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暨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暨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暨南大学考研难吗]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 [暨南大学考研群] [暨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暨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暨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暨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医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 :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暨南大学医学院楼5楼|电话:020-85226910|邮箱:jnukqyxy@163.com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介绍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前身为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创建于1978年,1982年正式对外招生。1998年获批口腔医学临床硕士学位点,2000年成为首批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12年获批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6年7月口腔医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现有行业教师71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骨干教师28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为72.72%。在专职教师中,教授或主任医师13名,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16名。现有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其中校内导师23人,校外兼职导师16人。其中有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1人,“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1名。
 
学院自1982年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2004年改为五年制。本科生中港澳台学生(含留学生)占50%以上。目前在校本科生275生人。:学院现有拥有3个校内教学基地,其中直属附属口腔医院1所,直属综合性三甲医院2所。实习教学医院6所。所属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重点临床专科。
 
设有口腔基础、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五个教研室和一个口腔医学实验中心,配备有74套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其中8套为显微教学模拟教学系统。
 
学院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地区的牙学院或学会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以“口腔医学新进展研讨会”为平台,每年举办多次省级或两岸三地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及港澳台知名学者来院交流、讲座。
 
近三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效较为显著。现有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校级精品课程各2门,教师获得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三等奖1名,学校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名,同时,学院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院教师主持科研或教研项目共5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9项,市区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10项,教研课题13项,资助总经费近100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246篇,其中SCI论文近100篇、科研论文239篇、教研论文7篇。出版合著共6部。
 
【敦聘张志愿院士为名誉院长】
 
2018年12月7日上午,“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敦聘仪式在我校校友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校长宋献中出席仪式并为中国工程院张志愿院士、房兵教授颁发聘书,佩戴暨南大学校徽,副校长叶文才宣读学校聘任决定。
 
【成功举办暨南大学口腔医学40周年华诞庆祝活动】
 
2018年12月8日,暨南大学口腔医学40周年华诞庆祝活动在暨南大学惠全楼101报告厅隆重举行。活动包括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校友联谊会成立仪式、“吕培锟口腔医学教育基金”成立仪式和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揭牌仪式。中华口腔医学会、地方政府、兄弟院校与学校领导,以及各届校友、在校师生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揭牌】
 
2018年12月8日,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与顺德区政府政校共建项目步入新的阶段。
 
【“吕培锟口腔医学教育基金”正式成立】
 
2018年12月8日,张宏副校长、学院党总支陈席书记等领导与吕培锟家属代表一同宣布“吕培锟口腔医学教育基金”正式成立。“吕培锟口腔医学教育基金”是为了纪念医学教育学家、暨南大学口腔医学创始人与开拓者吕培锟教授而设立的,成立首日便获得二十五万余元的捐赠。“吕培锟口腔医学教育基金”是由口腔医学院发起、由校友及广泛社会力量支撑的非营利的组织,旨在更好地支持口腔医学院办学与发展。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校友联谊会正式成立】
 
2018年12月8日,学院成立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校友联谊会,推选出第一届联谊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理事等共50人,78级校友林巍当选为联谊会第一人会长。联谊会成立后,积极整合校友资源,热情号召校友回馈母校,广泛吸纳各类校友捐款,助力学院与学校长远发展。
 
【举办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口腔医学合作论坛】
 
2018年12月9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口腔医学合作论坛在暨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0多位口腔界专家、知名学者进行了授课交流和专题演讲。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医学发展论坛的顺利召开,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的精神。
 
【学院教师获全国口腔医学院校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二等奖】
 
2018年11月10日至13日,第二届全国口腔院校临床操作技能大赛暨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决赛中,我院教师刘敏义以第三名的佳绩斩获口腔院校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二等奖。
 
【加入“上海第九人民集团-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口腔正畸专科联盟”】
 
2018年11月14日,我院附属口腔医院加入“上海第九人民集团—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口腔正畸专科联盟”,并成为专科联盟的副主任委员单位。同时,我院院长黄跃教授受聘为九院正畸专科联盟副主任委员。
 
