156404。
        黄薇,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huangwei@pumc.edu.cn;电话:(010)69156404。
 
4. 近五年课题组承担的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负责人
1 Hsp90靶向及抑制双功能肽偶联多西紫杉醇逆转肺癌耐药作用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刘雁勇
2 纳米医学技术在血液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刘雁勇
3 HSP90 抑制肽偶联物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 杨楠
4 HSP90 抑制肽偶联物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滚动支持项目 杨楠
5 MPTP致小鼠脑内神经细胞铁死亡机制研究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 杨楠
6 STAT3对Wip1的转录调控及其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 黄薇
 


5. 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Mingyang Wang, Lu Feng, Ji Zheng, Junya Liu, Shujie Fan, Jun Zhao, Nan Yang, Yanyong Liu*, Zhanjun Yang*, Caiying Ye*, Pingping Zuo. Improvement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mediat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5-(4-hydroxy-3-dimethoxybenzylidene)-2-thioxo-4-thiazolidinone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ies. Oncotarget 2017; 8(37): 61193-61202.
2)      Mingyang Wang#, Yi Zhang#, Lu Feng,Ji Zheng, Shujie Fan, Junya Liu, Nan Yang*,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Compound porcine cerebroside and ganglioside injection attenuat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targeting multiple cellular processes.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17; 13: 927-935.
3)      Wei Huang#, Xia Yuan, Ting Sun, Shujie Fan, Jun Wang, Quan Zhou, Wei Guo, Fuxiang Ran, Zemei Ge, Huayu Yang, Runtao Li*, Jingrong Cui*. Proteasome inhibitor YSY01A abrogates constitutive STAT3 signaling via down-regulation of Gp130 and JAK2 in human A549 lung cancer cell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17; 8: 476.
4)      Dongmei Li#, Ji Zheng#, Mingyang Wang, Lu Feng, Yanyong Liu*, Nan Yang*, Pingping Zuo. Wuling powder prevents the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 learned helplessness mice model through improving the TSPO mediated-mitophag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186: 181-188.
5)      Dongmei Li, Ji Zheng, Mingyang Wang, Lu Feng, Yanyong Liu*, Nan Yang*, Pingping Zuo. Changes of TSPO-mediated mitophagy signaling pathway in learned helplessness mice. Psychiatry Research. 2016; 245: 141-147.
6)      Yao Jiang#, Nan Yang#, Huifeng Zhang, Bo Sun, Chunying Hou, Chao Ji, Ji Zheng,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Enhanced in vivo Antitumor Efficacy of Dual-functional Peptide-modified Docetaxel Nanoparticles through Tumor Targeting and Hsp90 Inhibition.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6; 221: 26-36.
7)      Chunying Hou, Bo Sun, Yao Jiang, Ji Zheng, Nan Yang, Chao Ji, Zhen Liang, Jiaojiao Shi, Rui Zhang, Yanyong Liu*, Caiying Ye*, Pingping Zuo*. MicroRNA-31 inhibits lung adenocarcinoma stem-like cells via down-regulation of ME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ti-Cancer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16; 16: 501-518.
8)      Nan Yang#, Zhili Ren#, Ji Zheng#, Lu Feng, Dongmei Li, Kai Gao, Lianfeng Zhang,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5-(4-hydroxy-3-dimethoxybenzylidene)-rhodanine (RD-1)-improve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prev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ve-like states induced by chronic corticosterone injections in mice. Neuropharmacology 2016; 105: 587-593.
9)      Wei Huang#, Quan Zhou#, Xia Yuan, Zemei Ge, Fuxiang Ran, Huayu Yang, Guangliang Qiang, Runtao Li*, Jingrong Cui*. Proteasome inhibitor YSY01A enhances cisplatin cytotoxicity in cisplatin-resistant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Cancer 2016, 7(9): 1133-1141.
10)      Wei Huang#, Zizheng Dong, Yifan Chen, Fang Wang, Chao Wang, Hui Peng, Yantao He, Giao Hangoc, Karen Pollok, George Sandusky, Xinyuan Fu, Hal Broxmeyer, Zhongyin Zhang, Jingyuan Liu*, Jianting Zhang*.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DNA-binding domain of STAT3 suppress tumor growth, metastasis and STAT3 target gene expression in vivo. Oncogene 2016; 35(6): 802-811.
11)      Hailin Long#, Zhongbin Cheng, Wei Huang, Qi Wu, Xiaodan Li, Jingrong Cui, Peter Proksch, Wenhan Lin*. Diasteltoxins A-C, Asteltoxin-Based Dimers from a Mutant of the Sponge-Associated Emericella variecolor Fungus. Organic Letters 2016; 18(18): 4678-4681.
12)      Guangliang Qiang#, Wei Huang, Chaoyang Liang, Rui Xu, Jue Yan, Yanyan Xu, Ye Wang, Jiping Da, Bin Shi, Yongqing Guo, Deruo Liu*. Association between histopathological subtype, 18F-fluorodeoxyglucose uptake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in lung adenocarcinoma. Oncology Letters 2016, 11: 1769-1777.
13)      Nan Yang#, Yao Jiang#, Huifeng Zhang#, Bo Sun, Chunying Hou, Ji Zheng,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Active targeting docetaxel-PLA nanoparticles eradicate the circulating lung cancer stem like cells and inhibit the liver metastasis.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2015; 12: 232-239.
14)      Bo Sun, Nan Yang, Yao Jiang, Huifeng Zhang, Chunying Hou, Chao Ji,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Antagomir-1290 suppresses CD133+ cel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targeting fyn-related Src family tyrosine kinase. Tumor Biology 2015; 36: 6223-6230.
15)      Zhen Liang#, Nan Yang#, Yao Jiang, Chunying Hou, Ji Zheng, Jiaojiao Shi, Rui Zhang, Dongmei Li,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Targeting Docetaxel-PLA nanoparticles simultaneously inhibit tumor growth and liver metastas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5; 494 (1): 337-345.
16)      Zhili Ren#, Nan Yang#, Chao Ji, Ji Zheng, Tao Wang,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5-(4-hydroxy-3-dimethoxybenzylidene)-thiazolidinone in MPTP induced Parkinsonism model in mice. Neuropharmacology 2015; 93:209-218.
17)      Rui Zhang, Nan Yang, Chao Ji, Ji Zheng, Zhen Liang, Chun-Ying Hou,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Aceglutamide attenuated motor dysfunctions induced by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 through suppressing TRAF1-mediated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 Restorative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2015; 33:741–759.
18)      Nan Yang, He Liu, Yao Jiang, Ji Zheng, Dong-mei Li, Chao Ji,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Improved cognitive function in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rat model: neuroplasticity enhancement.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5; 10(9): 1457-1462.
19)      Ting Sun#, Xia Yuan, Wei Huang, Wei Guo, Zemei Ge, Runtao Li*, Jingrong Cui*.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proteasome inhibitor YSY01A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isplatin against A549 cells in vitro.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15; 24(9): 607-616.
20)      Bingjie Xue#, Wei Huang, Xia Yuan, Bo Xu, Yaxin Lou, Quan Zhou, Fuxiang Ran, Zemei Ge, Runtao Li*, Jingrong Cui*. YSY01A, a novel proteasome inhibitor,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on G2 phase in MCF-7 cells via ERα and PI3K/Akt pathways. Journal of Cancer 2015; 6(4): 319-326.
21)      Nan Yang#, Yan-yong Liu#, Yinglu Ji, Zhili Ren, Jie Meng, Chao Ji, Jian Liu, Ji Zheng, Xiaochun Wu*, Pingping Zuo*, Haiyan Xu*. Motor coordination dysfunction induced by gold nanorods core/silver shell nanostructures in mice: disruption in mitochondrial transport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involved. RSC Advances 2014; 4: 59472- 59480.
22)      Zhang H, N Yang, B. Sun, Y. Jiang, C. Hou, C. Ji, Y. Zhang, Yanyong Liu*, Pingping Zuo*. CD133 positive cells isolated from A549 cell line exhibited high liver metastatic potential. Neoplasma 2014; 61: 153-160.
23)      Wei Huang#, Zizheng Dong#, Fang Wang#, Hui Peng, Jingyuan Liu, Jianting Zhang*. A small molecule compound targeting STAT3 DNA-binding domain inhibits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CS Chemical Biology, 2014, 9(5): 1188-1196.
 
6. 近5年授权专利
1)      刘雁勇,杨楠,左萍萍。5-(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 罗丹宁在制备治疗预防或治疗脑神经组织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申请日期:2015.101.0,授权日:2017.8.16,ZL 2015106513424。
2)      刘雁勇,杨楠,左萍萍。Hsp90抑制肽偶联物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国际申请号:PCT/CN2015/091888;国际公开号:WO 2016/173214 A1)。
3)      左萍萍,刘雁勇,杨楠,姜尧,张慧丰。一种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及其应用,申请日期:2013.6.26,授权日:2016.11.2;授权号:ZL 201410246052.7。
4)      左萍萍,刘雁勇,杨楠,姜尧,张慧丰。一种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及其应用,申请日期:2013.6.26,授权日:2014.10.8;授权号:ZL 201310258476.0。
5)      左萍萍,刘雁勇,杨楠,陈友生,纪超。5-(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 罗丹宁在制备治疗帕金森氏病药物中的用途申请日期:2011.3.14,授权日:2014.7.9,ZL 201110060538.8。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系拥有辉煌的历史,我国免疫学奠基人谢少文教授创建了我校的免疫学科系,并且以此开拓了中国的免疫学事业。此后,著名免疫学家吴安然教授、周彤教授、郑珊珊教授、朱立平教授等先后成为免疫学系的主任和学术带头人。
        谢少文教授1932年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鸡胚培养立克次氏体的方法。吴安然教授主要从事病毒免疫研究,50年代即在国内建立了组织培养技术,分离了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毒株。吴安然教授于1980年建立了WHO免疫研究合作中心,并于1986年代表中国与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协商,争取到了“中国免疫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mmunology)”的名称(台湾用“位于中国台北的免疫学会”)。从此IUIS每次举办的大会和培训班都给予中国学会申请奖学金的名额。周彤教授的研究项目“五种人血清IgE测定方法的建立和羊抗人IgE抗体的制备及应用”1986年曾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奖。郑珊珊教授主要从事I型变态反应基础与临床研究,曾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朱立平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新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蛋白质糖基化和肿瘤,曾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4部。 
近年来,免疫学系扎根科研、重视教学,在学系主任何维教授、黄波教授的带领下,在曹雪涛院士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在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科研方面,免疫学系继续保持重视科研的优良传统,不断引进国际创新型人才,同时注重本土自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集中了如曹雪涛院士、黄波教授、张建民教授、罗云萍教授、程根宏教授、葛微教授等一批国际、国内免疫学领域顶尖科学家。何维教授和张建民教授团队在γδT细胞、肿瘤免疫机制与治疗及诊断、抗感染免疫、和老化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的研究等领域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在Cell、Blood等、JBC、JI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在γδT细胞受体识别配体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曹雪涛院士团队在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领域的研究享誉国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23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Cell、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等,论文他引10000多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黄波教授团队在肿瘤免疫、肿瘤生物治疗、肿瘤生物学、肿瘤代谢等方向硕果累累,在Cancer Cell、Nature Materials、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Blood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SCI文章60多篇,30多篇论文的影响因子>5.0,SCI引用3000余次。罗云萍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工作,课题组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转录组、代谢组和表观调控等角度分别深入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功能重塑机制及其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中作用,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Stem Cells, PNAS等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葛微教授团队构建了完善的蛋白质组学平台,在蛋白水平上探究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蛋白表达谱变化。课题组主要基于中国人脑组织库开展神经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工作,近3年在Nat Commun、Leukemia、Neurobiol Aging、Stem Cells、Int J Cancer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2篇。程根宏教授团队主要致力于宿主抗病原微生物、组织损伤及肿瘤过程中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等研究,其研究成果在Immunity、Cell Host Microbe、Molecular cell、Cell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
        在教学方面,免疫学系承担了医大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和研究生院《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化学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参与了研究生院《神经科学》,医大八年制本科生《神经生物学》及护理学院《人体生物学》的部分教学工作。免疫学系重视教材建设,在何维教授、曹雪涛院士的带领下组织编写了八年制医学生《医学免疫学》教材,受到业内及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何维教授及 LIM Pak Leong教授共同主编了本科双语教材《Medical Immunology》。曹雪涛院士主编了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等专业5年制医学本科生使用的免疫学教材《医学免疫学》,及供研究生参考使用的教材《医学免疫学》《免疫学前沿进展》,翻译了重要的免疫学实验书籍《精编免疫学实验指南》。
  八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在何维教授的带领下,多年来重视教学改革、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通过“免疫学论坛”形式进行PBL式教学,提升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老师、学生们的欢迎和肯定。另外,免疫学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勇于创新。2016年在曹雪涛院士的倡议下,在何维教授的带领下,召开了全国范围内的免疫学教学研讨会,邀请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名师共聚北京,探讨免疫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录制免疫学慕课的议案。目前免疫学慕课已经录制完成,交付出版社出版。视频集中了国内免疫学领域各大高校顶尖水平的教学名师,以免疫学涉及的重点问题为导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免疫学科的基本内容,受到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好评。
历届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历届主任:
谢少文教授(1903.9-1994.4),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47-1956和1959-1976期间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主任。从事微生物分离、培养及鉴定的相关研究,于1932年在世界首先建立鸡胚培养立克次体方法。1952年参加反细菌战东北调查团,主持实验室工作,受到国务院嘉奖。谢少文教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人才,且著述颇丰。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副主编。
吴安然教授(1922.4-2005.7),1976-1985期间任免疫学系主任。主要从事病毒免疫学领域的研究,50年代即在国内建立了组织培养技术,分离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毒株。“七五”期间承担“单克隆抗体测定人IgS诊断盒研制”课题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奖励。发表论文70余篇,论著7部。曾任国际免疫学联盟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主编,《中国免疫学杂志》主编。
周彤教授(1936.5-1988.12),1985-1988期间任免疫学系主任。主要从事I型变态反应基础与临床研究,在组织胺、IgE等I型变态反应的介质的作用机理和临床检测方法建立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相关工作“IgE和IgG低聚体对人血中嗜碱细胞释放组织胺的影响”1984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成果奖;“五种人血清IgE测定方法的建立和羊抗人IgE抗体的制备及应用”1986年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部。
郑珊珊教授(1935.1—1998.1),1988-1997期间任免疫学系主任,199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I型变态反应基础与临床研究,在IgE抗体生成的免疫调节,低亲和力IgE受体FcεⅡb/CD23 基因和人NKSF/IL-12 基因克隆、表达以及生物学活性的相关领域中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常委;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WHO中国免疫研究合作中心副主任。
朱立平教授,1938年出生,1997-2002期间任免疫学系主任,199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免疫新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蛋白质糖基化和肿瘤。克隆了6A8 α-甘露糖苷酶基因,在此酶的表达对淋巴细胞功能及与肿瘤的恶性行为的影响上做了大量独创性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4部。现任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副总编。
何维教授,1955年出生,2002年出任免疫学系主任至今,博士生导师,留德医学博士。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杂志》、《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务副主席。主持和参加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中美、中日、中德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和综述18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78篇,主编学术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培养博士和硕士90余名。目前是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及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免疫学论坛》等课程的负责人,主导所院课程改革,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疾病相结合,所授免疫课深受学生欢迎。
 
学科带头人:
曹雪涛院士: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1986年-1990年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博士;1990年留校任教,1992年任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并破格从讲师晋升教授;1995年任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创建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2000年创建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并任所长;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建立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2004年6月-2010年7月担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2005年7月授技术少将军衔);2010年8月-2011年8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2011年8月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3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Cell、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等。论文SCI他引10000多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J Mol Med和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副主编、任Cell、Annual Reviews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eLife、Cel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研究成果曾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究成果曾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1)以及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五次,2000//2004/2009/2014/2015)。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0)、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首届树森兰娟人才基金“树兰医学奖”、2013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陈嘉庚科学奖等。培养的博士生有12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2014年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2015年《Nature》导师成就奖。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和肿瘤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发现和鉴定了数种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和新型免疫分子,揭示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调控新分子机制、提出免疫炎症消退新观点。提出肿瘤免疫逃逸的新途径,鉴定了预测肿瘤转移与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分子,研制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临床试治晚期肿瘤患者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CFDA批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黄波教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免疫学系常务副主任,并兼任中国免疫学会副秘书长与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创新联盟理事长、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担任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ancer Letters、Immunology Letters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集中在肿瘤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完全自主研究的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和肿瘤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分别已用于临床以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张建民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获免疫学博士学位。 2004年2月到耶鲁大学生物免疫生物学系做博士后,2005年8月转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做博士后,2009 - 201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任讲师、助理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PNAS等。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1、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对话机制研究,我们通过研究免疫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分子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探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生理机制;2、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生物标志及治疗性靶点的研究。利用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重大神经性疾病(如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 和脑中风等)和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病理机制。同时,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寻找这类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和治疗性靶点。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1,  何维,199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工作,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务副主席。主持和参加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中美、中日、中德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和综述18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78篇,主编学术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培养博士和硕士90余名。目前是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及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免疫学论坛》等课程的负责人,主导所院课程改革,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疾病相结合,所授免疫课深受学生欢迎。
2,  黄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免疫学系常务副主任,并兼任中国免疫学会副秘书长与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创新联盟理事长、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担任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ancer Letters、Immunology Letters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集中在肿瘤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完全自主研究的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和肿瘤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分别已用于临床以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黄波教授承担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及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免疫学论坛》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推动所院组织的课程改革,善于将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教学内容生动丰富,深入浅出。
3,  张建民,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获免疫学博士学位。 2004年2月到耶鲁大学生物免疫生物学系做博士后,2005年8月转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做博士后,2009 - 201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任讲师、助理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从事神经性疾病的免疫调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PNAS等知名杂志上。目前承担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及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免疫学论坛》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生动丰富。
4,  罗云萍,高级职称,博士。罗云萍教授是基础所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工作,课题组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转录组、代谢组和表观调控等角度分别深入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功能重塑机制及其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中作用。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ancer Research,Oncogene,Stem Cells,PNAS等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罗云萍教授多年来承担研究生(博士,硕士)《基础免疫学》以及八年制本科生(临床医学)《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主讲包括《基础免疫学》(固有免疫,特异性T/B细胞免疫应答,粘膜免疫);《临床免疫学》(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及免疫治疗);组织八年制本科(医学)学生《免疫学论坛》等多种课程。长期以来教学认真负责,学生评价良好,并于2017年荣获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优秀教学工作者。
5,  葛微,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之后在河北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5年。2002年,获得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师从Professor Sir Jack. E. Baldwin,2005年在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5-2012年在牛津大学Professor Christopher J Schofield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回国后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获得协和学者称号。在教学方面,承担《细胞信息与调控》的部分教学工作,作为负责人开设了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化学生物学》,相关教学成果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基础医学与临床》上。
6,  姜明红,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从事感染及天然免疫相关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衰老免疫的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E3泛素连接酶以及自身RNA在天然免疫的抗感染中重要调控作用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Immunol、PNAS、Aging cell、Diabetologia和Clin Cancer Res 等杂志上。在教学方面承担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及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免疫学论坛》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课堂内容丰富生动,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7,   孟姝,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免疫学系教学秘书。研究方向:免疫相关炎症因子在疾病中的作用。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协和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及医科院科技健康与创新工程项目等科研基金支持,并获得专利一项。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Immunology、Plos ONE等杂志上。目前承担免疫学系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化学生物学》及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免疫学论坛》等课程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参与护理学院《人体生物学》部分授课内容。相关教学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免疫学系主要承担医大八年制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和研究生《基础免疫学》、《免疫学进展》、《化学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之一,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20 世纪80年代以来,免疫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包括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宏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的建立等),为研究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移植、免疫缺陷病的机制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医大八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的设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服务于教学、研究、临床、预防和医疗行政管理,指导其实践。八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由基础理论课、免疫学论坛、论坛综述和实验课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包括不同内容,完成不同教学目标。基础理论课教学采用课堂授课方式,通过对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免疫学内容有基本了解,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免疫学论坛以PBL式小组报告、讨论,教师组现场点评指导的方式进行。学生选择自己对免疫学感兴趣的题目,通过2-4周的文献查阅,制作约30分钟的PPT,用中英双语在小组中进行汇报、讨论,很多学生的报告达到甚至超越了研究生水平。通过免疫学论坛,学生对免疫学前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科研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热情。免疫学论坛综述是对免疫学论坛的总结升华,学生对自己免疫学论坛选择的报告题目进行整理,对小组讨论内容及老师同学们的建议进行梳理思考,遵照发表论文的格式、要求,撰写成科研综述,经指导教师批改后择优推荐至专业杂志编辑发表。实验课教学由教师示范,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实验课是对免疫学理论课的有力支撑和补充,学生自主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审核并给予相应分数。八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30分+免疫学论坛50分+论坛综述10分+实验课10分,满分共计100分的方式进行,全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系在何维教授、曹雪涛教授的带领下组织编写了八年制《医学免疫学》教材,受到业内及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为八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提供了清晰的教学纲领和科学的学习指导。另外,何维教授及 LIM Pak Leong教授共同主编了本科双语教材《Medical Immunology》。曹雪涛院士主编了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等专业5年制医学本科生使用的免疫学教材《医学免疫学》,及供研究生参考使用的教材《医学免疫学》《免疫学前沿进展》等。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共识是以素质培养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性医学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为手段,全面塑造能够适应医疗、教学、研究、预防、卫生管理与政策制定以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科学各种工作需求的医学人才。免疫学科是教育部2001年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共同构成了免疫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我校免疫学系在学科发展规划中,根据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和协和医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免疫学科的教学规划目标和课程改革方案,将《医学免疫学》的课程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把握科学发展动态的信息获取能力,科学问题的逻辑思维、文字处理、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提出了全面开展基于问题(PBL)的教学模式改革,适应协和医学院培养高级综合医学人才需要的教育改革目标。

四、学系发表教学论文情况
        学系积极鼓励授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方法,发表了一系列教学论文。如葛微教授指导的教学论文《化学生物学小班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等。
 
五、特色教学工作
        八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免疫学论坛”采用PBL式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将课程角色的中心由“教师”转换为“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免疫学论坛课堂,学生热情洋溢的演讲,激烈的讨论,教师的认真点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协和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们撰写的“免疫学论坛”综述,择优发表在院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上。(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八年制医学生免疫学论坛综述增刊

        由我校免疫学系牵头制作的免疫学慕课视频,集中了国内一流教学名师,以免疫学涉及的重点问题为导向,利用短小视频,深入浅出地介绍免疫学领域的基本内容。免疫学慕课的制作,开创了我国免疫学领域内慕课制作先河,是对免疫学教学方法的尝试和创新,为探索新的免疫学教学形式、改进免疫学教学方法树立了榜样。(附慕课视频)
        免疫学慕课视频样例
        免疫学系各课题组的实验室对医大八年制学生开放,鼓励、支持八年制医学生走进实验室,提出问题、专研问题、解决问题,对参与课题的医学生配备个人导师,指导其完成科学探索并发表SCI论文。学系积极鼓励八年制医学生承担科研项目,独立完成课题,如曹雪涛院士指导的八年制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课题资助,在HEPATOLOGY杂志(IF 13.246)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附免疫学系指导八年制本科生课题研究情况表)
近年免疫学系指导八年制本科生“大学生创新项目”情况表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何维-张建民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研究领域为 T 细胞受体抗原识别、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和老化免疫研究。长期从事γδT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近年发现肿瘤相关γδT细胞识别性新配体,并开展γδT细胞抗肿瘤的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研究。同时,研究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对话机制,探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生理机制以及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生物标志及治疗性靶点。利用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重大神经性疾病(如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 和脑中风等)和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病理机制。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寻找这类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和治疗性靶点。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何维,199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工作,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务副主席。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中美、中日、中德国际合作项目46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和综述18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78篇,主编学术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培养博士和硕士90余名。gdT细胞特性与功能研究,共主持和参加各种课题,包括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86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部委/北京市科委课题和各种人才基金,共计50余项。
        张建民,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获免疫学博士学位。 2004年2月到耶鲁大学生物免疫生物学系做博士后,2005年8月转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做博士后,2009 - 201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任讲师、助理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从事神经性疾病的免疫调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PNAS等知名杂志上。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陈慧,副研究员,博士,chenhui_1980@126.com
        许依,助理研究员,博士,xuyi2207@163.com
        胡愉,副主任技师,硕士,huyu12@hotmail.com
        张斯雅,博士后,博士,zsy0511_2008@yeah.net
        蔡孟华,博士后,博士,caimenghua001@163.com
        王靓,博士后,博士,wangliang_198612@163.com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提供近5年科研基金项目列表)
        负责:
编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起止年月
1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 Thorase在脑卒中发生过程中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81271415 201301-201612
2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 结核病的γδT细胞特异性诊断及其相关配体鉴定研究 81471574 201501-2018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TSPO在小神经胶质细胞炎性小体活化中的作用 31471016 201501-201812
4 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培育项目 基于免疫组库技术的炎症性肠病中肠道区域γδT细胞识别的配体的筛选与功能初探 91542117 201601-2018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肿瘤相关TCRγδCDR3免疫组库研究及基于优势CDR3序列的γδT细胞所识别的肿瘤相关配体筛选 31500725 201601-201812
6 医科院创新工程 儿童营养与发育干预研究 2016-I2M-1-008 201609-2020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TSPO在调控肿瘤微环境及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81602503 201701-201912
8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 基于肿瘤结合特异性CDR3δ序列的CARγδ-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 81673010 201701-202012
9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 γδ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最佳适应症的组合分子标志研究 81972866 202001-202312
10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 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resiquimod对人γδ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促进作用及机制研究 31970843 202001-202312
11 医科院重点实验室 γδT细胞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最佳适应症的分子标志研究 2018PT31052 201801-202012
 


        参与:


