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西北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研究生。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体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103 英文名称:Fluid Mechanics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所培养的研究生,重点面向航空飞行器的空气动力设计和水下航行器的流体动力设计需求,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数学基础。同时,通过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的合理搭配选修,使研究生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提升专业深度,形成初步的兴趣方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
敬业精神,身心健康。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的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
 
1. 理论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
掌握空气动力学宏观方法、介观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等理论和数值模拟模型及方法,熟悉相关的数学基础工具,研究流动分析和模拟新方法;掌握飞行器、航行器和交通工具的流体动力特征和流动机理;学习流动稳定性、转捩、湍流和分离等复杂流动机理;学习主被动流动控制方法(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零质量射流、MEMS 流动控制等),探索新型流动控制方法和机理。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低速、亚、跨、超和高超音速无粘性和粘性流动的理论与数值方法;2)飞行器、航行器和交通工具流体动力特性、表面载荷及其流动机理; 3)飞行器增升、减阻及环量控制的理论与计算方法;4)空气动力学理论基础及新方法;5)格子-Boltzmann 方法;6)气体动理论格式;7)多相多组分流动;8)流动控制及应用;9)新型流动控制方法及机理探索。
2. 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
气动布局设计是飞行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此为主要应用方向的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对突破国外封锁、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飞行器具有重大意义。本方向旨在帮助硕士研究生在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军民用飞行器研制领域及相关领域培养人才。主要学习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气动反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及针对飞行器不同部件

及整体的气动外形设计技术。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飞行器先进气动布局设计;2)先进翼型与机翼、直升机旋翼、螺旋桨的气动设计;3)翼型-机翼-飞机-发动机(包括进、排气机及推力矢量控制)的一体化设计;4)飞行器噪声、气动、隐身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5)新型高效鲁棒优化设计技术;6)飞行器气动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及专家系统。
3. 计算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是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各类飞行器精细化设计和分析的重要工具,对于节省实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和提高飞行器性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方向旨在帮助硕士研究生在计算流体力学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国飞行器领域和其他流体力学相关领域培养实用人才。主要学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为飞行器气动力特性与相关的流动机理分析以及空气动力学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复杂外形网格生成技术;2)高效高精度计算格式;3)湍流模式应用与发展;4)DES 方法与LES 方法;5)飞机复杂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6) 运输类飞机阻力精确计算方法。
4. 实验空气动力学
实验是研究空气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探索新的流动机理和精细设计的验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提高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学习掌握空气动力学实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流动控制、新型实验技术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低、高速风洞实验研究方法;2) 流动中转捩、紊流、漩涡与分离等复杂流动的实验研究;3)激光、红外、粒子图像速度仪、热线、新型压力传感器与天平等光机电测量技术;4)风洞实验及模型与洞壁、支架干扰的计算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5)风洞控制技术。
5.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直是现代航空航天研究的重点,对于国家安全利益而言,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方向旨在帮助硕士研究生在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必须的分析方法,为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领域培养人才。主要学习高超声速流动的基础理论、数值分析方法以及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高超声速飞行器特性及其优化设计;2)高超声速流动的基本原理与快速工程算法;3)高超声速化学反应流动的精确数值模拟技术;4)高温

效应与稀薄气体效应的原理与数值模拟技术。
6. 气动声学
气动噪声问题是目前航空界最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气动噪声的有效控制不仅对环境保护以及飞行器飞行的操控性能至关重要,而且对于飞行器自身的生存能力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学习气动声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与气动声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气动噪声数值预测方法与先进的噪声测试及其控制技术。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气动噪声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2)气动声学的基本理论;
3)气动噪声数值预测方法及其实验测试技术;4)气动噪声的控制技术。
7. 多学科耦合空气动力学