【成为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口腔医学题库)院校联盟理事单位】
 
2018年12月8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承办的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口腔医学题库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口腔医学题库)院校联盟成立会议暨口腔医学题库命题培训会议在成都召开。我院成为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口腔医学题库)院校联盟理事单位。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简介

中医学院简介
 
  
 
     中医学院在原医学院中医系的基础上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现有教职员工4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2人。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432人,硕士研究生152人(其中包括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26人,目前在国家二级学会中担任副会长、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及常务委员13人次;担任省级学术组织常务理事、常务委员20多人次;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委及挂靠单位。
 
     中医学院下设方证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医针灸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本科实验实训中心各1个;现有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各1个,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种;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暨南大学中医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中西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广东省名中医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3人;暨南大学“十佳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团队、省级特色专业各1个,教育部“卓越医师”(中医)培养计划1项;已建成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门。中医学本科专业于2015年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学院在抓好教学、科研、医疗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南非、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派出部分教师出国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并接纳大批国内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前来访问、讲学。
 
     在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方针指导下,中医学院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适时制订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强化特色,坚持方向引才、团队引才、引培结合,抓好学科建设工作,凝心聚力,为暨南大学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介绍

病理生理学系
 
 
 
 
研究方向:
 
    1、脑的功能与疾病
 
    2、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干预
 
    3、炎症、代谢与心血管疾病
 
    4、中药活性成分与新药研发
 
 
 
 
人员组成:
 
    教师中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人。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约占85%,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珠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
 
  
 
学系概况:
 
    暨南大学病理生理学科自1978年成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具有历史积累、在国内拥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基础医学学科,是广东省第八、第九轮重点建设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本学科在医学人才培养、推动病理生理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赢得良好的学术声誉。
 
    学科建设初期即聘任李楚杰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李楚杰教授是我国病理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发热机制、冷伤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独树一帜。目前本学科在学科带头人陆大祥教授、王华东教授的带领下,围绕脑退行性疾病、脓毒症、心血管疾病等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重疾病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研究方向上重点探讨痴呆症、脓毒症和心肌缺血等重大危重疾病,强调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为基础,以中西医结合手段防治疾病为目标。多年来已获得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点科技项目在内的数十项研究课题,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多名学科骨干与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的科研机构开展了长期的科研合作。
 
    目前,本学科点涵盖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中西医结合),并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发热研究室等研究机构,2014年获批增设“珠江学者”岗位。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搏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多人荣获“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各医学教学、科研、医疗机构的重要技术与管理骨干。
 
    本学科是多届全国本科医学规范教材参编单位,承担了临床医学、口腔、护理、中医及药学等本科基础医学教学任务。自2007年以来,已有数十名本科生(包括海外生、侨生)在本学科导师的指导下成功获得暨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多种创新课题,其中1项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对我国,尤其粤港澳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本学科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挂靠单位,先后有3名学科带头人担任全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和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创办了国家级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该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基础医学类连续九次排名第一,并被评为“全国百佳核心期刊”,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
 
    此外,本学科受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委托,建立和负责管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网站,搭建起全国病理生理学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广东和全国的科技成果交流和学术协会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实验室概况:
 
    见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科研实验室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介绍

病原生物学系
 
 
 
 
研究方向:
 
    1、医学原虫学
 
    2、医学蠕虫学
 
    3、医学昆虫学
 
 
 
 
人员组成:
 
    病原生物学系现有教授2人,讲师1人,实验师2人。
 
  
 
学系概况:
 
    病原生物学系的前身是人体寄生虫学系,自1978年医学院创建时成立以来即建立的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后更名为人体寄生虫学系。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人体寄生虫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更名为病原生物学硕士点。学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系里先后有8人次到耶鲁大学、纽约医学院、中山大学等著名国内外高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
 
    系里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累计获批经费200余万元。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ell Report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批教学10余项,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参与教材和专著编写10部。
 
    系内教师在寄生虫感染与天然免疫、蠕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昆虫的形态分类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介绍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研究方向:
 
    1、感染免疫
 
    2、肿瘤免疫
 
    3、分子病毒学与老年免疫学
 
 
 