编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起止年月
1 卫生部行业专项 重症肺炎和急性肺损伤新型诊断标准的建立及临床防治方案的优化 201302017 201301-201512
2 卫生部行业专项 健康人群与重大疾病状态免疫功能数据库建立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作用 201302018 201301-201512
3 973项目 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控的新型信号分子机制与表观调控研究 2013CB530503 201301-201712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人类MSC 免疫排斥分子机制研究及诱导耐受的关键技术的建立 2016YFA0101001 201607-201812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分型研究 2016YFC0903900 201607-201812
 


 
5. 课题组近年代表性论文
1)     Jia Yang, Qi Yang, Menghua Cai, Chao Li, Fei Gao, Huaishan Wang, Dongdong Wang, Yi Fu, Yu Zhou, Hui Chen, Yu Hu, Xuan Zhang, Wei He*, Jianmin Zhang*. ATPase Thorase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and Pathogenesi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Under revision on Neuron)
2)     Huaishan Wang, Fei Gao, Jia Yang, Yi Fu, Yingchao Xue, Qi Yang, Menghua Cai, Xue Zhang, Yu Zhou, Kangle Zhai, Yu Hu, Hui Chen, Fang Liu, Yi Xu, Chao Ma, Wei He* and Jianmin Zhang*. TSPO/PBR Knockout Promotes Amyloid Path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 by Affecting Microglia Phagocytosis. (Under revision on Neurobiology of ageing)
3)    Yi Fu, Dongdong Wang, Huaishan Wang, Junwen Zhang, Hui Chen, Yu Hu, Xuan Zhang, Mingyao Ying, Wei He*, Jianmin Zhang*. TSPO deficiency induce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leading to hypoxia, angiogenesis and a growth-promoting metabolic shift towards glycolysis in glioblastoma. Neuro Oncol. 2019 Sep 29. pii: noz183. doi: 10.1093/neuonc/noz183.
4)    Yuxia Li, Xinfeng Wang, Da Teng, Hui Chen, Maoshui Wang, Junjing Wang, Jianmin Zhang*, Wei He.Identification of the Ligands of TCRγδ by Screening the Immune Repertoire of γδT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Front. Immunol., 24 September 2019 https://doi.org/10.3389/fimmu.2019.02282
5)     Menghua Cai, Yan Zhu, Zinan Li, Yu Zhou, Yu Hu, Hui Chen, Yun Liu *, Wei He * and Jianmin Zhang*. Profiling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DNA Methylation in the Mouse Brain after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Neuroscience. 406 (2019) 249–261
6)     Fei Gao, Jianmin Zhang *.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euronal Signalling. (2018) https://doi.org/10.1042/NS20180062
7)     Yingchao Xue, Xiping Zhan, Shisheng Sun, Senthilkumar S. Karuppagounder, Shuli Xia, Valina L. Dawson, Ted M. Dawson, John Laterra, Jianmin Zhang* and Mingyao Ying*. Synthetic mRNAs drive highly efficient iPSC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dopaminergic neurons. 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 Nov 1. doi: 10.1002/sctm.18-0036
8)     Peng Dong, Xiangwu Ju, Yiwu Yan, Siya Zhang, Menghua Cai, Huaishan Wang, Hui Chen, Yu Hu, Lianxian Cui, Jianmin Zhang*, Wei He*. γδ T cells provide protective function in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H5N1 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2018 Dec 4;9:2812. doi: 10.3389/fimmu.2018.02812. eCollection 2018..
9)     Xue Zhang, Fei Gao, Dongdong Wang, Chao Li, Yi Fu, Wei He*, Jianmin Zhang*. Tau pathology in Parkinson’s disease. Front. Neurol., October 2, 2018; https://doi.org/10.3389/fneur.2018.00809
10)   Jianmin Zhang, Jia Yang, Huaishan Wang, Omar Sherbini, Matthew J. Keuss, George K. E. Umanah, Emily Ling-Lin Pai , Zhikai Chi, Kaisa M. A. Paldanius, Wei He, Hong Wang, Shaida A. Andrabi, Ted M. Dawson, and Valina L. Dawson The AAA + ATPase Thorase is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ischemic injury.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8 Jan 1:271678X18769770. doi: 10.1177/0271678X18769770
11)   Zinan Li, Siya Zhang, Ying Wan, Weiqing Wang, Yuli Zhu, Zhen Li, Yu Hu, Huaishan Wang, Hui Chen, Lianxian Cui, Xuan Zhang, Jianmin Zhang*, Wei He*. miR-146a Regulates the Positive Selection During T Cell Development. Front Immunol. 2018 Jan 23;8:2006. doi: 10.3389/fimmu.2017.02006
12)   Yuli Zhu, Siya Zhang, Zinan Li, Huaishan Wang, Zhen Li, Yu Hu, Hui Chen, Xuan Zhang, Lianxian Cui, Denian Ba, Jianmin Zhang*, Wei He*. MiR-125b-5p and miR-99a-5p regulate the activ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gd T cells. Cell Mol Immunol. 2018 Feb 12. doi: 10.1038/cmi.2017.164
13)   Hui Chen, Mingjin Zou, Da Teng, Yu Hu, Jianmin Zhang*, Wei He1*. Profiling the pattern of the human T cell receptor γδ complementary determinant region 3 repertoir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rcinoma. Cell Mol Immunol. 2018 Feb 5. doi: 10.1038/cmi.2017.157
14)   Fei Gao, Jia Yang, Chao Li, Huaishan Wang, Wei He*, Jianmin Zhang*. Mitophagy in Parkinson Disease: Pathogenic Role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Front. Neurol., 2017; doi.org/10.3389/fneur.2017.00527
15)   Wen-Xiu Mo, Shan-Shan Yin, Hua Chen, Chen Zhou, Jia-Xin Zhou, Li-Dan Zhao, Yun-Yun Fei, Hua-Xia Yang, Jing-Bo Gou, Yu-Jia Mao, Lin-Fang Huang, Wen-Jie Zheng, Wen Zhang, Jian-Min Zhang, Wei He*, Xuan Zhang*. Chemotaxis of Vδ2 T cells to the joints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17 Dec;76(12):2075-2084.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6-211069
16)   Chen H, Zou M, Teng D, Zhang J*, He W.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T cell receptor γδ complementary determinant region 3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by Immune Repertoire Sequencing. J Immunol Methods. 2017 Jan 31. pii: S0022-1759(16)30291-5. doi: 10.1016/j.jim.2017.01.009.
17)   Wang H, Zhai K, Xue Y, Yang J, Yang Q, Fu Y, Hu Y, Liu F, Wang W, Cui L, Chen H, Zhang J*, He W*. Global Deletion of TSPO Does Not Affect the Viability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PLoS One. 2016 Dec 1;11(12):e0167307.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7307
18)   Jianmin Zhang, Huaishan Wang, Omar Sherbini, Emily Ling-lin Pai, Sung-Ung Kang, Ji-Sun Kwon, Jia Yang, Wei He, Hong Wang, Stephen M. Eacker, Zhikai Chi, Xiaobo Mao, Jinchong Xu, Haisong Jiang, Shaida A. Andrabi, Ted M. Dawson, Valina L. Dawson. High Content Genome-Wide RNAi Screen Reveals CCR3 as a Key Mediator of Neuronal Cell Death. eNEURO. 2016 Oct 7. DOI: 10.1523/ENEURO.0185-16.2016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γδT淋巴细胞中δ1链互补决定域3的优势序列及其TCR受体转染细胞与应用。授权公告日:2014.07.09;专利号:ZL 2011 1 0126369.3。
2)      基因修饰CDR3δ移植型γδT淋巴细胞及其抑癌用途。授权公告日:2014.08.13;专利号:ZL 2010 1 0518490.6。
3)      抗人γδTCR单克隆抗体的重组单链抗体G5-4ScFv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专利申请日:2011.11.30;授权公告日:2017.04.12。专利号/申请号:201110139150.3。
4)      肿瘤结合特异性gdTCR基因修饰的αβT细胞及其抑癌用途。专利申请日:2015.11.26;授权公告日:2018.10.09;专利号/申请号:201510846740.1。
5)      一种检测过敏原的新型蛋白质芯片。专利申请日:2017.04.28;申请号 201710293500.2. (正在审理中)

二、曹雪涛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与炎症疾病的基础研究、肿瘤等疾病的免疫治疗的应用研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曹雪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德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亚洲大洋洲免疫学联盟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主席。
        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和肿瘤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发现和鉴定了数种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和新型免疫分子,揭示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调控新分子机制、提出免疫炎症消退新观点。提出肿瘤免疫逃逸的新途径,鉴定了预测肿瘤转移与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分子,研制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临床试治晚期肿瘤患者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CFDA批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3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Cell、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等。论文SCI他引10000多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J Mol Med和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副主编、任Cell、Annual Reviews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eLife、Cel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研究成果曾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究成果曾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1)以及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五次,2000/2004/2009/2014/2015)。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0)、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首届树森兰娟人才基金“树兰医学奖”、2013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陈嘉庚科学奖等。培养的博士生有12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2014年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2015年《Nature》导师成就奖。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组内人员:
姜明红 博士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jiangminghong@163.com    69156966
王春梅 博士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wangcm1977@126.com   69156966
许小青 博士 助理研究员 xxqdata@163.com    65281907
王冰晶 博士助理研究员   winter_wbj@hotmail.com   69156966
刘音   主管技师  liuyinbj@sina.com  69156966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 天然免疫与炎症疾病 81788101 自然科学中心项目 曹雪涛 2018 2022
2 炎症机制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2016-I2M-1-003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曹雪涛 2016 2019
3 免疫识别、免疫调节与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和干预的基础研究 2013CB530500 973项目 曹雪涛 2013.1 2017.8
4 乙型肝炎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 31390430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 曹雪涛 2014.01 2018.12
5 肿瘤过继性细胞治疗产品及前沿关键技术研究 2012AA020901 863计划 王春梅 2012.1.1 2015.12.31
6 Notch信号调控TLR信号的靶点筛选及其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312709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王春梅 2013.1.1 2016.12.31
7 肝脏免疫前体细胞命运决定与分化的分子调控网络 2013CB944903 973项目 姜明红 2013.01 2017.8
10 蛋白质修饰和表观遗传学与HBV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3ZX10002002-002-0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姜明红 2013.01 2015.12
12 E-selectin调控细菌感染后巨噬细胞表面IFNγ受体β亚基的表达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312709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许小青 2013.1.1 2016.12.31
13 重症肺炎和急性肺损伤新型诊断标准的建立及临床防治方案的优化 20130217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许小青 2013.1 2015.12
14 miR-143/145 cluster 在I 型干扰素介导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312006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林莉 2013.1.1 2015.12.31
15 DNA甲基化调控的转录因子EGR1对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调控研究 312006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张迁 2013.1.1 2015.12.31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Shuo Liu, Minghong Jiang, Wendie Wang, Wei Liu, Xiaoqi Song, Zhongfei Ma, Shikun Zhang, Lun Liu, Yin Liu, Xuetao Cao. Nuclear RNF2 inhibits interferon function by promoting K33-linkage of STAT1 disassociation from DNA. Nat Immunol.2018 Jan;19:41-52.
2.  Zheng Q, Hou J, Zhou Y, Li Z, Cao X. The RNA helicase DDX46 inhibits innate immunity by entrapping m6A-demethylated antiviral transcripts in the nucleus. Nat Immunol. 2017 Oct;18(10):1094-1103.
3.  Xia M, Liu J, Liu S, Chen K, Lin H, Jiang M, Xu X, Xue Y, Liu W, Gu Y, Zhang X, Li Z, Yi L, Qian Y, Zhou C, Li R, Zhang X, Li Z, Cao X. Ash1l and lnc-Smad3 coordinate Smad3 locus accessibility to modulate iTreg polarization and T cell autoimmun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Jun 9;8:15818. 
4.  Chunmei Wang, Qinlan Wang, Xiaoqing Xu, Bin Xie, Yong Zhao, Nan Li, XuetaoCao.The methyltransferase NSD3 promotes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via direct lysine methylation of IRF3. J EXP MED. 2017. Vol. 214 No. 12 3597–3610
5.  Jia Xu, Xiaoqing Xu, Bingjing Wang, Yuanwu Ma, Lianfeng Zhang, Henan Xu, Ye Hu, Jiacheng Wu, and Xuetao Cao. Nuclear carbonic anhydrase 6B associates with PRMT5 to epigenetically promote IL-12 expression in innate response. PNAS, 2017,114(32):8620-8625.
6.  Chunyuan Zhao,  MutianJia, Hui Song, Zhongxia Yu, Wenwen Wang, Qi Li, Lining Zhang, Wei Zhao,  Xuetao Cao.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TRIM40 attenuates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 by targetingMDA5 and RIG-I.Cell report.2017. 21.6.1613-1623
7.  Li X, Zhang Q, Shi Q, Liu Y, Zhao K, Shen Q, Shi Y, Liu X, Wang C, Li N, Ma Y, Cao X. Demethylase Kdm6a epigenetically promotes IL-6 and IFN-β production in macrophages.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017,Jun;80:85-94.
8.  Wendie Wang, Minghong Jiang, Shuo Liu, Shikun Zhang, Wei Liu, Yuanwu Ma, Lianfeng Zhang, Jiyan Zhang, and Xuetao Cao. RNF122 suppresses antiviral type I interferon production by targeting RIG-I CARDs to mediate RIG-I degradation.  PNAS, 2016, Aug. 113 (34)9581–9586
9.  Qian Zhang, Kai Zhao, Qicong Shen, Yanmei Han, Yan Gu, Xia Li, Dezhi Zhao, Yiqi Liu, ChunmeiWang,Xiang Zhang, Xiaoping Su, Juan Liu, Wei Ge, Ross L. Levine, Nan Li &Xuetao Cao.  Tet2 is required to resolve inflammation by recruiting Hdac2 to specifically repress IL-6 Nature2015 Sep 17;525(7569):389-93
10.  Mingjin Yang, Taoyong Chen, Xuelian Li, Zhou Yu, Songqing Tang, Chen Wang, Yan Gu, Yanfang Liu, Sheng Xu, Weihua Li, Xuemin Zhang, Jianli Wang&Xuetao Cao.  K3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Zap70 by Nrdp1 controls  CD8+ T cell activationNature immunology 2015 Dec.16(12) 1253-1264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申请号 申请日 发明名称 发明人
201710748436.2 2017.8.28 RNF2在治疗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相关的炎症性疾病中的用途 刘硕,姜明红,曹雪涛
201310575033.4 2013.11.18 靶向肝癌细胞的细胞制备物 曹雪涛,王春梅,刘音,温巧莲
201410854188.6 2014.12.31 具有Her2特异性TCR 的T细胞制备物及其用途 王春梅,刘音,刘洋,温巧莲,曹雪涛
 

三、黄波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肿瘤免疫,肿瘤生物治疗,生物机械力,肿瘤休眠,肿瘤代谢等前沿医学科学问题。在Cancer cell、Nature Materials、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Blood、Cell Research、Leukemia、EMBO Reports、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Cancer Research、Oncogene、Biomaterials、Journal of Immunology等一系列主流杂志上发表50多篇研究论文,被SCI引用3000多次。实验室目前有副教授/副研究员1名,在站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3名。
        研究方向:
(1)肿瘤休眠:探讨化学因素(IFN-gamma/IFN-beta等)和物理因素(生物机械力)诱导肿瘤休眠机制,探寻打破肿瘤休眠、诱导肿瘤休眠细胞进入凋亡的治疗方法;
(2)肿瘤代谢:分析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特殊代谢方式,发现以代谢为基础的肿瘤治疗靶点;
(3)肿瘤生物治疗:以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为载体,携带化疗药物、溶瘤病毒等对肿瘤进行治疗;对微颗粒的化疗增敏效应或者作为新型口服疫苗进行研究;微颗粒治疗胆管癌及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的临床前机制研究;
(4)肿瘤生物机械力:运用生物力学筛选肿瘤干细胞,对肿瘤发生发展进行研究以及探寻肿瘤治疗新思路新靶点;探究生物力学信号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揭示生物力学信号在T细胞对肿瘤干细胞杀伤过程中的作用;
(5)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利用3D纤维蛋白软胶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为临床免疫治疗寻找新的途径及方法。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黄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免疫学系常务副主任,并兼任中国免疫学会副秘书长与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创新联盟理事长、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担任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ancer Letters、Immunology Letters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集中在肿瘤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完全自主研究的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和肿瘤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分别已用于临床以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刘玉英,副研究员,博士,13161773902@163.com, 69156450
付佳霖,助理研究员,博士,fjl1988@126.com, 69156464
解静,博士后,xhxiejing@163.com, 69156450
Roland Fiskesund, 博士后,rolandfiskisund@ki.se, 69156464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国自然科学中心项目,天然免疫细胞活化和死亡机制及其炎性疾病, 2018-2023,子课题负责人:黄波;
(2)国自然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多角度筛选及联合生物标志的黑色素瘤及肺癌新免疫疗法, 2016-2019,项目负责人:黄波;
(3)国自然重点项目,肿瘤微颗粒介导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生成的机制与基于微颗粒靶向TAM的治疗基础研究, 2016-2020,项目负责人:黄波;
(4)国自然面上项目,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介导卵巢癌的免疫治疗与化疗, 2015-2018,项目负责人:黄波;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肿瘤免疫,2013-2016,项目负责人:黄波;
(6)973课题,逆转免疫抑制和打破免疫耐受,重激活抗肿瘤应答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的研究,2014-2019,子课题负责人:黄波;
(7)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健康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免疫治疗及新型生物治疗, 2016-2020,项目首席:黄波;
(8)国自然面上项目,IFN-β激活IDO1-Kyn-AhR信号通路调节肿瘤再生细胞休眠, 2018-2021,项目负责人:刘玉英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iu Y, Liang X, Dong W, Lv J, Fiskesund R, Xie J, Jin X, Degao Chen, Mo S, Zhang T, Cheng F, Zhou Y, Zhang H, Wang J, Hu Z, Cao X, Qin F, Huang B*. Tumor-repopulating cells transfer kynurenine to upregulate PD-1 expression in tumor-specific CD8+ T cells through AhR activation. Cancer Cell.Accepted.
(2) Liu Y, Lv J, Liu J, Liang X, Jin X, Xie J, Chen D, Fiskesund R, Dong W, Mo S, Zhang T, Cheng F, Zhou Y, Zhang H, Hu Z, Cao X, Qin F, Huang B*. J Clin Invest. Accepted.
(3)Ma R, Ji T, Zhang H, Dong W, Chen X, Xu P, Chen D, Ma J, Tang K, Zhang Y, Peng Y, Lu J, Zhang Y, Qin X, Cao X, Wan Y, Huang B*. A Pck1-directed glycogen 1 metabolic program regulates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emory CD8+ T cells.Nat Cell Biol. 2018; 20:21-27.
(4) Liu Y, Liang X, Yin X, Lv J, Tang K, Ma J, Ji T, Zhang H, Dong W, Jin J, Chen D, Li Y, Zhang S, Xie H, Zhao B, Zhao T, Lu J, Hu Z, Cao X, Qin X, Huang Bo*. Blockade of IDO-kynurenine-AhR metabolic circuitry abrogates IFN-γ-induced immunologic dormancy of tumor-repopulating cells. Nat Commun. 2017; 8:15207.
(5) Luo S, Li Y, Ma R, Liu J, Xu P, Zhang H, Tang K, Ma J, Liu N, Zhang Y, Sun Y, Ji T, Liang X, Yin X, Liu Y, Tong W, Niu Y, Wang N, Wang X,Huang Bo*. Downregulation of PCK2 remodels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in tumor-repopulating cells of melanoma. Oncogene.2017; 36:3609-3617.
(6) Sun Y, Zheng Z, Zhang H, Yu Y, Ma J, Tang K, Xu P, Ji T, Liang X, Chen D, Jin X, Zhang T, Long Z, Liu Y, Huang Bo*. Chemotherapeutic tumor microparticles combining low dose irradiation reprogram tumor-promoting macrophages through a tumor-repopulating cell-curtailing pathway. Oncoimmunology. 2017; 6(6):e1309487.
(7) Dong W, Zhang H, Yin X, Liu Y, Chen D, Liang X, Jin X, Lv J, Ma J, Tang K, Hu Z, Qin X, Huang Bo*. Oral delivery of tumor microparticle vaccines activates NOD2 signaling pathway in ileac epithelium rendering potent antitumor T cell immunity. OncoImmunology. 2017; 6(3):e1282589.
(8) Jin X, Ma J, Liang X, Tang K, Liu Y, Yin X, Zhang Y, Zhang H, Xu P, Chen D, Zhang T, Lu J, Hu Z, Qin X, Zeng X, Li L, Huang Bo*. Pre-instillation of tumor microparticles enhances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of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hrough a lysosomal pathway. Biomaterials. 2017; 113:93-104.
(9) Ma J, Zhang Y, Tang K, Zhang H, Yin X, Li Y, Xu P, Sun Y, Ma R, Ji T, Chen J, Zhang S, Zhang T, Luo S, Jin Y, Luo X, Li C, Gong H, Long Z, Lu J, Hu Z, Cao X, Wang N, Yang X, Huang B*. Reversing drug resistance of soft tumor-repopulating cells by tumor cell-derived chemotherapeutic microparticles. Cell Res. 2016;26:713-27.
(10) Ran L, Tan X, Li Y, Zhang H, Ma R, Ji T, Dong W, Tong T, Liu Y, Chen D, Yin X, Liang X, Tang K, Ma J, Zhang Y, Cao X, Hu Z, Qin X, Huang Bo* . Delivery of oncolytic adenovirus into the nucleus of tumorigenic cells by tumor microparticles for virotherapy. Biomaterials. 2016; 89:56-66.
(11) Ma R, Ji T, Chen D, Dong W, Zhang H, Yin X, Ma J, Liang X, Zhang Y, Shen G, Qin X, Huang Bo*. Tumor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polarize M2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for tumor progression. Oncoimmunology. 2016; 5(4):e1118599.
(12) Tang K, Hu L, Ma J, Zhang H, Zhang Y, Li Y, Ma R, Luo S, Liu D, Long G, Han M, Liu S, Song A, Shen M, Hu G, Huang Bo*. Brief Report: Human Mesenchymal Stem-Like Cells Facilitate Floating Tumorigenic Cell Growth via Glutamine-Ammonium Cycle. Stem Cells.2015; 33:2877-84.
(13) Wang Z, Cheng Q, Tang K, Sun Y, Zhang K, Zhang Y, Luo S, Zhang H, Ye D, Huang Bo*. Lipid mediator lipoxin A4 inhibits tumor growth by targeting IL-10-producing regulatory B (Breg) cells. Cancer Lett.2015; 364:118-24.
(14) Zhang H & Huang Bo*. Tumor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a new form of cancer vaccine. Oncoimmunology. 2015; 4:e1017704.
(15) Li Y, Luo S, Ma R, Liu J, Xu P, Zhang H, Tang K, Ma J, Zhang Y, Liang X, Sun Y, Ji T, Wang N, Huang Bo*. Upregulation of cytosolic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is a critical metabolic event in melanoma cells that repopulate tumors. Cancer Res. 2015; 75:1191-6.
(16) Zhang H, Tang K, Zhang Y, Ma R, Ma J, Li Y, Luo S, Liang X, Ji T, Gu Z, Lu J, He W, Cao X, Wan Y, Huang Bo*. Cell-free tumor microparticle vaccines stimulate dendritic cells via cGAS/STING signaling. Cancer Immunol Res. 2015; 3:196-205.
(17) Ma R, Zhang W, Tang K, Zhang H, Zhang Y, Li D, Li Y, Xu P, Luo S, Cai W, Ji T, Katirai F, Ye D, Huang Bo*. Switch of glycolysis to gluconeogenesis by dexamethasone for treatment of hepatocarcinoma. Nat Commun. 2013; 4:2508.
(18) Liu J, Tan Y, Zhang H, Zhang Y, Xu P, Chen J, Poh YC, Tang K, Wang N, Huang Bo*. Soft fibrin gels promote selection and growth of tumorigenic cells. Nat Mater. 2012; 11:734-41.
(19) Tang K, Zhang Y, Zhang H, Xu P, Liu J, Ma J, Lv M, Li D, Katirai F, Shen GX, Zhang G, Feng ZH, Ye D, Huang Bo*. Deliver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tumour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Nat Commun. 2012; 3:1282.
(20) Lv M, Zhang X, Jia H, Li D, Zhang B, Zhang H, Hong M, Jiang T, Jiang Q, Lu J, Huang X, Huang Bo*. An oncogenic role of miR-142-3p in human 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ALL) by targeting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lpha and cAMP/PKA pathways. Leukemia.2012; 26:769-777.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一种肿瘤化疗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110241369.8,专利权人:黄波;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罗云萍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研究方向集中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与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研究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关系,筛选实体肿瘤干细胞中潜在、特异性的生物分子标志,深人分析与研究这些分子标志以及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探寻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力。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罗云萍,高级职称,博士,yunpingluo@126.com 电话:010-69156475
        罗云萍教授是基础所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工作,课题组主要围绕肿瘤微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转录组、代谢组和表观调控等角度分别深入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功能重塑机制及其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中作用。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Stem Cells, PNAS等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陈翀,中级职称,博士,chenchongxyp86@163.com 电话:010-65284024
        段昭君,中级职称,博士,jun-0512@163.com 电话:010-65284024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291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Exosome包裹的microRNA对肿瘤细胞干性特性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起始时间:2017/01-2020/12,资助金额:60万元,在研中,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2654,分泌型microRNA调控巨噬细胞表型机制及其作为诊断标记物可行性探索,起始时间:2015/01-2018/12,资助金额:72万元,在研中,主持。
(3) 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67200,肿瘤干细胞在实体肿瘤发展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起始时间:2013/01-2017/12,资助金额:568万元,在研中,课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029734,非可控性炎性微环境对肿瘤干细胞转录网络机制的调控及其新的治疗策略的探索,起始时间:2011/01-2013/12,资助金额:50万元,已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1711,“再教育”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重建肿瘤免疫微环境-基于靶向调节Fra-1信号转导通路的免疫治疗,起始时间:2011/01-2013/12,资助金额:32万元,已结题,主持。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Chen C, Cao F, Bai L, 2, Liu Y, 2, Xie J, Wang W, Si Q, Yang J, Chang A, Liu D, Liu D, Chuang TH, Xiang R and Luo Y*, IKKβ enforces a LIN28B/TCF7L2 positive feedback loop that promotes cancer cell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Cancer Res, 2015, 75(8): 1725-1735
(2) Yang J, Zhang Z, Chen C, Liu Y, Si Q, Chuang TH, Li N, Gomez-Cabrerom A, Reisfeld RA, Xiang R*, Luo Y*, MicroRNA-19a-3p inhibit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by induc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through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Fra-1 proto-oncogene. Oncogene, 2014, 33(23): 3014-3023
(3) Yang J, Liao D, Chen C, Liu Y, Chuang TH, Xiang R, Markowitzb D, Reisfeld RA, Luo Y*,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regulate murine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through a novel paracrine EGFR/Stat3/Sox-2 signaling pathway, Stem cells, 2013, 31(2): 248-258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mir-100 抑制剂在降低癌症转移中的作用 Patent No. of China 201610601327.3 (中国发明专利)
 
