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北京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北京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考研群]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北京大学研究生辅导] [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北京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生。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专业凝聚态物理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前身是北大物理系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建立的固体物理专门化。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原物理系半导体、磁学、低温物理、固体结构、固体能谱专业合并成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使本学科在组织体系上成为一个整体。本学科依托“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点,从1988年起成为高等学校第一批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主要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学科形成了多个具有相当实力和一定规模的学术团队。至2008年底,本学科共有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高级工程师12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甘子钊、杨应昌、秦国刚等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24人,5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上述数字均不含双聘和兼职教师)。2004和2005连续两年,本学科的两个研究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凝聚态所尽力为所有研究人员创造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使大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目前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凝聚态理论;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物理与器件;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光电子学;磁性材料和物理;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研究;表面物理与扫描探针显微学;非线性物理和生物技术。目前继续招收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凝聚态理论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半导体纳米晶粒的电子态和有限固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研究;高温超导机制研究;新器件的物理基础研究;软物质和颗粒物质的理论研究;无序系统中的扩展态的研究;半导体量子阱和超晶格物理的研究及光子晶体物理的研究,材料性质的物理计算。

  2.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物理与器件
  高温超导材料的各种非均匀性的结构及其对超导电性的影响,特别是高温超导体的结物理、晶界物理、非平衡超导电性等;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HTSQUID)的制备工艺、物理研究及应用的原理;介观超导电性,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的磁通物理;纳米尺度上的超导电性,FET结构超导体、MgB2型超导体及其间的内在联系。

  3.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
  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生长、掺杂、表征和物理性质;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制备和相关器件物理研究。包括高性能肖特基二极管、存储器、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和新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ISFET)以及相关逻辑器件、生物/化学传感器等;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纳光子器件的制备和物理性质研究。包括:直接禁带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带)/硅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纳米光学微腔、纳米半导体光伏器件、纳米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等;高效硅基有机发光器件,白光照明器件,和高效光伏电池的研究;硅基混合激光器的研究;硅基高效电致发光器件,高效光伏电池和新型存储单元及其物理的研究。比如,纳米硅/氧化硅(或其他介质),含有发光中心的硅基材料,新型硅光子学材料及其发光与存储功能。

  4.磁性物理和新型磁性材料(方向)研究
  以磁性物理的基础研究为指导,致力于从宏观和微观电子结构、介观、界面等角度研究材料的磁特征,研究强磁晶各异性、高饱和磁矩、巨磁电阻、巨磁致伸缩和磁卡等效应的起源,了解物性与结构的关系,建立相关理论,进而控制和合成具有各种特性的新材料。主要研究内容:探索3d -4f金属间化合物的新相,研究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为发展新材料、开拓新应用提供源头;纳米磁性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研究,侧重点是纳米磁性薄膜和粒子的研究;强关联和无序体系的磁性与输运特性研究;新型能源相关材料的物理特性与磁性关系研究。

  5.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
  功能准一维系统的制备工艺和物理性质,包括硅等材料纳米捧、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管状结构以及用扫描探针制备的一维结构等的制备工艺、生成机理、结构特征以及物理性质;半导体纳米线(Si、GaN、ZnO、ZnSe、Ga2O3)和纳米碳管制备与物理性能研究。低维材料,如石墨烯(graphene),拓扑绝缘体等,在低温强磁场下的量子输运和量子调控。

  6.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
  近期的研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1)用于半导体照明工程的GaN基高效率、高亮度白光LED;(2)用于光存储的GaN基短波长激光器;(3)用于军用和民用无线通信的GaN基高温、高频、高功率微波器件;(4)用于军用的GaN基光电探测器;(5)为上述研究使用的自支撑GaN衬底材料和激光剥离技术等。

  7.表面物理与扫描探针显微学
  表面物理方向的工作主要包括:利用各种表面探测和成像方法及理论模拟计算,研究物质表面的结构及性质,特别重点研究纳米结构功能化的物理学基础,纳米结构的物理方法构筑和纳米器件的表征。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属于当代纳米科技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该研究方向主要探索研制适合于各种特殊研究用途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特别是极端条件下,纳米结构的成像、操纵和表征,生物大分子系统的结构、表征和操纵等。