 
人员组成:
 
    现有7名教师,其中,教授职称3人:江振友、林晨、陈国兵;副教授职称4人:王鹏程、王辉、胡萍、王志鹏。有2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均为中级职称:施珊珊、吴莎。
 
  
 
学系概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创建于“文革”后暨南大学复办的1978年。
 
    现有7名教师,其中,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职称4人,有2名实验室技术人员(中级职称)。承担了医学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药学院等多个不同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本科课程教学任务。承担了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全英文授课。同时承担硕士生《高级微生物学》、《高级免疫学》、《分子病毒学》、博士生《分子免疫学》四门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是暨南大学精品课程和AAA课程。《高级免疫学》为暨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以江振友教授为系主任,科室陆续引进了多名高层次人才,组成了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包括美国XXX大学的陈国兵教授、美国哈佛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博士后王鹏程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博士王辉副教授等。
 
    目前,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有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两个硕士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及分子病毒学等方向。近年来获批项目共15项,总经费504.2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经费总计181万;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传染病专项3项,经费共计236.75万;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经费总计46万;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 项,经费总计10万;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2项,经费总计26万;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1项,经费总计3万;广东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2项,经费总计1.5万。本系教师近五年来共发表高水平SCI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A1一区2篇,二区5篇。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的免疫学专业为珠江学者设岗单位,多名老师作为广东省分子免疫与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核心团队的成员参与了其中的研究工作;本系是广东省结核病科学研究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本系现有在读硕士12人,在读博士1人。近五年来已有19人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生中有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南粤优秀研究生,1人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3人取得博士学位,其中1人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从事执业医师工作,1人成为博士生导师。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实验室概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现有免疫、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三个实验室。其中微生物实验室为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BSL-2)。配有冰冻离心机、生物安全柜、荧光倒置显微镜、酶标仪、二氧化碳培养箱、小鼠独立通气笼具系统、液氮罐、超净台、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半干转印系统、紫外透射仪、数字式PH/mv计校准仪、气浴恒温摇床、数显不锈钢鼓风干燥箱、手提式高压锅、-80度冰箱等设备。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介绍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研究方向: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人员组成:
 
    宇丽、刘誉、费嘉、蒋建伟、陈万群、张嘉晴、张帅、吴颜晖、林春兰、严玉霞、吴志慧
 
  
 
学系概况: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原生物化学系,成立于1978年,在全国著名生化学家任邦哲教授的带领下开出暨南大学复办后医学院的第一门本科生物化学课程。
 
    目前生化系开设的课程有本科生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研究生的《高级生物化学》、《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技术》等。其中本科的《生物化学》是医学院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临床、口腔、护理、中医、药学、国际学院MBBS(印度班)等专业的必修课程。1986年本门课程率先在暨南大学使用自编英文版生化实验教材,实行全英课件上课和全英实验报告。自2002年以来,此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讨论课,是广东省精品课程;同时还承担了国际学院MBBS、临床医学和药学等专业的全英Biochemistry 课程。
 
    本系现有教师11人,在师资方面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及实验师3人,其中7人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在知识结构方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背景 7人,临床专业背景2人,药学专业背景2人;在科研方面,涉及到干细胞(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干细胞功能与分化的调控等)、肿瘤(信号通路、细胞代谢异常、肿瘤药理、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等)以及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等诸多前沿领域。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介绍

生理学系
 
 
 
 
研究方向:
 
    1、细胞生理学 
 
    2、代谢内分泌生理 
 
    3、神经生理
 
 
 
 
人员组成:
 
正教授:
 
王立伟教授(国务院侨务办和中国侨联“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暨南大学师德标兵,暨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柏志全教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暨南大学师德标兵)
 
许戈阳(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人才、生理学系主任)          
 
副教授:
 
何斯纯(暨南大学优秀教师)
 
周卓妍(暨南大学“十佳教师”) 
 
王跃春(暨南大学优秀工作者,生理系实验室主任)
 
郭景慧(暨南大学第四层次青年拔尖人才)
 
彭爽(暨南大学第四层次青年拔尖人才)
 