随着飞行器设计要求的综合化,空气动力学需要与其它传统学科密切耦合,形成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内容。本学科方向以空气动力学为主线,通过耦合结构力学、飞行动力学、飞行控制等学科,研究相关交叉学科问题的力学行为。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流固耦合力学数值模拟;2)伺服气动弹性力学的仿真; 3)弹性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稳定性及其控制;4)热气动弹性力学机理与数值模拟方法;5)气动弹性的抑制方法研究;6)叶片的非线性气动弹性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
8. 工业空气动力学与风工程
工业空气动力学与风工程主要研究汽车、风力发电风机及通风机等工业部门特别常见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满足社会对于提高气动效率、节能降噪等的需求,顺应节能环保的潮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其研究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本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掌握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在工业空气动力学设计领域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能力。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作用在汽车上的空气动力对汽车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2)风力机空气动力学与先进风力机气动设计,研究风力机利用风能发电的原理及应用;3)通风机空气动力学,研究风机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包括相应管道系统的优化;4)高速列车、汽车的先进气动布局设计。
9. 海洋流体力学
以水下航行器为背景,系统地讲述海洋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波浪理论;2)水下航行器的系泊及运动;3)水下航行器的减阻降噪技术;4)空化理论;5)空化对水下航行器的影响;6)水下航行器的空投与入水;7)发射与出水。

10. 仿生流体力学
以海洋仿生学应用为背景,系统地研究流体力学在仿生工程应用中的相关理论。具体培养内容包括:1)仿生流体动力外形设计;2)仿生流体动力计算;3)仿生流
体动力机理。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的组成可根据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内容由导师提名、学院领导批准,小组成员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含导师)组成,但硕士生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指导小组应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有关领导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2.5 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 27 学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2 考试
13M00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2 考试
16M00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0 1,2 考试
2. 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5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1M003 数值分析 60 3.0 1 考试
11M001 矩阵论 60 3.0 1 考试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1 考试
11M009 数学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试
11M006 随机过程 40 2.0 2 考试
11M005 数理统计 60 3.0 1 考试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0 2 考试
01M001 航空工程中的数学方法 60 3 2 考试
3. 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015041 流固耦合力学基础 40 2.0 2 考试
016020 空气动力学基础 40 2.0 1 考试
016023 粘性流体力学 40 2.0 2 考试
016054 高超声速流动基础理论 40 2.0 2 考试
016071 高等空气动力学 40 2.0 1 考试
016072 实验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0 2.0 1 考试
016073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40 2.0 2 考试
016074 飞机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 40 2.0 2 考试
016075 气动声学理论基础 40 2.0 2 考试
016076 气动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40 2.0 2 考试
016094 介观理论与模拟方法 40 2.0 2 考试
036021 水下航行器设计理论与方法 40 2.0 2 考试
036048 空化理论及应用 40 2.0 2 考试
4. 专业课(学位选修课,中至少选 9 学分,其中包括一门公共实验课,在下列
课程中至少选 4 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实验课(见公共实验课课程目录)     1,2 考查
015024 风洞实验技术 40 2.0 2 考试
015038 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 40 2.0 2 考试
015039 计算流体力学应用技术 40 2.0 2 考试
015065 计算流体力学中的网格生成技术 40 2.0 1 考试
015112 流动显示与测量 40 2.0 2 考试
015113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 20 1.0 1 考试
015114 跨音速空气动力学 20 1.0 2 考试
015115 螺旋桨空气动力学 20 1.0 2 考试
015116 通风机空气动力学 20 1.0 2 考查
015117 风洞天平测力技术 20 1.0 2 考试
015143 气动声学数值计算方法 20 1.0 2 考试
015144 高超声速流动的数值分析方法 20 1.0 2 考试
015145 现代流动控制基础及应用 20 1.0 2 考试
015146 空气动力学并行计算方法 20 1.0 2 考试
015147 空气动力学应用数学基础及工具 20 1.0 2 考试

015148 定性理论与油流谱分析 20 1.0 2 考查
015149 风洞设计 40 2.0 2 考查
015150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20 1.0 2 考查
015151 汽车空气动力学 20 1.0 2 考查
015152 高超声速多学科耦合动力学 20 1.0 2 考试
015153 伺服气动弹性力学 20 1.0 2 考试
016078 气动设计基础 20 1.0 1 考试
018530 湍流基础(全英文课程) 40 2.0 2 考试
036014 内外流数值计算方法及应用 40 2.0 2 考试
036017 计算机辅助鱼雷总体设计 40 2.0 1 考试
036040 水声学理论基础 40 2.0 1 考试
036066 鱼雷力学 40 2.0 1 考试
