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
Add 中国海洋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中国海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难吗]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群]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费]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现有教职工82位,已形成院士领衔,筑峰人才、杰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博士生199名,硕士生316名,本科生407名。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洋环境研究,重点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环境、滨海湿地、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相关问题的演变过程、机制与工程治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07-10 [ 阅读:次 | 添加:祁华 ] |
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点隶属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第一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0年,学科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是“十五”、“十一五”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并于2008年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第一、第二次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第10位和第9位。在2017年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 +级。本学科融合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立足国内外近海海域典型的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
科研平台依托的“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海洋环境与生态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研究的一流平台及海洋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持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和海域使用论证甲级资质证书。通过“211”和“985”建设,构建了分析测试、现场监测、环境数值模拟等功能平台,形成了环境调查与观测、环境要素与检测,以及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分析实验区,并建设了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环境数值模拟计算机群。
围绕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兼顾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学科方向涵盖:海洋环境动力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等。研究工作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主要包括“近海环境动力过程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近海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控制”两个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人为活动影响下海洋生态系统的响应。近年开展了海湾与近海环境污染的动力过程、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海洋环境研究的过程认知、机理阐释、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学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2013年进入ESI全球前1%做出了主要贡献。
1、博士生
培养热爱祖国、遵守法纪、品行优秀的具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有思想有创造的博士生。根据环境学科特点,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海洋学科优势,培养的博士生应具有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热爱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最新技术与方法,熟悉学术规范,熟悉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实际工程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环境科学专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2、硕士生
培养热爱祖国、遵守法纪、品行优秀的应国家需要的具有专业素养和合作能力的硕士生。利用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海洋学科环境,根据环境学科特点,培养的硕士生应具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热爱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熟悉学术规范,具有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事业心,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研究生外国语(上)、研究生外国语(下)、学术道德与规范、学术论文写作
学分要求:硕士10学分,博士不低于5学分,硕博连读12学分。
-
基础课
主要课程:环境海洋学、环境数据统计与处理、分子生物学、水质分析原理与方法、高级环境化学、环境经济学、渗流理论、环境流体力学
学分要求:硕士不低于7学分,博士3学分,硕博连读不低于7学分。
-
专业课
主要课程:海陆水环境模拟与预测、海洋生态动力学、生物海洋学、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理论与方法、环境土壤学、高级分析与测试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地下水污染原理与研究方法、场地污染修复技术、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废水资源化与回用技术、危险废物处置与管理、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环境标准与规范
学分要求:硕士不低于4学分,博士不低于2学分,硕博连读不低于4学分。
-
其他课程
主要课程: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根际生态学、海洋生态毒理学、高级水生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学研究方法、大气环境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污染化学、高级氧化新技术、环境水文学、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地表水体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环境安全与风险分析
学分要求:硕士不低于2学分,硕博连读不低于2学分。
1、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和先进性,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论文工作应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博士生应在学位论文中对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做出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动态有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评述,要求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说理透彻,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万字(含图表)。
2、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开拓性和先进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对国民经济具有实用价值。论文工作应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硕士论文应有至少二个学期的实验工作量,硕士生应在学位论文中对自己的创新成果做出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对学科发展动态有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评述,要求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说理透彻,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含图表)。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权威期刊正式发表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者在顶尖学术期刊正式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注:权威期刊和顶尖期刊由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目录,博士生论文成果以入学年的目录为依据);或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
-
硕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SCI/EI期刊(会议论文除外)或在研究生入学年(或者学位评定年以前)学院发布的最新版《学院认定的重要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列出的期刊上正式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以上对博士、硕士学位取得所提出的科研成果要求,详见学院的相关规定。
|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第一批8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之一,与国内其他大学的同类学科点相比,她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历史积淀。
在海洋大学这个校园里,1932年即已开始讲授海洋知识课程,1946年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厦门大学海洋系的理化组部分师生调到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78年至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先后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研究所、河口海岸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的部分科技人员,成了现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1988年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2年成立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1998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下辖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业水回用技术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工程勘察设计检验中心和海洋生态动力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大学环保中心也挂靠研究院合署办公。2001年校内再次整合,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及服务三位一体的新的实体。
