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东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东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东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东南大学考研难吗]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考研群]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东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东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东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东南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东南大学
2020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复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03 能源与环境学院(83794251)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工程热物理(全日制) 02 热能工程(全日制) 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4 流体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全日制) 06 化工过程机械(全日制) 07 能源信息技术(全日制) 08 能源环境工程(全日制) 09 新能源技术(全日制) 10 热工测量(全日制) |
9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18 传热学 |
该人数为学院拟考试招生人数(含非全日制),不含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最终考试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进行相应的增减。 复试科目:533 热工测量原理 或 5c1 锅炉原理 或 5c2 制冷原理 |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末,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良好选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东南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院/系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81
学科在全国排名:6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东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 工程热物理(全日制) 02 热能工程(全日制) 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4 流体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全日制) 06 化工过程机械(全日制) 07 能源信息技术(全日制) 08 能源环境工程(全日制) 09 新能源技术(全日制) 10 热工测量(全日制) |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18 传热学 |
|
备 注: | 复试科目:533热工测量原理或5c1锅炉原理或5c2制冷原理 |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专业分析
学校介绍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
专业介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转化或互逆转换的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等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应用技术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其所涉及的主体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或内容 |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
01 工程热物理(全日制) 02 热能工程(全日制) 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4 流体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全日制) 06 化工过程机械(全日制) 07 能源信息技术(全日制) 08 能源环境工程(全日制) 09 新能源技术(全日制) 10 热工测量(全日制)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18 传热学 |
复试科目: 05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复试科目533或5c2,其它方向复试科目533或5c1 533 热工测量原理 或 5c1 锅炉原理 或 5c2 制冷原理 |
918 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高教出版社 |
参考书目
918 传热学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高教出版社
533 热工测量原理 《热工测量及仪表》(第三版). 朱小良、方可人: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
5c1 锅炉原理 锅炉原理(第三版)周强泰.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5c2 制冷原理 《制冷技术与装置设计》张小松,重庆大学出版社
分数线
年份 | 分数线 |
2020 | 310 |
2019 | 320 |
学费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学费为每年8000元。从2014年秋季开始,公费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实行自费研究生,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具体情况视学校专业而定。针对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国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且高校一般都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学子进行补助,确保研究生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
主要导师
贲昊玺,能源工程系教授、博导、青年高端人才计划。2003-200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并获化学学士学位,2009-2012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可再生生物质研究中心(Renewable Bioproducts Institute)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生物质转化领域著名专家,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大学州长特聘首席科学家(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Governor’s Chair for Biorefining)-- Professor Arthur Ragauska。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发表SCI 学术论文38篇 (他引535 次),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9篇,通讯作者SCI论文6篇,1篇第一作者SCI 论文为前1%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学术专著2 章节,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测试方法1 部。
刘倩,女,工学博士,副教授。2004年获浙江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6.9-2007.10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2009年获浙江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任教。2017.9-2018.8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洁净煤与生物质热转化等方向的研究。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人才项目资助。有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及企业课题。
程力,男,1971.2月生,湖北广水人。1992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工业自动化专业,同年工作于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2000年获东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学位,2001年任东南大学动力系讲师,2008年获东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博士学位,同年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业过程自(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动化控制技术、重力惯性组合导航技术、激光盘煤装置、大型船舶无人机舱技术、高压直流供电系统蓄电池远程维护与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及其他部委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完成了工矿企业自动系统研发改造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
李益国,男,1973年11月生,山西绛县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在太原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4月-1999年8月在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工作,2002年在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副教授,2007年9月-2008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访问学者,2014年晋升教授。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工程热物理(全日制) 02 热能工程(全日制) 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4 流体机械及工程(全日制) 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全日制) 06 化工过程机械(全日制) 07 能源信息技术(全日制) 08 能源环境工程(全日制) 09 新能源技术(全日制) 10 热工测量(全日制) |
9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18 传热学 | 复试科目:533 热工测量原理 或 5c1 锅炉原理 或 5c2 制冷原理 |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清华大学 | A+ |
2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4 | 浙江大学 | A |
5 | 天津大学 | A- |
6 | 华北电力大学 | A-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8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10 | 北京理工大学 | B+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1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13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4 | 上海理工大学 | B+ |
15 | 东南大学 | B+ |
16 | 江苏大学 | B+ |
1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B+ |
1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9 | 同济大学 | B |
2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2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22 | 山东大学 | B |
23 | 重庆大学 | B |
2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25 | 海军工程大学 | B |
26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27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28 | 东北大学 | B- |
29 | 吉林大学 | B- |
30 | 东北电力大学 | B- |
31 | 武汉大学 | B- |
32 | 中南大学 | B- |
33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34 | 上海电力大学 | C+ |
35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36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37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38 | 郑州大学 | C+ |
39 | 武汉理工大学 | C+ |
40 | 华南理工大学 | C+ |
41 | 四川大学 | C+ |
42 | 兰州理工大学 | C+ |
43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44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45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46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47 | 东北石油大学 | C |
48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49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50 | 西华大学 | C |