5. 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 1 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六、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 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 1 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须协商成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硕士生应向评审小组汇报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进行严格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
评审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 重新进行论文开题汇报,评审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 6 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协商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考核小组负责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报告,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
080103 流体力学16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
903 机械与力学专业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C 语言程序设计
机械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
03 计算流体力学
09 海洋流体力学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流体力学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流体力学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授权为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11名(博导10名)、副教授4名。
  该学科1970年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飞机电气工程”专业搬迁合并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第一批授予硕士学科点,当时定名为“航空电气工程”,此后经历了“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和现在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名称的变迁调整。由于学校原隶属于国防科工委,所以本学科主要面向航空、航天、航海工业,从事具有国防背景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电力电子工程、电源变换技术、运动控制与伺服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计算机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理论研究。
  进5年本学科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完成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基金科研项目、国防型号支持项目等百余项,先后出版专著、教材10部、在国内外各种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被SCI、EI、ISTP索引100余篇;
  该学科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经有三十几年的历史,近几年每年招收40~50名硕士研究生。而博士研究生在一级学科下招收,每年约8~10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向我国国防工业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大批了大批的高层次科研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
  本学科实验室经过“985工程”和“十五”国防重点专业的建设,先后购买仪器设备70台套,建成10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其规模和设备的先进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研究生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验和实习基地。
  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电机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旨在研究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应用中的电力传动驱动技术、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高性能伺服控制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近几年主要在国防应用领域重点进行了多电飞机(功率电传、全电刹车、电动环控系统、电动燃油系统等)电力作动技术,炮塔伺服驱动,飞控舵机电动伺服驱动系统,卫星天线的伺服跟踪驱动系统,以及地面模拟系统、实验电动伺服加载控制系统。完成了几十项研究项目,为国防建设、武器装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研究方向之二:高可靠性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向旨在针对国防军工高可靠性要求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研究,从电力电子变换的拓扑结构、仿真技术、余度技术、实时监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方面研究,使得电力电子装置在控制保护、故障隔离和余度切换工作,以确保电力电子变换系统的高可靠工作。近年来先后完成了30余项研究项目,高可靠电力电子装置给国防应用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飞机和导弹的各种各样的电源装置和电力驱动变换器。
  研究方向之三:电源变换器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向旨在研究军用和民用各种电源变换器的设计研究。针对各种各样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新型变换拓扑、相应的电力电子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与分析研究、先进控制理论与电力电子装置的融和控制研究、高可靠变换技术和余度技术研究、以及电力电子变换系统的测试技术研究。高性能高品质开关型电源、UPS技术和余度供电技术研究、DC/DC、DC/AC新型开关逆变电源、电源变换装置的智能化、电动汽车变换器、风力发电变换器。
  平台条件
  2007年,获教育部“航空航天电机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8年,获工信部“航空航天电机系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2008年,获陕西省“微特电机及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
  招生学院
  航海学院自动化学院
  导师
  贺昱曜、焦振宏、李宏、王崇武、林辉、刘卫国、刘景林、齐蓉、窦满峰、李玉忍、马瑞卿、谢利理、张晓斌、吴小华、罗玲、骆光照、范蟠果、孟武胜、史延东、高朝晖、高金行、雷涛、董延军、解恩、郑先成、宋受俊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
925 工程应用中的算法设计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飞机总体设计原理
