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QQ群
Add 吉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
[吉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大学考研群]
[吉林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吉林大学研究生辅导]
[吉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报考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
优惠价:¥348
¥450
1
|
|
优惠价:¥253
¥469
1
|
简介:
汽车运用工程系是原吉林工业大学1955年建校后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于1956年建立的,是我国第一个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于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原汽车运用工程博士点学科更名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科。2003年设立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博士学科,2004年设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
详细介绍:
汽车运用工程系涵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两个博士学位学科(同时具备硕士授权),同时包括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和汽车服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系是原吉林工业大学1955年建校后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于1956年建立的,是我国第一个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前苏联专家专门在该专业举办研究生班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于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是最早获得该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多年来,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在国内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在公路交通运输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1997年教育部将原汽车运用工程博士点学科更名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科。
2003年教育部批准吉林大学设立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博士学科点。
1998年教育部把原汽车运用工程本科专业,更名为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专业。
200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自2005年起面向全国正式招生。
汽车运用工程研究所建立于2001年6月,是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承担横向、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汽车运用工程系全体教职工均为该所的兼职成员。
一、学术队伍
汽车运用工程系现有教职工(26人)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0位(含博士生导师6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11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占50%。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6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3人,科研队伍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合理。
二、开设课程
1、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专业:
专业课: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电器新技术、汽车构造;
特色选修课:热工与发动机原理;汽车市场营销、汽车事故工程、汽车可靠性技术管理、实验优化设计、物流基础、汽车运行材料、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运输企业设计、汽车运用测试技术、汽车运输特种车辆、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汽车节能技术等。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专业课: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发动机原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与企业设计;
特色选修课:汽车装饰技术、汽车再生技术、汽车贸易、汽车服务信息系统、汽车评估、电子商务概论、汽车改装技术、供应链管理概论、汽车性能实验技术、汽车控制技术基础、汽车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运输工程、。
三、培养目标(本科)
1.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专业:
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我国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汽车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汽车服务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
四、就业的行业部门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汽车生产、设计、服务、研究等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及在道路交通运输、运输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大型企业的运输部门、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道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设计、生产、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自专业建立以来,共培养出各类学生4000余人,其中博士生30余人,硕士生200余人。毕业生多数被分配到国家交通运输和管理系统的部、局、高等院校、著名研究院所、出版社及大中型国有企业,还有一些选择到沿海地区、涉外企业、知名的大型集团(公司)发挥才干。由于他们基础扎实,素质较高,因此大都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技术核心或骨干力量。国家许多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及技术骨干均为我专业的毕业生。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拥有量飞速增长,社会对运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汽车智能诊断与维修、交通环境治理与安全及综合节能等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专业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在这种有利的氛围下,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方向正在利用实力强、起点高、发展快的优势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以及新吉林大学的有利条件,努力建设,使之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五、特色(如科研能力、研究方向)
汽车运用工程系涵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两个二级学科,并可接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内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进行科学研究。
(一)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
1.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智能车辆导航技术;(2)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技术;(3)车辆智能化监测与诊断;(4)专用车辆与轨道交通;(5)汽车再制造理论与技术。
2.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智能车辆导航技术;(2)车辆智能化检测与诊断;(3)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技术;(4)专用车辆与轨道交通;(5)车辆运行仿真;(6)汽车再制造;(7)汽车服务理论与技术;(8)车辆运行状态监测与虚拟测试技术;(9)车辆维修、检测及信息管理技术。
(二)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二级学科
1.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车辆可靠性与安全技术;(2)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系统与技术;(3)车辆综合节能与清洁能源;(4)交通环境与系统资源优化。
2.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车辆可靠性与安全技术;(2)车辆综合节能与洁净能源;(3)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与技术;(4)交通环境评价与控制技术;(5)汽车服务网络优化技术;(6)交通运输系统资源优化技术。
本系所辖专业试验设施完善、试验设备先进,建有省级汽车中心检测站一个。
到2007年底,本专业共完成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有1/3左右为国家及部省级的课题。近几年每年科研经费都在200万元以上;著有本专业的教材和专著十余部,近年来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此外,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实用新型等其他专利授权40余项;在教学方面,被列为国家级精品教材1项,省级精品教材2项,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汽车运用行业一直处于龙头位置,有较深的影响。
本专业经常与国外的高等院校交流信息,加强往来。近年来共有10人出国高访、研修、学术交流等。先后与美国堪萨斯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德国西柏林大学、荷兰汽车工业研究所(TNO)、荷兰屯特(Twente)大学等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师资队伍
博士生导师:许洪国、苏 建、李显生、李世武、金立生、施树明、刘玉梅、隗海林、张立斌、王云鹏(兼)、
教 授:许洪国、苏 建、李显生、李世武、金立生、施树明、刘玉梅、隗海林、张立斌
研究员:潘洪达
副教授:任 有、李文军、刘宏飞、陈 熔、杨志发、徐 观
讲 师:谭立东、王君立、王琳虹、任园园、孙文财、林惠英
高级工程师:祖力、戴建国、王羽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所属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及研究方向带头人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脱产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2、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3、对于提前达到培养目标、成绩优良的硕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可申请提前答辩;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须提前三个月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批,研究生院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具体事宜详见吉林大学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没有提出延期报告或延长期满仍未完成硕士论文工作者,均按结业处理。
4、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1-3学期,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5、硕士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各培养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6、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学位课)应包含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三部分;专业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应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内容;补修课程为各学科针对跨专业招收的研究生是否需要补学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设置的课程。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至少应修满32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得低于18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得低于12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得低于14学分。
学位课程的考核必须以考试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定成绩。非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为考查,也可根据专业或导师要求定为考试课。考查课程的成绩评定为及格或不及格。考试、考查合格后方能取相应学分。学位课程中的公共课程考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其他课程的考试、考查分别由各培养单位组织进行。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考试实行重修重考制度,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在提请答辩前必须获得全部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课:
