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内蒙古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内蒙古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群]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数学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教学论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适应现代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数学学科教学论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并且具有独立从事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和数学教学研究的能力。
   (3)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的数学课程设计、开发与研究,培养能够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学人才或教学管理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设置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四类。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7分(公共学位课2门不少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15次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或参加学科专业专题讨论,取得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选专业外语2学分,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2学分,至少还选修一门选修课至少取得2学分);补修课程(为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2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取得考核及格或合格,不及如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1学分,科研工作1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2)研究生导师应在同研究生本人商量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为其“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并交学院备案。
   (3)研究生选课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每学期开学填写选课单,由导师签字同意后选课才有效。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论文工作环节需对硕士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
   (二)考核方式
   (1)中期考核
考核面向全体研究生,考核办法参照《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校发[2006]33号)中关于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执行。按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如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合格,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的,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或口试、闭卷或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进行考试。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p>
   (3)实践环节考核
教学实习与科研实践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 要求研究生一定时间的本科教学工作,教育实习可面向大学本、专科生参加教学一线工作,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等,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课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工作量折合讲课20课时。
   (4)科研工作考核
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该项学分可从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至少2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等方面获得。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毕业和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在第六学期 4 月 15 日前 定稿并打印成册, 5 月底前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一般至少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足够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本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选题要力求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
   (二)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按要求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前人已经做出的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三)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也可以是科研攻关任务或技术开发的研究,但必须有研究生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新之处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硕士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累计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 论文基本要求是:选题明确,论域集中,论题典型,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立题及撰写过程应广泛选用资料,有准确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显示本学科前沿研究的把握,外文资料的运用应占一定的比例。论文涉及的事实材料和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应采用先进的测量和统计方法。论文的行文,应做到基本概念正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逻辑层次清楚、篇章结构合理,分析深刻、具有创见。应从论文中反映出作者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各学位点应定期对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一)教材、专著
   1. 贝尔著:《中学数学的教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2. [ 美 ] D • A •格劳斯著:《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3. 张奠宙主编:《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年。
   4. 波利亚著:《数学的发现》(一、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5. 波利亚著:《怎样解题》,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6. 斯托利亚尔著,《数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年。
   7. 克鲁捷茨基著,《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 年。
   8. [荷兰 ] 弗赖登塔尔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9. [ 荷兰 ] 弗赖登塔尔著:《数学教育再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10. [ 英 ] 豪森等著:《数学课程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1. 阿达玛著:《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2. [ 德 ]Rolf Bienhler 主编:《数学教育理论是一门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3. [英 ]paul Ernest 著:《数学教育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14. Richard • R • Skemp 著:《数学学习心理学》,九章出版社, 2000 年。
   15. 莱斯利• R •斯特弗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6. 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8. 刘文霞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9. 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20.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21. [ 美 ] 威廉•维尔斯曼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轮》,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22. 代钦、斯钦孟克主编:《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 范良火等:《华人如何学习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4. 王建磐主编:《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25. 十三院校协编组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26. 涂荣豹,王光明等:《新编数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 曹一鸣主编:《数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8.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9. 丁尔陞,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30. 曹一鸣著:《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 [日]米山国藏著:《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
   32. 李迪著:《中国数学通史》(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33. 魏庚人主编:《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34. 代钦著:《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数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35.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6.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
   37. 李文林著:《数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8. [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
   39. 历年ICMI研究报告论著。
   (二)学术期刊
   1. 教育研究
   2. 课程•教材•教法
   3. 数学教育学报
   4. 数学通报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计算数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学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及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经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硕士水平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课程,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从事基础数学相关的科研、大学本科教学或其它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设置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四类。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7分(公共学位课2门不少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15次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活参加学科专业专题讨论,取得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选专业外语2学分,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2学分,至少还选修一门选修课至少取得2学分);补修课程(为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2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取得考核及格或合格,不及如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1学分,科研工作1学分)。详见附表。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讲授,自我学习,讨论专著及报告、文献报告、科研习作,论文写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培养。 