五、葛微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葛微课题组构建了完善的蛋白质组学平台,在蛋白水平上探究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蛋白表达谱变化。课题组主要研究兴趣和方向:(1)结直肠癌的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研究;(2)基于人脑组织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诺和诺德、医科院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2015-2017年,发表SCI论文32篇。目前课题组共培养5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1次,国家奖学金3次。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葛微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之后在河北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5年。2002年,获得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师从Professor Sir Jack. E. Baldwin,2005年在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5-2012年在牛津大学Professor Christopher J Schofield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回国后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协和学者称号。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王霞,助理研究员,博士,邮箱:wangxia1507@gmail.com,电话:15117924226
方虓,实验室管理员,邮箱:fangxkey@126.com,电话:13051168676
熊  峰  博士后
高延盼  博士生
占少华  博士生
罗  丹  博士生
张雨生  博士生
陈彦宇  硕士生
夏文超  硕士生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NA 甲基化调控的转录因子HSF4 在DC 细胞天然免疫应答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
(2)诺和诺德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基金:测试对FTO的抑制是否能够调节ghrelin(生长素)的表达和是否对治疗糖尿病有用。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炎症与重大疾病的基础与干预研究。
(4)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神经科学与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研究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灵长类动物平台
(6)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五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Xu B, Zhao Y, Wang X, Gong P, Wei G. MZH29 is a novel potent inhibitor that overcomes drug resistance-FLT3 mutation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Leukemia 2017 Apr, 31: 913-921.
(2)      Benhong Xu, Yanpan Gao, Shaohua Zhan, Feng Xiong, WenyingQiu, Xiaojing Qian, Tao Wang, Naili Wang, Di Zhang, Qian Yang, Renzhi Wang, XinjieBao, Wanchen Dou, Rui Tian, Shu Meng, WeipingGai, Yue Huang, Xiaoxin Yan, Wei Ge*, Chao Ma*. Quantitative protein profiling of hippocampus during human aging. Neurobiol Aging 2016 Mar, 39:46-56.
(3)      YanpanGao, Wei G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DOT1L inhibits osteoclastogenesis and protects against osteoporosis. Cell Death & Disease. 2017.
(4)      Shaohua Zhan, Tianxiao Wang, Wei Ge. Multiple functions of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CHIP in immunity. International Reviews of Immunology  2017 Jun 2:1-13.
(5)      Qingzhong He, Wei Ge. The tandem Agenet domain of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 interacts with FU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Apr, 7, 962.
(6)      Yanyu Chen, Yong Xie, Lai Xu, Shaohua Zhan, Yi Xiao, Yanpan Gao, Bin Wu, Wei Ge. Protein content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erum-purified exosomes from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evealed by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7 Feb 15;140(4):900-913
(7)      FuxingZuo, Feng Xiong, Xia Wang, Xueyuan Li, Renzhi Wang, Wei Ge, XinjieBao. Intrastriatal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restores the impaired subventricular zone in Parkinsonian mice. Stem Cells. 2017 Jun;35(6):1519-1531.
(8)      YanpanGao, Yanyu Chen, Shaohua Zhan, Wenhao Zhang, Feng Xiong and Wei Ge. Comprehensive proteome analysis of lysosomes reveals the diverse function of macrophages in immune responses. Oncotarget, 2017 Jan, Vol. 8, (No. 5), pp: 7420-7440.
(9)      Lai Xu, Yanpan Gao, Yanyu Chen, Yi Xiao, Qingzhong He, HuizhongQiu, Wei Ge*.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veals that distant recurrence-associated protein R-Ras and Transgelin predict post-surgica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colorectal cancer. Oncotarget 2016 May, 7, 43868-43893.
(10)      Wei Ge, Dongxu Li, YanpanGao, Xuetao Cao. The Roles of Lysosomes in Inflamma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Int Rev Immunol2015 Sep, 34(5):415-431.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新型双功能抗体偶联物及其制法和用途,发明人:葛微,王有朝,何庆仲,丁航海。
 
六、程根宏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程根宏课题组以人体免疫功能在疾病发生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为突破口,从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核酸序列遗传信息出发,建立多种实验模型研究其对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深入挖掘所编码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三维结构信息,对疾病进行预测、诊断、治疗和预防;实现从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诊断、治疗应用的快速转化。
        课题组建立以系统免疫、生物信息、结构功能及检测治疗为核心的四大平台和系统医学基础研究为支撑的体系,建立针对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的系统医学临床研究部。利用高通量组学技术获取不同疾病个体各项功能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索疾病发生、发展机制,阐明诱导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寻找预测个体对疾病及药物易感性的新途径,建立对复杂疾病更为有效的预测、诊断和治疗的个性化方案。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程根宏教授,理学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系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根宏教授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在美国纽约Albert Einstein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分别在美国洛克菲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导师为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从1996年开始至今,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系从事感染、免疫、癌症和代谢等多学科的研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微生物与免疫遗传学系正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兼职教授,第二军医大学讲座教授,吉林大学访问教授。
        2006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奖,2008年获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奖。曾先后获得包括美国白血病与淋巴癌学会颁发的斯托尔曼奖等多项科学成就奖,2012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荣获并领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多个研究机构的20多项研究基金,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40篇,其中大篇分别发表在学术地位最高级的《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历任美国卫生院科研基金评审委员和国际著名的30种杂志的评审。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都培双:课题组特聘教授;学历:博士; Email:psdu@ibp.ac.cn;电话:010-65105157
鲁 宁:课题组特聘教授;学历:博士;Email:ningscience@yahoo.com;电话:010-65105157
郭 蓉:课题组科研助理;学历:硕士;Email:guorong329@126.com;电话:010-65105157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程根宏引进人才特别资助经费项目:2013年1 月至  2014年12月;
2)      卫生行业专项项目(健康人群与重大疾病状态免疫功能数据库建立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应用):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
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大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抗埃博拉病毒应急药物的研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5)      程根宏引进人才特别资助经费项目: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6)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大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
7)      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ulan Wang, Stephanie G. Valderramos, Aiping Wu, Songying Ouyang, Chunfeng Li, Patricia Brasil, Myrna Bonaldo, Thomas Coates, Karin Nielsen-Saines, Taijiao Jiang,  RoghiyhAliyari, and Genhong Cheng. From Mosquitos to Humans: Genetic Evolution of Zika Virus. Cell Host Microbe 19:561-565. Volume 19, Issue 5, 11 May 2016, Pages 561–565.
2)      Z.Wang, J.Ji,D.Peng, F.Ma, G.Cheng, and F.X.Qin.  Complex Regulation Pattern of IRF3 Activation Revealed by a Novel Dimerization Reporter System.  J Immunol. 2016 May 15;196(10):4322-30.
3)      Shanshan Wang, Yongzhi  Chen, Chunfeng  Li, Yaoxing  Wu, Lei  Guo, Changwei  Peng, Yueping Huang, Genhong  Cheng and F. Xiao-Feng Qin. TRIM14 inhibits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by SPRY domain-dependent targeted degradation of the viral NS5A protein. Scientific Reports. Sci Rep. 2016; 6: 32336.
4)      Lidong Wang , Xinxin Ci , HongmingLv, Xiaosong Wang, F Xiaofeng Qin and Genhong Cheng. Isotetrandrine ameliorates tert-butyl hydroperoxid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heme oxygenase-1 expression.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May 2, 2016.
5)      Lulan Wang, Aiping Wu, Yao E. Wang, Natalie Quanquin, Chunfeng Li, JingfengWang,Hsiang-Wen Chen, Suyang Liu, Ping Liu, Hong Zhang,F. Xiao-Feng Qin, TaijiaoJiang,Genhong Cheng. Functional Genomics Reveals Linkers Critical for Influenza Virus Polymerase. Journal of Virology. J Virol ,March 2016, 90:2938-47.
6)      Chang, S., Sun, D., Liang, H., Wang, J., Li, J., Guo, L., Wang, X., Guan, C., Boruah, B.M., Yuan, L., ,G. Cheng,W. Wang, and Y.F. Liu. Cryo-EM structure of influenza virus RNA polymerase complex at 4.3 A resolution. Mol Cell.2015
7)      Deng, L., M. Liu, S. Hua, Y. Peng, A. Wu, F. X. Qin, G. Cheng, and T. Jiang.  Network of co-mutations in Ebola virus genome predicts the disease lethality. Cell Res 2015,25:753-756.
8)      Wang, L., A. Wu, Y. E. Wang, N. Quanquin, C. Li, J. Wang, H. W. Chen, S. Liu, P. Liu, H. Zhang, F. X. Qin, T. Jiang, and G. Cheng.  Functional Genomics Reveals Linkers Critical for Influenza Virus Polymerase. J Virol 2015,90:2938-2947.
9)      Qin, F. X., C. Y. Jiang, T. Jiang, and G. Cheng.  New targets for controlling Ebola virus disease. Natl Sci Rev 2015,2:266-267.
10)      Li, C., Wu, A., Peng, Y., Wang, J., Guo, Y., Chen, Z., Zhang, H., Wang, Y., Dong, J., Wang, F. X. Qin, G. Cheng, T.Deng and T. Jiang. Integrating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dfunctional assays to decipher the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influenza virus PB1 protein. Sci Rep 2014,4, 7192.
11)      L. Zhao, T. Hua, C. Crowley, H. Ru, X. Ni, N. Shaw, L. Jiao, W. Ding, L. Qu, L. W. Hung, W. Huang, L. Liu, K. Ye, S. Ouyang, G. Cheng and Z. J. Liu.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sparaginyl endopeptidase reveals the activation mechanism and a reversible intermediate maturation stage. Cell Res. 2014,24:344-58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专利名称:包含25-羟基胆固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病毒的应用;申请号:201410441317.9
2)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筛选流感病毒聚合酶组装抑制剂的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 ;申请号:201511008822.5
3)      专利名称:CECAM1蛋白作为血清标记物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用途;申请号:201610292633.3
4)      专利名称:包含AFP、GP73、CEACAM1的血清标记物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用途;申请号:201610292960.9
5)      专利名称:GP73蛋白作为血清标记物在诊断癌症中的用途;申请号:201610292620.6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
        本学系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医学遗传室,2001年更名为医学遗传学系;1987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北京中国遗传医学中心;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点。本学系是我国临床遗传学专业人员培养和遗传病临床中心之一,在我国医学遗传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吴旻院士开创中国细胞遗传学研究;罗会元教授率先开展临床生化遗传学研究,他主持的《中国人经典苯丙酮尿症(PKU)突变基因的鉴定与产前诊断》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学系现任学系主任张学教授。现有在职职工14人,其中研究员及教授4人、副研究员及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本学系承担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八年制协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和研究生院的三门课程,包括《医学遗传学基础》、《医学遗传学高级专题》及《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以及护理学院《遗传与优生》一门课程,年平均学时数为500+。通过一系列教改措施,在“以病例为中心”的医学遗传学教学理念基础上,整合本学系教职人员、国内外专家、协和医院各临床学系骨干,建立起了医-教-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被评为201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本学系主要科研方向包括: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突变鉴定及基因诊断研究;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利用多能干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以及肿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基因以及内在分子机制。本学系在张学教授带领下,过去5年中为100多种遗传病、上千例遗传病患者提供免费基因检测,如成骨不全症、囊性纤维化、马凡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病的科研及临床服务一体化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学教授因此被授予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第一届,2014年)。
        本学系目前有四个独立课题组。近5年来,张学老师课题组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3名,其中3人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黄粤老师课题组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2名,其中3人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赵秀丽老师课题组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


历届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罗会元,男,生于1923年9月,教授,遗传教研室主任(1979-1988)。
        主要从事研究与教学,及遗传病的诊治工作。自195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由于对我国异常血红蛋白,地中海贫血,溶酶体贮积症,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研究,分别获卫生部甲等、乙等奖;对“细胞遗传学”与苯丙酮尿症的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二等奖。曾负责多本医学专著医学遗传学部分的编写,并主译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与 Human Genetics, Problem and Approaches两书。曾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遗传学会副、正主任委员,国际人类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刘国仰,男,1936年生于广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医学遗传室主任(1988-1995)。
        研究方向:遗传病的基因分析,产前基因诊断及基因克隆
        研究成果:在异常血红蛋白分析、苯丙酮尿症、成人型多囊肾病的基因诊断与鉴定研究中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参与学习记忆研究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参与“现代内科学”(方圻主编)等六部专著的编写。
        担任职务:本院校学位分委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北京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成员。
 
黄尚志,男,生于1944年12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医学遗传室主任(1995-1996)。
        主要研究领域:医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产前诊断
        致力于遗传病相关基因的分析、基因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产前基因诊断服务。在异常血红蛋白、β地中海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BMD)、苯丙酮尿症(PKU)、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麦查多-约瑟夫病等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分析和产前基因诊断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创立了多种遗传病的产前快速基因诊断程序。从事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及产前基因诊断工作,克隆鉴定了中国第7个β地中海贫血基因(-29 A→G);定位了藏族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痉挛性截瘫基因;定位了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指基因;分离获得一个新的锌指蛋白基因ZNF333。历任中国遗传学会人类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5)、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1998)、 WHO 遗传病社区控制合作中心主任(1999至今)、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1999)、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分子遗传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1)、WHO医学伦理学咨询专家组成员(2001)、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200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副主编,世界医学杂志、国际内科双语杂志、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遗传、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华儿科杂志等,编委。
 
施惠平,女,生于1933年4月,教授。
        曾任医学遗传室副主任(1988年底-1995年),195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研究方向:临床遗传及生化遗传,溶酶体贮积症的诊断及产前诊断。分别获得1991年及199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分会常委(1997~2002),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1998~至今)。
 
张学,男,196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学遗传学系主任。
        1989年中国医科大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先后在日本国立癌中心研究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和工作。1998年-2002年任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医学遗传学系主任,麦库西克-张孝骞协和遗传医学中心(McKusick-Zhang Center for Genetic Medicine)主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人类和医学遗传委员会主任,《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Clinical Genetics》和《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四家国际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研究,迄今为止在《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杂志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0年获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获得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3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评为“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5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育名师奖;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张学,男,医学遗传学教授、系主任。八年制协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研究生院课程《医学遗传学基础》、《医学遗传学高级专题》课程负责人。
        赵秀丽,女,医学遗传学教授。研究生院课程《医学遗传学实验》、护理学院课程《遗传与优生》课程负责人。主要承担八年制、研究生实验教学。
        刘雅萍,女,医学遗传学副教授。学系教学秘书,协助学系主任组织、实施、完成本学系教学任务。主要承担八年制、研究生理论课教学和遗传病论坛设计、组织与实施。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本学系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八年制本科和研究生的医学遗传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
        医学遗传学是现代医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新发现、新进展和新知识日新月异,网络资源更是十分丰富。学系针对协和八年制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张学教授的带领下,学系开展了“以病例为中心”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包括以问题为中心、以病例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围绕典型病例,从基础临床两方面深度学习遗传病;建立实验用遗传资源样本库;保持“协和”重实践的教学特色,设计实验课教学内容;围绕典型病例,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结合学科前沿和科研进展,聘请国内外专家授课;秉承“协和”双语教学传统,使用经典英文原版教材(Emery’ Elements of Medical Genetics, 2017版)。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八年制本科教学建立起了医-教-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实现了课程的国际化、网络化、双语化,被评为201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医学遗传学最显著的专业特色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其研究对象是遗传病患者,实践者是遗传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本学系“基础-临床相结合”的特色更为突出,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是学系教学工作的最亮点。 在“基础与临床整合深度学习经典遗传病”遗传病论坛中,基础和临床老师推荐代表性遗传病经典文献及国际著名的遗传病知识网站(OMIM和Your Genes, Your Health等),通过“课前学生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课前老师学生讨论—课上学生英文展示及教师主导的讨论答疑解惑—课上临床基础老师点评总结—课后撰写英文综述”的环节,加深学生对该遗传病临床特点及所涉及遗传学原理的深度理解。以上做法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达到了“课下一种病、课上十种病、网上一种病、会上十种病”的学习效果。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50%)+实验报告(20%)+遗传病论坛(30%)”,本方式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和应用遗传学基础知识和原理。
        作为本学科全国学术带头人,张学教授任主编组织编写了《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医学遗传学》(ISBN 978-7-900574-31-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ISBN 978-7-117-22072-9/R.22073)。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四、学系发表教学论文情况
        [1]      基因组医学时代遗传病网络实践对遗传学教育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年7月34卷7期 刘雅萍 赵秀丽 张学
        [2]      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课程改革尝试 《国际遗传学杂志》2014年6月15日37卷3期 刘雅萍 赵秀丽 张学
 
        五、特色教学工作
        本学系的特色教学之一是围绕典型病例,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为让同学们有接触和认识遗传病的实际机会,主讲教师在课程进行的适当时间选择北京附近地区的单基因病典型病例,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小组,到患者及家系所在地独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协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知情同意书。同学们共同查体、问诊、询问家族史,画出系谱图。在获得患者及家系成员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血样用于进一步遗传检测。在此基础上,对采集得到的遗传病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科研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在主讲教师课题组由经验丰富的博士研究生指导进行以基因诊断为目的的实验研究。期间,科研小组的同学要独立查阅文献和设计实验。近5年来,在“协和”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的支持下,本学系每年都接受八年制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来主讲教师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通过小型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同学们不仅接触了真正的遗传病病例,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医患关系和遗传伦理等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实验设计、信息获取、动手操作和结果分析的科研能力。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张学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于2001年6月在刘国仰教授课题组基础上组建。在罗会元教授和刘国仰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课题组逐步形成以遗传性皮肤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为重点的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分子基础的研究方向。课题组同时注重转化研究,开展各种常见、严重单基因病致病突变检测和基因诊断。课题组成立以来已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发现9种单基因病致病基因和3种基因组病致病DNA重排,在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张学,男,医学遗传学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1986年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获中国医科大学遗传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多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和基因组病的致病DNA重排,在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先后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和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等8家国际专业杂志的编委。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刘雅萍,副教授,博士,Email:ypliu@ibms.pumc.edu.cn;电话:65105154
        卢超霞,副研究员,博士,Email:rosy.lu@163.com;电话:65105154
        王蓉蓉,副研究员,博士,Email:rongrongbwl@163.com;电话:65105154
        司锘,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sinuo102@126.com;电话:65105154
        刘歌,技师,电话:65105154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要罕见病的发病机制研究,2016年-2020年(106.66万元)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罕见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新技术研究,2016年-2020年(300万元/年)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要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功能研究,2013年-2017年(290万元)
        [4]      北京市科委生命科学领域前沿技术培育课题:遗传病诊断基因组学技术体系的建立,2015年-2017年( 200万元)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天然免疫与炎症疾病,2017年-2020年(1800万元)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服务“一带一路”先导专项任务:人类遗传病研究,2017年-2020年(50万元/年)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iu Q, Liu F, Cui B, Lu CX, Guo XN, Wang RR, Liu MS, Li XG, Cui LY, Zhang X. Mutation spectrum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nd 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6 Nov;87(11):1272-1274.
        [2]      Liu Q, Shu S, Wang RR, Liu F, Cui B, Guo XN, Lu CX, Li XG, Liu MS, Peng B, Cui LY, Zhang X. 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a missense mutation in hnRNPA1 in a family with flail arm ALS.  Neurology. 2016 Oct 25;87(17):1763-1769.
        [3]      Wang R, Khan A, Han S, Zhang X. Molecular analysis of 23 Pakistani families with autosomal recessive primary microcephaly using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J Hum Genet. 2017 Feb;62(2):299-304.
        [4]      Liu F, Liu Q, Lu CX, Cui B, Guo XN, Wang RR, Liu MS, Li XG, Cui LY, Zhang X.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loss-of-function C9orf72 splice site mutation in a patient with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Neurobiol Aging. 2016 Nov;47:219.
        [5]      Liu Y, Wang L, Tian X, Xu KF, Xu W, Li X, Yue C, Zhang P, Xiao Y, Zhang X.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 mutations and phenotypes of cystic fibr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Respirology. 2015 Feb;20(2):312-8.
        [6]      Liu K, Liu Y, Li X, Xu KF, Tian X, Zhang X. A novel homozygous complex deletion in CFTR caused cystic fibrosis in a Chinese patient.Mol Gemet Genomics 2017 Jun 15.
        [7]      Liu Y, Xu Z, Feng R, Zhan Y, Wang J, Li G, Li X, Zhang W, Hu X, Tian X, Xu KF, Zhang X. 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Birt-Hogg-Dubé syndrome.  Orphanet J Rare Dis. 2017 May 30;12(1):104.
        [8]      Wang B, Yang W, Wen W, Sun J, Su B, Liu B, Ma D, Lv D, Wen Y, Qu T, Chen M, Sun M, Shen Y, Zhang X. γ-secretase gene mutations in familial acne inversa. Science 2010, 330(6007):1065.
        [9]      Wen Y, Liu Y, Xu Y, Zhao Y, Hua R, Wang K, Sun M, Li Y, Yang S, Zhang XJ, Kruse R, Cichon S, Betz RC, Nöthen MM, van Steensel MA, van Geel M, Steijlen PM, Hohl D, Huber M, Dunnill GS, Kennedy C, Messenger A, Munro CS, Terrinoni A, Hovnanian A, Bodemer C, de Prost Y, Paller AS, Irvine AD, Sinclair R, Green J, Shang D, Liu Q, Luo Y, Jiang L, Chen HD, Lo WH, McLean WH, He CD, Zhang X.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of an inhibitory upstream ORF in the human hairless transcript cause Marie Unna hereditary hypotrichosis. Nat Genet 2009, 41(2):228-233.
        [10]      Sun M, Li N, Dong W, Chen Z, Liu Q, Xu Y, He G, Shi Y, Li X, Hao J, Luo Y, Shang D, Lv D, Ma F, Zhang D, Hua H, Lu C, Wen Y, Cao L, Irvine AD, McLean WHI, Dong Q, Wang MR, Yu J, He L, Lo WHY, Zhang X. Copy number mutations on chromosome 17q24.2-q24.3 in congenital generalized hypertrichosis terminalis with or without gingival hyperplasia. Am J Hum Genet 2009, 84(6):807-813.
        [11]      Zhao X, Sun M, Zhao J, Leyva JA, Zhu H, Yang W, Zeng X, Ao Y, Liu Q, Liu G, Lo WHY, Jabs EW, Amzel LM, Shan X, Zhang X. Mutations in HOXD13 underlie syndactyly type V and a novel brachydactyly- syndactyly syndrome. Am J Hum Genet 2007, 80(2):361-371.
        [12]      Zhu H, Shang D, Sun M, Choi S, Liu Q, Hao J, Figuera LE, Zhang F, Choy KW, Ao Y, Liu Y, Zhang XL, Yue F, Wang MR, Jin L, Patel PI, Jing T, Zhang X. X-Linked Congenital Hypertrichosis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Interchromosomal Insertions Mediated by a Human-Specific Palindrome near SOX3. Am J Hum Genet 2011, 88(6):819-826.
 
