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
Add 吉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吉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吉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大学考研群]
[吉林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严谨守道、担当奉献、博专结合,合作引领”的文博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有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宽广的职业视野和专业技能、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善于合作、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具备在各级各类博物馆、文物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公安等部门从事文物、博物馆管理、研究及教学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文物保护、鉴定与管理、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对外服务项目策划、管理与运营、田野发掘、遗产保护与规划、文物执法等方面技能训练,具有从博物馆主要业务及管理工作、田野发掘、遗产保护与规划、文物执法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掌握上述专业领域涉及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吉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国内该领域创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办学经验丰富,且实力雄厚。人才培养目标理应以此为基础,在学校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下有所提升、致力于特色构建。二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将面向文物博物馆各主要业务及行业管理部门,绝大部分学生5-10年后将逐步成为所在领域的中坚力量,担负保护、管理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社会使命,良好工作作风、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三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未来将会有多元化的工作面向,需要有超强的工作适应性。博专结合将是打造超强的工作适应性的必然选择。依托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强大专业优势和职业声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本专业本科生全面能力培养具备坚实基础。四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所从事工作团队合作要求高。合作意识与能力不可或缺。在国际化趋势日益深入的今天,勇于和善于合作也是与国际接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快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所必需的。同时,吉林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立足于为国家培养“拔尖” 和创新人才,在合作中要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
二、业务培养要求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考古、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及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2.掌握田野考古基本技能;
3.具备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文物与博物馆管理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熟悉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实务操作要求;掌握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掌握陈列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
核心课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教育学、藏品管理学、博物馆陈列与设计、中国考古学(包括旧石器——宋元考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田野考古实践教学B、博物馆实践教学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依托考古学学科优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欧美博物馆史、藏品研究、公众研究、陶瓷研究以及博物馆
实践教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特色鲜明。
专业方向:包括文物学、博物馆学、遗产管理与保护等3个专业方向。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历史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各类课程教学达到13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6学分。
3.完成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 刘庆柱主编:
《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10 年。
《考古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冯恩学主编:《田野考古学》(修订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 年。
考古学院汇聚了大量享有良好国际声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优秀教师。
考古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35人(含博士生指导教师30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其中包括,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规划评审专家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8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3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13人。
考古学院形成了“中国考古、外国考古、科技考古、文字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学”六位一体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近五年来,考古学院教师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5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含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8项(含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96项,资助经费累计4446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26篇、出版学术著作17部,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
自2008年起,学术集刊《边疆考古研究》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2年开始主办出版英文学术年刊《Asian Archaeology(亚洲考古)》。
考古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考古学院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1门,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吉林省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吉林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考古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52人,硕士研究生315人,博士研究生76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4人。近四年来,本科毕业生保送、考取研究生比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6%,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学生文化社团组织“文物爱好与保护者协会”举办的“北辰博古学术沙龙”,在全国高校产生了较大影响。
除国家和学校的奖学金外,考古学院还设有“系友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或特困学生。
考古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努力构建开放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考古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匹兹堡大学、俄勒冈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等多家国外高校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与人员交流,从海外引进匡亚明讲座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学院与西蒙菲莎大学合作组建了“生物考古联合实验室”。
考古学院每年举办多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大力支持师生赴国(境)外研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举办的“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人类骨骼考古学”暑期学校,已为300余位海内外有志于考古事业的青年学子开阔了学术视野,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考古学 [06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考古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6]历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考古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 史前及夏商周考古 02 秦汉到元明清考古 03 科技考古 04 外国考古学 05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 06 古文字学 |
招生人数: |
51 |
考试科目: |
01-05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3 619 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 中国古代史 复试科目:考古学专业综 合课 06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3 620 中国古文字学 复试科目:古文字学专业 综合课 |
备 注: |
348 文博综合:《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9年出版)、《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出版)、《文物保护学》(王蕙贞,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 版)、《考古学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 619 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6年。 栾丰实等主编:《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刘庆柱主编:《中国考古发 现与研究(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10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下)》(增订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20 中国古文字学:《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2年版;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物印书馆, 1998年版; 《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1963年 版。 |
考古学 [06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考古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6]历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考古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 史前及夏商周考古 02 秦汉至宋元明考古 03 科技考古 04 外国考古 05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 06 古文字学 |
招生人数: |
51 |
