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吉首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吉首大学研究生招生] [吉首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首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首大学考研难吗] [吉首大学研究生院] [吉首大学考研群] [吉首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首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吉首大学研究生辅导] [吉首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培养方案介绍

生物
0710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广的生物学高级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应了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系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和研究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具有优良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植物学
系统地调查武陵山区植物分类与分布、区系特征与性质及植物多样性,收集建立种质资源库及数据库。针对重要功能性资源植物,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对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分布、发育、繁殖等生态适应机制和发育生物学展开研究。研究资源植物新基因的功能、资源植物引种驯化及组织培养,并开展活性成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为武陵山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2. 动物学
以珍稀濒危及具有重要经济或科研价值的动物为对象,探明相关动物的生物学规律,深入研究其适栖环境、生理生化及食物营养结构特征、觅食和繁殖行为模式、种群消长规律、动物产品或产物的光谱特征、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动植物协同进化,重点探究武陵山区资源动物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种群与分子进化问题,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微生物学
以特殊生境微生物多样性与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调查、收集、鉴定和保存特殊生境的微生物资源,采用经典微生物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特殊生境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及微生物与动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选取工业、农业和医学中有重要意义的微生物为对象,分析其功能及机理并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的利用。
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以核酸、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为材料,研究生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过程中重要的大分子的性质和功能,重要生物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重点研究药用植物活性物质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代谢组。本研究方向还包括医学生物化学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其以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生化机理和肿瘤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手段研究中医药及民族医药有效成分以及其效用机理、研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寻找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诊断的分子标志及肿瘤治疗的靶基因及靶分子。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 学制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含休学时间)。
2、培养方式
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强调导师负责制和协同指导。并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进行联合培养。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16学分,实践2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应补修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培养方案介绍

生态学
071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应了解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系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和研究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具有优良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成为能够独立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
1. 植物生态学
以武陵山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为对象,在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重点开展种质资源与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重要植物保护生物学和应用生态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新技术与新方法,阐明外界环境对植物结构、生理、成分、遗传和分布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为植物资源保育,农、林、牧业生产实践,以及区域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动物生态学
以植食性哺乳动物、水生动物及昆虫等武陵山区特有动物为对象,在行为生态、营养生态、生态生理和繁殖生态等方面,深入研究动物的适生环境、食物营养组成、觅食和繁殖行为、种群消长规律、动物粪便的光谱特征、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动植物相互作用以及人类对动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动物营养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为动物资源的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微生物生态学
以极端环境和污染微生物、资源微生物以及畜禽病源微生物为对象,研究微生物类群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微生物与动植物群落的相互作用,进而揭示目标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4. 环境生态学
研究人为干扰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过程,探讨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分析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建立相应数学物理模型,对环境演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和评价。进一步运用生态学原理,阐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
5. 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
以武陵山片区城乡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发展、中小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3S技术(GPS、GIS、RS)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开展城乡规划理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管理、地理信息应用、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6. 生态旅游学
以生态学原理、旅游学理论、社会经济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对生态旅游区域内旅游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对人类自身活动和旅游环境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主要研究旅游对生态要素影响、生态旅游评价与管理、生态旅游发展与预测、生态与环境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人文生态景观建设与创新、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等。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 学制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含休学时间)。
2. 培养方式
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强调导师负责制和协同指导。并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进行联合培养。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16学分,实践2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跨专业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应补修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介绍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生态学是从生态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方面包括人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环境方面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其研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态科学、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其目的是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人与生物圈的协调性,现代经济发展的高效性与可持续性,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吉首大学生态学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生态旅游6个二级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依托杜仲综合利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实验室、(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武陵山区)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湖南湘西矿业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