  8.非线性物理和生物技术
  A. 非线性物理:研究反应扩散过程中的螺旋波的产生和斑图动力学,从有序斑图(如螺旋波)到时空混沌的非平衡相变过程,控制时空混沌的有效途径;小尺度的化学反应非线性过程。B. 生物技术及其基础:研究生物分子的自组织行为及应用;新型基因芯片。C. 生物分子“试管”进化:从理论与实验出发定量研究生物进化的动力学问题。D. 复杂系统: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经济、文化等系统中的复杂性现象。

  9.材料物理
  注重研究材料中的物理问题和合成新的功能材料。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有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的物理研究和新材料的发现,GaN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物理性能研究。

  研究人员及其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如下: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1 研究方向2 联系方式 博导/硕导 备注
甘子钊 教授 凝聚态物理 光学物理 62765017
zzgan@phy.pku.edu.cn
博导 院士
秦国刚 教授 半导体材料物理   52755027
qingg@pku.edu.cn
博导 院士
杨应昌 教授 磁学   62757090
fuyang@pku.edu.cn
博导 院士
叶恒强 研究员 晶体结构与缺陷 计算材料学 62759474
yudp@pku.edu.cn
博导 院士
胡晓东 教授 半导体光电子学 氮化物材料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67621
huxd@pku.edu.cn
博导  
欧阳颀 教授 非线性物理 生物物理 62756943
qi@pku.edu.cn
博导 长江
特聘
沈 波 教授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67809
bshen@pku.edu.cn
博导 长江
特聘
史俊杰 教授 理论凝聚态物理 低维半导体物理与材料计算 62757594
jjshi@pku.edu.cn
博导  
田光善 教授 凝聚态理论 强关联电子体系;量子相变 62754231
tiangs@pku.edu.cn
博导  
王福仁 教授 超导物理 薄膜器件物理和表面界面分析 62756795
frwang@pku.edu.cn
博导  
尹澜 教授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 凝聚态理论 62753499
yinlan@pku.edu.cn
博导  
俞大鹏 教授 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电子显微学 62759474
yudp@pku.edu.cn
博导 长江
特聘
张 酣 教授 固体结构与材料物理 超导物理 62754233
hanzhang@pku.edu.cn
博导  
张国义 教授 半导体光电子学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59726
gyzhang@pku.edu.cn
博导  
朱 星 教授 扫描探针显微学 近场光学 62751031 62751445
zhuxing@pku.edu.cn
博导  
戴伦 教授 纳米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62751618
lundai@pku.edu.cn
博导  
杨金波 教授 磁学与磁性材料 磁电子学 62753459
jbyang@pku.edu.cn
博导  
胡宗海 研究员 表面物理 低维纳米材料 62767890
zhhu@pku.edu.cn
博导  
王新强 研究员 半导体光电子学 宽禁带半导体 62767150
wangshi@pku.edu.cn
博导  
吴孝松 研究员 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低温下的电子输运 62753810
xswu@pku.edu.cn
博导  
王宏利 教授 非线性物理 生物物理 62759041
hlwang@pku.edu.cn
博导  
冉广照 教授 半导体(微纳)光子学 硅基发光 62751618
rangz@pku.edu.cn
博导  
吕 劲 副教授 计算凝聚态物理 计算材料学 62754107
jinglu@pku.edu.cn
博导  
于彤军 副教授 半导体光电子学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59726
tongjun@pku.edu.cn
博导  
钱志新 副教授 量子系统多体理论   62757388
zhixinq@pku.edu.cn
博导  
秦志新 副教授 半导体光电子学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59726
zxqin@pku.edu.cn
博导  
陈晋平 副教授 纳米尺寸材料输送研究   62751751
cpchen@pku.edu.cn
硕导  
陈志忠 副教授 半导体光电子学 半导体照明 62759726
zzchen@pku.edu.cn
硕导  
杜红林 副教授 磁性材料 晶体结构与磁结构 62754996
duhonglin@pku.edu.cn
硕导  
郭卫 副教授 超导物理   62755559
guow@pku.edu.cn
硕导  
侯玉敏 副教授 纳米尺度下物性研究   62754147-804
ymhou@pku.edu.cn
硕导  
李方廷 副教授 生物物理   62759699
Li_fangting@ctb.pku.edu.cn
硕导  
罗强 副教授 理论物理   luoqiang@pku.edu.cn 硕导  
马平 副教授 高温超导体材料、物理与器件   62751752
maping@pku.edu.cn
硕导  
童玉珍 副教授 半导体光电子学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59726
Yztong16@pku.edu.cn
硕导  
王常生 副教授 磁学与磁性材料   62751740
wangcs@pku.edu.cn
硕导  
赵清 副教授 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62753673
zhaoqing@pku.edu.cn
硕导  
林峰 副教授 纳米材料和纳米光子学 近场光学 62752481
linf@pku.edu.cn
硕导  
廖志敏 副教授 介观量子输运 纳米结构光伏和光电子学 liaozm@pku.edu.cn 硕导  
唐宁 讲师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51759
ntang@pku.edu.cn
硕导  
许福军 讲师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62751759
fjxu@pku.edu.cn
硕导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070205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凝聚态物理 [0702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物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凝聚态理论物理
02.凝聚态计算物理
03.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
04.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

