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
Add 辽宁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辽宁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辽宁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李德新,男,1935年3月19日出生,
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任辽宁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学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医中药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暨沈阳市优秀教师。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的博士生30余人,硕士生40余人,并且培养了一些博士、硕士留学生,现在读的研究生有9名。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五脏整体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省级科研项目9项,获国家教育部等部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脾虚衰老对线粒体DNA和端粒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17万);2000年,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脾虚衰老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5万);主持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2003年,主持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制作和编写;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肺脾肾调节水液代谢功能与细胞膜水通道蛋白表达及调控“等。
主要论著:迄今,共主编和编写了大型学术专著和高等中医院校编教材2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主编21世纪本科生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全国普通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专业全日制课程教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和全国高等中医成人教育教材;《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等。
姓名 |
张庆荣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48-10-28 |
所在学位点 |
中医基础 |
研究方向 |
中医藏象学说及其应用的研究
中医药术语英译的研究 |
现任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
最后毕业学校及学位 |
辽宁中医学院 中医学硕士 |
所在部门 |
基础医学院 |
现任职务 |
教师 |
社会兼职 |
中国中医药学会翻译学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通讯评审专家
《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2001年)、常务编委(2002年) |
个人简历 |
1976.10~1979.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科、中医科 医师、助教
1979.9~1982.9 辽宁中医学院内科研究生 学生
1982.9~1986.10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教研室 主治医师、讲师(1984.9~1986.7)卫生部中医司“中医药涉外人员英语培训班” 学员
1986.10~ 辽宁中医学院基础部 讲师、副教授、教授、
硕士生导师(1995年)、博士生导师(2000年)(1993.9~1994.9)国家教委派遣、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 访问学者 |
本人科研及教学成果
|
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2001辽宁中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外语教学研究 2001辽宁中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
《中医基础理论》本科英语教学研究 2004年11月辽宁中医学院教学成果3等奖主持
脾虚支气管哮喘动物氧化抗氧化平衡改变及培土生金中药的影响
2004年12月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主持 |
目前主持的课题类型及名称 |
培土生金对哮喘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辽宁省教育厅2001~2003主持人
培土益肾活血对糖尿病大鼠肾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省教育厅2003~2005第二名
中医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辽宁中医学院2003.9-2005.9主持
中西医结合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辽宁省教育厅2004~2007第三名 |
研究生培养情况 |
指导硕士生5名,已毕业4名,均获得硕士学位;
指导博士生8名,已毕业1名,获得博士学位;
担任7年制本硕班中医基础理论教学2个班次; |
其他补充 |
|
联系电话 |
024-31207080 |
在2018-2019年中医基础理论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
山东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二的是
辽宁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三的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是中医基础理论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1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5★ |
2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4★ |
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 |
4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4★ |
5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4★ |
6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3★ |
7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3★ |
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 |
9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3★ |
10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3★ |
11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 |
12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3★ |
13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 |
14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3★
|
一、自然情况
吕爱平, 女 ,1961年1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博士学位,现为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副教授。为辽宁省普通高校和中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
二、个人简历
1979.9~-1984. 7 辽宁中医学院医系本科生;1984. 9~- 1987. 7 辽宁中医学院基础部中医基础专业 硕士研究生;1987 .9~- 1997.7 辽宁中医学院基础部 中医基础教研室助教、讲师;1994. 4~- 1995 .3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药学部进修汉方理论与临床研究;1997 .7 ~-2000. 7 辽宁中医学院基础部 中医基础教研室 副教授 ;中医基础专业 在职博士研究生。
三、培养研究生情况
1999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招收1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2004年招收1名硕士研究生。
四、教学及科研成果
积极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具有坚实的本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日语讲授本专业及相关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教改方法与实践,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好,受到师生的好评。先后为针灸系(日)、医系、药系本科生、硕士生、专科生及日本进修生讲授《中医基础理论》(日)、《专业日语》和《中医基础理论》等3门课程。撰写教改文章3篇,获辽宁中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第1名)1项。
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论文“脾虚三证模型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比较”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74-78):“深入研究脾气虚证的思路探讨”发表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3):13-15) :“。脾肾阳虚模型大鼠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相关性的比较研究”发表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15-17)。在辽宁中医杂志、中医药学刊等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全国会议2篇, 其中1篇论文获200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2等奖,2篇论文获辽宁中医学院优秀科技论文2等奖。
目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管局项目2项、部省级科研课题多项。本人主持了省教委科研课题“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比较研究”,课题收到了可喜的成果,围绕该课题共发表论文7篇,为中医脏象实质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积极撰写著作,公开出版日语班教材1部,院内出版1部(均为主编),参加全国成人教育教材、自考辅导教材及其他著作4部,本人完成了35万字左右的编写工作。
五、研究方向及目前的课题
研究方向: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现代实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前的课题类型均为应用基础研究。具体名称如下:
1、脾虚衰老对线粒体DNA和端粒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 2001~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五脏气虚证细胞信息传递及其相关基因变化的实验研究 2001~2004 省教育厅课题
王伯庆 男 出生年月:1960年6月
辽宁中医学院 医学博士
副教授 教师 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学科
社会兼职:
1、辽宁中医学院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法人代表)
2、《糖尿病研究》杂志编委
个人简历:
1975~1979 沈阳第一中学读书 学委 班长 团支书
1979~1984 辽宁中医学院 医疗系本科 学委 团支书
1984~1986 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教师(本教研室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1986~1989 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专业 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中医专家李德新教授)
1989~1994 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教师
1994~1997 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专业 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中医专家李德新教授)
1997~现在 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教师
培养研究生情况:1999年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二名,毕业一名。
本人教学及科研成果:
本科毕业以来,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相继承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科学研究方法学》《实验中医基础学》等多门课程的本科及硕士教学工作,曾赴上海中医药大学专门进修实验中医基础学,2003年参加北京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全国高级中医基础师资进修班”,主编专业著作二部(均为日文版),分别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辽宁中医学院出版,参编全国统编教材4部,其它专业著作3部,写作字数35万字,主持和参加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6项,目前在研课题中主持1项、参研3项。
研究方向:
1、藏象学说及其应用研究
2、中医药抗肿瘤研究
目前主持的课题类型及名称:扶正滋脾方对胃癌化疗NK、IL—2活性及LP影响的实验研究 省科委课题