51 | 天津商业大学 | C- |
5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C- |
53 | 太原理工大学 | C- |
54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C- |
55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56 | 河海大学 | C- |
57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58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59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简介
本学科由中国锅炉学创始人范从振、汽轮机学创始人王守泰、热工学创始人夏彦儒和热工控制学创始人钱钟韩在国立中央大学(本校前身)创建,是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培养出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热能动力类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含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36名(含博士生导师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培养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应用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2)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3)热工测量与自动化控制(4)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诊断(5)动力机械振动分析及应用(6)制冷与空调技术(7)新能源技术
培养年限
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30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春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B000102
|
博士英语
|
春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B003129
|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B003102
|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3
|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25
|
燃烧优化(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6
|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04
|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5
|
工程热物理专题(研究型)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6
|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7
|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
春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15
|
燃烧专题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修
环
节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科代码:0807 )
学科简介
本学科由中国锅炉学创始人范从振、汽轮机学创始人王守泰、热工学创始人夏彦儒和热工控制学创始人钱钟韩在国立中央大学(本校前身)创建,是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培养出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热能动力类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含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36名(含博士生导师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到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大型工矿企业从事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
研究方向
(1)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2)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3)热工测量与自动化控制(4)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诊断(5)动力机械振动分析及应用(6)制冷与空调技术(7)新能源技术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至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15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春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S000105
|
硕士学位外语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春秋季
|
20
|
1.0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S0003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春秋季
|
18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S000114
|
数理统计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3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
S003104
|
燃烧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5
|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7
|
高等传热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春秋季
|
20
|
1.0
|
面授讲课
|
考查
|
必选
|
|
S003201
|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
S003202
|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3
|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4
|
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5
|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6
|
可再生能源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1
|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2
|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401
|
低温与制冷原理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402
|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研究型)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501
|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选
学
位
课
|
S003406
|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至少选1门
|
B003125
|
燃烧优化(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6
|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
|
1
|
|
考查
|
|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科代码:0807 )
学科简介
本学科由中国锅炉学创始人范从振、汽轮机学创始人王守泰、热工学创始人夏彦儒和热工控制学创始人钱钟韩在国立中央大学(本校前身)创建,是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培养出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热能动力类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含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36名(含博士生导师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在能源动力领域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能源动力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2)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3)热工测量与自动化控制(4)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诊断(5)动力机械振动分析及应用(6)制冷与空调技术(7)新能源技术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六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六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30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B000102
|
学位英语
|
春秋季
|
60
|
5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春秋季
|
20
|
1.0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3103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S003104
|
燃烧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5
|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7
|
高等传热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29
|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
B003102
|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3
|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4
|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5
|
工程热物理专题(研究型)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6
|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7
|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
春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15
|
燃烧专题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
S000114
|
数理统计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春秋季
|
20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201
|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
S003202
|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3
|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4
|
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5
|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6
|
可再生能源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1
|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8
|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401
|
低温与制冷原理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402
|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研究型)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501
|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选
学
位
课
|
S003406
|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至少选1门
|
B003125
|
燃烧优化(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6
|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概论(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能源环境工程
(学科代码:0807 21)