        二、赵秀丽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2016年成立,以单基因遗传性骨病致病基因鉴定和基因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课题组具有较完善的单基因病基因诊断研究平台,在成骨不全症、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骺干发育不良和无汗无痛症等多种遗传性骨病大样本病例中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建立了上述疾病中国人群致病基因突变谱和分子诊断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动物水平和干细胞水平的基因治疗的研究。
赵秀丽,女,博士,1991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1999-2000年任教于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2003年在东南大学医学院获得遗传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获遗传学博士学位;2006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任职,期间于2008-201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罕见病瓷娃娃协会医学顾问和北京市翱翔计划专家,现主持包括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协同创新团队项目等的多个科研项目;主要科研成果有:发现人V型并指(趾)致病突变为HOXD13同源结构域的Q50R,并进行相关机制研究;发现一种与疼痛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建立多种遗传病基因诊断的技术平台,在中国人群成骨不全症和无汗无痛症的致病基因研究中成果显著。相关研究工作荣获中华医学科学二等奖、国家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杨涛:副研究员,博士,Email:yangtao2k@hotmail.com;电话:010-69156480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2019):骨骼系统发育不良的基因组学分析及相关致病基因的功能(2016YFE0128400);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项目(2016-2020):中国人群重要罕见病的精准诊疗技术与临床规范研究(2016YFC0905100);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16-2020):先天性骨骼畸形的致病机制及干预研究(2016-I2M- 3-003)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018):I 型胶原变异相关重型成骨不全症的基因治疗研究(81472053);
        [5]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12-2016)课题:生殖细胞基因组结构变异的致病机制(2012CB944603)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Mao B, Zhang J, You Y, Xiao J, Zhao X*. Mutations in the highly conserved 1A rod domain of keratin 9 responsible for 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in four Chinese families. J Dermatol. 2017 Oct 17. doi: 10.1111/1346- 8138.14087. [Epub ahead of print]
        [2]      李璐璐,李媛,林蔚,赵秀丽*. 一个角膜-鱼鳞病-耳聋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分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7, 34(5):462-5
        [3]      李闪,汪涵,苏华,高劲松,赵秀丽*. 应用PCR-HRM技术进行FGFR3热点突变的快速诊断.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7, 34(4):494-497
        [4]      汪涵, 赵秀丽*, 任秀智, 肖继芳, 张学. 成骨不全症家系COL1A1/2的大片段缺失突变分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6, 33(4):431-434
        [5]      刘彦山,黄颖之,赵秀丽*,张学.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致病基因突变的鉴定.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6, 33(1):34-37
        [6]      赵秀丽#,肖继芳,汪涵,任秀智,高劲松,吴易阳,卢超霞,孙悦,张学.成骨不全症的COL1A1/2突变谱和基因诊断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43):3484-3489
        [7]      Zhao X#, Tang Z, Zhang H, Atianjoh FE, Zhao JY, Liang L, Wang W, Guan X, Kao SC, Tiwari V, Gao YJ, Hoffman PN, Cui H, Li M, Dong X, Tao YX. A long noncoding RNA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 by silencing Kcna2 in primary afferent neurons. Nat Neurosci.2013, 16(8):1024-31
        [8]      Xu J, Zhao J, Zhao X#, LigonsD, Tiwari V, Atianjoh FE, Liang L, Zang W, Njoku D, Raja SN, Yaster M, Tao YX. Morphine tolerance and hyperalgesia mediated through mu opioid receptor-triggered activation of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 pathway in dorsal horn neurons. J Clin Invest. 2014, 124(2): 592-603.
        [9]      Cai F, Zhang YD, Zhao X, et al. Screening for AIP gene mutations in a Han Chinese pituitary adenoma cohort followed by LOH analysis. Eur J Endocrinol. 2013, 169: 867–884
 
        三、黄粤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成立于2009年,隶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利用多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肿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基因以及内在分子机制。目前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构建并优化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全基因组纯合突变体文库,目前使用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结合转座子插入突变载体构建了矩阵式突变文库。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种功能基因筛选研究从而发现参与以下重要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包括:多能性状态转变、干细胞分化、单倍体维持、DNA损伤修复,等。进一步利用细胞模型和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研究新发现的候选基因功能和具体作用机制。
        2)异倍体是大多数肿瘤细胞的共同特征,但是否是肿瘤发生的驱动因素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我们成功构建了多种三体(Trisomy)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株系,发现其细胞分化能力显著下降,为理解异倍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合理地解释了“异倍体悖论”,目前正利用这些三体细胞系研究异倍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3)建立和发展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
 
  黄粤,男,1973年6月出生,理学博士。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分子遗传学硕士学位; 2000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0-2004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化系工作,任助理研究员。期间于 2001-2002年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4-2009年在英国剑桥Sanger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2002年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 (A类); 2009年回国工作,入选所院“引进人才”,现任医学遗传学系研究员、“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开展基于胚胎干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实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近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EMBO journal, Genome Research.,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的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贾玉艳,副研究员,博士,Email:jiayuyan@ibms.pumc.edu.cn;电话:69156462.
        刘光,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liuguang@ibms.pumc.edu.cn;电话:69156462.
        张美丽,助理研究员,博士,Email:meilizhang@ibms.pumc.edu.cn;电话:69156462.
        闫月敏,主管技师,大专,Email: yan@ibms.pumc.edu.cn;电话:01-69156462.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410,“单倍体维持因子的筛选和鉴定 ”,2017/01-2020/12,62万元,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A0100103,“建立并验证调控PSC自我更新和发育多能性的网络调控模型”,2016/07 -20207/12,486万元,主持。
        [3]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013CB967002,“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眼细胞治疗致盲性眼病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2013/01 -2017/08,136万元,参加。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1231111, “用转座子介导的体细胞突变小鼠模型研究肿瘤克隆进化”、2013/01-2015/12,100万元,主持。
        [5]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011CB965203,“疾病来源ips的表观调控与突变基因定点修复研究”,2011/01 -2015/08,178万,主持。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Gaung Liu, Xue Wang, Yufang Liu, Meili Zhang, Tao Cai, Zhirong Shen, Yuyan Jia &Yue Huang. Arrayed mutant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 libraries facilitate phenotype-driven genetic scree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45(22): e180, 2017. DOI: 10.1093/nar/gkx857.
        [2]      Meili Zhang, Li Cheng, Yuyan Jia, Guang Liu, Cuiping Li, Shuhui Song, Allan Bradley &Yue Huang. Aneu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exhibit impaired differentiation and increased neoplastic potential. the EMBO Journal. 35(21): 2285-2300, 2016 [selected as the Cover Story, featured with a “News & Views”].
        [3]      Yuyan Jia, Hounan Wu, Liang Fang, Yun Liu, Li Cheng, Guang Liu, Meili Zhang &Yue Huang. Sorting of chromosomes on FACSAria SORP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ainting probes. Cytometry Part A. 89(9): 844-851, 2016 [featured with a “Commentary”]
        [4]      Yanni Ma, Nan Yao, Guang Liu, Lei Dong, Yufang Liu, Meili Zhang, Fang Wang, Bin Wang, Xueju Wei, He Dong, Lanlan Wang, Shaowei Ji, Junwu Zhang, Yangming Wang, Yue Huang*& Jia Yu*.  Functional screen reveals essential roles of miR-27a/24 in differenti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the EMBO Journal. 34(3): 361–378, 2015. [共同通讯作者]
        [5]      Meili Zhang, Yufang Liu, Guang Liu, Xin Li, Yuyan Jia, Lihong Sun, Liu Wang, Qi Zhou &Yue Huang. Rapidly Generating Knockout Mice from H19-Igf2 Engineered Andr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Cell Discovery. 1: e15031, 2015.
        [6]      Yue Huang*, Stephen J. Pettitt, Ge Guo, et al, Isolation of homozygous mutant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using a dual selection system, Nucleic Acids Research, 40(3): e21, 2012. [共同通讯作者]
 
        四、王冬来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成立于2018年,研究兴趣与方向:
        1)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发生
        2)  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转录调控
        3)  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2. 课题组负责人:


  王冬来,男,1983年生,天津市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9月-2018年3月先后在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Columbia 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训练。2018年4月作为“引进人才”受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院校“高端科技人才”引进专项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课题组正在建设之中,欢迎各位科研同仁加入课题组。开放的岗位有:实验室主管,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
 
        4.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Wang D#, Kon N#, Lasso G, Jiang L, Leng W, Zhu WG, Qin J, Honig B, Gu W*; Acetylation-regul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p53 and SET reveals a widespread regulatory mode; Nature; 2016.10; 538: 118-122
        [2]  Wang D#, Zhou J#, Liu X, Lu D, Shen C, Du Y, Wei F-Z, Song B, Lu X, Yu Y, Wang L, Zhao Y, Wang H, Yang Y, Yoshimitsu A, Zhang H, Zhu WG*; Methylation of SUV39H1 by SET7/9 results in heterochromatin relaxation and genome instability; PNAS; 2013.04; 110: 5516-21
        [3]  Liu X#, Wang D#, Zhao Y, Tu B, Zheng Z, Wang L, Wang H, Gu W, Roeder RG, Zhu WG*; Methyltransferase Set7/9 regulates p53 activity by interacting with Sirtuin 1 (SIRT1); PNAS; 2011.02; 108: 1925-30
        [4]  Wang D, Kon N, Tavana O, Gu W*; The "Readers" of Unacetylated p53 Represent a New Class of Acidic Domain Proteins; Nucleus 2017. 07; 8: 360-9
        [5]  Wang D, Kon N, Gu W*; Acidic Domains: "Converse Readers" for Acetylation Code; Oncotarget; 2016. 12; 7: 80101-2 (Invited Editorial)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前身为原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生物化学系,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于1920年组建的,并担任首任系主任。协和生化系曾在蛋白质变性理论、营养学和免疫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蜚声国际的成就,并为我国近代生物化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协和生化系逐步发展壮大,1989年、2004年连续两次被批准为“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1991年通过论证,建立了以生化系为主体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学系现已建成了以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的科研队伍,承担了大量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并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拥有大量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掌握了各种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与方法,为我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研、教学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50年来担任系主任的先后有刘士豪、梁植权、王琳芳、强伯勤;曾有众多著名的教授、学者在本系工作,如刘思职、王世真、吴德昌、李士谔、王克勤、刘士廉、池芝盛、潘华珍、刘培楠、王世中、蔡良琬、胡炳晟、陆如山、于树玉、吴冠芸等。生化系现有职工50多人,其中正、副研究员18人,中科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4人,形成了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11个课题组。现任学系主任为蒋澄宇博士(自2007年6月起)。
 
历届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1924~1942,吴宪教授。1910年吴宪通过当时的庚子赔款留美考试,于1911年8月赴美留学,1919年获得哈佛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20年春,吴宪应CMB邀请回国,参与创建PUMC生化系,最初任生理系助教,1921年任讲师。1922年,PUMC正式成立生物化学系。1924年7月1日,吴宪晋升为副教授,并担任生化系首任系主任(至1942年初),是当时PUMC各系中唯一的中国籍系主任。1928年吴宪晋升为教授,成为PUMC最早的中国籍三教授之一(另两位是林可胜、刘瑞恒)。吴宪担任系主任期间,在蛋白质变性理论、营养学和免疫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共发表论文约130篇。期间,在生化系工作过的刘思职、张昌颖、林国镐、陈同度、万昕、刘培楠、周启源、郑集、汪猷等,后来都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或营养学家。1930~1942年,刘思职在生化系创造性地利用化学定量方法研究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1934~1941年,张昌颖在生化系参与研究“植物食品蛋白质的提取”及“素膳的营养性质”两个课题。1931~1932年间,生化系为PUMC医本科生一年级开设生物化学课程,年总学时数为225。
        1947~1948,沈同教授。1948~1950,窦维廉(W.H.Adolph)教授。1945年9月15日,PUMC董事会和CMB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1947年3月,校董会任命李宗恩为校长,开始复校准备工作。1948年10月,PUMC复校后正式开学,生化系主任由北京大学生物系沈同教授兼任(1947~1948),不久改由燕京大学化学系主任窦维廉(Adolph)担任(1948~1950)。当时系里只有助教丁修湖、技术员洪健和1名秘书。窦维廉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将协和医院的临床血液化学室划归生化系。生化系继续为医本科生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以Bodensky著《生物化学》为教材。生化系招收了1名研究生(李佩珊),以及于树玉、潘华珍、吴德昌等6名进修生。于树玉、潘华珍和吴德昌教授后来都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及肿瘤生物化学家,以及放射毒理与辐射防护学专家。
        1951~1957,刘士豪教授。1951年1月,新中国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PUMC,将协和医院与军委卫生部直属中国医院合并,改称“中国协和医院”;PUMC 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生化系主任由原协和医院内科教授刘士豪担任,梁植权任副主任。刘士豪重视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继早年的钙磷代谢研究之后,50年代又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各种内分泌激素测定方法。他主编了教材《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1957年出版),并于1958年在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创建了内分泌科。
        1958~1984,梁植权教授。梁植权于1950年春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后,即启程回国,在生化系任职。此时生化系稍有壮大,成员有刚从美国回来的王世真(副教授)、赵绵(副教授)和杨德馨(讲师),还有方慈祺、吴德昌两名助教。当时生化系的主要任务是给医本科生讲授生化课程和编写讲义。科研方面,刘士豪研究血清中激素的定量测定;梁植权建立了纸电泳法,成功地用于临床检测血清蛋白。1960年,生化系成立生化教研室,王世中担任主任,成员有潘华珍、陈文为、张慧影等,负责医本科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每年学时数220。按照医大教学规划,为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1963年度生物化学讲课与实验课总学时比例应达到1:2。
        196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了10个专业班,由相关的研究所分别承办,实验医学研究所负责第一、二、三、五、十共5个专业班。学员主要选自卫生部直属医学院校五年制本科生,学制二年。第三专业班主修生化专业,38名学员来自多所医学院校的三年级优秀生,胡詠梅为班主任。1962年暑期生化专业班毕业,10名留生化系工作,即:赵敏顺、缪时英、陈松森、强伯勤、崔莲仙、陈兰英、王明耀、杨其修、季川和刘国仰;另有王惠媛、钱家骏分配在生化教研室。他们日后均成为生化系中坚。
        1984~1992,王琳芳教授。1984年,王琳芳继梁植权之后出任系主任,副主任沈珝琲、赵敏顺。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生化系为国家“生物化学重点学科点”,王琳芳等为学科带头人。这一时期,生化系分为9个科研组,结构与文革前相似,后逐渐产生若干新的课题组,高峰时人员过百。生化系科研工作欣欣向荣,成绩可观。
        1991年,国家计委批准以生化系为主体建立“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室”),主任王琳芳,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为顾方舟、沈珝琲。重点室边建设、边开放,于1992年4月开放,1993年11月通过验收。重点室面积3000平方米,国家投资600万元(100万美元外汇额度),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主要研究方向:(1)与重大疾病及细胞生物功能有关的基因结构、功能与表达;(2)与重大疾病及细胞生物功能有关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重点室的建立标志着生化系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2~2007,强伯勤教授。1992年12月,强伯勤接任生化系主任,副主任先后有沈珝琲、缪时英(常务)、郑德先、杨克恭(教学)、许彩民、彭小忠、蒋澄宇。2002年1月,教育部再次批准生化系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属理学类生物学学科,纳入国家“十五”建设计划。2002年9月,教育部和卫生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和PUMC紧密合作协议。自2003年起,PUMC的临床医学专业招生纳入清华大学招生计划,医预科由北大转到清华。1991~2004年,生化系的科研工作发生质的飞跃。与90年代初相比,年均科研经费由240万元增加到1188万元;虽发表论文总数没有增加,但SCI收录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由16%增加到42%;年均培养研究生由20人增加到43人。共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项,申请专利8项。
        2007~今,蒋澄宇教授。2007年,蒋澄宇接任生化系主任,副主任彭小忠。 目前,本学系已建成以中青年为骨干的科研队伍,承担大量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并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科研和研发做出重要贡献。生化系设立了“王克勤生命科学奖”,并与重点实验室联合设立了“青年优秀论文奖”、“吴宪优秀博士研究生”和“优秀实验记录”奖。目前,学系主要承担了八年制协和医本科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前沿进展讲座》和《科研导论》课程。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生化教研室成立于1993年,迄今一直由杨克恭教授负责,主要任务是安排并参与生化系的教学工作。生化系目前已培养2名专职教师(其中1人兼任教学秘书)。简介如下:
        张艳丽,2004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期间于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学习,于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呼吸研究所学习。工作至今,作为主讲教师承担《蛋白质生化导论》、《核酸生化导论》、《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基础及超微结构》等课程的主要授课任务。研究方向主要为SARS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RNA病毒及纳米材料导致的急性肺损伤致病机理的研究,在基础医学与转化医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作者的SCI论文7篇,影响因子合计38.338。专长于病毒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机制,以及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熟练掌握肺损伤小鼠模型构建、指标检测、分子克隆、细胞培养、蛋白表达等实验技术。近年来,承担、主要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及研究计划。
        王芳,2009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所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讲师一职,2012年晋升为副教授。从2009年起,担任4门面向所院全体研究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蛋白质生化导论》、《核酸生化导论》、《基因分子生物学原理》和《基因分子生物学》的主讲教师,系统性讲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从2013年起,院校教学改革之际,顺应所院研究生英文写作能力普遍欠缺的现状,以课程负责人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由于以上课程均采用国际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目,从2014年起,配合学系建立原版教材借阅制度。另一方面,也兼顾部分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编码RNA与造血细胞命运决定”,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影响因子(IF)累计160,其中在Cell Res(2011; 2017)、Nature Communication (2017)、Nucleic Acids Res(2013、2014)、Oncogene(2016)及 JBC(2014) 等发表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6 篇(IF 累计约70)。上述论文被SCI 期刊引用总计700 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30余次。主要的学术成绩包括:系统性鉴定造血干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的重要miRNA (JCell Biochem, 2009; J Cell Mol Med, 2009; Mol. Cells, 2014; J Biol Chem., 2014); 揭示miRNA与转录因子协同作用的新机制 (Nucleic Acids Res, 2013; 2014);发现红系分化过程中的miRNA自身加工代谢与分子间互作的新机制 (Cell Res, 2011; 2016); 揭示mi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BiochemBioph Res Co. 2006;Mol Biol Rep, 2012; Blood, 2012;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14; Oncogene, 2015; 2016);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学系承担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医学分子生物学前沿进展讲座》和《科研导论》。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是基础医学中最活跃的前沿,其理论与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由于分子生物学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学时有限,并且学生在医学预科阶段已经系统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因此,我们依据分子生物学与医学联系最密切的领域,比如:单基因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基因工程制药等主题,开设《分医学分子生物学前沿进展讲座》课程。以讲座形式重点介绍相关经典理论、常用方法和最前沿进展,以期为医大学生今后学习临床基础理论及从事科研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广、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的高端医学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工作能力。因此,学系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需求出发,结合学系的科研优势,并依托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领域内取得过突出成绩和作出贡献的科研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开设《科研导论》课程,主要介绍科研理念、科研思路、以及科研经验和成果,为医大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实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为保证讲授的权威性和严谨性,我们均采用最新版的国际权威原版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目,包括:2013年出版的,H. Lodish主编的《Molecular Cell Biology》, 7thed.;2013年出版的JamesD.Watson主编的《MolecularBiologyoftheGene》, 7th ed.。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自身进展迅速的特点,即使权威教科书中的结论也不断受到新的科学发现的挑战,课程授课过程中,会随时关注和跟进学科最新进展,优化教学大纲及教案,以保证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近年来,精准医疗、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兴起并取得重大突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因此,争论激烈并吸引众多关注。为顺应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也避免即将进入临床一线的学生盲目追求新技术新方法,从2015年起《医学分子生物学前沿进展讲座》课程中特异增开了“癌症治疗:个性化,新药靶点和免疫疗法”的专题内容,目的就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并引导学生合理预测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学系分管教学工作的彭小忠主任,留学归国至今一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期教授协和八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积极推动和促成学系的教学改革工作:从教育理念的改革入手,积极倡导双语教学,英文原版教材在生化系的课程中得到推广使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结合学生对科研的实际需求,组织开设了《科研导论》课程;同时极其注重学系的教学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大胆启用青年教师作课程负责人和授课骨干,鼓励他们参与尝试教学改革。其中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前沿进展讲座》的课程负责人许琪研究员结合自身特长,以及课程需求,申请并承担校级教改项目一项:“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学系的彭小忠老师,分别荣获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称号,和2016年“所院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许琪老师分别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和教育部的“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入选“第六批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四、特色教学工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以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实验室为依托,总体定位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医学前沿,充分发挥临床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以“围绕重大疾病,阐释分子机理,促进临床转化”的创新链条支撑健康中国建设。成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术中心、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引领国内基础医学发展方向。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广、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的高端医学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工作能力,尤其需要掌握基本的医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和进展,为今后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正不断结合国际医学生物学的前沿研究进展,高度重视国家对人口与健康的需求,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研究基础与特点,探讨与重大疾病及细胞重要生物功能相关的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信号传递,在分子与细胞水平上阐述重要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阐述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机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依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侧重培养学生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体系:
        为使学生近距离领略大师风采,本科生的课程加入“院士进讲堂”环节:其中《医学分子生物学前沿进展讲座》课程有强伯勤院士、刘德培院士两位院士参与授课;《科研导论》课程有曹雪涛院士、刘德培院士和沈岩院士三位院士参与授课。
        立足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开设《科研导论》课程。授课队伍分别由院士、教授、临床专家、师兄师姐组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和科研体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研工作;授课内容也是以科研方法论结合科研实例的展示,从理论和方法学上给予学生对科研全面的了解和接触。课程中间还穿插了组会观摩和重点实验室参观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接触一线科研工作者,并与他们交流切身的心得体会。
        学系每两年举办的“吴宪吴瑞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开阔国际化视野的机会。为了促进国内的医学研究者及时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方向、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国内外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同仁能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也为了纪念吴宪和吴瑞教授对生命医学研究的杰出贡献、推进国际学术交流,生化系每两年主办的“吴宪吴瑞国际学术研讨会”已连续召开了五届。每年以不同主题,邀请国际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不乏众多诺贝尔奖得主。本科生可免费参会,据统计每届参会本科生20~30人左右。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王琳芳/宋伟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生殖细胞的发生及其基因表达是生命进化中获得的一组特定的功能,受到严格的时空调控。研究组以雄性生殖细胞为对象,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方法,从细胞水平到整体水平,研究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程序表达的基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期科学地认识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同时探索与某些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课题组多次承担国家863、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博士点基金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院(所)长基金等课题。八十年代以来,采用基因筛选、LCM、DDRT-PCR等技术,自人和大鼠睾丸发现了约50个精子发生特异的新基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其中数个基因的基因结构、表达规律、选择性剪接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其编码蛋白质开展了三维结构及初步的功能研究,发现它们分别与生精细胞的一些重要功能密切相关(如细胞分裂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胞内囊泡转运顶体形成、核质转运、信号传导等),是构成精子发生信息流网络的重要分子。今后将进一步应用和建立多种技术平台,包括基因沉默、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及体内外生精重塑等,揭示精子蛋白质在生精细胞有丝分裂、凋亡、减数分裂和变形几个重要事件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一些重大疾病如肿瘤等发生的关系,为人类的生殖健康服务。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王琳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59年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研究生毕业。1960年至1961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科学院进修,回国后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工作至今。1981-1983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于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从事生殖生物学研究。1986-1992 年获美国洛氏基金会“Biotechnology Career Fellowship”每年赴美3 个月从事科研工作。
1984-1992年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系主任。1992年至2004年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被选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三届),中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两届),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一届)。现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基础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协和医大基础II学位分委会主席,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长期致力于蛋白质结构与抗原性关系的研究。60年代参与领导创制两种战备需要的动物血清代血浆;70年代开展针刺麻醉的分子基础的探索; 1978年后组织领导生殖生物学研究,对精子蛋白质的纯化,结构功能及其基因克隆与表达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于国内率先开展精子蛋白质基因在转录与翻译水平的基因表达研究,该工作获得1993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获得吴宪教授称号。1996年获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迄今发表论著百余篇。培养理学博士和医学博士百余名。
  宋伟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生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琳芳。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2项,所院基金项目2项,参加医科院协同创新团队项目1项,并作为课题骨干先后参加4项国家973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2012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新星”称号。2016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创新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项(第一发明人)。目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Cell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50分。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缪时英教授,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系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秘书长,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自1979年始进入精子膜蛋白的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蛋白质分离、纯化及其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先后承担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攻关、国家教委、卫生部等多项课题。八五、九五期间为国家“863”课题负责人。1999年起承担国家“973”项目,为子项目负责人。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获得1993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李凯助理研究员,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长非编码RNA与RNA结合蛋白质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精子发生过程中 lncRNA 及其相互作用复合体,建立其动态调控网络,并解析核心lncRNA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1项,参加医科院“创新工程项目”1项,参加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Rhomboid家族新成员RHBDD1在肿瘤发生中的机制研究 院所长基金 2010-2011 2010 2011
2 减数分裂中DNA重组、修复及稳定性 973   2011 2012
3 父/母源性生殖障碍诱发胚胎源性疾病风险评估及机制研究 973   2012 2013
4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RHBDD1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博士点基金   2012 2014
5 睾丸特异表达泛素连接酶RNF138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博士点基金   2012 2014
6 男用避孕方法的研究 支撑计划   2012 2015
7 减数分裂中DNA重组、修复及稳定性 973   2013 2015
8 Rhomboid家族新成员RHBDD1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新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基金”   2013 2014
9 膜内丝氨酸蛋白酶RHBDD1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促进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机制研究 自然基金   2014 2017
10 父/母源性生殖障碍诱发胚胎源性疾病风险评估及机制研究 973   2014 2016
11 精子发生中LncRNA及互作复合体表达的动态网络 973   2015 2019
12 胶原蛋白酶ADAMTS2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自然青年基金   2015 2017
13 膜内丝氨酸蛋白酶RHBDD1在结直肠癌的靶向与联合靶向治疗研究 自然青年基金   2016 2018
14 泛素连接酶RNF138抑制结直肠炎症-癌症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自然基金   2017 2020
15 肿瘤驱动基因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
 