第一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100学时 3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40学时 2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学时 1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2、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一般为第一学期。
3、专业课:开课学期一般为第二学期。
4、选修课:开课学期一般为第二、三学期。
5、补修课: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开课学期为第一、二学期。
详细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见附表二。
五、文献阅读
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是硕士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发展动态的有效手段,是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科特点,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阅读不少于40篇的中、外相关文献,并由研究生在完成阅读后写出阅读报告,经指导教师批阅后给出成绩,合格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应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完成。
六、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三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通过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开题报告未获得通过者,由研究生与指导教师根据开题报告结论协商重新调研或立题,并由培养单位在开题报告完成后1个月内组织进行新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有关资料由各培养单位保存至硕士研究生毕业备查。
七、中期考核
在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各培养单位要统一组织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硕士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将组织人员随机抽查。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
八、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全面训练硕士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学风,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专业文献阅读、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学术调研、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
论文工作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工作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研究生的毕业答辩工作,须按相关规定提前提交答辩申请,否则不予受理。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吉林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吉林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已读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2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交通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23]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17 |
考试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3 301 数学一 4 878 汽车理论(汽运)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 (汽车运用工程)(需携 带计算器) 招收同等学 力考生,加试:汽车构造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备 注: |
874 结构力学(需携带计算器):《结构力学》(第六版),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 版。 875 交通工程学(需携带计算器):《交通工程学》,姜桂艳、丁同强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876 运输组织学(需携带计算器):《公路运输组织学》(第二版),吴文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年 出版。 878 汽车理论(汽运):《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许洪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880 物流工程:《物流工程》(第4版),伊俊敏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 962 交通运输工程基础(需携带计算器):《工程力学》聂毓琴、李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交通工程学》,姜桂艳、丁同强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运输工程经济学》赵淑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4年出版;《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许洪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汽车 构造》上、下册,史文库、姚为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6月第六版。 |
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301 数学一
④ 878 汽车理论(汽运) |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
(汽车运用工程)(需携
带计算器) 招收同等学
力考生,加试:汽车构造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参考书目 |
878 汽车理论(汽运):《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许洪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
吉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东南大学 |
A+ |
2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3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5 |
同济大学 |
A- |
6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8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9 |
中南大学 |
B+ |
10 |
长安大学 |
B+ |
11 |
吉林大学 |
B |
12 |
上海海事大学 |
B |
1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14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15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16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17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8 |
华东交通大学 |
B- |
19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0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21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22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C+ |
23 |
东北林业大学 |
C+ |
24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25 |
江苏大学 |
C+ |
26 |
空军工程大学 |
C+ |
27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28 |
大连理工大学 |
C |
29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30 |
湖南大学 |
C |
31 |
中山大学 |
C |
32 |
清华大学 |
C- |
33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34 |
河海大学 |
C- |
35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36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理论力学》(第三版)刘巧伶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材料力学》(第二版)聂毓琴,孟广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汽车理论》(第五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运用工程》(第四版)许洪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专业代码:082304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介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是天津市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所属的二级学科。本专业围绕交通环境与安全、新能源汽车、车辆智能化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现代汽车节能与环保、专用车辆与轨道交通、汽车服务理论与技术、车辆维修检测及信息管理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毕业生适合在汽车生产、设计、服务、研究等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及在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大型企业的运输
专业点分布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海军潜艇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7 所,本次参评2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5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3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5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6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8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9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10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11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12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B |
1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14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15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1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17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8 |
10404 |
华东交通大学 |
B- |
19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0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21 |
10059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22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C+ |
23 |
10225 |
东北林业大学 |
C+ |
24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25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26 |
90045 |
空军工程大学 |
C+ |
27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28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C |
29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30 |
10532 |
湖南大学 |
C |
31 |
10558 |
中山大学 |
C |
32 |
10003 |
清华大学 |
C- |
3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34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35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36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