05.微纳光子学及近场微区光

06.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
07.高温超导材料、物理与器

08.软凝聚态物理和生物物理
09.磁学与磁性材料
10.低温物理和量子输运
11.超导与强关联电子体系
12.表面物理与化学
13.磁学与自旋电子学
14.冷原子与精密测量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本专业只招收港澳台生、留学生。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专业分析

学校介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固体物理为基础的外向延拓。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从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各类居间凝聚相,例如液氦、液晶、熔盐、液态金属、电解液、玻璃、凝胶等。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比固体物理学更广泛更深入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凝聚态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对象日益扩展,更为复杂。一方面传统的固体物理各个分支如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磁学、低温物理和电介质物理等的研究更深入,各分支之间的联系更趋密切;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与团簇物理等。从而使凝聚态物理学成为当前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从事凝聚态研究的人数在物理学家中首屈 一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在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中居领先位置。目前凝聚态物理学正处在枝繁叶茂的兴旺时期。并且,由于凝聚态物理的基础性研究往往与实际的技术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凝聚态物理学的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在当今世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窗体底端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凝聚态物理  101政治  201英语 603量子力学 806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综合,面试,外语
《固体物理学——高等学校教材》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0第1版
《量子力学导论》,1998年版 曾谨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固体物理学——高等学校教材》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0第1版
《量子力学导论》,1998年版 曾谨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10
2019 310
 
学费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杨金波 教授
YangJB
北京大学博士(1998年)
磁学和新型磁性材料,材料的结构与电、磁特性(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物理研究所)
Email jbyang_at_pku.edu.cn,https://www.labxing.com/lab/267/members
物理大楼西337
 
任兆玉,1958年2月出生,陕西临潼人,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学 历,博士生导师。曾担任本科生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力学实验,光学 实验等课程和研究生现代物理实验,非线性光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数 十名,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科学研究:主要从事光功能材料,激光器 技术与器件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 (070205)
  • 26
  • 01.固体理论
    02.介观物理
    03.表面物理
    04.计算物理
    05.超导物理
    06.材料物理
    07.低温物理
    08.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09.薄膜材料及物理
    10.纳米半导体材料、器件和物理
    11.非线性理论与实验
    12.稀土-过渡金属合金磁性
    13.半导体光电子学
    14.超导电子学
    15.扫描探针显微学
    16.纳米材料及电子显微学
    17.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704量子力学
    4 807固体物理