   (二)考核方式
   (1)中期考核
按照导师的培养计划如期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者,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的,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
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进行考试,部分专业课通过讨论形式及科研写作形式进行考查。
   (3)实践环节考核
要求研究生做一定时间的本科教学工作,体验和实践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教学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后,折合20课时以上,其具体形式由学院另定。
   (4)科研工作考核
通过三年的培养,完成4-6篇科研论文的写作,使研究生掌握控制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五、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在专业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引导研究生选出或由指导教师给出学年论文题目,要求每个研究生前两年每学年至少完成一至两篇科研论文或有见解的学习报告。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之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以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的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根据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选题。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或者第三学期开始。
   (二)论文开题
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四学期初通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填写开题报告单。
   (三)论文撰写
 按照开题报告所定的题目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完开题报告后,着手毕业论文的写作。独立完成具有新见解乃至具有创造性的硕士学位论文。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的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教材、专著和学术期刊
   1. 自动化学报
   2. 控制理论与应用(中,英文)
   3. 控制与决策
   4.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5.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6. 工程数学学报
   7. 数学学报
   8. 应用数学学报
   9. 数学物理学报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倡研讨式教学,如讨论班,文献阅读和读书报告等教学方式,特别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读期间至少阅读4-5部专著,阅读五十篇左右文献。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数学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计算数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学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及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经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硕士水平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提出新思路,探索新领域,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数学相关的科研、大学本科教学或其它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设置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四类。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7分(公共学位课2门不少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15次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或参加学科专业专题讨论,取得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选专业外语2学分,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2学分,至少还选修一门选修课至少取得2学分);补修课程(为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2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取得考核及格或合格,不及如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1学分,科研工作1学分)。详见附表。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以导师为组长,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研究生优良学风、敬业精神及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拓宽培养口径,根据培养目标和科研课题的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等环节。在课程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科群体的作用,使学生能从多方位来系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有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满足考博要求。而对于专业课程则可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二)考核方式
   (1)中期考核
   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半后,要对他们从德、智、体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包括课程学习、政治表现和研究成果三方面内容,一般是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之后进行。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应体现学生已有的实验工作基础。考核筛选与结果处理:对思想品德良好,完成各项学业环节,学习成绩合格,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合格,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身体健康者,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对少数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的,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以考核不及格对待,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应进行考试;选修课程原则上也要求考试,实践环节、开题报告等宜用考查方式进行。考试、考查的形式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实验考核等形式,都应该有文字档案记录。考试或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科学、严谨,与所学课程的知识紧密结合。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采用试卷形式进行闭卷(开卷)考试的教师可参考本科试卷的各项要求进行命题和阅卷。考试结束后两周之内提交完整的试题、成绩单以及所有学生的试卷(按照学号排序)。考试成绩按照研究生院的要求提交。
   如采用论文形式进行考试或考查,任课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拷贝给学生论文封面样本(见附页)。论文一律采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页边距为默认值。论文中汉语采用五号宋体,英语采用小四Times New Roman,行距为1.5倍(任课教师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做相应规定,只要提交考试说明即可)。阅卷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在学生的试卷上做必要的评语或错误标记。课程结束后一个月之内提交考试说明(包括论文题目、内容、字数等要求以及评分标准或说明);成绩单以及所有学生的论文(按照学号排序)。考试成绩按照研究生院的要求提交。(上交的所有材料用A4纸打印)。
   研究生可以选修其他学科专业课程,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承认。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 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3)实践环节考核
教学实践面向大学本、专科生参加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集中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工作量折合讲课20课时。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原任课主讲教师及导师根据教学内容、方法、效果评定其成绩,对合格者计1学分。已有3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4)科研工作考核
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该项学分原则上可从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至少2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等方面获得。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在专业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引导研究生选出或由指导教师给出学年论文题目,要求每个研究生前两年每学年完成一篇论文或有见解的学习报告。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之前,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以确定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的选题。
   (二)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按要求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2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其中外文论文不少于5篇,并对计划内容开展了前期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考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在开题报告之后,导师应与学生一起就报告中考核小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足够的注意,并有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学生论文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
   (三)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有创新。学位论文必须是研究生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硕士学位论文要注意在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中选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在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半。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一)教材与专著
   1. C. W. 吉尔著, 费景高等译,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科学出版社,1978.
   2.李荣华,冯国忱,微分方程数值解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P.亨利西,包雪松等译,常微分方程离散变量法,科学出版社,1995.
   4. 陆金甫,顾丽珍,陈景良,偏微分方程差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W.哈克布恩,林群等译,科学出版社,1988.
   5. 姜礼尚,庞之恒,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6. 陈传淼,黄云清,有限元高精度理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谷超豪等著,孤立子理论与应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 李翊神著,孤子与可积系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9. 谷超豪,胡和生,周子祥著,孤立子理论中的达布变换及其几何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0. 陈登远编著,孤子引论,科学出版社,2006.
   11.G.W. Bluman and S. Kumei, Symmetrie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World Publishing Corp,Springer-Verlag,1991.
   12. Joachim Weidmann, Linear Operators in Hilbert Spaces, Springer-Verlag, 1980.
   13. Francoise Chatelin, Spectral Approximation of Linear Operators,Academic Press,1983.
   14. Joachim Weidmann,Spectral Theory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Operators,Springer -Verlag, 1987.