其它补充:近几年来,在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课题的同时,又把目光拓展到应用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尤其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本人注重以中国道地中药材和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方法,着力开发新药品和保健品,及其医疗器械和相关技术。以尽快实现科技向产业的转化,实现两个效益。因此,希望有志于这些方面研究的广大同仁志士,谋求共同发展。
王彩霞,女,1963年10月5日出生,
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教授、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秘书、沈阳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辽宁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千名人才。
1981年~1986年为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本科生并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989年为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1997年为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延缓衰老的机理研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名,毕业1名,在读2名。
主持课题4项(包括国家级1项、部级1项、省级2项,获得资助26万元): 200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脾虚衰老对线粒体DNA和端粒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17万);2000年,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脾虚衰老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5万);2001年,主持辽宁省科委博士起动基金课题:”补脾益智三方防治脑老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比较研究(3万);1997年,主持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理脾阴正方对东莨菪碱Alzheimer痴呆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1万);1999年,参加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2003年,参加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制作和编写;2000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肺脾肾调节水液代谢功能与细胞膜水通道蛋白表达及调控”等。1992年,“脾虚证对生物膜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中医证候发展史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个人专著《脑老化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 参加编写《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参加编写;《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副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1年,副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中医基础理论(02)内经
|
招生人数: |
8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
备 注: |
|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中医基础理论(02)内经 |
招生人数: |
6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
备 注: |
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2019年实际招生人数,2020年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中医基础理论(02)内经 |
招生人数: |
6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4)中医学术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05)西医学术综合 ④(--)无 |
备 注: |
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2019年实际招生人数,2020年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专业代码:100501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98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1999年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安徽省首批博士后岗位学科,学科建设经费达700余万元。学科为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新安医学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主干,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2008年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团队被遴选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中医基础理论被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先后承担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30余部,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主编与副主编单位,国家级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专论》副主编单位,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优秀图书一等奖各1项、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3项,获国家三类新药批号1项、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转让1项,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
学科在探索中医基础理论认识规律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在继承名老中医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研究中医理论,主要围绕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及其应用、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体质学说、内经研究等方向开展一系列研究。首创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首次系统提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提出“肾精-脑髓”相关理论,采用中医治法、病证和方药的不同角度互补研究,不同治法比较研究,首次开展了益气活血法、补肾生髓法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缺氧诱导模型增殖分化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与调控影响的研究,查新表明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对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提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是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法,鉴于化湿法在中医临床中特色地位,开展化湿法研究。在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中,着重对中医藏象学说进行深入探索挖掘,并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藏象本质、内在规律及将其指导临床应用,同时注意挖掘新安医家对藏象学说的阐发和创新。运用文献学、临床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医体质理论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学科重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源流中探讨理论实质,同时注重中医传统文化发掘与研究,使中医学理论有一个坚实人文基础,以利于引导其正确发展。
学位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学科带头人王键教授为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银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首批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9年被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学科拥有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安徽中医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两人破格晋升教授。目前学科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已经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研究;3.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4.《内经》养生学说研究;5.新安医学学术经验研究;6.中医体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皖南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26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A+ |
2 |
1026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A+ |
3 |
103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A- |
4 |
1006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B+ |
5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B+ |
6 |
1057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B+ |
7 |
1063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B+ |
8 |
10162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B |
9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B |
10 |
10441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B |
11 |
10541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B |
12 |
10199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B- |
13 |
10369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B- |
14 |
10393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B- |
15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C+ |
16 |
10412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C+ |
17 |
1047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C+ |
18 |
10507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C+ |
19 |
10600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C+ |
20 |
10662 |
贵阳中医学院 |
C |
21 |
10716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C |
22 |
10735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C |
23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24 |
10680 |
云南中医学院 |
C- |
25 |
14432 |
河北中医学院 |
C- |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参考书: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含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高思华、王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 6 月出版
《内经讲义》,贺娟、苏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 6 月出 |
307中医综合:300分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作为中医学的最基础的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优势,但不能作为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建议广大学生能在学好该学科的基础上,多拓展其他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将对就业大有好处。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以及在一线医药卫生事业机构从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