张继春(暨南大学第四层次青年拔尖人才)
 
于瑞丽(暨南大学第四层次青年拔尖人才)
 
讲师:
 
陈俊江
 
杨杰(暨南大学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教学秘书)
 
林嵩(暨南大学第五层次引进人才、科研秘书)
 
实验师:
 
谢敏、张红美、樊晓娜
 
 
 
 
学系概况:
 
生理教研室创建于1978年,张纫华教授、温燕昌教授、王子栋教授和李善民教授为主要创建人。生理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硕士授予权的硕士点之一,十几年来培养了数百名研究生。生理学系师资队伍现有11人(教师系列8人,实验技术系列3人),正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其中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培养校级对象1人,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2人,师德标兵2人。
 
科研:生理学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内分泌生理、细胞生理和神经生理等,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基金5项,厅局级5项。近5年来以暨南大学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在EMBO Mol Med,Diabetologia, Mol Neurobiol,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Biochem Pharmacol,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J Cell Physiol,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Mol Cell Endocrinol, Sci Rep.等杂志发表SCI论文近30篇。
 
教学:截止目前,生理学系共获各类教学荣誉奖22项。《生理学》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05年被评为校级和广东省“精品课程”、2014年获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2017年获“教育部来华留学全英授课品牌课程—《生理学》”。生理学系教师主编、参编、自编各级教材39部,获各级教改项目及成果48项,发表教学论文33篇。团队承担了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和生命科学院院多专业的生理学教学任务及国际学院多专业的生理学中文、全英教学任务。
 
 
 
 
 
 
 
实验室概况:
 
 
 
    生理学系研究平台现有细胞生理学研究室、代谢内分泌生理实验室、神经生理学实验室实验室。目前有BD Accuri流式细胞仪、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尼康膜片钳系统、Nikon荧光显微镜 、研究级立体式荧光显微镜、深圳瑞沃德脑立体定位仪、UGO小鼠饮食饮水摄入监测系统等设备。
 
   代谢内分泌生理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胃肠激素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离子通道在生殖生物学与代谢生物学的功能研究,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创新人才15人。
 
   细胞生理学研究室:主要研究细胞离子通道(尤其是氯离子通道)及其相关基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8人。
 
   神经生理学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神经生理与临床,干细胞生理与临床,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创新人才3人。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介绍

组织学与胚胎学系
 
 
 
 
研究方向:
 
    1、早期胚胎发育缺陷的病理及基因功能学研究
 
    2、先天性疾病的防治
 
    3、骨关节的损伤与修复
 
 
 
 
人员组成:
 
    杨雪松教授,常青教授,卢晓晔教授,夏潮涌教授,程欣副教授,王广副教授,覃莉实验师
 
 
 
 
学系概况:
 
    组织学与胚胎学系成立于1978年暨南大学医学院创建之时,至今已有39年历史,其发展也反映和见证着医学院基础医学教育及科研成长、进步的历史。
 
    本系创始人为何凯宣教授(1912-2005),历届主任有何凯宣教授、卢乃湄教授、赏诗樟教授、黄中新教授、夏潮涌教授、常青教授、杨雪松教授、程欣副教授。现任教师均有医学博士学位,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是一个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团队。
 
    组织学与胚胎学为显微解剖学,是一门讲授形态与机能的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系学生必修课程。团队成员承担了省级本科组织胚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任务,有5人主编或参编国家及部级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荣获教学成果奖多项;团队成员承担数十项各种级别教学研究项目,并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教学研究论文近10篇。
 
    近年来,在学术带头人杨雪松教授的带领下,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2014年至今发表SCI优秀科研论文60余篇。目前,基于过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我系正在积极申办“胚胎发育与围产医学联合实验室”,籍此将科研推上新的发展平台。我系培养的研究生80%以上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并有两位研究生代表暨南大学优秀研究生作毕业典礼致辞。
 
    此外,本系一直坚持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在本科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近年来共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60余项,指导的本科生获得大学生创新课题、挑战杯资助30余项,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挑战杯”竞赛国赛二等奖2项、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等荣誉。使得本科教学受益于科研成果,实现了教研相长。
 