在教学方面,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均有学士点、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科研方面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海洋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及其所辖研究人员和仪器设备。在为社会、经济及国防建设服务方面,东方红2号海洋调查船和卫星地面站,可提供从空中到海上现场监测海洋环境的技术平台,挂靠于学院的中国海洋大学测试中心拥有先进的监测、测试和分析仪器设备,持有全国甲级环境评价证书和全国甲级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等高级别的资质证书,一大批资深业精的技术骨干,共同形成了为社会、经济、国防和地方建设服务的坚实后盾,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区域功能规划与管理对策,环境健康与生态修复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早在1958年初山东省的沿海环境资源调查和1958-1959年的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中,学校的师生已经充任了主力和技术骨干。到六十年代,则已开始了海洋环境水温预报和海洋生态学的研究。七十年代以关注胶州湾的污染为契机,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了更多的合作调查与研究,其后又进一步相互交叉、渗透,为创建我国的海洋环境科学学科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青岛海洋大学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海洋学硕士点和博士点。1994年环境海洋学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9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评估验收。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环境化学为硕士点。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环境海洋学硕士点、博士后拓宽为环境科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批准设置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经全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批准,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作为环境工程学科主要源头之一的海洋地质学,也可溯源于山东大学地矿系。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山东海洋学院地质系增设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硕士点,1995年增设近海工程硕士点。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拓宽环境地质硕士点为环境工程硕士点,2000年升格为环境工程博士点,2001年整建制调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冯士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刘鸿亮教授(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和丁德文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19名(含兼职博导8名),青年教师80%以上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教师都有出国进修或合作科研的经历。迄今已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国家“九七三”和“八六三”项目,国家攀登计划B专项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超过20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部、委、省级科技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项。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各2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专著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各1项,1部列入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2部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另外还有5部教材已入选国家级“十五”重点教材编著计划。
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海洋环境动力学的研究,特别是浅海环境及物质长期输运理论的研究,为海洋污染物扩散、运移和海区自净能力预测奠定了基础;被美国重要学术杂志“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和水利学进展”评价为一“重要进展”,并被应用于切萨匹克湾等许多海湾的水质、营养盐输运、富营养化及生态演化规律的研究中。依此理论框架,还开展了中德政府间环境海洋学合作研究;在国内则承担了国家基础科学发展规划项目(即“九七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或重大项目以及部委省级重大或重点项目的研究。在海洋环境灾害——风暴潮的研究方面,冯士筰的专著《风暴潮导论》是国际上同类专著的第一部;关于风暴潮动力机制及预报方法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海洋水团分析与海洋水温预报方面的系列成果也有自己显著的特色。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属国内最早开展者之一,业已成为颇具优势的研究群体,对胶州湾、渤海、黄海和东海,河口生态系统及典型养殖水域的调查、研究和模拟取得了重大进展,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跨学科重大项目、中德国际合作研究等重大课题,发表论文100多篇,SCI收录40余篇。关于大气—海洋污染化学的研究,在多沙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大气向海洋的物质输送、化学污染物的海洋生物富集等方面的研究,有不少创新的成果,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
在海洋与工程环境的调查,监测、评价、规划、治理与对策研究方面,既是国内最早开展的单位之一,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和较大贡献。例如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与方法的研究,海洋环境评价的技术原则与方法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起草咨询,我国渤海和10个海湾2000年水质预测及物理自净能力的研究,胜利油田滩海地区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及生态资源的影响和控制对策研究等。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是我国环保和污染治理的重大工程之一,在这一项目的预研究中,海洋大学荣任技术专家组组长单位,冯士筰院士被聘为顾问。通过预研究所获成果,正式形成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现已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实施。受这一行动计划的启发和拉动,沿海各省、市和自治区,也纷纷效法,相继立项研究和制订相应配套的行动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沿海地区以全国陆域面积的13%,承载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有几乎为陆域国土面积1/3的海域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更须有远见、有实效的保护。环境保护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也认定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任重而道远,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将与时俱进,更加蓬勃发展。
(1)专业定位
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海洋特色优势,基于专业地质背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建设具有鲜明海洋与地质特色的环境工程品牌专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海洋与地质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设计、运营、咨询、管理、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并能承担社会责任。
目标2: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具备水、气、固等污染控制工程以及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等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营和管理,具有环境工程新理论、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目标3:掌握滨海地下污染修复或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环境问题的识别、研究和解决能力。
目标4:能够就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的能力。
目标5: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分析新出现的环境工程问题,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历史沿革
环境工程专业起源于1987年设置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99年建立环境工程专业,2010年成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011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获得B+。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以及多学科的耦合发展,构建了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教学队伍,已形成了以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为支撑、本-硕-博-博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设有5个硕士专业,5博士专业。
(4)特色优势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与地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既注重水、固废、大气、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传统环境工程专业内容,又具有海洋环境污染和环境地质灾害防控等大尺度的环境问题。本专业期望未来培养的人才在海洋和地质有关的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中起骨干和引领作用。
① 注重实践教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近3000m2,仪器设备总值逾3000万元。以示范中心为主体,构建了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地下水修复实验室、海洋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并充分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科学考察船和在不同行业部门设立的实习基地等优良资源,保障学生实践动手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环节包括各门课程的配套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上机实践、环评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生产实习、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占总学分30%。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和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覆盖率达100%。
② 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100%,四个年级生师比达7:1,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50%以上。担任或曾任教育部环境工程、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高专高职水资源与水环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③ 学科支撑强
依托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地质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海岸带环境保护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和重点项目等支持下,形成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的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2013年,“环境与生态学”跻身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行列。
