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结构与组成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两者互相作用、高度融合,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突出特点。主要相邻学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于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研究下一代计算机网络协议、下一代互联网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通信协议的安全问题和QoS、网络上应用系统的通信和数据交换、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无线网络通信及网络应用系统的架构、网络应用中的密码学和认证体系、安全系统的规范设计。
2.多媒体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音频、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三网融合环境下多媒体通信技术与应用系统;流媒体网络播放技术;三维图像建模、处理、显示技术与网络游戏软件设计;、网络多媒体信息智能检索与数据融合技术知识处理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3.数据库技术与智能信息系统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应用、网络工业应用与管理、大型数据库网络管理应用、管理信息及办公自动化、智能控制、软件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信息安全、Internet与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统智能信息处理。
4.计算机智能控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新型PID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控制局域网(含现场总线)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等有关过程控制策略、远距离过程控制技术等进行应用开发研究。以及将专家系统、信息融合、神经网络等技术应用于大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着重对大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等开展应用研究。
5.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嵌入式体系结构及硬件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数字系统设计及EDA开发平台。以及在工业控制系统、仿真系统、医疗仪器、信息家电、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及应用系统开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在学习中必须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原则上都要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
1、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分要求一般为28~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17~21学分。
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研究生的,除完成课程计划中所规定课程外,还须补修两门以上大学本科相应的主要课程,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本课程主要研究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相应的算法及这些算法的软硬件实现,包括数字滤波器的指标要求、实现结构及DSP系统,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布计算技术(Distributing Compute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针对分布式异构网络计算环境下,企业级信息系统的集成、分布式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子商务、企业虚拟制造系统方面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CORBA/OMG、COM/DCOM进行软件的组件化研究,对于分布式系统中的异构数据库集成、对象的定位机制、消息接发机制、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的可伸缩性问题以及工程化的CORBA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以实现软件的可重用性、互操作性和跨平台性集成。
(3)高级计算机网络(Advance Computer Network)
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算法、协议和一些前沿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拥塞控制、路由算法与协议、路由器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IPv6协议、组播算法与协议、服务质量控制、MPLS协议和网络安全。通过课程讲授和研究生自学论文使研究生理解目前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
(4)高级操作系统(Advance Operating System)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体会操作系统的组织和实现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科学、系统地训练研究生的系统开发能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国内或国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和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有一定的探索性,有一定的工作量,应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在本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在确定课题方向的基础上,要求查阅近10年内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并阅读30-60篇以上。选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五周内(一般9月底之前)完成。书面选题报告要求0.5-1.0万字,双面打印装订成册,于开题后两周内上交“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开题报告评议书”一式两份,一份由所在学院留存,一份由研究生学院备案。
学术型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可包括以下内容:
(1)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2)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3)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4)选该课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