院创新工程   2016 2020
16 干细胞异质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 院创新工程   2017 2021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Fang Wang, Wei Song, Hongmei Zhao, et al. The RNA-binding protein QKI5 regulates primary miR-124-1 processing via a distal RNA motif during erythropoiesis. Cell Research, 2017, 27(3): 416-439.
        2)      Longchang Xu, Yalan Lu, Deqiang Han, et al. Rnf138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spermatogonia in juvenile male mice. Cell Death and Disease,2017,8, e2795
        3)      Fei Miao, Mengmeng Zhang,et al. RHBDD1 upregulates EGFR via the AP-1 pathway in colorectal cancer. Oncotarget,2017,8(15): 25251-25260
        4)      Ruiqin Han, Qing Zhao, Shudong Zong,et al. A Novel TRIM Family Member, Trim69, Regulates Zebrafish Development Through p53-Mediated Apoptosis. Molecular Reproduction & Development,2016,82:1-13
        5)      Jun Fu, Rongyan Yao, Yanyun Luo, et al.Anti-GAPDHS antibodies: a biomarker of immune Infertility. Cell Tissue Res,2016,364:199–207
        6)      Deqiang Han, Junbo Liang, Yalan Lu,et al.Ubiquitylation of Rad51d Mediated by E3 Ligase Rnf138 Promotes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 PLOS ONE,2016,11(5):e0155476.
        7)      Ruiqin Han,Renxian Wang,Qing Zhao, et al. Trim69 regulates zebrafish brain development by ap-1 pathway.Scientific Reports,2016,6:24034
        8)      Yanchuan Li, Hui Wang, Xiaofei Zhou, et al. Cell intrinsic role of NF-κB-inducing kinase in regulating T cell-mediated immune and autoimmune responses. Scientific Reports,2016,6:22115
        9)      Jun Fu, Rongyan Yao. Yanyun Luo, et al. Immune Inrertility Should Be Positively Diagnosed UUsing an Accurate Method by Monitoring the Level of Anti-ACTL7a Antibody. Scientific Reports,2016,6:22844
        10)      Wei Song,Wenjie Liu,Hong Zhao,et al.Rhomboid Domain Containing 1  (RHBDD1)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EGFR Signaling Pathway.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6:8022,1-13
        11)      Yang Li, Han Wu, Wei Wu, et al.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TRIM family of ubiquitin E3 ligases. Cell Research,2014,24(6):762-765
        12)      Shan Lu, Renxian Wang, Congli Cai, et al. Small Kinetochore Associated Protein (SKAP) promotes UV-induced cell apoptosis through negatively regulating Pre-mRNA processing Factor 19 (Prp19). PLoS One,2014,9(4):e92712
        13)      Zebin Huang, Shangze Li, Wei Song, et al.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KDM1A) Contributes to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via Activation of the Wnt/B-Catenin Pathway by Down-Regulating Dickkopf-1 (DKK1). PLoS One,2013,8(7):e70077
        14)      Xiaoxia Ren, Wei Song , Wenjie Liu,et al.Rhomboid domain containing 1 inhibits cell apoptosis by upregulating AP-1 activity and its downstream target Bcl-3. FEBS Letters,2013,587: 1793-1798
        15)      Min-xian Qian, Ye Pang, Cui-hua Liu, et al. Acetylation-Mediated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core histones during DNA repair and spermatogenesis. Cell,2013,153:1012-1024
        16)      Jun Fu, Wei Song, Shudong Zong, et al.Dynamic alterations in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ACTL7a during capacitation in mouse spermatozoa. 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13,99(3):882-888
        17)      Xiaolu Li, Wei Zhuo,Jie Yu,et al. Structure of the 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of a dipeptide ABC transporter reveals a novel iron–sulfur cluster-binding domain. Acta Cryst,2013,D69: 256–265
        18)      Yongqing Han, Rong Li, Jinlan Ga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RING finger protein TRIM69, a novel testis E3 ubiquitin ligase and its subcellular localisation. BBRC,2012,429:6-11
        19)      Hong Zhao, Qinshan Li, Jian Wang, et al.Frequent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the folate-metabolising gene 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LoS ONE,2012,7(11): e49683
        20)      Wei Wu, Wei Song, Shuchun Li, et al.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by Bat3-enhanced YWK-II protein/APLP2 stability. J. Cell  Sciences,2012,125(18):4219-4229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源自RHBDD1的蛋白及其在制备用于检测结直肠癌或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中的用途 (201110310766.6) 
        2)      检测RHBDD1蛋白的ELISA方法及试剂盒(201610979636.4) 
        3)      一种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制备方法(201610642110.7) 
        4)      抗ACTL7a和GAPDH-2抗体的检测方法、试剂盒极其用途(201510164713.6) 
        5)      一种源自ARID2的抗原表位及其在抗体制备中的用途(201611060796.5)
 
        二、刘德培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珠蛋白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性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国家863重点项目杂合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与疾病的基因治疗、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国家973项目疾病来源iPS 的表观调控与突变基因定点修复研究等项目。主持心血管疾病973项目“重大血管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诊治与干预的基础研究”,并获得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的荣誉称号。课题组一共毕业博士生80多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0人,出站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后2人。
        课题组学术气氛活跃,注重交流,分别与约翰霍普金斯、哈佛、港大等相关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课题组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大家以诚相见,做到和而不同,为而不争,在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刘德培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男,1950年5月生,1986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87-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1990年回协和基础所工作,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原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评为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科学院(IOM)与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当选为国际医学科学院(IAPH)组织共同主席。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心血管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现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JMM杂志副主编。担任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委员会理事长。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陈厚早研究员,男,1978年2月出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2011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年破格为博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或资助。现任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脂质与脂蛋白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委员会委员等。
        张祝琴博士,男,助理研究员。
        郝德龙:男,主管技师,本科。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代谢与能量失衡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160万元 2017 2020
2 心血管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0万元 2015 2017
3 SIRT2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医科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50万元 2017 2017
4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经费 中共中央组织部机关事务管理局 180万元 2015 2017
5 衰老相关的重大血管疾病表观机制研究 基地平台建设-基本科研业务费 160万元 2017 2018
6 地中海贫血治疗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先导科研专项 100万元 2017 2020
7 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与分子基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50万元 2017 2020
8 心肌病全景图和心力衰竭综合干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50万元 2017 2020
9 血管损伤新模型的建立和研发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140万元 2017 2019
10 内源性Mic60蛋白在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中作用以及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75.28万元 2016 2019
11 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的大鼠基因剔除模型建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20万元 2015 2017
12 基因工程大鼠模型的研发与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10万元 2014 2017
13 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300万元 2013 2017
14 能量限制保护血管稳态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265万元 2014 2017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iu Y, Wang TT, Zhang R, Fu WY, Wang X, Wang F, Gao P, Ding YN, Xie Y, Hao DL, Chen HZ, Liu DP. Calorie restriction protects against experiment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in mice. J Exp Med 2016;213:2473-2488.
        2)      Chen HZ, Wang F, Gao P, Pei JF, Liu Y, Xu TT, Tang X, Fu WY, Lu J, Yan YF, Wang XM, Han L, Zhang ZQ, Zhang R, Zou MH, Liu DP. Age-Associated Sirtuin 1 Reduct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Links Vascular Senescence and Inflammation to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Circ Res 2016;119:1076-1088.
        3)      Zhang R, Chen HZ, Liu DP. The Four Layers of Aging. Cell Syst 2015;1:180-186.
        4)      Luo YX, Tang X, An XZ, Xie XM, Chen XF, Zhao X, Hao DL, Chen HZ, Liu DP. Sirt4 accelerates Ang II-induced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by inhibiting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Eur Heart J 2016.
        5)      Zhang ZQ, Ren SC, Tan Y, Li ZZ, Tang X, Wang TT, Hao DL, Zhao X, Chen HZ, Liu DP.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NKG2D ligands is involved in exacerbated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in Sirt6 heterozygous mice. Sci Rep 2016;6:23912.
        6)      Xu P, Tong Y, Liu XZ, Wang TT, Cheng L, Wang BY, Lv X, Huang Y, Liu DP. Both TALENs and CRISPR/Cas9 directly target the HBB IVS2-654 (C > T) mutation in beta-thalassemia-derived iPSCs. Sci Rep 2015;5:12065.
        7)      Mu WL, Wang YJ, Xu P, Hao DL, Liu XZ, Wang TT, Chen F, Chen HZ, Lv X, Liu DP. Sox2 Deacetylation by Sirt1 Is Involved in Mouse Somatic Reprogramming. Stem Cells 2015;33:2135-2147.
        8)      Zhang SM, Zhu LH, Chen HZ, Zhang R, Zhang P, Jiang DS, Gao L, Tian S, Wang L, Zhang Y, Wang PX, Zhang XF, Zhang XD, Liu DP, Li H.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 is critical for neointima formation following vascular injury. Nat Commun 2014;5:5160.
        9)      Chen HZ, Guo S, Li ZZ, Lu Y, Jiang DS, Zhang R, Lei H, Gao L, Zhang X, Zhang Y, Wang L, Zhu LH, Xiang M, Zhou Y, Wan Q, Dong H, Liu DP, Li H. A critical role for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 in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J Neurosci 2014;34:11897-11912.
        10)      Wang PX, Zhang R, Huang L, Zhu LH, Jiang DS, Chen HZ, Zhang Y, Tian S, Zhang XF, Zhang XD, Liu DP, Li H.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 is a key mediator of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Hepatol 2015;62:111-120.
        11)      Wan YZ, Gao P, Zhou S, Zhang ZQ, Hao DL, Lian LS, Li YJ, Chen HZ, Liu DP. SIRT1-mediated epigenetic downregulat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revents vascular endothelial replicative senescence. Aging Cell 2014;13:890-899.
        12)      Wu J, Zhou LQ, Yu W, Zhao ZG, Xie XM, Wang WT, Xiong J, Li M, Xue Z, Wang X, Zhang P, Mao BB, Hao DL, Lv X, Liu DP. PML4 facilitates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by enhancing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GATA-1. Blood 2014;123:261-270.
        13)      Chen HZ, Wan YZ, Liu DP. Cross-talk between SIRT1 and p66Shc in vascular diseases.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13;23:237-241.
        14)      Xue Z, Lv X, Song W, Wang X, Zhao GN, Wang WT, Xiong J, Mao BB, Yu W, Yang B, Wu J, Zhou LQ, Hao DL, Dong WJ, Liu DP, Liang CC. SIRT1 deacetylates SATB1 to facilitate MAR HS2-MAR epsilon interaction and promote epsilon-globin expression. Nucleic Acids Res 2012;40:4804-4815.
        15)      Zhou S, Chen HZ, Wan YZ, Zhang QJ, Wei YS, Huang S, Liu JJ, Lu YB, Zhang ZQ, Yang RF, Zhang R, Cai H, Liu DP, Liang CC. Repression of P66Shc expression by SIRT1 contributes to the prevention of hyperglycemia-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Circ Res 2011;109:639-648.
        16)      Lu L, Li L, Lv X, Wu XS, Liu DP, Liang CC. Modulations of hMOF autoacetylation by SIRT1 regulate hMOF recruitment and activities on the chromatin. Cell Res 2011;21:1182-1195.
        17)      Li L, Zhang HN, Chen HZ, Gao P, Zhu LH, Li HL, Lv X, Zhang QJ, Zhang R, Wang Z, She ZG, Wei YS, Du GH, Liu DP, Liang CC. SIRT1 acts as a modulator of neointima formation following vascular injury in mice. Circ Res 2011;108:1180-1189.
        18)      Li ZY, Xi Y, Zhu WN, Zeng C, Zhang ZQ, Guo ZC, Hao DL, Liu G, Feng L, Chen HZ, Chen F, Lv X, Liu DP, Liang CC. Positive regulation of hepatic miR-122 expression by HNF4alpha. J Hepatol 2011;55:602-611.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刘德培,陈厚早,王放。三羟基黄酮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腹主动脉瘤的药物中的用途。ZL201410184290.X
        2)      刘德培,宋崴,薛征,汪星,吕湘。SIRT1在制备上调珠蛋白基因表达及在制备治疗贫血药物中的用途。ZL200910180474.8
        3)      刘德培,陈锋,李家亮,徐珍,吕湘,梁植权。同时表达抗原特异性受体和外源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用其修饰的B淋巴细胞及其用途。ZL200910085463.1
        4)      刘德培,梁植权,孙立红,肖培根,杨瑞锋,陈厚早,张媛,刘光。IMMT基因敲除鼠的培育方法及该小鼠模型的用途。ZL201010186473.7
        5)      刘德培,周爽,陈厚早,万言珍。SIRT1在制备预防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ZL201010512403.6
 
        三、沈岩、许琪课题组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从事重性脑疾病致病/易感基因的识别及相应功能学研究。课题组主要研究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症、癫痫、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等重性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寻找疾病的易感基因和生物标志物;2)阐述疾病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3)探索疾病的治疗靶点。我们的兴趣在于探索和应用新的研究策略和方法:1)发现疾病的易感基因,并深入研究易感基因间的作用模式;2)利用先进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阐明易感基因如何参与到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3)挖掘可用于诊断或治疗的生物标志物;4)解释精神疾病与其它疾病共病现象;5)理解精神神经疾病中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6)针对靶基因开发基于病毒载体或新型药物的治疗方法。
        课题组现有先进的神经科学研究平台,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可以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提供合理完善的培养计划。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沈岩研究员,男,1951年10月19日出生,分子遗传学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复杂疾病发病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9年1月至1979年3月,陕西省延安县插队知青/赤脚医生;1979年6月至1980年11月,北京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工;1980年12月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技工、技师、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至1984年于北京市职工大学(业余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大专学历),1987年至198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职申请硕士学位,获生化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
        在单基因遗传病研究方面,通过与临床单位的合作,先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Nature Genetics,2001, 27: 151)、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Annals of Neurology,2003, 54: 239)、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肢痛症(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04; 41: 171)、CRYGS基因突变导致单纯先天性白内障(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05; 42: 706)。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方面,通过提出分析多基因联合效应与疾病关系的新研究策略,与合作伙伴一起,以精神分裂症为切入点,在国际上首次以疾病相关的整条通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路上所涉及的基因组合作用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这一研究策略和方法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Molecular Psychiatry, 2004, 9: 510)。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的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项目,并担任项目执行组成员,负责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担任务的组织领导和计划实施。参加痢疾杆菌福氏2A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工作。参与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测序工作。建立了发育中期人胎脑海马基因表达谱,发现13个基因可能与出生后海马学习记忆功能有联系。参加甲型血友病、地中海贫血、脆性X综合征等遗传病基因诊断研究。
        已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160余篇、综述32篇、参加编写专著8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和第2完成人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第1完成人和第2完成人各1项)、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和第2完成人各1项)。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许琪研究员,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女,1975年1月10日出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2004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9年受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受聘为“协和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
        近10年来一直从事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曾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863课题1项、973课题3项、863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面上、重点、优青、杰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医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神经科学与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研究”首席研究员。现任《Molecular & Cellular Epilepsy》、《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遗传》等国内外期刊杂志的编委;中国生化学会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分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常务委员。
        现已在Nature(2015)、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7)、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5)、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2011)、Nature Genetics(2011)、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9,2010)、Molecular Psychiatry(2004)等期刊发表有关精神疾病研究的SCI论文60余篇,同时参加编写专著1部,申请精神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等相关国家发明专利6项。于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以其主持的863课题工作为主体的成果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2006年获由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和教育部评审的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10年入选“第六批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同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沙龙泽博士,许琪课题组助理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许琪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相关工作发表于 J Exp Med (2017),Mol Neurobiol(2016,,2014),Sci. Bull(2018)等学术期刊。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81501131;2016-2018,24万元),2016年度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新技术研发》,从事阿尔兹海默病的遗传诊断芯片研发工作。
        修建波博士,许琪课题组助理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胡海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等情感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了TAI-FISH技术用以研究喜悦和厌恶刺激如何激活脑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相关工作发表于Nat Neurosci(2015)等学术期刊。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韦晖博士,许琪课题组助理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琪/沈岩课题组,从事重症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运用多维度生物标志物建立重症精神疾病早期预警体系;(2)重症精神疾病的遗传学机制;(3)自身免疫在重症精神疾病中的致病机制。已发表论文有:(1)精神分裂症血浆miRNA生物标志物的筛查(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5);(2)PGD2水平对MDD样行为的影响(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2017)。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一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一项;参与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中一项为子课题负责人。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重性精神疾病发病机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50万元 2017 2021
2 基于家系的重性精神疾病间发生重叠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29 万元 2015 2019
3 DTNBP1选择性剪接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100 万元 2013 2015
4 星形胶质细胞mTOR通路异常激活在内侧颞叶癫痫中致病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0 万元 2015 2018
5 MDD分子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机制 973子课题 211万元 2013 2017
6 精神分裂症精准化诊断技术研究 北京市科技计划 600万元 2015 2017
7 神经科学与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1510万 2016 2020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Na Cai#, Tim B. Bigdeli#, Warren Kretzschmar#, Yihan Li#, …., Qi Xu*, Jun Wang*, Kenneth S. Kendler*& Jonathan Flint*. Spars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two loci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ature. 2015 Jul 30;523(7562):588-91. (首次在全基因组范围报道重度抑郁症的易感基因,被科学界和媒体广泛报道)
        2)      Wei H#, Yuan Y#, Liu S, Wang C, Yang F, Lu Z, Wang C, Deng H, Zhao J, Shen Y, Zhang C*, Yu X*, Xu Q*.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miRNA levels in schizophreni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5 Nov 1, 172(11): 1141-1147.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跟踪随访,挖掘到两个新的miRNA可作为诊断标志物,发表于精神疾病领域top1的杂志)
        3)      Sha L*, Wang X*, Li J, Shi X, Wu L, Shen Y, Xu Q* Pharmacologic inhibition of Hsp90 to prevent GLT-1 degradation a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epilepsy. J Exp Med. 2017 Feb;214(2):547-563. (Highlighted by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4)      Wang X#, Sha L#, Sun N, Shen Y, Xu Q*. Deletion of mTOR in Reactive Astrocytes Suppresses Chronic Seizures in a Mouse Model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Mol Neurobiol. 2017 Jan;54(1):175-187.
        5)      Sha L#, Wu X#, Yao Y, Wen B, Feng J, Sha Z, Wang X, Xing X, Dou W, Jin L, Li W, Wang N, Shen Y, Wang J, Wu L, Xu Q*. Notch signaling activation promotes seizure activity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Mol Neurobiol. 2014 Apr;49(2):633-44.
        6)      Shi Y#, Li Z#, Xu Q#, Wang T, Li T, Shen J, Zhang F, Chen J, Zhou G, Ji W, Li B, Xu Y, Liu D, Wang P, Yang P, Liu B, Sun W, Wan C, Qin S, He G, Steinberg S, Cichon S, Werge T, Sigurdsson E, Tosato S, Palotie A, Nöthen MM, Rietschel M, Ophoff RA, Collier DA, Rujescu D, Clair DS, Stefansson H, Stefansson K, Ji J, Wang Q, Li W, Zheng L, Zhang H, Feng G, He L*. Common variants on 8p12 and 1q24.2 confer risk of schizophrenia. Nature Genetics. 2011 Oct 30;43(12):1224-7. (首次报道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范围的易感基因)
        7)      Weirui Guo#, Yanbo Chen#, Xiaohong Zhou#, Amar Kar, Payal Ray, Xiaoping Chen, Elizabeth J Rao, Mengxue Yang, Haihong Ye, Li Zhu, Jianghong Liu, Meng Xu, Yanlian Yang, Chen Wang, David Zhang, Eileen H Bigio, Marsel Mesulam, Yan Shen*, Qi Xu*, Kazuo Fushimi, Jane Y Wu*. An ALS-associated mutation affecting TDP-43 enhances protein aggregation, fibril formation and neurotoxicity.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2011 Jun 12; 18(7):822-30.
        8)      Zhang J, Chen Y, Zhang K, Yang H, Sun Y, Fang Y, Shen Y*, Xu Q*. A cis-Phase Interaction Study of Genetic Variants Within the MAOA Gen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0 Nov 1;68(9):795-800.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许琪,沙龙泽,沈岩。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在制备治疗癫痫的药物中的用途。ZL201510146512.3
 
        四、蒋澄宇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自从2003年建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呼吸系统肺损伤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的研究和药物研发。阐述了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H5N1,甲流,和艾博拉等病毒和微纳米细颗粒物引发致病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自然·医学》、《自然·通讯》、和《科学·信号》等杂志上。曾获得中, 美, 欧盟等国专利,并曾独家转让给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制药公司和欧盟的生物技术公司。目前课题组有教授1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名,高级技师1名,博士后2名,技术员2名,研究生10余名。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蒋澄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病理与实验室药学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工作。蒋澄宇回国后致力于植物药新组分小RNA的药理学及呼吸系统肺损伤相关疾病研究。发现了草药新的有效成分小RNA以脂质汤剂体形式进入机体的递送方式,阐述了植物来源小RNA的药效机理。解析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病死率高达20%-50%的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分子机制,提出了临床诊断或干预方法。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 Medicine,Molecular Psychiatry,Cell Research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连续5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蒋澄宇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等荣誉称号,是973研究计划呼吸系统疾病领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3.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肺损伤相关疾病整体调节的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14 2019
2 大气细颗粒物引发呼吸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干预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 402 2015 2019
3 病原体感染导致肺气血屏障损伤的关键机制和干预新靶点 重大项目 339 2015 2019
4 重症肺炎和急性肺损伤新型诊断标准的建立及临床防治方案的优化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 2016
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在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导致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2014 2016
6 非编码RNA-蛋白质功能网络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理研究和防护药物研发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290 2013 2017
7 急性肺损伤的精确转化医学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 2016
8 Metabolic Regulation and Its Roles i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2014 2015
 

        4.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Du, J., Liang, Z., Xu, J., Zhao, Y., Li, X., Zhang, Y., ...& Jiang, C. (2017). Plant-derived phosphocholine facilitates cellular uptake of anti-pulmonary fibrotic HJT-sRNA-m7.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1-12.
        2)      Zhang, Y.L., Tang, J., Yang, N., Liu, Q., Zhang, Q.C., Zhang, Y.X., Li, N., Zhao, Y., Li, S.W., Liu, S., Zhou, H.D., Li, X., Tian, M.Y., Deng, J.J., Xie, P., Sun, Y., Lu, H.J., Zhang, M.Q., Jin, N.Y., Jiang, C., FAT10 Is Critical in Influenza A Virus Replication by Inhibiting Type I IF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6
        3)      Ju X., Yan Y., Liu Q., Li N., Sheng M., Zhang L., Li X., Liang Z., Huang F., Liu K., Zhao Y., Zhang Y., Zou Z., Du J., Zhong Y., Zhou H., Yang P., Lu H., Tian M., Li D., Zhang J., Jin N., Jiang C. Neuraminidase of influenza A virus binds 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s directly and induces lysosome rupture, Journal of Virology, 2015
        4)      Zou, Z, Yan, Y, Shu, Y, Gao, R, Sun, Y, Li, X, Ju, X, Liang, Z, Liu, Q, Zhao, Y, Guo, F, Bai, T, Han, Z, Zhu, J, Zhou, H, Huang, F, Li, C, Lu, H, Li, N, Li, D, Jin, N, Penninger*, JM, Jiang*, C (2014)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protects from lethal Avian Influenca A H5N1 Infections Nat Commun 10.1038/ncomms4594.
        5)      Huang, F, Guo, J, Zou, Z, Liu, J, Cao, B, Zhang, S, Li, H, Wang, W, Sheng, M, Liu, S, Pan, J, Bao, C, Zeng, M, Xiao, H, Qian, G, Hu, X, Chen, Y, Chen, Y, Zhao, Y, Liu, Q, Zhou, H, Zhu, J, Gao, H, Yang, S, Liu X, Zheng, S, Yang, J, Diao, H, Cao, H, Wu, Y, Zhao, M, Tan, S, Guo, D, Zhao, X, Ye,Y, Wu, W, Xu, Y, Penninger, JM, Li, D, Gao*, G, Jiang*, C, Li*, L (2014) Angiotensin II plasma levels are linked to disease severity and predict fatal outcomes in H7N9-infected patients. Nat Commun 10.1038/ncomms4595
        6)      Xu*, C, Ju, X, Song, D, Huang, F, Tang D, Zou, Z, Zhang, C, Joshi, T, Jia, L, Xu, W, Xu, K, Wang, Q, Xiong, Y, Guo, Z, Chen, X, Huang, F, Xu, J, Zhong, Y, Zhu, Y, Peg, Y, Wang, L, Zhang, X, Jiang, R, Li, D, Jiang, T, Xu, D, Jiang*, C (2014) An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psych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ome-wide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human adaption to the extreme climate at the Antarctic Dome Argus Mol Psychiatry 10.1038/mp.2014.72.
        7)      Sheng, M, Zhong, Y, Chen, Y, Du, J, Ju, X, Zhao, C, Zhang, G, Zhang, L, Liu, K, Yang, N, Xie, P, Li, D, Zhang*, M.Q, Jiang*, C (2014) Hsa-miR-1246, hsa-miR-320a and hsa-miR-196b-5p inhibitors can reduce the cytotoxicity of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in vitroSci China Life Sci. 57(10):959-72
        8)      Wang, W, Yang, P, Zhong, Y, Zhao, Z, Xing, L, Zhao, Y, Zou, Z, Zhang, Y, Li, C, Li, T, Wang, C, Wang, Z, Yu, X, Cao, B, Gao, X, Penninger, J, Wang*, X, Jiang*, C (2013)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XCL-10/ IP-10 Ameliorated Influenza A (H1N1)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Cell Res. 23:577-580
        9)      Yan, Y, Zou, Z, Sun, Y, Li, X, Xu, K, Wei, Y, Jin*, N, Jiang*, C (2013) Anti-Malaria Drug Chloroquine is High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nfection in an Animal Model Cell Res. 23:300-302
        10)      Zhang, Y, Deng, J, Zhang, Y, Guo, F, Li, C, Zou, Z, Xi, W, Tang, J, Sun, Y, Yang, P, Han, Z, Jiang*, C (2013) Functionaliz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ause Reversible Acute Lung Injury and Induce Fibrosis in Mice J. Mol. Med. 91:117-128
        11)      Sun, Y, Li, C, Shu, Y, Wang, H, Ju, X, Zou, Z,Wang, H, Rao, S, Guo, F, Liu, H, Nan, W, Zhao, Y, Yan, Y, Tang, J, Zhao, C, Yang, P, Liu, K, Wang, S, Lu, H, Li, X, Tan, L, Gao, R, Song, J, Gao, X, Tan, X, Qin, Y, Xu, K, Li D, Jin*, N, Jiang*, C (2012)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Ameliorates Acute Lung Injury Caused by Avian Influenza A H5N1 Infection. Science Signaling (Cover Story) 5 (212) ra16
        12)      Yang, N, Ma, P, Lang, J, Zhang, Y, Deng, J, Ju, X, Zhang, G, Jiang*, C (2012) Phosphatidylinositol 4-Kinase III_ Is Required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pike-mediated Cell Entry. J. Biol. Chem. 287(11) 8457-8467
        13)      Li, C, Yang, P, Sun, Y, Li, T, Wang, C, Wang, Z, Zou, Z, Yan, Y, Wang, W, Wang, C, Chen, Z, Xing, L, Tang, C, Ju, X, Guo, F, Deng, J, Zhao, Y, Yang, P, Tang, J, Wang, H, Zhao, Z, Yin, Z, Cao, B, Wang*, X, Jiang*, C (2012) IL-17 response mediates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Cell Res. 22:528-538
 
        5.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SSU72蛋白的应用(MP1613950)
        2)      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核酸递送试剂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产品(PCT/CN2017/078683)
        3)      小RNA及其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纤维增生性病症和/或综合(PCT/CN2017/078815)
        4)      CXCL-10抑制剂在制备和/或预防肺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201210150909.6)
 