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始建于2002年。本学科是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教授8名(含博士生导师6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拥有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培养能源环境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应用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燃烧污染物形成机理、监测与防治技术(2)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处理技术(3)工业废气、废液治理与能源化处理(4)洁净煤技术(5)能源环境管理与系统工程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六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六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30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排名第一),其中被SCI收录1篇。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B000102
|
学位英语
|
春秋季
|
60
|
5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春秋季
|
20
|
1.0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3104
|
燃烧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7
|
高等传热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7
|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8
|
环境流体力学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0104
|
数学模型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
B003129
|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13
|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
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3
|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2
|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15
|
燃烧专题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
S000114
|
数理统计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春秋季
|
20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201
|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
S003317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8
|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1
|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6
|
可再生能源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3
|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501
|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选
学
位
课
|
S003406
|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至少选1门
|
B003125
|
燃烧优化(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6
|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概论(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科代码:081404)
学科简介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建筑节能、智能化楼宇、生态建筑和建筑环境等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我国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10多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863” 高新技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该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领域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建筑节能、空调制冷工程、人工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智能化楼宇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设备开发、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空调与制冷设备新技术
2、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
3、楼宇智能化
4、HVAC系统先进技术
5、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控制
培养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20 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必选
|
B000102
|
博士英语
|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B000104
|
数学模型
|
春秋
|
54
|
3
|
面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2门
|
B003104
|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B003105
|
工程热物理专题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B003106
|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3
|
暖通空调模拟技术
|
春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必
修
环
节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科代码:081404)
学科简介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建筑节能、智能化楼宇、生态建筑和建筑环境等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我国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10多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863” 高技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该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尤其是对热工过程、制冷空调设备、建筑环境、智能化楼宇等方面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测试与实验方法、数值分析与计算、计算机应用等得到多方面培养和训练,从而对能与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并指出解决的思路及途径,使学生毕业后能到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大型工矿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空气调节与制冷新技术
2、建筑节能技术
3、人工环境技术
4、楼宇自动化
5、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
6、室内空气品质与空气洁净技术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S0003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春秋季
|
18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0105
|
硕士学位外语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
20
|
1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030
|
数值分析
|
秋春
|
60
|
3
|
面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1门
|
S00031
|
工程矩阵理论
|
秋春
|
60
|
3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7
|
高等传热学
|
秋
|
54
|
3
|
面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1门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
|
54
|
3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3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401
|
制冷与低温原理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
2门
|
|
S003404
|
空调系统微机测控技术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402
|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
|
春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5
|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202
|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
春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二年
|
20
|
1
|
|
|
必选
|
|
必
选
学
位
课
|
S003406
|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至少选1门
|
B003125
|
燃烧优化(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6
|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S003505
|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选听公共讲座或学科进展类讲座
|
要求文管医类硕士生选听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公共类讲座至少5次;理工类硕士生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和学术会议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
1
|
|
考查
|
|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科代码:081404)
学科简介(400字以内)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建筑节能、智能化楼宇、生态建筑和建筑环境等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我国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10多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863” 高新技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该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领域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建筑节能、空调制冷工程、人工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智能化楼宇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设备开发、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空调与制冷设备新技术
2、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
3、楼宇智能化
4、HVAC系统先进技术
5、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控制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20 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春秋季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必选
|
B000102
|
学位英语
|
春秋季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
20
|
1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030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60
|
3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1门
|
S00031
|
工程矩阵理论
|
春秋季
|
60
|
3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1
|
高等传热学
|
秋
|
54
|
3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1门
|
|
S003102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
|
54
|
3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3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S003401
|
制冷与低温原理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
2门
|
|
S003404
|
空调系统微机测控技术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206
|
可再生能源
|
春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S003402
|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
|
春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5
|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