 
 
 
实验室概况: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现有荧光体视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碟式荧光显微镜等显微镜;冰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等形态学设备。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介绍

人体解剖学系
 
 
 
 
研究方向:
 
    1. 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
 
    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
 
    3.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机制和保护
 
 
 
 
人员组成:
 
    教师队伍:郭国庆教授;阮奕文教授;沈伟哉教授;潘三强教授;曹长姝副教授;李洪英副教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张吉凤讲师(第五层次引进人才);武凤鸣讲师
 
    技术人员:游惠民副教授;李素梅实验师;李炯助理实验室
 
 
 
 
学系概况: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的前身是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解剖学家罗治寰教授创建并任教研室主任。
 
    在解剖学系成立的40年里,先后有谢兆诚、戴正国、关粤玲、董昕、郑达人、黎昭洪、杜韵璜、罗知彬、宿宝贵、吕来清教授在我系工作。在他们的领导和辛勤努力下,经过近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奋斗,我系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地位和自身发展特色的人体解剖学学科。1983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开始挂靠中西医结合和病理生理学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从1983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共培养硕士近100人,博士10余人,博士后5人。毕业的学生都充实到教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一线。
 
    解剖学系现有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技术人员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63.6%,硕士学位90.9%。主要承担本科生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2门课程的教学,坚持以网络化教学的教学特色,注重和强化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二等奖和优秀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1人获暨南大学教学名师和广东省教学名师。获得省部级和校级教学改革基金资助1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7版和第8版的编写,主编出版《人体解剖学》、《解剖学导学》和《Human Antomy Textbook》。
 
    本学科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1995年通过广东省“合格实验室”评估。1999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2004年被评为“暨南大学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7年获得中国解剖学会“数字解剖学实验室”认证。
 
    解剖学系学科带头人郭国庆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旨在解析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的细胞骨架的分子机制,在他的带领下,经过数年的建设,我系已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神经科学研究平台,包括分子生物学室、细胞培养室、蛋白质技术室、细胞化学室、电生理室、形态学室和动物行为学分析室等7个功能区,致力于通过分子生物学并结合形态学和电生理技术,解析神经元发育和损伤修复等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自2007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973计划分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和厅局级科学基金9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论文40余篇。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
 
邮编:510632
 
电话:020-85220251
 
传真:020-85220251
 
 
 
 
实验室概况:
 
 
 
 
 
    解剖学系神经科学研究平台现有分子生物学室、细胞培养室,蛋白质技术室、细胞化学室、电生理室、形态学室和动物行为学分析室等7个功能区,包括PCR仪、凝胶成像仪、低温离心机、细胞培养工作站、蛋白质核酸定量仪、冰冻切片机和全细胞膜片钳工作站等研究设备,面积200余平方米,总资产约300万。
 
    解剖学系的神经科学研究平台定位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搭建一个严谨、求实、高效、合作的工作平台,并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专业的科研训练。该研究平台是在80年代解剖学系简陋的科研实验室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经历过研究技术单一、研究方向分散、研究深度欠缺的痛苦,同样也凝结着大家对神经科学研究持久的专注、浓厚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解析是源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同样也来自于人类认识自我的内在驱动。随着欧美、日本脑科学,以及我国神经科学未来十年研究计划的实施,神经科学将是 21 世纪最活跃的前沿基础学科之一,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聚焦于神经科学研究成为解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从80年只能借助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窥探大脑内部的景象刀耕火种的年代,到今天能够把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融合去解析神经元突起生长和突触重建的生物学现象,解剖学系神经科学平台的发展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通过近10年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凝练,锲而不舍的建设和投入,研究技术和研究团队的建设,解剖学系神经科学研究平台已逐渐发展壮大,该平台包括分子生物学室、细胞培养室,蛋白质技术室、细胞化学室、电生理室、形态学室和动物行为学分析室等7个功能区,致力于解析脑功能和脑损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主要科研方向包括:(1)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3)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机制和保护。自2007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973计划分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和厅局级科学基金12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论文40余篇。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分子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技术,解析神经元突起生长和如何重建功能联系这一基本生物学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郭国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组
 