吉首大学生态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3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6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863项目”子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项目子项目多项。
本学科将以武陵山区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评价、修复、规划为研究对象,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生物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环境污染的监测、预测、评价、生态系统恢复、城乡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本学科将建设成武陵山区生态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植物生态学
以武陵山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为对象,在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重点开展种质资源与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重要植物保护生物学和应用生态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新技术与新方法,阐明外界环境对植物结构、生理、成分、遗传和分布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为植物资源保育,农、林、牧业生产实践,以及区域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动物生态学
以植食性哺乳动物、水生动物及昆虫等武陵山区特有动物为对象,在行为生态、营养生态、生态生理和繁殖生态等方面,深入研究动物的适生环境、食物营养组成、觅食和繁殖行为、种群消长规律、动物粪便的光谱特征、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动植物相互作用以及人类对动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动物营养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为动物资源的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微生物生态学
以极端环境和污染微生物、资源微生物以及畜禽病源微生物为对象,研究微生物类群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微生物与动植物群落的相互作用,进而揭示目标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4.环境生态学
研究人为干扰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过程,探讨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分析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建立相应数学物理模型,对环境演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和评价。进一步运用生态学原理,阐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
5.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
以武陵山片区城乡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发展、中小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3S技术(GPS、GIS、RS)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开展城乡规划理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管理、地理信息应用、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6.生态旅游学
以生态学原理、旅游学理论、社会经济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对生态旅游区域内旅游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对人类自身活动和旅游环境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主要研究旅游对生态要素影响、生态旅游评价与管理、生态旅游发展与预测、生态与环境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人文生态景观建设与创新、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等。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介绍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目前,生物学一级学科有11个二级学科。生物学相关研究日益趋向多层次、多尺度、多领域、多学科交叉,总体上体现了从生命活动的静态分析到动态综合研究的特点。特别是生物信息学和组学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生物学快速发展。21世纪生物学不仅在揭示生命本质的研究中将出现重大突破,而且也将在解决人类健康、能源、粮食和环境等诸多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吉首大学生物学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5个二级学科。本学科点于201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依托生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杜仲综合利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实验室、(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湖南省中药与天然药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6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863项目”子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项目子项目多项。
本学科将以武陵山区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重点发展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种类、分布、种质资源保存及生理生化研究,特别是在资源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的开放利用及产业化具有鲜明的特色。本学科将建设成武陵山区生物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植物学
系统地调查武陵山区植物分类与分布、区系特征与性质及植物多样性,收集建立种质资源库及数据库。针对重要功能性资源植物,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对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分布、发育、繁殖等生态适应机制和发育生物学展开研究。研究资源植物新基因的功能、资源植物引种驯化及组织培养,并开展活性成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为武陵山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2.动物学
以珍稀濒危及具有重要经济或科研价值的动物为对象,探明相关动物的生物学规律,深入研究其适栖环境、生理生化及食物营养结构特征、觅食和繁殖行为模式、种群消长规律、动物产品或产物的光谱特征、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动植物协同进化,重点探究武陵山区资源动物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种群与分子进化问题,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微生物学
以特殊生境微生物多样性与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调查、收集、鉴定和保存特殊生境的微生物资源,采用经典微生物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特殊生境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及微生物与动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选取工业、农业和医学中有重要意义的微生物为对象,分析其功能及机理并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的利用。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以核酸、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为材料,研究生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过程中重要的大分子的性质和功能,重要生物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重点研究药用植物活性物质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代谢组。本研究方向还包括医学生物化学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其以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生化机理和肿瘤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手段研究中医药及民族医药有效成分以及其效用机理、研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寻找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诊断的分子标志及肿瘤治疗的靶基因及靶分子。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电话:0743-8564416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介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25人,博士生导师5人,,三分之一以上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 “百人计划”专家1人、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6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0人。学院还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等院校聘请了10余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介绍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在原吉首大学生物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创办于1983年,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成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建设单位。目前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与技术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药学系,现有在籍全日制学生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80余人。