秋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S003214
|
制冷空调的模拟与控制
|
春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S003202
|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
春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试
|
||
B000104
|
数学模型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考试
|
至少选2门
|
|
B003104
|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B003105
|
工程热物理专题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B003123
|
暖通空调模拟技术
|
春
|
36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B003106
|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
秋
|
36
|
2
|
面 授讲课
|
考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二年
|
20
|
1
|
|
|
必选
|
|
必
选
学
位
课
|
S003406
|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至少选1门
|
B003125
|
燃烧优化(全英文)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6
|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B003127
|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全英文)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大作业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 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学科简介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能力。能胜任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管理、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60篇,其中含不少于3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B000102
|
博士英语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B000104
|
数学模型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3门
|
B003129
|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
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3
|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
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13
|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
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23
|
高等水处理理论
|
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修
环
节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热能工程或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在实验研究方法、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对水污染控制、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环境管理等研究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能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探讨。
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含不少于1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S0003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春秋季
|
18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0105
|
硕士学位外语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
20
|
1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门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4
|
燃烧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门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7
|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8
|
环境流体力学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春秋季
|
20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315
|
水的物化处理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门
|
|
S003316
|
水的生物处理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7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8
|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
|
1
|
|
考查
|
|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学科简介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能力。能胜任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管理、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60篇,其中含不少于3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学
位
课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春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B000102
|
博士英语
|
春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
20
|
1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门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4
|
燃烧理论和技术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门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7
|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8
|
环境流体力学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春秋季
|
20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315
|
水的物化处理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门
|
|
S003316
|
水的生物处理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7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8
|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0104
|
数学模型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门
|
|
B003129
|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03
|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13
|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3123
|
高等水处理理论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
|
|
考查
|
|
注: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
(学科代码:071300)
学科简介
生态学主要学科方向为“环境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生态”、“生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及“微观及宏观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环境生态修复”学科方向,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理论与系统构建、水源地生态防护技术体系以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创新技术研发;“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学科方向,在环境污染对环境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多样性的影响,溶藻菌与藻类相互作用及机制;“生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学科方向,在生态建设材料、环境生态材料的微生物制备技术;“微观及宏观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学科方向,在微观生态系统分析、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材料、高分辨率遥感应用技术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等方面,均取得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
培养目标
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微生物学、生物毒理学,熟练掌握实验分析方法。在本研究方向上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获得者能胜任科研,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环境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生态”、“生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及“微观及宏观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培养年限
2-2.5年,最长可延至3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8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写作标准和规范参照“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除此之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必须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理论和最新科技成就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组
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方式
|
考试
方式
|
备注
|
A
公
共
基
础
课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春秋季
|
36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S0003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春秋季
|
18
|
1.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0105
|
硕士学位外语
|
春秋季
|
54
|
3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
20
|
1
|
自学
|
考查
|
必选
|
|
B
专
业
基
础
课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春秋季
|
54
|
3.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选
|
S011102
|
生物信息学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1门
|
|
S003307
|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1
|
高等环境化学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C
专
业
必
修
课
|
S003100
|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
春秋季
|
20
|
1.0
|
面授讲课
|
考查
|
必选
|
S003322
|
高等环境生态学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至少选2门
|
|
S021408
|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5145
|
水生态系统修复理论与方法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3
|
城市生态工程学
|
秋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42308
|
生态毒理学
|
春季
|
36
|
2.0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
1
|
|
考查
|
|
||
选听公共讲座或学科进展类讲座
|
要求文管医类硕士生选听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公共类讲座至少5次;理工类硕士生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次。