   15.M. J. Ablowitz and P. A. Clarkson,Solitons,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and Inverse Scatter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1.
   (二)学术期刊
   1.应用数学学报
   2. 数学物理学报
   3.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4.计算数学
   5.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6.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7. 应用数学和力学
   8.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9.工程数学学报
   10. 物理学报
   11. 理论物理通讯
   12. 中国物理快报
   13.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14.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15.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16. Physics Letters A
   17. 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18. Inverse Problems
   19.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20.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应用数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学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的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经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硕士水平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课程,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从事应用数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或其它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设置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四类。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7分(公共学位课2门不少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15次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活参加学科专业专题讨论,取得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选专业外语2学分,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2学分,至少还选修一门选修课至少取得2学分);补修课程(为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2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取得考核及格或合格,不及如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1学分,科研工作1学分)。详见附表。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由导师制定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倡研讨式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1)中期考核
按照导师的培养计划如期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者,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的,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或口试、闭卷或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文献选读、专题讨论、数学软件等课程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采用考试进行考核。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3)实践环节考核
要求研究生有一定时间的高校本、专科教学工作的体验和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其具体形式为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等,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课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工作量须达到折合讲课20课时。 
   (4)科研工作考核
要求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该项学分原则上可从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至少2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等方面获得。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在导师的指导下,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足够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前景,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选题要力求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
   (二)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按要求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前人已经做出的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三)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研究生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新之处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基础数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不合格论文不能参加答辩)。如果学位论文有独特的见解,并用独特的技巧解决了本学科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其内容对本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种论文可视为优,打分应在90-100分;如果学位论文体现一定的见解和技巧,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这种论文可视为良,打分应在80-89分;如果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之处,撰写格式符合学位论文的要求,这种论文可视为合格,打分应在75-79分;达不到上述要求的论文可视为不合格。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确保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的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一)教材与专著
   1. 范天佑. 准晶数学弹性理论及应用.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 路见可. 平面弹性复变解法.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 刘官厅. 准晶弹性的复变解法与非线性方程的解析解.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4. 董闯. 准晶材料.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 158--175.
   5. 王敏中. 高等弹性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6. 周公度, 郭可信. 晶体与准晶体的衍射.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 匡震邦, 马法尚. 裂纹端部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8. 楼森岳, 唐晓燕. 非线性数学物理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9. 刘式适, 刘式达.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0. 孙炯. 微分算子的谱分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1. 刘景麟. 常微分算子谱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2. 夏道行. 线性算子谱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13. 斯力更. 中立型时滞系统的运动稳定性.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4年.
   14. 斯力更,胡永珍. 带有时滞的微分不等式与微分方程.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 廖晓昕. 稳定性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6. 谷超豪等著,孤立子理论与应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7. 李翊神著,孤子与可积系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18. 谷超豪,胡和生,周子祥著,孤立子理论中的达布变换及其几何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9. 陈登远编著,孤子引论,科学出版社,2006.
   20. Muskhelishvili N.I., Some basic problems of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Noordhoff, Groningen, 1963.
   21. Ablowitz M J, Clarkson P A. Soliton,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and inverse scatt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2. G.W. Bluman and S. Kumei, Symmetrie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World Publishing Corp,Springer-Verlag,1991.
   (二)学术期刊
   1. 数学学报
   2. 物理学报
   3. 力学学报
   4.固体力学学报学报
   5. 应用数学和力学
   6.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7. 工程数学学报
   8. 应用数学学报
   9. 数学物理学报
   10. 理论物理通讯
   11. 中国物理快报
   12.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13.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14.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15. Physics Letters A
   16. 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17. Inverse Problems
   18.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19. Physica D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基础数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学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及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经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硕士水平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课程,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从事基础数学相关的科研、大学本科教学或其它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设置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四类。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7分(学位公共课2门不少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15次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或参加学科专业专题讨论,取得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选1门专业外语2学分,选1门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2学分,至少还选一门选修课至少取得2学分);补修课程(为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2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取得考核及格或合格,不计入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1学分,科研工作1学分)。详见附表。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由导师制定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倡研讨式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1)中期考核
按照导师的培养计划如期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者,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的,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或口试、闭卷或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文献选读、专题讨论、数学软件等课程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采用考试进行考核。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3)实践环节考核
要求研究生有一定时间的高校本、专科教学工作的体验和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其具体形式为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等,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课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工作量须达到折合讲课20课时。 
   (4)科研工作考核
要求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该项学分原则上可从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至少2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等方面获得。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在导师的指导下,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足够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前景,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选题要力求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
   (二)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按要求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前人已经做出的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三)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研究生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新之处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基础数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不合格论文不能参加答辩)。如果学位论文有独特的见解,并用独特的技巧解决了本学科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其内容对本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种论文可视为优,打分应在90-100分;如果学位论文体现一定的见解和技巧,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这种论文可视为良,打分应在80-89分;如果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之处,撰写格式符合学位论文的要求,这种论文可视为合格,打分应在75-79分;达不到上述要求的论文可视为不合格。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确保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的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一)教材与专著
   1. 作者.巴拿赫空间引论,出版社,出版年份.
