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
Add 南京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相比于考研,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更加苛刻,成绩要求是最基本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基本筛掉了90%的人,然后10%的优秀同学开始竞争,每年保研项目开启,大家都比较关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有没有变化,一般来说,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条件,但是通过往年的信息都能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每当一个保研项目开启后,同学们第一个关注的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够不够资格保研,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所或者选择考研,而获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想要快速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可以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信息网查询,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一定要准确查询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条件,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由温病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三个学科及部分西医学学科组成。本学科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与急性感染性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从临床极为常见的感冒和流感,直至2003年引起世人注目的SARS。尤其在对尚缺乏特效药物的病毒性疾病如SARS、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均是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充分运用温病学理法方药,研制相应的中药新药,并进而阐明其作用机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本学科的重点建设,从理论上完善中医外感病的辨治体系,并预期在治疗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其它一些疑难杂病方面有理论和临床上的一些突破,从而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并对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现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中温病学学科为国家中医药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温病)”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外感热病实验室”为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学科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牵头单位,本学科的主干课程“温病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学科学术顾问王灿晖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教师,学术带头人杨进教授为国家教学名师。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温病学理论与运用研究(02)伤寒论理法方药研究 (03)金匮要略治法方药效应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
招生人数: |
3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8)中医综合 ④(--)无 |
备 注: |
|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温病学理论与运用研究(02)伤寒论理法方药研究(03)仲景治法方药效应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
招生人数: |
2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8)中医综合 ④(--)无 |
备 注: |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医临床基础 专业代码:100502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临床基础硕士学位点是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学家,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博士学位7人。几十年来,学科组辛勤耕耘,代代相传,取得了丰硕成果,确立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核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及其具体运用,“立足临床,继承创新”为培养硕士生的指导思想。
本学科在安徽省和国内都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内,共发表论文264篇,获省部级奖4项,出版《伤寒论通俗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讲义》、《中医外感病学》及《金匮要略临床新解》等专著70余部。目前承担各科研项目共21项,科研经费达122万。
主要研究方向:1.仲景学术发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温病理法方药及临床应用研究;3.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机理研究;4.经方的本草学研究。
专业点分布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26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A+ |
2 |
1026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A+ |
3 |
103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A- |
4 |
1006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B+ |
5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B+ |
6 |
1057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B+ |
7 |
1063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 |
8 |
10162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B |
9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B |
10 |
10441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B |
11 |
10541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B |
12 |
10199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B- |
13 |
10369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B- |
14 |
1039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B- |
15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C+ |
16 |
10412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C+ |
17 |
1047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C+ |
18 |
10507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C+ |
19 |
10600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C+ |
20 |
10662 |
贵阳中医学院 |
C |
21 |
10716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C |
22 |
10735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C |
23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24 |
10680 |
云南中医学院 |
C- |
25 |
14432 |
河北中医学院 |
C- |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7
中医综合
中医临床基础考研参考书:
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最好选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十五”、“十一五”教材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此几种教材章节编排上与考纲接近,其他版本教材亦可找到相应章节进行复习)。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就业方向:
1、就业方向
主要到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
2、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中医临床医学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很乐观,首先是因为目前在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体系下,中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并不是很好。其次,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中医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链,搞中医赚不到钱,这就使中医发展空间萎靡,不能快速的扩大发展规模,使得中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