考试科目: |
01-0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619 考古学基础 复试科目:考古学专业综合课 0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620 中国古文字学 复试科目:古文字学专业综合课
|
备 注: |
拟招人数: 01-05:33人 06:18人 招收跨学科考生,不需加试;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联系人:李叶竹 联系电话:0431-85167934
|
考古学专业
Archeology Program
专业简介 考古学专业为考古、历史博物馆及民族史、地方史、出版社等部门培养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同时还为高校培养考古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人才。本专业以中国考古学、考古学理论和田野考古为基础,将中国北方、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的考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点,把培养学生田野考古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本专业以东北考古和东北亚考古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边疆考古为教学、科研重点。
主干课程 中国考古学、外国考古学、考古学史、考古学通论、田野考古学、考古学技术、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东北考古学、高句丽渤海考古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适宜从事中央及各省市考古机构的科研工作,高等院校的考古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中央及各省市文物局、博物馆、出版社的有关文物管理、文物研究和考古、历史方面的编辑工作等。
考古学专业
Archeology Program
专业简介 考古学专业为考古、历史博物馆及民族史、地方史、出版社等部门培养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同时还为高校培养考古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人才。本专业以中国考古学、考古学理论和田野考古为基础,将中国北方、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的考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点,把培养学生田野考古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本专业以东北考古和东北亚考古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边疆考古为教学、科研重点。
主干课程 中国考古学、外国考古学、考古学史、考古学通论、田野考古学、考古学技术、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东北考古学、高句丽渤海考古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适宜从事中央及各省市考古机构的科研工作,高等院校的考古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中央及各省市文物局、博物馆、出版社的有关文物管理、文物研究和考古、历史方面的编辑工作等。
咨询电话:0431-85166151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具有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宽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考古学专门人才。考古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考古学的基础知识、技能与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适宜到中直及各省市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同时为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机构及出版社等相关部门培养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为高校培养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专门型人才,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输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考古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学、文化人类学、古文字、古代汉语、史料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全面搜集和整理各类考古信息及编写考古报告;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考虑有:一是考古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在学校的总体框架下依照“高标准、严要求、先发展”的目标制定。二是我专业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当,本科生与研究生数量相当。应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本科生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人才基础和学科发展的生命线。三是吉林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作为重点大学中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立足于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拔尖和创新人才,具有主动担起实现“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目标”的责任的意识。四是吉林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利用校、院的综合优势,培养基础厚、广适应、素质全的优秀人才。五是考虑到考古学科本身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即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相关领域研究,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尽可能地拓展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为国家机关、中直及各省市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以及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机构及出版社等相关部门培养实际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为高校培养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专门型人才。六是根据我校考古学专业的学术实力与学科地位,为了实现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目标,在人才目标的制订上,尽可能逐渐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实现“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提供教学支撑,为中国考古学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二、业务培养要求
考古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学、文化人类学、古文字、古代汉语、史料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全面搜集和整理各类考古信息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6.具备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考古学
核心课程:考古学导论、考古学史、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考古、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田野考古实践教学A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在中国北方边疆地区先秦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辽金元考古,生物考古中的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外国考古中的西亚考古、东北亚相关各国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田野考古实践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特色鲜明。
专业方向:包括史前及夏商周考古、秦汉至元明清考古、科技考古、专门考古(外国考古)4个专业方向。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历史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各类课程教学达到13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6学分。
3.完成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考古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考古学的基础知识、技能与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适宜到各省市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同时为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机构及出版社等相关部门培养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为高校培养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专门型人才,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输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学、文化人类学、古文字、古代汉语、史料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全面搜集和整理各类考古信息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6.具备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考古学
主要课程:中国考古学(包括旧石器考古---宋元考古)、考古学史、考古学导论、田野考古学、考古学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学等。
四、专业特色
以中国北方考古和东北亚考古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边疆考古为教学、科研重点。
五、学制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历史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80学分,其中:理论学习学分达到 151分;实践教学学分达到 29分。
考古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63考古学基础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五)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
考古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考古系04方向另增加参考书目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
考古系06方向另增加参考书目
Elizabeth j.Reitz and Elizabeth S Wing 1999 Zooarchaeology. 2000 Cambridge Unibersity. 2001 Press. (《动物考古学》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考古系07方向另增加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强胜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文章来源:考古学考研参考书
考古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考古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以下职业:
1、留校任教,从事考古学教学研究;
2、进入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从事专业研究;
3、进入传媒业,从事专业记者、专业制片人等职业(像报道考古新发现、文物遗址保护相关题材新闻的记者或《探索发现》那样的栏目制片人);
4、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诸如拍卖行,从事文物鉴定、估价;
5、自由人,从事艺术品收藏、鉴定等。
考古学专业就业前景
职导网职场导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这行比较清苦的,而且要耐得住寂寞,这行比较冷门,而且年纪越大越吃香,刚毕业应该会在基层煅炼不少年如果你是对恐龙,古兽感兴趣,考古学就免了,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一万年以内古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从事相关的古人类学工作,如现场发掘,化石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