④ 专业吸引力大
构建了学院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本科2+2合作培养模式,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互派交流计划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学生有机会赴英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随着环境产业的发展、办学水平的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占比超过50%;近3年其他专业净转入人数达17人(学生数增加11%)。
(5)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设置特色明显,主要课程有:大学数学、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专业导航讲座、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力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土建概论、普通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基础课和专业课;环境海洋学、海洋环境调查实习、海洋环境工程等特色课;以及滨海地下污染修复特色模块和地质灾害防治特色模块课程,其中滨海地下污染修复模块有环境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污染控制、地下水动力学、土壤污染与防治、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地质灾害防治模块有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地基基础与灾害防治、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等课程。
(6)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近五年来约50-70%出国留学、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少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主要去向:国外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政府机关,及环境工程、海洋或岩土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咨询等企事业单位。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environment@ouc.edu.cn,电话:+86 532 66782810 学校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三亚研究生院 ;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教职工367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全日制在校生273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10400余人、博士1900余人;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居全球第301-400位
专业介绍
本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32人,副教授24人,先后有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7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另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和兼职聘任博导10人。教学科研人员中86%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人员中70%具有国外留学或访问经历,45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占教师总数的71%,形成了以院士和优秀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缘结构和年龄合理的学术团队。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或内容 |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
083001环境科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33环境学 |
F1001化学与生物学
或F1002流体力学 |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参考书目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分数线
学费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王涛: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动力过程及其环境与生态效应的研究。2010/9 - 2016/6: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理学博士,2013/11- 2015/11: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联合培养。2006/9 - 201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理学学士。
姚小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化学、海洋大气化学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60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70。 SCI论文引用超过4700次。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四十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II区及以上论文16篇。发现大气新颗粒爆发事件中存在可逆、不可逆增长两种类型,被国际同行认为是这一现象的最(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早发现者。将广泛使用的在线气溶胶气体分析仪误差由35%降至5-10%,为准确定量研究污染气体和气溶胶来源及快速转化提供支持,发表一系列论文,探讨区域、城市大气中NH3的来源。未来几年的研究集中在气溶胶新观测技术的探索,比如船载平台仪器系统的研发、无人机测量颗粒物技术的应用等。
胡泓: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从事河口与海岸带生态及生态恢复工程等方向研究。主持及参与项目: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20篇,获得国家专利4项,参与编写著作2本。
环境科学 [0830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中国海洋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0]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32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33)环境学 |
备 注: |
|
环境科学 [0830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中国海洋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0]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46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33环境学 复试笔试科目:F1001化学与生物学 或F1002流体力学 |
备 注: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8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1990年在国内率先设立环境海洋学博士点,2000年获批我国第一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现有教职工82位,已形成院士领衔,筑峰人才、杰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环境科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博士生199名,硕士生316名,本科生407名。
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洋环境研究,重点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环境、滨海湿地、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相关问题的演变过程、机制与工程治理技术。在海洋污染物输运、海-气物质交换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和生物响应机制、水下三角洲地质环境监测与成灾机理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
学院将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强化团队建设,密切国际合作,力争在未来10-15年,在海洋生态系统演变机制、海洋污染物环境过程、海洋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防控工程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培养出若干海洋环境领域的领军人才,将学院全面建设成为海洋环境与生态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一流平台。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97101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扬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江苏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长江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5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4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7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1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9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1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3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5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37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38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2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4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B |
4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49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5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61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62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63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7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69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C+ |
70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3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76 |