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前身是北大物理系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建立的固体物理专门化。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原物理系半导体、磁学、低温物理、固体结构、固体能谱专业合并成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使本学科在组织体系上成为一个整体。本学科依托“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点,从1988年起成为高等学校第一批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主要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学科形成了多个具有相当实力和一定规模的学术团队。目前,本学科共有教授19人,教授级高工1人,“青年QR”研究员3人,“百人计划”研究员5人,副教授19人,高级工程师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甘子钊、杨应昌、秦国刚、欧阳颀4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6人,博士生导师35人,5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上述数字均不含双聘和兼职教师)。2004年和2005年,本学科的两个研究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凝聚态物理专业培养了数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人获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先后有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毕业研究生中涌现国家“青年QR”入选者、国家杰出

  青年基金、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许多人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在高科技企业工作。凝聚态所尽力为所有研究人员创造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使大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目前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凝聚态理论;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物理与器件;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光电子学;磁学与磁性材料;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研究;表面物理与扫描探针显微学;非线性物理和生物技术。目前继续招收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凝聚态理论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半导体纳米晶粒的电子态和有限固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研究;高温超导机制研究;新器件的物理基础研究;软物质和颗粒物质的理论研究;无序系统中的扩展态的研究;低维和纳米半导体的理论研究,材料性质的物理计算。

  2.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物理与器件

  高温超导材料的各种非均匀性的结构及其对超导电性的影响,特别是高温超导体的结物理、晶界物理、非平衡超导电性等;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HTSQUID)的制备工艺、物理研究及应用的原理;介观超导电性,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的磁通物理;纳米尺度上的超导电性,FET结构超导体、MgB2型超导体及其间的内在联系。

  3.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

  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生长、掺杂、表征和物理性质;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制备和相关器件物理研究。包括高性能肖特基二极管、存储器、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和新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ISFET)以及相关逻辑器件、生物/化学传感器等;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纳光子器件的制备和物理性质研究。包括:直接禁带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带)/硅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纳米光学微腔、纳米半导体光伏器件、纳米半导体光

  电探测器等;高效硅基有机发光器件,白光照明器件,和高效光伏电池的研究;硅基混合激光器的研究;硅基高效电致发光器件,高效光伏电池和新型存储单元及其物理的研究,比如,纳米硅/氧化硅(或其他介质),含有发光中心的硅基材料,新型硅光子学材料及其发光与存储功能;纳米等离激元激光器件物理与应用。包括:等离激元激光器件物理及其在高密度数据存储、生物化学传感、深亚波长光刻技术和纳米光谱学领域的应用。

  4.磁性物理和新型磁性材料研究

  以磁性物理的基础研究为指导,致力于从宏观和微观电子结构、介观、界面等角度研究材料的磁特征,研究强磁晶各异性、高饱和磁矩、巨磁电阻、巨磁致伸缩和磁卡等效应的起源,了解物性与结构的关系,建立相关理论,进而控制和合成具有各种特性的新材料。主要研究内容:探索3d-4f金属间化合物的新相,研究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为发展新材料、开拓新应用提供源头;纳米磁性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研究,侧重点是纳米磁性薄膜和粒子的研究;强关联和无序体系的磁性与输运特性研究;新型能源相关材料的物理特性与磁性关系研究。

  5.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

  功能准一维系统的制备工艺和物理性质,包括硅等材料纳米捧、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管状结构以及用扫描探针制备的一维结构等的制备工艺、生成机理、结构特征以及物理性质;半导体纳米线(Si、GaN、ZnO、ZnSe、Ga2O3)和纳米碳管制备与物理性能研究。低维材料,如石墨烯(graphene)、二硫化钼、拓扑绝缘体等,在低温强磁场下的量子输运和量子调控。低维纳米体系中电子多体相互作用、受限体系中量子效应。

  6.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

  近期的研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1)用于半导体照明工程的GaN基高效率、高亮度白光LED;(2)用于光存储的GaN基短波长激光器;(3)用于军用和民用