结构有限元分析基础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

01 理论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
02 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
03 计算流体力学
04 实验空气动力学
05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06 气动声学
07 多学科耦合空气动力学
08 工业空气动力学与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
080103 流体力学    2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203 日语
或244 德语(一外)
③301 数学(一)
④865 空气动力学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7 理论力学
或875 流体力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流体力学     专业代码:07720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点分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流体力学     专业代码:080103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大学 燕山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1 力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流体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力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流体力学是现代力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本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无粘不可压缩、可压缩流动,粘性不可压缩流动及湍流、流体波动和旋涡理论等方面。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方程的推导,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结构:判断题(20分)、简答题(60分)、计算题(70分)
三、考试内容:
流体的物理性质
固液气体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连续介质假设及其适用条件,流体的物理性质(粘性、可压缩性与热膨胀性、输运性质、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质量力与表面力。
流体运动学
流体运动的描述(拉格朗日描述与欧拉描述及其间的联系、物质导数与随体导数、迹线、流线及脉线),流场中的速度分解,涡量,涡量场,涡线、涡管、涡通量,涡管强度及守恒定理。
流体动力学
连续性方程(雷诺输运定理),动量方程(流体的受力、应力张量),能量方程(热力学定律),本构关系,状态方程,流体力学方程组及定解条件,正交曲线坐标系,量纲分析与流动相似理论,流体力学中的无量纲量及其物理意义、相似原理的应用。
流体静力学
控制方程,液体静力学规律,自由面的形状,非惯性坐标系中的静止液体。
无粘流动的一般理论
无粘流动的控制方程,Bernoulli方程,Bernoulli方程和动量定理的应用。
无粘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
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势函数及无旋流动的性质,平面定常无旋流动(流函数、源汇、点涡、偶极子、镜像法、保角变换),无旋轴对称流动,非定常无旋流动。
液体表面波
控制方程(小振幅水波)及定解条件,平面单色波,水波的色散和群速度,水波的能量及其传输,速度与压力场特性,表面张力波及分层流体的重力内波,非线性水波理论。
旋涡运动
涡量动力学方程和涡量的产生,涡量场(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典型的涡模型。
粘性不可压缩流动
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定常的平行剪切流动(Couette流动、Poiseuille流动等),非定常的平行剪切流动(Stokes第一和第二问题、管道流动的起动问题),圆对称的平面粘性流动(圆柱Couette流及其起动过程),小雷诺数粘性流动。
层流边界层和湍流
边界层的概念,层流边界层方程(Blasius平板边界层),边界层的分离,湍流的发生,层流到湍流的转捩,雷诺方程和雷诺应力。
无粘可压缩流动
声速和马赫数,膨胀波、弱压缩波的形成及其特点,一维等熵流(定常和非定常),激波(正激波和斜激波),拉瓦尔喷管流动的特征。
四、考试要求:
流体的物理性质
了解固液气体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深入理解并掌握连续介质假设及其适用条件。
熟练掌握流体的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了解毛细现象。
流体运动学
熟练掌握流体运动的两种描述、物质导数与随体导数的概念。
熟练掌握迹线、流线及脉线的概念、物理意义及求法。
掌握速度势的概念及数学描述,掌握流场中的速度分解方法
理解并掌握涡量及守恒定律,了解涡线、涡管、涡通量,涡管强度等概念。
流体动力学
熟练掌握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掌握本构关系及状态方程。
掌握流体力学方程组及定解条件,了解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流体力学方程组。
掌握量纲分析与流动相似理论的概念,熟练掌握雷诺数的定义和意义。
流体静力学
理解并掌握静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掌握液体静力学规律及应用(自由面的形状,非惯性坐标系中的静止液体)。
无粘流动的一般理论
掌握无粘流动的控制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熟练掌握Bernoulli方程推导,灵活运用Bernoulli方程和动量定理。
无粘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
理解并掌握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势函数概念及无旋流动的性质。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平面定常无旋流动基本概念及方法(流函数、源汇、点涡、偶极子、镜像法、保角变换)。
了解无旋轴对称流动,非定常无旋流动。
液体表面波
熟练掌握小振幅水波的控制方程推导及定解条件
掌握平面单色波、水波的色散和群速度等概念,了解水波的能量及其传输的计算,速度与压力场特性。
了解表面张力波及分层流体的重力内波、非线性水波理论。
旋涡运动
掌握涡量动力学方程和涡量的产生
熟悉涡量场的基本空间特性、时间特性,了解典型的涡模型(点涡、兰金涡、奥森涡、泰勒涡)。
粘性不可压缩流动
理解不可压缩流体模型及其判别条件,掌握控制方程的推导及定解条件。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定常的平行剪切流动问题(Couette流动、Poiseuille流动等)。
掌握非定常的平行剪切流动问题(Stokes第一和第二问题、管道流动的起动等),圆对称的平面粘性流动(圆柱Couette流及其起动过程),小雷诺数粘性流动。
层流边界层和湍流
掌握边界层的概念。
掌握层流边界层方程推导(Blasius平板边界层)
了解边界层的分离,湍流的发生,层流到湍流的转捩。
掌握脉动速度、平均速度、瞬时流场、平均流场、雷诺平均方程等基本概念
无粘可压缩流动
(1)熟练掌握声速和马赫数的概念。
(2)掌握膨胀波、弱压缩波的形成及其特点。
(3)熟练掌握定常一维等熵流的分析及计算,了解非定常一维等熵流的分析及计算。
(4)深入理解激波(正激波和斜激波)的成因及激波关系式,了解拉瓦尔喷管流动的特征。
五、主要参考书目:
1.《流体力学》庄礼贤尹协远马晖扬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
2.《流体力学》(上下册)吴望一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