        五、刘英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欧洲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等研究项目。以通讯作者近年在Hepatology、Human Molecular Genetics、Journal Medical Genetics、Diabetes等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2012年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称号。课题组现有副主任技师1人、副研究员1人,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5人。已培养毕业博士生8人、硕士生14人。直博研究生刘杨完成的“线粒体生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获得200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直博研究生李景云完成的“发作性运动源性手足舞蹈徐动症致病基因突变筛查”论文被评选为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博士生李铭2015年被评为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陈康梅因圆满完成“HBV相关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ATF6启动子结构和功能研究 ”,获得2013年国家奖学金。课题组研究方向为: 1. 多基因疾病易感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多基因疾病易感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乙等重大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找、鉴定与疾病以及药物疗效相关的基因及遗传多态性位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功能研究,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肝细胞肝癌提供新的基于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潜在靶点,为抗HBV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 单基因疾病致病基因的识别及其功能研究:通过基因突变筛查策略识别单基因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基因,并研究致病基因突变体导致突触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刘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1年10月出生,1999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鸟取大学生命科学系生物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自1999年5月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8年7月任副所院长。现任北京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监事长、《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2015年荣获第七届“国家卫生计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伍晓盼副研究员,男,1984年1月出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乙型肝炎、肝癌等肝脏代谢类疾病易感基因的功能调控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8110154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功能研究”。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一项,主要进行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遗传学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在乙肝相关肝癌遗传易感性及其分子机制、乙型肝炎重症化转归及慢性乙肝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发作性运动源性手足舞蹈徐动症致病基因PRRT2突变体的突触传递功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0 2014 2017
2 Prrt2与突触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神经元兴奋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 15 2017 2017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Genetic Variation in STAT4 Predicts Response to Interferon-a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 2016;63( 4):1102-1111
        2)      PRRT2 Mutant Leads to Dysfunction of Glutamate Signaling.Int. J. Mol. Sci. 2015;16:9134-9151.
        3)      A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ADAR1 gene affects HBsAg seroclearance both spontaneously and interferon induced.Liver Int. 2014; 34: 1560–1565.
        4)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polymorphisms in the HLA-DR region associated with non-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s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14;23(8):2210-2219
        5)      A missense polymorphism in ATF6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bably by altering ATF6 levelInt J Cancer.2014; 135:61–68 
        6)      Polymorphisms in the VEGFA promoter a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altering promoter activity. Int J Cancer. 2013;133(5):1085-93
        7)      Replication of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sceptibility Loci in a Chinese PopulationPLoS ONE. 2013,8(10): e77315. doi:10.1371/journal.pone.0077315
        8)      CD3Z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Immune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Two Independent Chinese PopulationsPLoS ONE. 2012, 7(4): e35303. doi:10.1371/journal.pone.0035303
        9)      Targeted genomic sequencing identifies PRRT2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paroxysmal kinesigenic choreoathetosisJ Med Genet. 2012;49:76-78
        10)      Evaluation of susceptibility locus for response to interferon-α based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Chinese. Antiviral Research. 2012;93(2):297-300
        11)      Polymorphisms in ADAR1gene affect response to interferon alpha based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in Han Chinese. Antiviral Research. 2012;94: 272–275
 
        六、余佳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由张俊武研究员建立于1993年,承担过国家七五、863、基础研究重大前期专项、973、重大科学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等,过去近二十年重点研究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造血相关基因功能及机制及老年性痴呆(AD)相关基因,已毕业博士33人,硕士6人。共发表论文130多篇(SCI 44篇)。2012年,余佳研究员接任课题组长,现有工作人员包括:余佳(研究员)、 张俊武(研究员)、马艳妮(副研究员)、王小爽(助理研究员)、赵华路(副主任技师)、司艳敏(技术员)、郭江涛(技术员)、何金蓉(技术员)及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2人,联合培养博士后1人。课题组现阶段以RNA和干细胞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建立了完善的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研究体系、RNA实验体系及计算生物学平台,并与国内外多个领域内一流实验室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享研究资源、共同培养研究生与博士后。课题组既有丰富的历史沉淀,又年轻而朝气蓬勃,学术气氛积极向上,致力于成为“严谨、求实、快乐、奋进”的研究团队。欢迎各位有志于科学研究、对干细胞及RNA生物学感兴趣的考生报考。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余佳研究员,男,1978年生,博士生导师,RNA与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组组长,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理学博士。2006-200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工作(Post-doc)。2007-2009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工作(Post-doc),师从毛囊干细胞发现者之一Robert Lavker教授。2009年10月作为人才引进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12年4月聘任为研究组长,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等;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973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生命科学部)、北京市“科技新星”(2011)、“协和新星”(2010)、人事部“回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 (2010)等人才计划支持。余佳博士同时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以色列Weizmann研究所联合实验室PI,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项目首席科学家,人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首批倡议及参加成员。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EMBO Journal、Cell Research、Cancer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Autophagy、Oncogene、MCB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引用1900余次。目前担任北京市生化协会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Blood, Nucleic Acids Research, Oncogene, Cancer Research, MCB, JBC等杂志特邀审稿人。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张俊武研究员,男,1946年9月出生。1970年北京大学生化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作助教。1979年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所。1985-88及1991-92在美国Univ. of Washington医学遗传专业和Markey分子医学中心做senior fellow。1993年为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4年获博导资格。研究过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基因诊断、老年性痴呆相关基因、低氧应答机制和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近几年重点研究与髓系细胞分化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的蛋白质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功能机制及表达调控。共发表论文160余篇(SCI 77篇,SCI引用千余次)。曾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2项,第2或3完成人)及8项部级成果奖(一等1项,二等7项,5项为第1或2完成人)。主编论著1部《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病》,参编10部。多年作为研究生《基因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主讲之一。1998年被评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马艳妮副研究员,女,1981年11月出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8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理学博士。2008-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1年7月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作为科研骨干参与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017)、“协和新星”(2015)等人才计划支持。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MBO J、Mol Cell Bio、Sci Rep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篇。以共作者在Cell Res、Oncogene、NAR、Cancer Res、Cell Death&Differ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篇。目前研究方向为非编码RNA及RNA结合蛋白在多能干细胞分化、红细胞发育成熟、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功能机制研究。
        王小爽助理研究员,女,1985年10月出生,博士。2011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理学博士。2011-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6年9月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共作者在Blood、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 Natl Acad Sci USA、J Infect Di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目前研究方向为非编码RNA及RNA结合蛋白在髓系分化及白血病调控中的功能机制,以及非编码RNA加工与成熟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干细胞分化与相关疾病中的功能机理。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造血细胞发育调控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50 2018 2022
2 造血干细胞异质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200 2017 2020
3 长非编码RNA在造血髓系分化发育中的功能和机制 重点项目 273 2016 2020
4 精子发生中LncRNA及互作复合体表达的动态网络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39 2015 2019
5 中胚层主导性miRNA基因簇的鉴定及其“表型弹性”的分子机制探索 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80 2015 2017
6 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组织炎症恶性转化过程中“节点miRNA”分子的鉴定、分子机制及表达调控研究 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70 2012 2014
7 Linc-CEBPG与KSRP的相互作用对单核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理研究 面上项目 80 2014 2017
8 造血干细胞发育、维持与再生的调控机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0 2016 2020
9 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命运与调控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 973前期导向项目 150 2011 2015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Hongmei Zhao†, Xiaoshuang Wang†, Ping Yi†, Yanmin Si, Puwen Tan, Jinrong He , Shan Yu, Yue Ren, Yanni Ma, Junwu Zhang, Dong Wang*, Fang Wang*, Jia Yu*. KSRP specifies monocytic and granulocytic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regulating miR-129 biogenesis and RUNX1 expres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In press.
        2)      Fang Wang†, Wei Song†, Hongmei Zhao†, Yanni Ma, Yuxia Li, Di Zhai, JingnanPi, Yanmin Si, Jiayue Xu, Lei Dong, Rui Su, Mengmeng Zhang, Yong Zhu, Xiaoxia Ren, Fei Miao, Wenjie Liu, Feng Li, Junwu Zhang, Aibin He, Ge Shan,Jingyi Hui, Linfang Wang, Jia Yu*. The RNA-binding protein QKI5 regulates primary miR-124-1 processing via a distal RNA motif during erythropoiesis. Cell Research. 2017 Mar; 27(3):416-439.
        3)      Yongfei Hu, Yan Huang, Ying Yi, Hongwei Wang, Bing Liu*, Jia Yu*, Dong Wang*.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highlights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autophagy-related genes dur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formation in mouse embryos. Autophagy. 2017 Apr 3;13(4):770-771.
        4)      Ying Yi, Yue Zhao, Chunhua Li, Lin Zhang, Huiying Huang, Yana Li, LanlanLiu, Ping Hou, Tianyu Cui, Puwen Tan, Yongfei Hu, Ting Zhang, Yan Huang,Xiaobo Li*, Jia Yu*, Dong Wang*. RAID v2.0: an updated resource of RNA-associated interactions across organism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 Jan 4;45(D1):D115-D118.
        5)      S Ai, Y Peng, C Li, F Gu, X Yu, Y Yue, Q Ma, J Chen, Z Lin, P Zhou, H Xie, TW Prendiville, W Zheng, Y Liu, SH Orkin, DZ Wang, J Yu, WT Pu, A He. EED orchestration of heart maturation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HDACs is H3K27me3-independent. Elife. 2017;6.
        6)      Rui Su†, Lei Dong†, Dongling Zou, Hongmei Zhao, Yue Ren, Feng Li, Ping Yi, Lanfang Li, Yong Zhu, Yanni Ma, Jing Wang, Fang Wang*, Jia Yu*. microRNA-23a, -27a and -24 synergistically regulate JAK1/Stat3 cascade and serve as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human acute erythroid leukemia. Oncogene. 2016 Nov 17;35 (46):6001-6014. 
        7)      Weibin Wang†, Lijun Zhao†, Xueju Wei, Lanlan Wang, Siqi Liu, Yu Yang, Fang Wang, Guotao Sun, Junwu Zhang, Yanni Ma*, Yupei Zhao*, Jia Yu*. MicroRNA-320a promotes 5-FU resistance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Jun 9;6:27641.
        8)      Feng Li, Ping Yi, Jingnan Pi, Lanfang Li, Fang Wang*, Aihua Liang*, Jia Yu*.QKI5-medi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the histone variant macroH2A1 regulates gastric carcinogenesis. Oncotarget. 2016 May 31;7(22):32821-34.
        9)      Haixin Yin†, Peng Song†, Rui Su, Guihua Yang, Lei Dong, Min Luo, Bin Wang, Bei Gong, Changzheng Liu, Wei Song, Fang Wang, Yan-Ni Ma, Jun-Wu Zhang, Weibin Wang*, Jia Yu*. DNA Methylation mediated down-regulating ofMicroRNA-33b and its role in gastric cancer.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Jan 5;6:18824.
        10)      Yanni Ma†, Nan Yao†, Guang Liu†, Lei Dong, Fang Wang, Bin Wang, He Dong,Xueju Wei, Meili Zhang, Shaowei Ji, Yufang Liu, Junwu Zhang, Yangming Wang, Yue Huang*, Jia Yu*. Functional screen reveals essential roles of miR-27a/24 in differenti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 The EMBO Journal. 2015. 34(3):361–378.
        11)      Yuxuan Wang†, Changzheng Liu†, Min Luo†, Zhengyi Zhang†, Jianan Gong, Jingjing Li, Lei Dong, Haishuang Lin, Yanni Ma, Fang Wang, Yi Wang, Jie Chen, Junwu Zhang, Hongyan Jia, Yan Kong, Jia Yu*.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duced miR-29s-cateninδ signaling suppresses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Cancer Research. 2015 April 1. 75(7):1332-44.
        12)      W Song, W-J Liu, H Zhao, S-Z Li, X Guan, J-M Ying, Y-F Zhang, X-X Ren,Fei Miao, M-M Zhang, X-L Li, F Wu, Y-C Zhao, Y-Y Tian, W-M Wu, J Fu, J-B Liang, W Wu, C-Z Liu, J Yu, S-D Zong, S-Y Miao, X-D Zhang, L-F Wang. Rhomboid domain containing 1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EGFR signaling pathwa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Aug 24;6:8022.
        13)      W-Z Peng, S Si, Q Zhang, C Li, F Zhao, F Wang, J Yu*, R Ma*. Long non-coding RNA MEG3 functions as 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to regulate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Research. 2015 Aug 8;34:79.
        14)      Z Li, H Lei, M Luo, Y Wang, L Dong, Y Ma, C Liu, W Song, F Wang, J Zhang, J Shen*, J Yu*. DNA methylation downregulated mir-10b act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gastric cancer. Gastric Cancer. 2015 Jan;18(1):43-54. (Cited by 119)
        15)      J Gong†, J Li†, Y Wang†, C Liu†, H Jia, C Jiang, Y Wang, M Luo, H Zhao, L Dong, W Song, F Wang, W Wang, J Zhang*, J Yu*. Characterization of miR-29 family express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ir mechanistic roles in gastric cancer. Carcinogenesis. 2014. 35 (2):497-506. (Cited by 37)
        16)      F Wang†, Y Zhu†, L Guo†, L Dong, H Liu, H Yin, Z Zhang, Y Li, C Liu,Y Ma, W Song, A He, Q Wang, L Wang, J Zhang, J Li, J Yu*. A regulatory circuit comprising GATA1/2 switch and microRNA-27a/24 promotes erythropoiesi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4 Jan;42(1):442-457.
        17)      J-N Gong†, J Yu†, H-S Lin†, X-H Zhang, X-L Yin, Z Xiao, F Wang, X-S Wang, R Su, C Shen, H-L Zhao, Y-N Ma and J-W Zhang. The role, mechanism and potentially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microRNA-29 family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2014) 21, 100-112.
        18)      Y Ma, B Wang, F Jiang, D Wang, H Liu, Y Yan, H Dong, F Wang, B Gong, Y Zhu, L Dong, H Yin, Z Zhang, H Zhao, Z Wu, J Zhang, J Zhou, J Yu*. A Feedback Loop Consisting of MicroRNA 23a/27a and the β-Like Globin Suppressors KLF3 and SP1 Regulates Globin Gene Expressio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2013 Oct; 33(20):3994-4007.
        19)      Y Zhu†, D Wang†, F Wang†, T Li, L Dong, H Liu, Y Ma, F Jiang, H Yin, W Yan, M Luo, Z Tang, G Zhang, Q Wang, J Zhang, J Zhou, J Yu*.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ATA-1-regulated miRNAs reveals miR-23a to be a positive modulator of erythropoiesi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3. Apr; 41(7):4129-43.
        20)      Jia Yu*, Fang Wang. Recent progress in microRNA study: Benefits from technique advance.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July 2012. 55 (7): 649-650. Invited comment.
        21)      X Wang†, J Gong†, J Yu, F Wang, X Zhang, X Yin, Z Tan, Z Luo, G Yang, C Shen, J Zhang. MicroRNA-29a and microRNA-142-3p are regulators of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lood. 2012 May 24;119(21):4992-5004. (Cited by 90)
 
        七、石磊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实验室1978年由潘华珍教授创建,主要研究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理及红细胞膜异常的血液病分子机理研究。1993年许彩民教授接课题组后继续此方向的研究,同时开始进行肿瘤细胞凋亡与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与调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进展,发表了一系列的SCI学术研究论文。2014年石磊教授接任课题组长,继续开展膜蛋白和生物膜相关研究,目前实验室以囊膜病毒为研究对象,研究病毒侵染真核细胞过程中病毒和宿主细胞的膜蛋白、膜结合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石磊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及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耶鲁大学、纽约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回国加入本所工作,获国自然基金委“优青”基金支持,并获2015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膜生物学专业分会理事。近年来一直从事膜蛋白的功能、机制以及生物膜的相关研究工作。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许彩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74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其中,1987-1990年在美国北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高技术研究中心进修三年。)四十年来一直从事血细胞生物膜结构与功能及血液病发病的分子机理及药物干预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十几年来主要从事肿瘤细胞凋亡与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与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九五” 攻关项目,“973”子课题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不断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内外Cell Death Disease;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cine;J. Cellular Biochem;  Cancer Letters; Mol Biol Cell;J of Alzheimers Disease;  Apoptosis;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项,发明专利一项。
        杨洋,石磊课题组副主任技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系从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以及糖基化修饰与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科技部“九五” 攻关项目1项,“973”子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等共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基金。工作以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共发表第一作者中英文学术论文6篇,其余署名文章20余篇。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HIV融合机制的研究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130万元 2016 2019
2 VSV G病毒融合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9 万元 2015 2018
3 丙肝和寨卡等黄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团队项目 360万元 2016 2018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Yali Ci, Kejian Shi, Lei Shi L*, CM Xu*. ROS inhibit autophagy by down-regulating ULK1 mediated by the phosphorylation of P53 in selenite-treated NB4 cells. Cell Death and Disease (2014) 5, e1542; doi:10. 1038/cddis.2014.506.
        2)      Kaiyan Hui, Yang Yang, Lei Shi, Caimin Xu*.The p38 MAPK-regulated PKD1/CREB/Bcl-2 pathway contributes to selenite-induced colorectal cancer cell apoptosis in vitro and in vivo. Cancer Lett. 2014 ;1;354(1):189-199
        3)      Yang Y, Luo H, Hui K, Ci Y, Shi K, Chen G, Shi L* , Xu CM*. Selenite-induced autophagy antagonizes ap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Oncol Rep.2015 Dec 10. doi: 10.3892/or.2015.4484.
        4)      Shi L, Shen QT, Alexander Kiel, Wang J, Wang HW, Melia TJ, Rothman JE, Frédéric Pincet. SNARE Proteins: One to Fuse and Three to Keep the Nascent Fusion Pore Open. Science, 2012 Mar 16, 355:1355-1359.
        5)      Shi L*, Kevin Howan*, Qingtao Shen, Yong Jian Wang, James E. Rothman, Frédéric Pincet.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NARE-containing nanodiscs and direct study of cargo release through fusion pores. Nature Protocol, 2013 May;8(5):935-48.
 
        八、彭小忠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时,应用差异显示RT-PCR和比较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从不同发育阶段的胎脑及分化前后的神经系统肿瘤细胞中分离、克隆到一批新的在神经细胞不同发育或分化阶段高表达或特异表达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在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体系的基础上近几年对其中部分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初步揭示了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近年来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发育和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从基因表达调控的多个层次上系统研究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和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细胞分子机理,为脑发育以及脑重大疾病的预警、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强伯勤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工作至今。1982-84年,1988-89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先后在美国麻省New England Biolabs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工作两年和一年。1994-1999年期间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并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学系主任(1993.1-2007.5)、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4-2004年) 。曾受聘于国家八六三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1994年-2006)和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1996-2000年), 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任(1996-2000)。现社会兼职有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顾问组专家、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医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副主编、国际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编委等职。
        袁建刚研究员,1993-2010年任课题组组长。1964-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78-1987年就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所任助研;1987-1992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任博士后研究人员,客座研究员;1993-2010年回国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退休后经所院返聘回所工作。目前作为导师组成员,参与组内科研工作及研究生培养。
        彭小忠研究员,现任课题组组长。1983-198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并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1991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实习研究员。1996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2000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系做博士后。2000年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副研究员、研究员并先后任硕、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并担任“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非编码RNA在神经和肌肉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及其体内示踪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0年获“协和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韩为副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强伯勤教授。研究方向:(1)神经胶质瘤中非编码RNA与RNA结合蛋白的调控网络;(2)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和靶向治疗。相关工作发表于J Clin Invest.(2013),Oncogene(2017)等权威学术杂志。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项目1项,院校科研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
        舒鹏程助理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导师彭小忠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组学关键技术平台建立与应用 重大专项 100 2012 2014
2 IRES在翻译水平上介导的ADAR1表达上调影响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80 2014 2017
3 PCBP2和mir-151-5p/mir-16共同调节GhoGDIA表达影响神经胶质瘤的转移和侵袭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 23 2014 2016
4 脑胶质瘤多维网络调控机制研究与关键节点挖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50 2016 2018
5 非编码RNA介导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对神经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功能与分子机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386 2016 2020
6 DTD在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60 2017 2019
7 粒细胞特质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HOTAIRMA在神经胶质瘤中的新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60 2017 2019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Zhou J, Wang R, Zhang J, Zhu L, Liu W, Lu S, Chen P, Li H, Yin B, Yuan J,Qiang B, Shu P, Peng X. Conserved expression of ultra-conserved noncoding RNA in mammalian nervous system.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7 Dec;1860(12):1159-1168.
        2)      Shu P, Fu H, Zhao X, Wu C, Ruan X, Zeng Y, Liu W, Wang M, Hou L, Chen P, YinB, Yuan J, Qiang B, Peng X. MicroRNA-214 modulates neural progenitor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targeting Quaking during cerebral cortex development. Sci Rep. 2017 Aug 14;7(1):8014.
        3)      Zhu L, Tan X, Liu W, Mao F, Wu C, Zhou J, Liu X, Lu S, Ma K, Yin B, Luo J,Yuan J, Qiang B, Chen R, Peng X.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mediate-sizenoncoding RNAs in the rhesus macaque fetal brain. J Genet Genomics. 2017 Mar20;44(3):171-174.
        4)      Hu PS, Xia QS, Wu F, Li DK, Qi YJ, Hu Y, Wei ZZ, Li SS, Tian NY, Wei QF, Shen LJ, Yin B, Jiang T, Yuan JG, Qiang BQ, Han W, Peng XZ. NSPc1 promotes cancer stemcell self-renewal by repressing the synthesi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via targeting RDH16 in malignant glioma. Oncogene. 2017 Aug 17;36(33):4706-4718.
        5)      Wu F, Hu P, Li D, Hu Y, Qi Y, Yin B, Jiang T,Yuan J, Han W, Peng X. RhoGDIαsuppresses self-renewal and tumorigenesis of glioma stem cells. Oncotarget. 2016 Sep 20;7(38):61619-61629.
        6)      Lin X, Yang B, Liu W, Tan X, Wu F, Hu P, Jiang T, Bao Z, Yuan J, Qiang B, Peng X, Han W. Interplay between PCBP2 and miRNA modulates ARHGDIA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glioma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ncotarget. 2016 Jan 9. doi:10.18632/oncotarget.6869.
        7)      Ye F, Xin Z, Han W, Fan J, Yin B, Wu S, Yang W, Yuan J, Qiang B, Sun W, PengX.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of the Hepatitis C Virus Replicon High-Permissive and Low-Permissive Cell Lines. PLoS One. 2015 Nov 6;10(11):e0142082.
        8)      Yang B, Hu P, Lin X, Han W, Zhu L, Tan X, Ye F, Wang G, Wu F, Yin B, Bao Z,Jiang T, Yuan J, Qiang B, Peng X. PTBP1 induces ADAR1 p110 isoform expression through IRES-like dependent translation control and influenc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gliomas. Cell Mol Life Sci. 2015 Jun 6..
        9)      Yang B, Wang S, Zeng J, Zhang Y, Ruan X, Han W, Yin B, Yuan J, Qiang B, Ying W, Qian X, Peng X. Proteomic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128 targets in glioma cells. Proteomics. 2015 Mar 17
        10)      Han W, Wang L, Yin B, Peng X.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in 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s by SUMO1. BMB Rep. 2014 Apr;47(4):233-8.
        11)      Zhu Y, Li H, Li K, Zhao X, An T, Hu X, Park J, Huang H, Bin Y, Qiang B, Yuan J, Peng X, Qiu M. Necl-4/SynCAM-4 is expressed in myelinating oligodendrocytes but not required for axonal myelination. PLoS One. 2013 May 20;8(5):e64264.
        12)      Han W, Xin Z, Zhao Z, Bao W, Lin X, Yin B, Zhao J, Yuan J, Qiang B, Peng X.RNA-binding protein PCBP2 modulates glioma growth by regulating FHL3. J Clin Invest. 2013 May 1;123(5):2103-18.
        13)      Gao X, Yang L, Ma Y, Yang J, Zhang G, Huang G, Huang Q, Chen L, Fu F, Chen Y, Su D, Dong Y, Ma X, Lu C, Peng X. No association of functional variant in pri-miR-218 an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Gene.2013 Jul 10;523(2):173-7.
        14)      Pan Y, Zhang J, Liu W, Shu P, Yin B, Yuan J, Qiang B, Peng X. Dok5 is involved in the signaling pathway of neurotrophin-3 against TrkC-induced apoptosis.Neurosci Lett. 2013 Aug 14. doi:pii: S0304-3940(13)00725-8.
        15)      Li A, Lin X, Tan X, Yin B, Han W, Zhao J, Yuan J, Qiang B, Peng X. Circadian gene Clock contributes to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glioma and is directly regulated by tumor-suppressive miR-124. FEBS Lett. 2013 Aug2;587(15):2455-60.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人神经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彭小忠、韩为、强伯勤、袁建刚ZL.20120100156727.X
 
        九、郑直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1)将先进生物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与诊断,特别是临床分子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领域包括对传染病大规模高通量、高灵敏快速筛查所需新技术的研究,以及适用于精准医学及个性化医疗临床检测所需的生物标记物(包括基因突变/SNP、基因表达、甲基化、CTC、 cfDNA、蛋白质标记物、小分子代谢标记物等)的发现及其大规模高通量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课题组已研发出CLIP-PCR、MELPA等一系列独创检测新技术并已在临床实践中应用。(2)内分泌肿瘤的致病机理研究。课题组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对一种内分泌肿瘤的大量临床样品进行基因组和表达谱分析,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该肿瘤的抑癌基因,在高达70%的散发性肿瘤中发生功能缺失,其生物学功能可解释大部分散发性和家族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其致病的分子机理,包括其调控机制及其参与的分子调控网络和信号通路。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共3次参加美国临床化学学会年会,均获得当年的"国家临床生化学院(NACB)杰出论文摘要奖",其中两人并获得国际旅行奖,两人获得大会报告机会,一人获得研究生旅行奖及研究生科研奖,两人还获得“Pediatric & Maternal-Fetal”分会最佳摘要奖。课题组成员还曾获中国全国生物化学大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优秀报告三等奖。课题组研发的关于疟疾检测和关于丙型肝炎检测的新方法分别成为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和美国化学会(ACS)的新闻发布内容,并受到近80家美国新闻媒体网站的转载和报道。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郑直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仪器中心主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7-200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血液科作博士后,利用当时新兴的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血液肿瘤的致病机理, 获医学院“院长奖学金”和美国NIH博士后奖学金(NRSA)。 2000年后在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从事基因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工作,曾先后结合与应用微颗粒技术,纳米荧光材料(量子点)及信号扩增等先进技术与材料发展出多种新型基因检测手段。领导研发出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Amgen,Pfizer,J&J, Eli Lilly等制药公司的研发工作及临床实验项目中。曾获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北加州分会2007年度"临床化学杰出科技贡献奖"。现为美国临床化学学会及Alpha Chi Sigma会员。2007年秋回国工作,2008年获人事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金。课题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等资助。
 
        3.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重要寄生虫病检测和检测技术研究 重大专项子课题 40 2012 2015
2 乙型肝炎疫苗质量控制及评价研究 重大专项子课题 90 2012 2015
3 直接检测血液中疟原虫RNA:高灵敏度高通量分子诊断疟疾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0 2013 2016
4 高通量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协和学者基金 100 2015 2018
 

        4.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Tian, X, Zhou, J, Zhao, Y., Cheng, Z., Song, W., Sun, Y., Sun, X*., and Zheng, Z*.. High-throughput, Multiplex Genotyping Directly from Blood or Dried Blood Spot without DNA Extraction for the Screening of Multiple G6PD Gene Variants at Risk for Drug-induced Hemolysis,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2017, 19: 638-650.
        2)      Xu Y and Zheng Z*, Direct RNA detection without nucleic acid purification and PCR: Combining sandwich hybridization with signal amplification based on branched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6, 79 : 593-599
        3)      Cheng Z, Wang D, Tian X, Sun Y, Sun X*, Xiao N*, Zheng Z* Capture Ligation Probe-PCR (CLIP-PCR) for Molecular Screening, with Application to Active Malaria Surveillance for Elimination. Clin Chem. 2015, 61:821-8
        4)      Tian X, Chen D, Zhang R,Zhou J, Peng X,Yang X*, Zhang X*, Zheng Z*, Quantitative survey of multiple CpGs from 5 genes identifies CpG methylation panel discriminating between high- and 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linical Epigenetics. 2015, 7:4
        5)      Mu X*, Xin X, Fan C, Li X, Tian X*, Xu K, Zheng Z*. A paper-based skin patch for the diagnostic screening of cystic fibrosis. Chem Commun 2015, 51:5365.
        6)      Mu M*, Zhang L, Chang S, Cui W and Zheng Z*. Multiplex Microfluidic Paper-based Immuno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 86: 5338-5344.
        7)      Mu X, Liang Q*, Zhou J, Ren K, Hu P, Wang Y, Zheng Z*, Luo G*. “Oil-water biphasic parallel flow for the precise patterning of metals and cells”,Biomed Microdevices, 2014;16(2):245-53
        8)      Cheng, Z, Sun, X, Yang, Y, Wang, H and Zheng, Z* "A Novel, Sensitive Assay for High-Throughput Molecular Detection of Plasmodia for Active Screening of Malaria for Elimination" J. Clin. Microbio 2013. 51:125-130。
        9)      Ran R, Li L*, Wang M, Wang S, Zheng Z*, Lin PP. Determination of EGFR mutations in single cells microdissected from enriched lung tumor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al Bioanal Chem. 2013;405(23):7377-82.
 