学院办学层次全面,具备了硕、博士研究生的授予权。学院开设有生物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药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共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专业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特色专业。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开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共8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方向。拥有博士特需项目“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人才培养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点和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25人,博士生导师5人,,三分之一以上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 “百人计划”专家1人、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6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0人。学院还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等院校聘请了10余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
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教学实验室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700多万元。建有“基础生物”、“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等多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实验室。其中“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为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院建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湖南省校企(地)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处,湖南省优秀优秀实习基地1处。拥有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藏品最丰富,集教学、科研、展览为一体的吉首大学武陵山生物科学馆,收藏各类植物标本5万余份、动物标本1万余件。
学院学科建设特色鲜明。“生态学”为吉首大学唯一理工科类湖南省重点学科;建有“杜仲综合利用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土家医药研究中心”等国家与省级学科研究平台。通过和国内外高校与企业合作,建有中英全球可持续能源研究项目武陵山研究中心、武陵山区民族药研究中心、吉首大学-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生物产业科技开发研究院等联合研究平台。建有以“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武陵山区猕猴桃研究中心”、“环境毒理与环境恢复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校级科研平台。学院是中国生态学会、动物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的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杜仲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生态学会、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学院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6项,科技部平台建设子项目5项,科技部“973”“863”子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6篇);申请获批国家专利39项;出版著作和教材10部;获得湖南省科技奖励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其它奖励及鉴定成果20多项。学院紧密围绕武陵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区域特色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出了“三带理论”,利用猕猴桃、杜仲等生态资源开发了富含亚麻酸植物油脂等系列产品,成果转化带动了320万人脱贫致富。其中“米良1号”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扶贫开发项目,从猕猴桃中提取的“果王素”经国内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际空白”。
学院注重学生发展。秉承“至诚致用,创新创业”的院训,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设立了博闻、正大、飞鹄等奖学金支持学生成长成才,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300余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连年位居全校前列。学院共为社会输送了50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30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多数已经成为高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的业务骨干。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招办联系方式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周强  0743-8232522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介绍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在原吉首大学生物学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湖南省生物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吉首大学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院。

  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及吉首大学生态研究所、吉首大学武陵山区猕猴桃中心、吉首大学环境毒理与环境恢复研究所、吉首大学应用生物技术与天然产物研究所等四个校级科研机构。建有“(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应用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会同站合作建有教学科研基地,与企业合作建有“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以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湖南中药与天然药物”2个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现有在籍学生11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余人。设有生物科学(含师范)、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制药(筹)6个理工科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特色专业。建有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开办权,其中“生态学科”系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是吉首大学最早的硕士学位点,2009年进入吉首大学冲刺博士点学科建设计划。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2人、博士24人(含归国博士6人、博士后3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湖南省“121”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士生导师24人,有9人次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或专业委员会委员、13人(次)担任省级以上学会理事,为湖南省植物学会、湖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此外,我院还从中科院及国内外重点院校聘请了10余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学院教学条件优越。建有“基础生物学”、“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2500多万元,其中“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为湖南省示范实验室。拥有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动植物标本室,收藏有以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为主体的各类植物标本5万余份、动物标本1万余件。设有专业资料室一个,收藏专业图书资料7万余册。在省内外建有20余个教学、科研以及实验与实习基地。学院还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中山大学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关系。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思想,充分发挥多学科和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学、研、产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连续几年位居全校前列,所考取的单位也多为全国重点大学。近5年,学生承担各级科研项目80余项,在校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二、三等奖9项。自1983年生物系创办以来,共为社会输送了近3000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当中300余人已获得硕士学位、6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和具有博士后研究的资历,或具有出国访问研究的经历,多数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及行政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的业务骨干,不少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科研方面,学院瞄准武陵山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两大主题,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新格局。近5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项、国家科技部平台建设子项目3项、重点基础性项目子课题1项、“973”“863子项目各1项、湖南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各类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和教材20部。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其他奖励及鉴定成果20余项,并有6项成果进行了转让和技术推广。基础研究领域的武陵山区植物及极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苔藓植物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用研究领域的猕猴桃、北虫草、杜仲、鱼胆草等的研究也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州)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先导。在新的世纪里,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将以崭新的姿态,继续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学科交*渗透和雄厚师资力量的优势,全面实施学、研、产相结合,立足武陵山地区,面向全国,为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