  无线通信的GaN基高温、高频、高功率微波器件;(4)用于军用的GaN基光电探测器;(5)为上述研究使用的自支撑GaN衬底材料和激光剥离技术等。

  7.表面物理与扫描探针显微学

  表面物理方向的工作主要包括:利用各种表面探测和成像方法及理论模拟计算,研究物质表面的结构及性质,特别特别重点研究及表征新型纳米材料及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物理光电特性。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属于当代纳米科技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该研究方向主要探索研制适合于各种特殊研究用途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特别是在超高真空、低温等极端条件下,纳米结构的成像、操纵和表征。近期的研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1)近场光学、微区光谱研究;(2)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3)二维平面材料等离激元光电特性研究;(4)STM超高分辨半导体光电特性研究;(5)超高真空MEB-四探针STM-低温SNOM拉曼联用系统研发等。

  8.非线性物理和生物技术

  A.非线性物理:研究反应扩散过程中的螺旋波的产生和斑图动力学,从有序斑图(如螺旋波)到时空混沌的非平衡相变过程,控制时空混沌的有效途径;小尺度的化学反应非线性过程。B.生物技术及其基础:研究生物分子的自组织行为及应用;新型基因芯片。C.生物分子“试管”进化:从理论与实验出发定量研究生物进化的动力学问题。D.复杂系统: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经济、文化等系统中的复杂性现象。E.定量生物学实验与理论:高通量生物微流技术,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定量研究。

  9.材料物理

  注重研究材料中的物理问题和合成新的功能材料。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有高温超导体及其相关材料的物理研究和新材料的发现,GaN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物理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凝聚态物理     专业代码:070205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物理学

专业介绍

天津理工大学为例
070205凝聚态物理
研究方向:1、无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
2、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3、低维材料与器件物理
4、生物信息材料与物理
无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多晶粉末、透明陶瓷、玻璃、光纤以及薄膜等荧光转化材料,以及具有发光、光存储、光转换及光电探测有关的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获得光转换机制和器件的结构设计与制备,为新型光电子器件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方向从分子水平或微尺度上进行设计、合成及有序组装有机半导体材料并研究其光、电、磁性能,寻求在发光、光伏等器件方面的应用,并探索实现新一代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的方法和途径。
低维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方向以获得新型光电器件产品和系统为目标,研究具有零维、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纳米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以及相应器件结构与光、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生物信息材料与物理利用有机、无机、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光、电、磁等信息功能团,研究信息功能团与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物理过程,探索在生化检测及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为提取生命活动中重要信息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开设的主要课程:固体物理、发光物理、光电子学、显示技术与发光材料学、有机半导体、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固体材料化学、生物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化学与物理等。
以上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生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为3年,授理学硕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大学 昆明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伊犁师范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0702 物理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4 所,本次参评5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2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055 南开大学 A-
8 10183 吉林大学 A-
9 10335 浙江大学 A-
10 10486 武汉大学 A-
1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2 10558 中山大学 A-
1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4 10108 山西大学 B+
15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6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7 10247 同济大学 B+
1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9 10384 厦门大学 B+
20 10422 山东大学 B+
2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23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4 10730 兰州大学 B+
25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6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2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10280 上海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1 10532 湖南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4 10610 四川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697 西北大学 B
37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8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9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0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3 10145 东北大学 B-
44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48 10459 郑州大学 B-
49 10530 湘潭大学 B-
5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1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52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5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6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57 10403 南昌大学 C+
58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59 10475 河南大学 C+
6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61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62 10673 云南大学 C+
63 11065 青岛大学 C+
6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5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66 10140 辽宁大学 C
67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6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69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71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72 10593 广西大学 C
7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74 10635 西南大学 C
7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7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7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0 10255 东华大学 C-
8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2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3 10357 安徽大学 C-
84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5 10427 济南大学 C-
8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7 10512 湖北大学 C-
88 10657 贵州大学 C-
89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077205凝聚态物理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凝聚态物理     专业代码:077205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介绍