        十、王晓月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研究方向为癌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主要致力于使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癌症的发生机制并探索可能的疗法。一方面通过整合已有的大量基因组学和临床数据,挖掘与癌症风险、癌症治疗相关的突变位点,并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使用高通量实验方法检测基因-基因间、基因-药物间相互作用,寻找可能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法。实验室注重新基因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融合,2014建立以来,已形成了一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交叉学科团队,建成了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组学和临床数据的大规模分析以及细胞模型的完整研究平台。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王晓月研究员,2010年博士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2010年到2013年在芝加哥大学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被聘为“协和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信息中心主任,课题组隶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梁俊波助理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王琳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参与相关工作发表于 Genome Biol(2017)等学术期刊。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81502420;2016-2018,19.8万元)。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通过系统检测基因间相互作用探索癌症基因功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0 2015 2018
2 极端条件与有害环境因子引发的心理、病理及生理改变机制的研究 中 国 医 学 科 学 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200 2016 2017
 3 肝胆恶性肿瘤精准治疗靶点的高通量筛选与验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 840 2017 2020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iu S., Liu Y., Zhang Q., Wu J., Liang J., Yu S., Wei G.H., White K.P. and Wang X. 2017.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regulatory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cancer risk. Genome Biology.18:194.
        2)      Zhang W., He H., Zang M., Wu Q, Zhao H., Lu L.L., Ma P., Zheng H., Wang N., Zhang Y., He S., Chen X., Wu Z., Wang X., Cai J., Liu Z., Sun Z., Zeng Y.X., Qu C. and Jiao Y. 2017. Genetic features of aflatoxin-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Gastroenterology. (17):30333-5.
        3)      Xue Y., Lameijer E.W., Ye K., Zhang K., Chang S., Wang X., Wu J., Gao G., Zhao F., Li J., Han C., Xu S., Xiao J., Yang X., Ying X., Zhang X., Chen W.H., Liu Y., Zhang Z., Huang K. and Yu J. 2016. Precision medicine: What Challenges are we facing?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16) 30140-1.
        4)      Huang D.S., Tao H.Q., He X.J., Long M., Yu S., Xia Y.J., Wei Z., Xiong Z., Jones S., He Y.P., Yan H. and Wang X. 2015. Prevalence of deleterious ATM germline mutation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Oncotarget. 6(38):40953.
        5)      Wang X., Fu Q.A., McNerney M.E. and White K.P. 2014. Widespread genetic epistasis among cancer gen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5:4828.
        6)      McNerney M.E., Brown C.D., Wang X., Bartom E.T., Karmakar S., Bandlamudi C., Yu S., Stricker T., Anastasi J., Vardiman J.M., Le Beau M.M. and White K.P. 2013. CUX1 is a haploinsufficient tumor suppressor gene on chromosome 7 frequently inactivated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lood 121(6):975-983.
 
        十一、张勇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经典的生物化学研究认为细胞代谢的重要功能是为细胞的基本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保证,而忽略了生物体代谢的信息传递作用。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对细胞代谢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即机体代谢的功能不仅仅是为细胞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的是细胞代谢中的代谢产物(特别是代谢中产物小分子,intermediate metabolites)和代谢酶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信号转导功能。探讨细胞代谢与细胞活动之间的信号转导联系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最具有挑战性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因此,发现和揭示这些具有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酶和相应的代谢小分子在调控各种生命现象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将为解释生命的起源、进化、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等各种基本生命现象和过程的本质提供最为基本的物质和信息基础。 
        骨骼肌作为机体最大的代谢内分泌器官在维持机体代谢稳态平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功能。更有趣的是,骨骼肌成体干细胞位于骨骼肌纤维(Myofibers)的基底膜上。基于以上结果,本课题组正在利用骨骼肌代谢作为研究系统,探讨“骨骼肌代谢微环境(metabolic niche of myofibers)对骨骼肌干细胞功能和机体整体代谢稳态调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这是本课题组自2003年由朱大海教授组建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此研究系统下,本课题组研究的切入点是非编码RNA和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在调控骨骼肌代谢微环境、骨骼肌干细胞功能异质性和机体代谢稳态调控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同时,为了更深入的揭示细胞代谢对基因表达调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本课题组正在利用Hi-C、RNA-Seq和ChIP-Seq等各种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等系统性研究手段,用整合生物学的观点从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角度解析所研究的调控因子发挥生理和病理功能的分子机制。 
        本课题组有明确和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前沿和成熟的技术平台和研究经费的支持(朱大海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科技部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非编码 RNA 介导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对骨骼肌细胞谱系命运决定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张勇教授主持的科技部973项目“骨骼肌与脂肪细胞转换关键因子的鉴定及功能”;朱大海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骨骼肌特异表达Linc-RAM在骨骼肌细胞谱系建立中的功能”和面上项目“代谢小分子乙酰乙酸以信号分子方式调控骨骼肌再生与骨骼肌疾病的功能与分子机制”;张勇教授主持的自然基金委项目“MyoD结合的骨骼肌特异长非编码RNA(Linc-MCD)调控MyoD功能的分子机制”;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本课题组在非编码RNA研究方面,从骨骼肌特异表达非编码RNA的系统鉴定(Nucleic Acids Res. 2009,BMC Genomics. 2010, 2011),到非编码RNA调控骨骼肌干细胞异质性功能及分子机制(Nature Commun. 2015, 2017,Cell Death Dis, 2017)已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长非编码RNA方面,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鉴定了一个受MyoD调控在骨骼肌细胞中特异表达的长非编码Linc-RAM(Long intergenic ncRNA of Activator of Myogenesis), 利用Linc-RAM敲除小鼠在整体动物水平发现了Linc-RAM在调控骨骼肌细胞谱系命运决定和分化中的功能,解析了Linc-RAM通过直接结合MyoD介导表观遗传调控复合物MyoD/Baf60c/Brg1的组装进而调节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分子机制(Nature commun.2017)。 
        在细胞代谢的调控功能与分子机制方面,本课题组首次揭示了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乙酰乙酸作为信号分子调控骨骼肌干细胞的激活、增殖与分化的新功能和新的分子机制(J Biol Chem. 2016);更为有趣的是,骨骼肌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无效循环(Futile cycle)代谢途径对脂肪组织中脂肪酸代谢的调控功能,揭示了该无效循环介导的骨骼肌和脂肪组织间相互作用(Inter-organ communication)对维持小鼠整体代谢稳态的调控功能(EBioMedicine. 2016)。EBioMedicine当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本研究在整体动物水平上,首次发现代谢通路中的无效循环(Futile cycle)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稳态中的调控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同时,本课题组还首次揭示了骨骼肌分泌因子Myostatin通过激活AMPK促进糖酵解调节骨骼肌组织糖代谢(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10),以及以旁分泌方式通过调控肿瘤细胞代谢的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ell Death Dis. 2013)。最近的研究表明,Myostatin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miR-30e调控酵解型肌纤维的形成和代谢(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2017),可能是Myostatin调控机体代谢稳态平衡的机制之一。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骨骼肌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调控细胞能量代谢和疾病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调控功能。在Myostatin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本课题组鉴定了三条信号转导通路(Cancer Res. 2006;J Biol Chem. 2007;Cellular Signalling,2008)。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张勇研究员, 199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获遗传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承担研究生的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基础及超微结构的分子生物学、经典英文文献阅读技巧等课程教学。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育生物学分会会员,北京市细胞生物学会会员,北京市生理学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张勇博士所在研究组长期从事骨骼肌干细胞生物学与骨骼肌代谢的调控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骨骼肌成体干细胞对骨骼肌组织损伤再生、肌营养不良和肌少症的调控功能与分子机制;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调控骨骼肌细胞谱系命运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骨骼肌代谢对机体代谢稳态的调控功能与分子机制。特别是,目前主要集中于探讨骨骼肌代谢调控的分泌因子以旁分泌的方式调控骨骼肌成体干细胞的功能及其对肌营养不良和肌少症病理发生的调控、骨骼肌代谢调控的肌纤维分泌因子以内分泌方式对整个机体代谢稳态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期望为肌营养不良、肌少症和代谢综合征等肌肉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药物靶点。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科技部973课题2项。作为副组长主持863课题2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研究论文近30篇。
        她们研究组在非编码RNA和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调控骨骼肌干细胞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系统鉴定了一批骨骼肌组织中表达的非编码RNA(Nucleic Acids Res. 2009;BMC Genomics. 2010;BMC Genomics. 2011);采用转基因和遗传示踪系统(Rosa26mTmG)揭示了小分子非编码RNA(miR-431)调控骨骼肌成体干细胞异质性建立和维持的分子机制(Nat Commun. 2015);揭示了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乙酰乙酸作为信号分子调控骨骼肌干细胞的激活、增殖与分化的新功能和新的分子机制(J Biol Chem. 2016);阐明了骨骼肌组织高丰度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miR-127)通过靶向鞘氨醇受体S1PR3调控骨骼肌干细胞分化促进骨骼肌损伤再生缓解肌营养不良病理表型(Cell Death Dis, 2017);发现和证明了一个骨骼肌特异表达与MyoD相结合的长非编码Linc-RAM在调控骨骼肌细胞谱系命运决定和分化中的功能,解析了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Linc-RAM直接结合MyoD介导表观遗传调控复合物MyoD/Baf60c/Brg1的组装进而调节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Nat Commun. 2017)。在骨骼肌代谢调控方面,她们采用转基因小鼠模型揭示了骨骼肌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无效循环(Futile cycle)对脂肪组织中脂肪酸代谢的调控功能,发现了该无效循环介导的骨骼肌和脂肪组织间相互作用(Inter-organ communication)对维持小鼠整体代谢稳态的调控功能(EBioMedicine. 2016)。EBioMedicine当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本研究在整体动物水平上,首次发现代谢通路中的无效循环(Futile cycle)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稳态中的调控功能及其分子机制。”
 
        3.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经费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1 骨骼肌特异表达Linc-RAM在骨骼肌细胞谱系建立中的功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344 2016 2019
2 代谢小分子乙酰乙酸以信号分子方式调控骨骼肌再生与骨骼肌疾病的功能与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5 2015 2018
3 非编码 RNA 介导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对骨骼肌细胞谱系命运决定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干细胞与转化研究专项 534 2016 2020
4 MyoD结合的骨骼肌特异长非编码RNA(Linc-MCD)调控MyoD功能的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5 2015 2018
5 骨骼肌与脂肪细胞转换关键因子的鉴定及功能
 
科技部973 300 2015 2019
 

        4.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Xiaohua Yu#, Yong Zhang#*, Tingting Li, Zhao Ma, Haixue Jia, Qian Chen, Yixia Zhao, Lili Zhai, Ran Zhong, Changyin Li, Xiaoting Zou, Jiao Meng, Antony K. Chen, Pier Lorenzo Puri, Meihong Chen, and Dahai Zhu*. Long non-coding RNA Linc-RAM enhance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MyoD. Nat Commun. 2017. Jan 16;8:14016.
        2)      Lili Zhai, Rimao Wu, Wanhong Han, Yong Zhang* and Dahai Zhu*. miR-127 promotes myogenic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targetingS1PR3. Cell Death Dis. 2017. Mar 30;8(3):e2707. doi: 10.1038/cddis.2017.128.
        3)      Haixue Jia#, Yixia Zhao#, Tingting Li, Yong Zhang*, Dahai Zhu*. miR-30e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myostatin in skeletal muscle and is functionally related to fiber-type composition.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2017. Mar 17:1-8. doi: 10.1093/abbs/gmx019. [Epub ahead of print]
        4)      Yue Fan, Ying Zhang, Rimao Wu, Xingming Chen, Yong Zhang*, Xiaowei Chen*, Dahai Zhu. miR-431 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ochlear function by targeting Eya4. BBA -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2016 Nov;1862(11):2119-2126. doi: 10.1016/j.bbadis.2016.08.015. Epub 2016 Aug 19.
        5)      Ping Zeng, Wanhong Han, Changyin Li, Hu Li, Dahai Zhu, Yong Zhang*, Xiaohong Liu*. miR-378 attenuates muscle regeneration by delaying satellite cell activ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mice.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2016 Sep;48(9):833-9. doi: 10.1093/abbs/gmw077. Epub 2016 Aug 25.
        6)      Yong Zhang, Changyin Li, Hu Li, Yipeng Song, Yixia Zhao, Lili Zhai, Haixia Wang, Ran Zhong, Huiru Tang, and Dahai Zhu*. miR-378 Activates the Pyruvate-PEP Futile Cycle and Enhances Lipolysis to Ameliorate Obesity in Mice. EBioMedicine. 2016. Mar 11;5:93-104.
        7)      Xiaoting Zou, Jiao Meng, Li Li, Wanhong Han, Changyin Li, Ran Zhong, Xuexia Miao, Jun Cai, Yong Zhang* and Dahai Zhu*. Acetoacetate accelerates muscle regeneration and ameliorates muscular dystrophy in mice. J Biol Chem. 2016 Jan 29;291(5):2181-95. Epub 2015 Dec 8.
        8)      Rimao Wu, Hu Li, Lili Zhai, Xiaoting Zou, Jiao Meng, Ran Zhong, Changyin Li, Haixia Wang, Yong Zhang*, Dahai Zhu*. MicroRNA-431 accelerates muscle regeneration and ameliorates muscular dystrophy by targeting Pax7 in mice. Nat Commun. 2015 Jul 7;6:7713. doi: 10.1038/ncomms8713.
        9)      He Cheng, Audi Wang, Jiao Meng, Yong Zhang, Dahai Zhu*. Enhanced metastasis in RNF13 knockout mice is mediated by a reduction in GM-CSF levels. Protein & Cell, 2015 Oct;6(10):746-56.
        10)      Rimao Wu, Hu Li, Tingting Li, Yong Zhang*, Dahai Zhu*. Myostatin regulates miR-431 expression via the Ras-Mek-Erk signaling pathwa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5 May 29;461(2):224-9. doi: 10.1016/j.bbrc.2015.03.150. Epub 2015 Apr 11.
        11)      Jiao Meng, Xiaoting Zou, Rimao Wu, Ran Zhong, Dahai Zhu* and Yong Zhang*. Accelerated Regener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in RNF13-Knockout Mice is Mediated by Macrophage-Secreted IL-4/IL-6. Protein & Cell, 2014 Mar;5(3):235-247.
        12)      Yong Liu, He Cheng, Yuchang Zhou, Yushan Zhu, Rui Bian, Yuewen Chen, Changyin Li, Qi Ma, Qiaoxia Zheng, Yong Zhang, Haijing Jin, Xiaohui Wang, Quan Chen, Dahai Zhu*. Myostatin induces mitochondrial metabolic alteration and typical apoptosis in cancer cells. Cell Death Dis. 2013 Feb 14;4:e494.
        13)      Qiang Zhang, Yanfeng Li, Lei Zhang, Nan Yang, Jiao Meng, Pingping Zuo, Yong Zhang, Jie Chen, Li Wang, Xiang Gao, Dahai Zhu*. E3 ubiquitin ligase RNF13 involves spatial learning and assembly of the SNARE complex. Cell Mol Life Sci. 2013 Jan;70(1):153-65. Epub 2012 Aug 14
        14)      Yao Song, Jialin Xu, Yanfeng Li, Chunshi Jia, Xiaowei Ma, Lei Zhang, Xiaojie Xie, Yong Zhang, Xiang Gao, Youyi Zhang, Dahai Zhu*. Cardiac Ankyrin Repeat Protein Attenuates Cardiac Hypertrophy by Inhibition of ERK1/2 and TGF-b Signaling Pathways. PLoS One. 2012;7(12):e50436. Epub 2012 Dec 5.
        15)      Tingting Li, Suya Wang, Rimao Wu, Xueya Zhou, Dahai Zhu*, Yong Zhang*. Identification of long non-protein coding RNAs in chicken skeletal muscle u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Genomics, 2012 May;99(5):292-8. Epub 2012 Feb 20.
 
        5.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肌肉生长抑制素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人:边睿,赵相轩,刘泳,朱大海,陈佺;专 利 号:ZL 2006 1 0089106.9
        2)      一个人指环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发明人:张强,孟云霄,张蕾,王鹏,陈杰,刘彤华,朱大海;专 利 号:ZL 2006 1 0112480.6
        3)      miR-431在制备治疗肌肉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发明人:朱大海,武日茂,翟丽丽,张勇;专 利 号:ZL 2014 1 0496029.3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系介绍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系现由流行病学教研室和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组成,现有正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
        本学系是在1920年代初期建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和1954年建立的中央卫生研究院统计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历史最长的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教学研究基地。近百年的历程中,本学系教学工作从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提供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教学为主,发展成为医学生和护理本科学生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研究所的博士生、硕士生及进修生开设不同层次的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系,并且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内科研教学之外,学系成员一直活跃参与多个专业学会工作,担任多个学术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专家,而且作为专家顾问为我国政府和一些国际重大疾病健康项目或重要疾病健康问题决策和评价提供服务。


历史沿革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建立于上世纪20年代初,由美籍教授兰安生(John B Grant)担任首任公共卫生学系主任。随着北京协和医学院名称、机构设置的历史变迁,学系名称和人员也不断变化。历届学系主任如下:
        第一任公共卫生系主任 J.B. Grant教授(1922-1934)
        第二任公共卫生系主任袁贻瑾教授(1937-1942)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次复校
        第三任公共卫生系主任裘祖源教授(1947-1949)
        第四任公共卫生系主任何观清教授(1949-1957)
 
        北京协和医学院上世纪50年代初停止医学本科生教育。在1959年第二次复校招收医学生,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其下成立了流行病学教研室,何观清任主任(1960年代);
 
        197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三次复校,改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又改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恢复用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流行病学和社区卫生教研室,首任主任为何观清教授。
        第二任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教研室主任为张孔来教授 (1980年代中期至1997年代中期)
        第三次复校后的医学统计学教研室主任为高润泉教授(1979年至1980年代),其后室主任为张承训副教授(任至1997年)。
        1997年,流行病学和社区卫生教研室与医学统计教研室合并成为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系,首任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李辉教授(1997-2004), 现任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系主任为廖苏苏教授(2005年至今)。


学科建设
        本学系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卫生学科之一。学系一贯教学和科研并举,重视学系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设。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学科点的博士点导师人数,从1982年建立之初的1人,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人。本学科点通过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经费,先后派送多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以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高年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
教育教学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年历史中,本学系承担的教学任务也有很大发展变化,但学系一直遵循协和教学的基本传统,依据学生的基础背景和需求设置课程目标和授课内容。基础课程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级课程除讲授理论、知识、技能外,围绕我国医学健康重要问题,融入重要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引导从学生从国际国内实践基础上认识人群健康视角的意义。
        在百年协和历史中,本学系一直探索如何建立使用教学、研究、社区健康服务三位一体的人群社区基地,以培养医学生和护理学生从人群角度认识疾病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认识预防的重要性。
        1920年代建系之初,在兰安生教授的带领下,协和公共卫生系在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具有开拓性的公共卫生教学、科研和社区健康服务的探索,在北京东城区建立的第一卫生事务所(1925-1951)、在河北定县建立的农村卫生实验示范区(1929-1937)。这里不仅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和护理本科学生的教学基地,而且也形成了“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和“分级卫生服务和转诊系统”的雏形,对全世界的社区医学和预防医学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此后多任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都坚持继承发扬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公共卫生教学中强调现场教学的传统,在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继续探索建立人群社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问题。协和第三次复校后,1990年在何观清教授的支持倡导下,李辉、乌正赉等带领流行病学教研室全体老师,曾在北京市东城区和通县建立了城乡两个公共卫生现场教学基地,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探索了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现场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如何应用课堂知识,调查了解我国基层卫生机构设置、服务模式及公共卫生现状,我国法定传染病分布特征、常见疾病死亡分布特征,推动医学生树立预防观念、群体观念和社区观念。
  进入21世纪,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基础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的支持下,2011年起学系又开始在大庆石油管理局下属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的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开展了如何组织医学生和公共卫生硕士的现场教学、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学生开展社区研究以及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实习等探索性工作。
        目前本学系为不同学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丰富的课程,以供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需求和兴趣的学生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细目如下:
        流行病学教研室:
        医学八年制学生课程:《流行病学教学》(45学时)
        硕士研究生课程:《流行病学方法应用》(71学时)
        研究型博士生课程:《高级流行病学讲座》(60学时)
        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临床流行病学讲座》(63学时)
        研究生课程:《流行病学和疾病预防控制应用》(36学时)
        硕士研究生课程:《流行病学研究案例分析及SAS应用》 (54学时)
        硕士研究生课程:《流行病学在环境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36学时)
        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硕士研究生课程:《医学统计学-临床》(78学时)
        硕士研究生课程:《医学统计学-基础》(78学时)
        硕士研究生课程:《医学高级统计学》(60学时)
        医学八年制医学生课程;《医学统计学》(40学时)
        护理本科生课程:《数据统计与分析》(48学时)
 
        本学系教师曾多次获得国家以及院校的教学奖励,近年如姜晶梅教授获得“北京市师德先锋”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师德先锋”、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廖苏苏、姜晶梅、单广良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奖”;王丽教授等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中青年教师也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奖。
        学系教师编写过数种教学参考书籍,其中有些书籍获得奖励。例如,1994年合作编写供研究生参考的《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及应用》专著获得国家教委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教育优秀科技图书奖”。目前正在进行更新修改,争取今年送出版社出版。
研究生培养

        本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1978年被批准建立硕士学科点,1984年成为博士点;200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3年建立流行病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流行病学教研室共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人。

        近40年来,本学科点共招收、毕业获得学位的博士研究生数十人,其中三人的博士论文获得院校优秀博士论文奖,数名研究生获得国家或院校奖学金。招收并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近百人。3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
        2017年在读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18人
科学研究

        本学系的科研工作重视紧密结合威胁广大人民健康的国家重点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研究领域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人群预防控制策略及其干预效果评价。