|
1
|
|
考查
|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和学术会议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
1
|
|
考查
|
|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
(一)、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4.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年限为2年。
(三)、学分要求与完成时间
课程总学分
|
≥26学分
|
||
学位课程
|
≥18学分
|
公共学位课6学分
|
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必须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补修课程、工程应用类课程导师可根据培养需要予以指定,学生可采取随堂听课或自学方式修学,不计学分
|
专业学位课≥10学分
|
|||
职业素质课程2学分
|
|||
非学位课程
|
≥2学分
|
|
|
必修环节
|
5学分
|
实践训练环节
|
完成一年左右实践训练环节,时间可以采取连续的也可以采取间断累积的方式。
|
1学分
|
参加本学科领域学术活动
|
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授课方式
|
考试方式
|
备注
|
|
A
公 共 学 位 课 程 |
S000101
|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
S000105
|
学位英语
|
60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20
|
1.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
B
专 业 基 础 学 位 课 程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门
|
|
S042201
|
医学统计学(公卫)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6
|
水处理实验技术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门
|
||
S003307
|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9
|
仪器分析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1
|
高等环境化学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8
|
环境流体力学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7
|
高等传热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19304
|
高等无机化学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19403
|
高等有机化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42304
|
分子与遗传毒理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C
专 业 学 位 课 程 |
|
职业素质课程:6次企业家或行业领导系列讲座
|
20
|
1.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考查
|
必选
|
|
S003302
|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门
|
||
S003303
|
水的物化处理原理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5
|
水的生物处理原理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3
|
城市生态工程学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4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9
|
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技术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42302
|
现代环境卫生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修环节
|
实践环节
训练
|
与工程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
|
5学分
|
考查
|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
1学分
|
考查
|
注:1.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在当年的 “研究生开课课程目录”中选择。2.参加本学科领域学术研讨活动,要求将有关的书面材料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答辩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计1学分。
(五)、实践训练环节
1)时间要求: 累计时间一年左右。
2)内容: 与工程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实践环节计划,并经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审核备案。
3)考核: ①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写出研究报告(不少于6000字),由导师所在二级学科指定2名副教授及以上的老师进行考核,并给出评语和成绩,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档,成绩合格者给予5学分;②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参与科研或产品开发,写出研究报告(不少于6000字),由企业或科研单位负责指导的高级工程师会同校内导师组织考核,并给出评语和成绩,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档,成绩合格者给予5学分。
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获得实践训练环节学分,需重新参加实践。
(六)、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课题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任务明确,条件具备,周期适当,经费充足。研究生应是论文课题的主要完成人。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东南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开发等。论文形式、论文评审、答辩要求按照学校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东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 085206 二级学科名称: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
(二级学科代码: 085206 二级学科名称: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
(一)、研究方向
多相流与传热传质 2.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 3.燃烧污染控制及废弃物能源化 4.热力系统优化与节能 5.热力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6.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7.参数检测与信号处理 8.动力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 9.制冷与空调技术 10.可再生能源转化与利用11.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 12.大气污染控制 1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14.工业废液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二)、知识域要求
学生应系统掌握本领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现代工程技术素养和科技开发创新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较为娴熟的外语应用水平。
(三)、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授课方式
|
考试方式
|
备注
|
A
公 共 基 础 课 |
S003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20
|
1.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901
|
专业实践(实习)
|
80
|
5.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
S000101
|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
S000105
|
学位英语
|
60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
B
专 业 基 础 课 |
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选1门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7
|
高等传热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
|
|
S003106
|
高等流体力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3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4
|
燃烧理论和技术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105
|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9
|
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技术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C
专 业 必 修 课 |
S000129
|
职业素质教育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1
|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选2门
|
|
S003202
|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3
|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4
|
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5
|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206
|
可再生能源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01
|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318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管理技术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401
|
低温与制冷原理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402
|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
|
36
|
2.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必修
环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根据各有关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要求取得相应学分。 |
学科进展类讲座
|
硕士生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次。计1学分
|
|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计1学分
|
注:1.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1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为23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还应完成必修环节2个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考什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37传热学一或838工程热力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
834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丹苓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就业:
一、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燃气轮机性能与计算机仿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叶片机气动热力学 、热能动力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内燃机增压、性能优化与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 、汽车动力系统与电控 、内燃机结构强度与可靠性。
二、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制冷空调系统的仿真优化控制、气体液化、贮运及低温传热、空调系统节能、自动化及室内空气品质。
三、热能工程专业: 多相流燃烧热物理、大型电站锅炉的气固两相流实验诊断与数值模拟、烟气脱硫中的气固液三相接触技术、 流态化与循环流化床燃烧、 火焰图像处理与燃烧控制优化、能源生产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热力设备故障诊断。
四、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流体机械特性研究、流体机械及工程中噪声振动机理及控制研究、流体机械计算机优化设计系统研究、环境工程中分离技术研究。
五、工程热物理专业:先进热交换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传热传质及强化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及生物能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