江西理工大学为例
077205凝聚态物理
01纳米材料科学与物理
02计算凝聚态物理
03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04固体光子学与光谱学
05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
06功能材料缺陷机理研究
07新型慢波结构的设计
08冷原子气体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01高等数学
 (自命题)
④899固体物理
初试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702 物理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4 所,本次参评5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2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055 南开大学 A-
8 10183 吉林大学 A-
9 10335 浙江大学 A-
10 10486 武汉大学 A-
1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2 10558 中山大学 A-
1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4 10108 山西大学 B+
15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6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7 10247 同济大学 B+
1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9 10384 厦门大学 B+
20 10422 山东大学 B+
2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23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4 10730 兰州大学 B+
25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6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2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10280 上海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1 10532 湖南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4 10610 四川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697 西北大学 B
37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8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9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0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3 10145 东北大学 B-
44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48 10459 郑州大学 B-
49 10530 湘潭大学 B-
5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1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52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5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6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57 10403 南昌大学 C+
58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59 10475 河南大学 C+
6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61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62 10673 云南大学 C+
63 11065 青岛大学 C+
6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5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66 10140 辽宁大学 C
67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6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69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71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72 10593 广西大学 C
7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74 10635 西南大学 C
7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7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7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0 10255 东华大学 C-
8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2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3 10357 安徽大学 C-
84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5 10427 济南大学 C-
8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7 10512 湖北大学 C-
88 10657 贵州大学 C-
89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凝聚态物理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南京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7 武汉大学 A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 兰州大学 A 18 大连理工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11 上海交通大学 A 19 湖南大学 A
4 北京大学 A+ 12 郑州大学 A 20 重庆大学 A
5 吉林大学 A+ 13 北京科技大学 A 21 华中科技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14 上海大学 A 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15 四川大学 A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16 北京师范大学 A      
 
B+等(35个):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聊城大学、温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B等(34个): 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首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青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
 
 
C等(24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凝聚态物理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南京大学 5★ 145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145
3 清华大学 5★ 145
4 吉林大学 5★ 145
5 复旦大学 5★ 145
6 北京大学 5★ 145
7 浙江大学 5★ 145
8 山东大学 4★ 145
9 上海交通大学 4★ 145
10 四川大学 4★ 145
11 武汉大学 4★ 145
12 中山大学 4★ 145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145
14 厦门大学 4★ 145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145
16 西北工业大学 4★ 145
17 北京师范大学 4★ 145
18 郑州大学 4★ 145
19 兰州大学 4★ 145
20 西安交通大学 4★ 145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903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205凝聚态物理
       01超高温高压实验技术
       02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物理性质测量技术
       03超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相变
       04高压下凝聚态物质中的输运行为
       05高压下的低维量子自旋材料
       06高压下的纳米材料
       07高压下的超分子材料
       08高压下的磁性材料
       09高压下的微纳光学
       10高温高压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理论计算与模拟
       11高温高压下杂质行为的理论计算
       12高压技术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
       13大尺寸金刚石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及其原辅材料的研究
       14 CVD金刚石单晶及多晶膜、纳米结构的生长和物性研究
       15热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制备与性质的研究
       16人工宝石的高温高压合成
       17高压合成技术的计算机模拟
       18复合材料的高温高压制备与应用
       19新型超硬多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与合成
       20 CVD金刚石膜及复合纳米结构的生长和物性研究
       21氮化硼膜制备及表面纳米构建、性能调控和应用
       22高性能超硬材料制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3超硬材料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4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
       25化合物太阳能电池与光解水制氢
       26纳米材料光电转换、光催化与纳电子学
       27新型半导体纳米晶物理与化学
       28贮能材料物理
29新能源转化材料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
4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70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
       (需携带计算器)
       ④956固体物理(需携带计算器)或957量子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同等学力加试:可在科目④中选择与初试不同的科目为其中一科,另一科为原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考研参考书: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详情如下:
高等数学(甲)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固体物理》考试大纲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就业:
凝聚态物理就业方向
就业去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做研究员、工程师、技术骨干等等。
凝聚态物理相关职位
基础软件工程师,工程技术员,审稿编辑(物理学科),产品经理,物理学科教辅图书编辑、编辑助理,工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