研究方向: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
 
研究人员:林宏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骨科学),龚晓兵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消化病学),曹长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吉凤讲师(第5层次引进人才),武凤鸣讲师,李炯助理实验师
 
研究生:纪志盛(博士生),李素梅(博士生),蔡振彬(硕士生),柳求灵(硕士生),朱肖楠(硕士生),程龙飞(硕士生)
 
研究意义:神经网络是大脑发挥其感觉、运动、认知和思维的物质基础。突起的长度和分支数目,或者突起上树突棘形态上的改变,乃至树突棘上谷氨酸受体的数量的改变,无不影响大脑的功能,神经网络局部或者整齐的破坏、丢失,或者发生异常连结,是诸如阿尔采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精神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神经损伤和修复的核心问题。解析神经网络与突触重建的机制无疑为我们探究大脑工作原理打开一扇窗。
 
研究的具体问题:
 
1.突起生长的细胞骨架机制:轴树突的生长伴随着神经元的分化、发育和迁移过程,乃至神经元的老化,突起也在不断的塑形和修剪,突起是神经网络的重要组份,也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路径。关键问题是,细胞骨架在突起的生长和修剪中发挥什么作用?突起为什么能在适当的地点发出分支并建立功能联系?是什么蛋白分子调控细胞骨架的塑形改变突起的生长行为?
 
2.树突棘可塑性的细胞骨架机制:树突棘神经元突起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基本结构,神经退行性和精神疾病的核心问题就是“树突棘病”。树突棘丰富的细胞骨架结构不仅维持其形态,也提供膜受体的插入空间,发育过程中冗余树突棘的修剪障碍、形态异常以及受体转运过程无不伴随着微管动力学的改变。关键的问题是,调控微管动力的蛋白分子,如微管聚合蛋白、微管切割蛋白,如何分拣和转运受体?如何维持树突棘的成熟?使树突棘发挥正常的功能?
 
 
 
 
潘三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组
 
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
 
研究人员:潘三强(硕士生导师)
 
研究生:严新宇(硕士生)
 
研究意义: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各系统起调控作用,人体的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等都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也比较广泛,包括从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到神经精神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基础是神经元及其环路、胶质细胞和脑血管的损伤。虽然目前认为成熟的神经元不存在分裂现象,但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对脑功能的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可塑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对揭示脑的功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的具体问题:
 
1.苯丙胺损伤神经系统的机理:苯丙胺为一类合成型毒品,主要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这可能是吸毒者认知力、行为控制能力损伤以及神经精神异常的基础。目前认为损伤的机理可能与过量多巴胺的氧化应激、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或线粒体功能紊乱有关。然而细胞损伤的信号通路一直不清楚。因此,寻找细胞内上游分子、中间传递分子以及下游分子的变化及其所起的作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也将为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提供帮助。
 
2. 神经管畸形的机理: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缺陷,大多数是由异常的环境因素和基因突变引起。目前产前血清诊断的主要指标是甲胎蛋白,但它不是神经管畸形特异性的指标。因此,寻找引起神经管畸形的关键蛋白及其变化,为产前血清诊断提供特异性的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洪英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组
 
研究方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机制和保护
 
研究人员:李洪英(硕士生导师)
 
研究生:黄咪(硕士生),洪熙(硕士生)
 
研究意义:青光眼是是导致人类致盲的三大眼病之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不可逆性的死亡是青光眼的主要病理特征,即便通过手术或降压药物降低病人眼内压,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会持续死亡,导致视野持续缩小并最终致盲。因此青光眼会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而首先通过基础实验深入研究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相关机制,进而寻找有效干预措施以延缓或阻止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的具体问题:
 
1.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机制:已知在青光眼中凋亡被认为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最终通路,但是哪些因素可以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呢?尽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关于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机制的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目前集中于研究小胶质细胞以及自噬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措施:比阐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可以延缓青光眼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保护性措施。我们目前的研究重点是阐明中药枸杞提取物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同时我们也在研究运动是否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以及相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