        自上世纪20年代建系以来,本学系曾经开展过居民生命统计数据、传染病报告、死因分类统计、社区婴幼儿围产服务等人群健康基础和服务研究。裘祖源和袁贻瑾教授在我国结核病预防控制方面也做出过重要贡献。何观清教授等对当时威胁人群健康的黑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也开展过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研究,在消灭黑热病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50年代何观清教授最早将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引入我国,对痢疾噬菌体预防痢疾的效果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因而否定了采用其作为疫苗来控制细菌性痢疾的做法,此项研究成果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80年左右何观清教授又在我国倡导疾病监测工作,并率先在13个省建立了30个疾病监测点,为现在建立在31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60个监测点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做了开创性的贡献,该疾病监测系统已成为我国制定医学卫生发展规划和疾病控制对策措施的重要信息来源,也为评价很多卫生对策的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几十年来,学系继续坚持北京协和医学院以解决国家重要疾病和健康问题为核心的传统,在人群研究中综合运用包括基础生命科学、医学、环境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技术、方法和研究成果来分析看待疾病和健康问题,倡导和推动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对艾滋病、乙型肝炎、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等多种重要疾病开展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近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学系教师进一步尝试建立了国家人群健康基础数据收集以及人群队列(京津冀自然人群队列、开滦煤矿职工队列),为长期纵向人群健康研究奠定了新的基础。
        目前学系有5个独立的课题组,主要的研究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
        重大疾病环境与遗传相互作用研究:目前主要兴趣在病毒性乙型肝炎、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分子流行病学、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及其预防:包括疾病负担的研究、烟草控制、性病/艾滋病预防相关行为的干预研究、老年认知减退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
        国民体质与健康调查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在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统计学方法在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与健康研究:重点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介绍

学系简介: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集成材料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人体功能康复以及卫生保健的生物医用材料、医药制剂、医学器件、装置与设备等技术的学科。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祥地,其前身是1978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时任院长黄家驷教授发起并建立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学系于1996年获得教育部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格,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建系以来学系始终坚持多学科交叉和与临床医学应用紧密结合的发展理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及卫生部和民政部等部委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人工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介入医疗器件、连续腹膜透析装置、大输液用包装袋多层复合膜材料、阻抗检测、人工耳蜗等技术的研发;2000年以来,增加了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建设等学科方向;2010年以来,通过整合资源和引进人才,聚焦于三个方向的建设,包括(1)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开展基于生物材料的药物递送系统、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检测与诊断技术、及纳米技术标准化等研究;(2)生物信息学方向:开展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生物医学大数据深度挖掘以及生物分子网络模建;(3)医学影像和医学图像分析:研发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大数据特点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方法和应用技术。学系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纳米计划项目(973)、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面上和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创新重点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等。
学系历任主任包括杨子彬教授(1978-1990)、余珏教授(1990-1995)、张正国教授(1995-2009),现任主任为许海燕教授(2009-)。截止目前在职职工12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人(许海燕、蒋太交、彭屹、刘健)、副高级职称5人(孟洁、张唯唯、杨啸林、张卫奇、孔桦)、中级职称2人(王志刚、温涛)、初级职称1人(赵成),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学系现有四个课题组(许海燕、蒋太交、张唯唯、张卫奇)。
在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建立了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体的科研与教学体系。学系自1988年以来一直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学》课程,2019年开始为4+4临床医学试点班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学》选修课。此外,开设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纳米医学概论》、《应用生物信息学》、《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理学物理分析》、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承担了继续教育学院的《医学物理》课程。学系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来自全国不同高校,本科专业背景涉及生命科学、材料学、化学、药学、基础或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系努力为研究生们提供优良的研究条件和交流平台,使各类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学术研究潜力。研究生多人次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及院校一等奖学金,在专业领域高影响力学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建系以来已培养毕业生超过百名,工作单位包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国际知名医药公司、以及美国和香港地区等大学的博士后等。
 
历届主任:
杨子彬,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1990年任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195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医学系,196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函大无线电系。1953-1977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历任内科、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理疗科主任。1978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曾任研究所副所长。1981-1982 年在Texas Heart Institute做访问学者。
杨子彬教授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国际上曾任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执委及亚太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亚太地区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大会主席、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IFMBE)执行局常务委员。2002年被授予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AMBE)Fellow称号,并当选为该院执行局常委。在国内曾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医疗器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国家自然基金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杨子彬教授具有临床医学和电子工程专业双学历背景,他领导的课题组先后研制成功微型冷光紫外线治疗机等多种治疗仪器。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从事人工心脏研究,参与了D. J. Cooley全人工心脏植入人体的手术研究工作,被授予Dr. Cooley奖。回国后在我国开创了人工心脏、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技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CCPD系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开展介入性诊疗器械用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和大输液包装袋用多层复合膜的研制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和承担医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的授课任务。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编著、合著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著五本,曾获卫生部全国科技大会奖、天津市科技成果奖和医科院科技成果奖,取得五项国家发明专利。
余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1991-1995年任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1963-198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和应用化学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1-1983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访问合作教授。1984-199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曾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余珏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工作期间从事电工材料和电气绝缘的教学与研究,并任教研室的党支部书记。恢复高考后,参与编写与整理专业教材和科研培训资料,为该校该专业领域进入正常教学科研轨道做出了贡献,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9年院系调整后,该专业的一部分成为应用化学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专业,余老师从此开始涉及生物介质物理研究领域;1981-1983年作为访问合作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所长钱人元院士领导的高分子物理研究室从事有机固体电导和光导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创了一种研究高分子热电性能的新方法,成果发表在1985年的高分子学报上。
1984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医学物理和生物电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交通部和卫生部基金资助下进行了东莨菪碱缓释止晕贴片的研制开发,在国内较早地成功开发出经皮缓释给药的制剂,在药物释放和药效控制等方面有先进的研究成果,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医科院科研三等奖,研制产品得到国家药监局的生产许可证书,技术成果被转让给专业药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基金资助下,余珏教授开展了生物细胞和组织的介电性能研究,其中有关红细胞介电、人胎儿器官组织介电的二篇论文发表在美国“生物电磁学”期刊上;一篇关于人脑胶质瘤和周围组织介电的论文发表在英国“国际高温杂志”上,其他研究结果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动物学报》、《基础医学与临床》等核心期刊。余珏教授关于“生物细胞和组织的介电性能研究”的成果于1995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余老师还带领课题组开展了用克尔电光效应技术研究DNA 微观力学性质的研究。余珏教授承担的卫生部科研项目“生物电阻抗人体体液测定仪”,实现了在人体表面无创测定体内细胞外液含量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循环系统的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能力,对于了解人体的生理和临床状态,实现对水肿的定量检测、对循环系统疾病进行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研制的样机已分别在协和医院和友谊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临床试验应用。该技术成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发明专利。在研究工作之外,余老师还承担了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所编写的教材《医用电子学》和《生理学的物理分析》被评为优秀教材。
陈仁塙,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经济系,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基础医学研究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分会委员;《电子学报》编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第一届主编(创刊人);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年鉴》编委;《医学大百科全书》生物医学工程第一章的撰稿人。
曾带领团队研制了国内临床急需的电子仪器,包括:X-线外照射剂量标准测量仪、盖革计数定标仪、闪烁扫描器(国内自制第一台)、闪烁计数器和计数率仪。1957 年协同协和医院放射科创办“同位素治疗室”。1958年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开办“同位素培训班”,负责“放射性同位素物理”、“核仪器”、“射线探测”等课程教学和实验,为国内各医院建立同位素治疗奠定了基础。
1961年调中国医学科学院仪器研究所任第三室主任,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放射肾图仪(定型为SF-121型,图纸无偿交有关工厂生产400余台)、γ谱仪(对Cs137能量分辨率达70%;全身闪烁扫描器(图纸无偿交有关工厂投产,定型为SX-1和MS-3X型,生产约400余台)、中能高分辨准直器(为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FTS-203型彩色扫描器中配套使用)、功能测定仪用准直器(为北京医疗仪器厂BYF-15型动态功能测定仪配套使用)。
1978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任副主任,主持人工耳蜗研究。1981年研制成功“人工单导感应式电子耳蜗”,在临床多例手术中获得成功,获卫生部科研甲级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局批准专利权。1983 年进一步研制“人工多导感应式环型及球型电子耳蜗”,获卫生部科研乙级成果奖。在刺激信号方面研究试行几种不同语言编码,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成果。
林金森,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9-2000年任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室)党支部书记。一直从事人工耳蜗研究,负责听神经电刺激装置的研制和人工耳蜗课题的研究,还领导了耳声发射检测设备与方法以及耳声发射机理的研究。1983年插座式人工耳蜗的研究获卫生部二等甲级科研成果奖(集体奖);单导感应式人工耳蜗的研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科研成果奖(集体奖);非植入式人工耳蜗的研究于1987年获民政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在民政系统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奖。单导感应式人工耳蜗是基础所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非植入式人工耳蜗技术则是基础所实施的第一次技术转让。此外,林金森教授还领导了双通道语训设备、调频语训设备和可视语训设备等听力康复设备的研制,主持了听力语言康复教材的编写,主持起草了无线传输聋儿语训设备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张正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2009年任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198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作博士后,1995-1996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承担课题包括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数据库建设子课题”和“中国人生理常数数据库-数据库建设子课题”、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建立协和医大知识发现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兔心室纤颤和心电混沌进程的关系”等。2005年被评为院校优秀教师。曾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许海燕,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纳米生物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任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2011年任学系主任。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于1985年和1988年分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由JICA项目资助在日本大阪市工业技术研究所有机学部进修;1999-2000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McGowan Center for Artificial Organs的William R. Wagner教授实验室进行血管内皮损伤的抗凝血研究(Visiting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主要从事生物材料和纳米医学研究,主要包括:(1)利用纳米材料物理学性质构建生物材料支架,调控创伤免疫微环境和引导组织再生;(2)基于纳米技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包括白血病耐药相关蛋白的拮抗多肽筛选及分子机制、天然药物新剂型、纳米免疫佐剂等;(3)纳米材料毒理学及纳米技术标准化。现担任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铁基纳米材料类酶效应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技术”的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纳米医学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 团队项目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曾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 “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细胞作用研究”和“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血细胞作用的研究”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并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纳米技术、毒理学等领域高影响力学术期刊;申请和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牵头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支持下作为共同主编出版《纳米生物技术》,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编著出版《纳米生物医药载体》和共同主编出版《纳米材料对细胞作用》。
在教学方面,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和研究生院《纳米医学概论》两门课程的负责人,同时承担研究生《生理学的物理分析》、《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和《心血管生理学:基础与临床》的部分授课任务。
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和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和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和“健康、安全和环境工作组” 秘书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及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和《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委员。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简介(详细信息见课题组链接):
一、许海燕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以材料与生物系统界面相互作用为核心,聚焦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纳米结构和理化特性调控创伤微环境及引导组织再生研究、以及纳米材料毒理学评价方法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纳米技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包括白血病耐药相关蛋白的拮抗多肽筛选及分子机制、天然药物新剂型、纳米免疫佐剂等;(2)药物/基因递送系统和纳米检测技术;(3)利用纳米材料物理学性质构建生物材料支架,调控创伤免疫微环境和引导组织再生;(4)纳米材料毒理学及纳米技术标准化。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2006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纳米生物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任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2011年任学系主任。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于1985年和1988年分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由JICA项目资助在日本大阪市工业技术研究所有机学部进修;1999-2000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McGowan Center for Artificial Organs的William R. Wagner教授实验室进行血管内皮损伤的抗凝血研究(Visiting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主要从事生物材料和纳米医学研究,主要包括:(1)利用纳米材料物理学性质构建生物材料支架,调控创伤免疫微环境和引导组织再生;(2)基于纳米技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包括白血病耐药相关蛋白的拮抗多肽筛选及分子机制、天然药物新剂型、纳米免疫佐剂等;(3)纳米材料毒理学及纳米技术标准化。现担任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铁基纳米材料类酶效应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技术”的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纳米医学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 团队项目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曾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 “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细胞作用研究”和“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血细胞作用的研究”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并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纳米技术、毒理学等领域高影响力学术期刊;申请和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牵头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支持下作为共同主编出版《纳米生物技术》,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编著出版《纳米生物医药载体》和共同主编出版《纳米材料对细胞作用》。
在教学方面,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和研究生院《纳米医学概论》两门课程的负责人,同时承担研究生《生理学的物理分析》、《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和《心血管生理学:基础与临床》的部分授课任务。
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和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和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和“健康、安全和环境工作组” 秘书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及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和《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委员。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刘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liujian@ibm.pumc.edu.cn; 电话:69156437
199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获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2009年在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分子修饰富勒烯衍生物在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及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以及有关再生骨组织的分子影像学的研究,获得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非病毒高分子载体系统的构筑及细胞基因转导干细胞的分化诱导的研究。2011年作为海外特聘人才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方向为:药物/基因递送系统、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担任研究生《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负责人,同时承担医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和研究生《纳米医学概论》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
孟洁,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mengjie@ibms.pumc.edu.cn; 电话:69156437
20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工作。从事纳米材料的免疫学效应及其在抗肿瘤治疗、引导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研究。2014年在CMB资助下在美国霍华德医学院分子影像中心进修。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纳米医学》和《生理学的物理分析》的部分授课内容。
 温涛,博士,助理研究员。Email:went@ibm.pumc.edu.cn; 电话:69156437
 2010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从事纳米结构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在体外检测与诊断、分子影像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和《纳米医学》中承担部分授课任务。
孔桦,副主任技师,Email:konghua@pumc.edu.cn; 电话:69156437
 
二、蒋太交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要从事计算生物学和系统医学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1)发展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共进化分析以及生物分子网络模建等计算生物学新方法;(2)发展医学文本挖掘和医学影像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系统;(3)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系统生物学方法,寻找疾病关键分子标志物,为疾病分类、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Bioinformatic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并申请专利多项。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蒋太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共同创始人和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系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9-2002年在耶鲁大学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3-200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4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5年7月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三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为计算生物学和系统医学研究,主要包括:发展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共进化分析、生物医学大数据深度挖掘以及生物分子网络模建等新技术新方法;结合高通量实验手段,探究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分子机理;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对疾病进行精细分型和预测预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Bioinformatic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申请专利多项。
 
三、张唯唯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致力于研发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大数据特点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方法和应用;提供计算机辅助建模、鉴别、诊断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脑神经医学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模态医学成像进行形态测量学的脑神经定量研究,探索脑神经图像可定量指标与脑神经疾病的关联性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张唯唯,博士。1997-2001年就读于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2002年在深圳安科高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核磁共振工作。2003-200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心血管核磁共振与实时三维心脏超声多模态时序图像处理,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沃夫森医学视觉实验室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胸腹部核磁共振和胸部数字合成图像分析工作。2010-2011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放射学系生物医学图像分析分部参与脑神经发育与老化相关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2015年在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担任CT事业部资深科研专家,先后参与多项动态容积CT全器官灌注、超低剂量重建、及能谱成像的单中心与多中心研究项目。2015年10月作为引进人才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聘为准入课题组长。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赵成,卫生技师,学历:硕士研究生
Email:z_cheng@ibms.pumc.edu.cn;电话:010-69156407
 
四、张卫奇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以药物-细胞成分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纳米药物载体设计和应用。(2)多模态成像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和光动力治疗研究中的应用。(3)纳米生物材料(药物载体)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2. 课题负责人简介:
 张卫奇,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04.09-2008.07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09-2013.07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02-2018.12 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19.02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任青年课题组长。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邓虹,博士,助理研究员。
 
教学工作:
一、  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学系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医学工程》课程的授课任务。近年来,不断提高课程的国际化和双语化程度;先后邀请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为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并与学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经验,包括美国犹他大学药学和药物化学系主任/生物工程系教授David Grainger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创新学院主任童景炫教授(Ching-Hsuan Tung)、京都大学田畑泰彦教授(Yasuhiko Tabata)、中国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邱信程教授等。
授课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结合,结合临床应用现状,从中提炼出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生物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习和授课效果进行更有效的考核评价,进行了多次改革。在教材建设方面,在院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下,全系教师共同撰写了适合生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医学工程讲义》。
在网络化建设方面,通过所院教改项目支持开展了医学信息学教学建设,包括围绕生物信息学e-learning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建设工作,开展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核心内容制定的研究和评价。通过建设辅助课堂教学的在线教育系统,推动学习和课程管理的网络服务,增强生物信息实践教学的参与性、互动性和综合性,增强学生利用生物信息工具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开展了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实验平台建设工作,用于研究生教学,内容包括:信号检测、信号数字化、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信号网络传输、仿真实现。
        二、特色教学工作
1. 组织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参加北京新星杯学生学术论文演讲比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认识以及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学系组织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参加了北京新星杯学生学术论文演讲比赛。此项活动由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9个单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比赛,旨在促进北京市各大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与发展、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从第三届开始参加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10级刘子源(演讲题目:决策树在临床中的应用)、2011级孙思进(演讲题目: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和2012级张震(演讲题目: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健康产业)分别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本科生组比赛第一名。2017年在首届京津冀三地联合举行的首届京津冀学生演讲比赛网上展示中,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张弘哲、黄警与十余名研究生一起参加了预赛,展示了人工智能、人工眼角膜等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2. 接受临床医学和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科研,通过课堂宣讲以及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合作,学系吸引了多名本科生参加实验室科研实践、科研训练、以及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三、教学组人员
彭屹,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期间在美国伦塞雷尔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生物医学工程系作访问学者。曾任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分析、心脏电生理建模与仿真和智能化医学仪器。曾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论文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Medica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等专业领域期刊。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生理学的物理分析》和《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课程负责人,同时承担协和医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和研究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部分教学任务。
代表性论文
1.    潘越,王志刚,张正国,彭屹*. 正常人短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在长时序列中的分布特性及其年龄的影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 Vol38(3):291-297.
2.    李晨曦,潘越,王志刚,张正国,彭屹. 以线性参数模型和信息分解方法评价QT变异性对心率变异性的响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8; 37(3):305-312.
3.    湛萍, 李晨曦, 王志刚, 张正国, 彭屹*. 直立倾斜引起的心率和血压的耦合性变化分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3): 284-292.
4.    Ping Zhan, Chenxi Li, Hongduoer Liu, Yi Peng*. Reflection of autonomic regulation behaviour using short-term cross-spectral analysis on RR and QT intervals. Computing in Cardiology, 2016; 43: 154-157 ( EI收录).
5.    刘红夺儿, 湛萍, 王志刚, 彭屹*. 以短时心率变异性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的改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 35(2): 155-161.
6.    Hongduoer Liu, Ping Zhan, Zhigang Wang, Yi Peng*. Assessment of autonomic nerve activity by circadian rhythm at different stag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ased on Holter data. Computing in Cardiology, 2015; 42: 613-616. ( EI收录)
7.    Yi Zhu, Xiaolin Yang, Zhigang Wang, Yi Peng*. An evaluating method for autonomic nerve activity by means of estimating the consistenc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QT variabil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4; 61(3): 938-945. (SCI收录)
8.    Yi Zhu, Xiaolin Yang, Zhigang Wang, Yi Pe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hort-term variability of RR and QT interva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autonomic nerve activity. Computing in Cardiology, 2013; 40: 73-76. ( EI收录)
9.    Yi Peng*, Zhongwei Sun. Characterization of QT and RR interval serie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by means of 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2011; 49(1): 25-31. (SCI收录)
10.  Jing Zhang, Yi Peng*. Assessment of cardiac autonomic state based on RR and QT interval series and symbolic analysis. Computing in Cardiology, 2011; 38: 689-692. ( EI收录)
11.  李心雅, 许亮, 杨啸林, 彭屹*. 全心电生理建模及体表电位标测图的仿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30(2):240-249.
12.  张靖, 李心雅, 彭屹*. 心肌缺血中心率变异性的符号动力学分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 33(1): 31-35.
13.  许亮, 孙中伟, 彭屹*. 基于正向模型仿真的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 28(3): 377-385.
14.  Yi Peng*, Liang Xu, Xing Wa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myocardial ischemic periods.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 2008; 27(5): 14-19. (SCI收录).
 
杨啸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开展生物医学数据收集、管理、整合、注释、分析与挖掘工作,并从事生物医学本体应用与建设、生物医学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系统平台的开发。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基础医学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bmicc.cn)的建设和管理,是一系列有影响的数据库——“国民体质与健康数据库”、“中国人心理状况数据库”、“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库”和“MedPortal生物医学本体数据库”的主要建设人员。与此同时,作为骨干人员参与科技部精准医学研究项目“中国重大疾病与罕见病临床与生命组学数据库”、国际合作项目“蛋白质组生物大数据与标准系统”、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人生理常数数据库扩大人群调查”和“中国国民健康状况和基本生理参数本底调查(2期)”等项目。曾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在教学方面,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应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同时,承担医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生物医学工程》和研究生课程《生理学的物理分析》的部分教学任务。主持两项院校教学改革项目“应用生物信息学课程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应用生物信息学”;并建设信息学类课程教学网站http://122.70.220.96:81
代表性论文
1.    Hongjie Pan, Xiaocui Bian, Sheng Yang, Yongqun He, Xiaolin Yang* and Yuqin Liu*. The cell line ontology-based representation,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of cell lines used in China. BMC Bioinformatics 2019; 20(Suppl5):179:249-264.
2.    Hongjie Pan, Yan Zhu, Sheng Yang, Zhigang Wang, Wei Zhou, Yongqun He, Xiaolin Yang. Biomedical ntologi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in and beyond China. Journal of Bio-X Research. 2019:1-7在线发表.
3.    Zhigang Wang, Wei Liu, Chong Chen, Xiaolin Yang, Yunping Luo & Bailin Zhang. Low mutation and neoantigen burden and fewer effector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correlate with breast cancer metastasization to lymph nod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DOI:10. 1038/s41598-018-36319-x.
4.    张宁宁,黄银,孙伟,邵晨,张本煜,顼华丽, 张扬,张鹏,张力伟,朱伟民,杨啸林. 人类胶质瘤蛋白质组数据库系统构建.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8年第39卷第8期;67-73.
5.    郭靖文, 杨晟, 史涪仁, 邵晨, 张璐璐, 王恒*, 杨啸林*. MedPortal: 面向精准医学的生物医学本体资源存储和应用平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5): 557-564.
6.    Xiaoyi Tian, Di Chen, Ran Zhang, Jun Zhou, Xiaozhong Peng, Xiaolin Yang*, Xiuru Zhang*, Zhi Zheng*. Quantitative survey of multiple CpGs from 5 genes identifies CpG methylation panel discriminating between high- and 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linical Epigenetics, 2015; 7: 4
7.    许三岗, 庄永龙, 郝志勇, 单广良, 杨啸林*, 王恒*. 致病疟原虫分子功能注释二级数据库的构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 31(6): 882-888
8.    高碧霞, 李明喜*, 刘雪娇, 蔡建芳, 樊晓红, 杨啸林*, 李雪梅, 李学旺,磁珠分离结合生物质谱分析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尿液蛋白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5): 511-516
9.    杨啸林, 张靖, 韩少梅, 张正国*,朱广瑾*. T波形态学分析心室复极不一致性在黑龙江省人群分布特点.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0; 30(9): 912-917
10.  杨啸林, 张靖, 徐铖, 王志刚, 李心雅, 韩少梅, 朱广瑾, 张正国*. 基于大规模人群调查的心电数据库的构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 29(3): 326-330
11.  杨啸林, 张正国*. 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测蛋白质转导域的研究.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 33(4): 205-208.
12.  Xu CL#, Yang XL#, Zu SY, Han SM, Zhang ZG, Zhu GJ*.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Lipids, Blood Pressure, and Simple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in an Adult Chinese Population,Arch Med Res, 2008; 39(6): 610-617.
13.  Yang XL#, Xie J, Niu B, Hu XN, Gao Y, Xiang Q, Zhang YH, Guo Y, Zhang ZG*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of human Period1 and its mutant analogs. J Mol Graph Model, 2005; 23(5): 389-394
 
王志刚,讲师
200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系临床检验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基金“网络模块算法预测乳腺癌中的转录调控关系”和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专项课题“转录组测序大数据可视化策略研究”的研究任务。目前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应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在网络化教学建设方面,使用自主开发的组学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讲授生物信息学相关算法和数据可视化策略。申请软件著作权一项。
代表性论文
1.  王志刚,刘伟,应用转录组和外显子组测序分析不同年龄组的胶质母细胞瘤中基因表达与变异的差异。解剖学报,2019;50(1): 9-13.
2.  潘越,王志刚,张正国,彭屹*. 正常人短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在长时序列中的分布特性及其年龄的影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 38(3): 291-297.
3.  Zhigang Wang, Wei Liu, Chong Chen, Xiaolin Yang1, Yunping Luo & Bailin Zhang. Low mutation and neoantigen burden and fewer effector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correlate with breast cancer metastasization to lymph nod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DOI: 10. 1038/s41598-018-36319-x.
4.  李晨曦,潘越,王志刚,张正国,彭屹. 以线性参数模型和信息分解方法评价QT变异性对心率变异性的响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8; 37(3):305-312.
5.  湛萍, 李晨曦, 王志刚, 张正国, 彭屹*. 直立倾斜引起的心率和血压的耦合性变化分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3): 284-292.
6.  刘红夺儿, 湛萍, 王志刚, 彭屹*. 以短时心率变异性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的改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 35(2): 155-161.
7.  Cui H, Li N, Li X, Qi K, Li Q, Jin C, Wang T, Duan L, Jiang L, Chen G, Wang Z, Wei C, Yang Y. Tongxinluo modulates cytokine secretion by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m J Transl Res. 2016; 8(10): 4370-4381.
8.  Hu, Qiang, Zhigang Wang, and Zhengguo Zhang. FSim: A Novel Functional Similarity Search Algorithm and Tool for Discovering Functionally Related Gene Product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4; 509149. doi: 10.1155/2014/509149.
9.  Y. Zhu, X. Yang, Z. Wang, and Y. Peng. An evaluating method for autonomic nerve activity by means of estimating the consistenc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QT variability. IEEE Trans. Biomed. Eng. 2014; 61(3): 938-945.
10.王志刚, 谢丽芳, 陈鑫, 彭屹, 张正国. 药物化学结构在线分析系统. 药物生物技术, 2012; 19(2): 153-155.
11.王志刚, 王茜, 陈鑫, 彭屹, 杨啸林, 张正国. FlexDB: 在线个人健康评估系统.医学信息学, 2012; 33(2): 18-21.
12.王志刚, 谢丽芳, 陈鑫, 杨啸林, 张正国. 药物功能模式聚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30(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