11799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7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8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89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9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93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5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C- |
96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9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03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10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06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109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1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11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830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6年2月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配备环境测试技术实验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实践工作站等多个实验室,获上海市085知识创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本专业主要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对生物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监测仪器与技术,新型环保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等。
指导教师:黄远东教授,张道方教授,陶红教授,崔立峰教授,邓保庆副教授,陈维芳副教授,常飞副教授,周海东副教授,刘洪波副教授,伊学农副教授,郭少为副教授,纪桂霞副教授,徐苏云副教授,黄蓓佳副教授,王燕刚副教授,张晓东副教授等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5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4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7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1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9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1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3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5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37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38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2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4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B |
4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49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5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61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62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63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7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69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C+ |
70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3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76 |
11799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7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8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89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9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93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5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C- |
96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9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03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10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06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109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1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11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5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4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7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1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9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1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3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5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37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38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2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4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B |
4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49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5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61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62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63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7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69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C+ |
70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3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76 |
11799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7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8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89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9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93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5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C- |
96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9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03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10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06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109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1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11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环境科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北京大学 |
A+ |
10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9 |
重庆大学 |
A |
2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11 |
中山大学 |
A |
2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3 |
南开大学 |
A+ |
12 |
四川大学 |
A |
21 |
山西大学 |
A |
4 |
浙江大学 |
A+ |
13 |
吉林大学 |
A |
22 |
中国矿业大学 |
A |
5 |
清华大学 |
A+ |
14 |
复旦大学 |
A |
23 |
武汉大学 |
A |
6 |
南京大学 |
A+ |
15 |
大连海事大学 |
A |
24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6 |
厦门大学 |
A |
25 |
华东理工大学 |
A |
8 |
同济大学 |
A |
17 |
中国地质大学 |
A |
26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湖南大学 |
A |
18 |
天津大学 |
A |
27 |
兰州大学 |
A |
B+等(41个):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工业学院、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
B等(40个):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扬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
C等(28个):名单略
|
2015-2016年环境科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174 |
2 |
北京大学 |
5★ |
174 |
3 |
清华大学 |
5★ |
174 |
4 |
南京大学 |
5★ |
174 |
5 |
同济大学 |
5★ |
174 |
6 |
浙江大学 |
5★ |
174 |
7 |
南开大学 |
5★ |
174 |
8 |
复旦大学 |
5★ |
174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74 |
10 |
中山大学 |
4★ |
174 |
11 |
厦门大学 |
4★ |
174 |
12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174 |
13 |
中国海洋大学 |
4★ |
174 |
14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74 |
15 |
东北师范大学 |
4★ |
174 |
16 |
武汉大学 |
4★ |
174 |
17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174 |
18 |
湖南大学 |
4★ |
174 |
19 |
上海大学 |
4★ |
174 |
20 |
四川大学 |
4★ |
174 |
环境科学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