   2. 代数学.
   3. Banach空间几何理论.
   4. 函数逼近论.
   5. Orlicz空间及其应用.
   6. 一般拓扑学.
   7. 拓扑空间论.
   8. 代数图论.
   9. Morden Graph Theory.
   (二)学术期刊
   1. 中国科学
   2. 数学学报
   3. 数学年刊
   4. 应用数学学报
   5. 数学进展
   6. 数学物理学报
   7. 数学研究与评论
   8.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9. 模糊系统与数学
   10. 图论及其应用
   11. Mathematical Reviews
   12. Journal of Approximation Theory(美国)
   13. Analysi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4. Graph Theory, Discrete Mathematics
   15.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立于2001年,是汉授非师范类本科专业。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计算机导论、C—语言、算法语言、计算机网络、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信息论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逻辑、数学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4年,毕业学分为150学分。必修课10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1学分;限制性选修课26学分;任意选修课15学分。成绩优良者可获得学士学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设立于1998年,是蒙、汉语授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于2005年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算法语言、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近世代数、概率论、微分几何、计算方法、数理统计、分析选讲、代数选讲、微分方程选讲、数学实验、教育实习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学分为160学分。必修课1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1学分;任意选修课48学分。成绩优良者可获得学士学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根本保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竞争力。
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行政教辅人员9人,有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1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明德教师奖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青年领军人才2人,自治区科技标兵1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近五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
电子邮箱:help@imnu.edu.cn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建院60多年以来一直以育人为中心,教学和科研并重,服务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促进和谐学院建设,在教学质量、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形成民族特色鲜明,师范特色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传承与发展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办于1952年,同年招收二年制数学专业专科班,1956年起招收四年制数学专业本科班,1978年开始招收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立数学科学学院。
经过几代数学人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形成了“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优良院风和“教学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路”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院“以本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机构设置
数学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前两个专业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的师范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是非师范专业。学院下设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及公共数学教研部四个教学单位,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高性能计算中心、数学研究所、数学教育研究所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数学分馆”等教学科研平台。
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根本保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竞争力。
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行政教辅人员9人,有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1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明德教师奖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青年领军人才2人,自治区科技标兵1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近五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人。
人才培养
目前,建立了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培养了13332名本、专科毕业生、340名硕士毕业生,311名在职教育硕士。数学科学学院的毕业生成长为自治区和全国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教育战线的杰出管理者和特级教师或教学能手,出现了国际科学史学会第一副主席、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委员刘钝教授,全国职教杰出校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蒋培福,全国特级教师乌云,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段志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青云教授等杰出代表。
学生工作
学院多年来以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在学生教育管理、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学生会各项工作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连续多次获得全校“百灵杯”舞蹈大赛冠军和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近五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科学研究
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78项,经费809万元。发表论文332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SCI、EI检索75篇。近五年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代表性科研奖励或荣誉称号5项。
应用数学团队荣获201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计算数学团队荣获201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
2012年以来数学科学学院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36人次,宣读会议论文 68篇,先后邀请中科院院士马志明、严加安、陈永川、汤涛,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特聘首席教授乔志军教授,浙江大学李松教授、宁波大学屈长征教授等知名专家访问讲学24人次,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和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不但注重教学和科研活动,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多年来,在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项目、“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地方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高考备考研讨培训会、中小学教师招考评委等的教学、培训工作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全院上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扬数学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努力把数学科学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富有发展潜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进一步学习深造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运用数学理论、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技能及互联网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知识更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政治觉悟和家国情怀,关注时代、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能够成为从事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有的也能够发展成为在中学以及教育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专业培养工程计算领域或信息技术领域的数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现代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科学或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并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训练。该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容易适应多种方向的就业,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数学、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大数据(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掌握Java互联网开发与大数据分析与开发技术,具备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维护、应用、支持等软件技术服务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工农业生产、工程技术、金融经济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统计学:培养具有统计学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基础,并具有计算机、经济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与咨询、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与改进等工作的研究人员或决策管理人员,以及能在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结构从事教学与科研任务的统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