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大连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大连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大连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大连理工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

 复试结束两天了,看见别的专业复试经验帖都出了,物化迟迟没有,所以决定动动手指,考研复习这半年在论坛收获很多,复试前看了13年zzy学长的贴子,面试时候真的有用到,写复习经验的优良传统我继承一下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正文。
  关于初试不多说,强推前锋哥发过的贴子,经验写的很详细。还有就是强烈推荐专业课选无机,简单。
  关于复试,第一天上午专业课笔试,题不难,但是分不好得,题型上选择填空计算推导。选择题很杂,不多说,填空题涉及到一些基础概念,考了一道化学势概念,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于什么系统。填空还考了两道实验,好像是蓝皮书上实验部分的填空题。计算题有热力学大综合,表面那章开尔文方程,没有电化学,推倒题是基础物理化学书上原题,动力学那章速率方程的推导,15分,可惜推错了啊啊啊啊。。。。今年复试笔试分数明显没有去年高,但是也都及格了这样。然后是英语听力,找个英语还不错的,随便看看就行,基本拉不开分数。第一天就完事儿了。然后第二天重头戏面试。今年的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课面试分开考的。一共24个人进复试,先考口语,每个人进去先是introduction,然后抽题系统抽题,每人两道,英语口语基本拉不开分数。口语24个人都考完之后就是专业课面试了,时间关系上午只面了6个人,也是抽题的形式,有两个题库,一个计算,一个实验。那个计算的题库很坑,有机的题很多,好在我选的实验。进去之后和老师打招呼之后直接开始选题,1.催化剂应用实例。说出几个催化反应就行2.为什么反复烧开的水对身体有害3所有反应物分子是否都沿着最低能量途径进行4.热力学概率和数学概率的区别5.水的表面张力和苯的表面张力哪个大6.真空泵的使用7.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什么阀门处温度低8.物化主要内容。以上是我抽到的题目,还有其他同学有抽到什么黑体,纳米材料一类的,还有红外的原理这些。总之问题很全面,但是老师也很nice,看你满脸紧张答不出会帮你解围,但是自己态度一定要好,谦虚有礼貌,说话别太生硬,看见老师笑也别慌,基本每个人都会被笑,我基本就是被笑了全程。其实被笑算是还好的,千万别把老师惹急了,大忌啊。。。别的专业不是很清楚,但是感觉物化还是蛮公平,我复试之后总成绩掉了两名,完全意料之中,复试笔试才考了70+。大概就能想起这些,后续想起来再来补上~学弟学妹们加油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0703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 [07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主校区)张大煜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固体表面结构调控(02)能源催化(03)二维纳米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应用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备  注: 拟接受推免生计划将根据推免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拟招生计划数将根据国家最终下达我校计划数、接受推免生情况、考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各专业划线及排序录取方式请登录http://202.118.65.123:8080/zsgl/zsmlgl/zsml_ss.aspx查询。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盘锦校区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270
专业代码及名称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070304 物理化学 626 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 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 编者:刘志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编者:刘志广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8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基础物理化学》,王新平,王旭珍,王新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基础物理化学解题指导》王新葵,王旭珍,王新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孟长功、辛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第二版),主编: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630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五版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0703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 [07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工学院盘锦分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光电催化、光电催化材料及荧光传感材料
02 (全日制)计算化学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03 (全日制)燃料电池、电催化、电化学
04 (全日制)太阳能电池器件
05 (全日制)有机小分子/过渡金属催化及反应力场的开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或 630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备  注: 化工学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除外)、化工学院盘锦分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张大煜学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统一划线,化工学院盘锦分院内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统一复试,分专业排序、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0703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 [07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张大煜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固体表面结构调控
02 (全日制)能源催化
03 (全日制)二维纳米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应用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或 630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备  注: 张大煜学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化工学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除外)、化工学院盘锦分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统一划线,张大煜学院内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统一复试,分专业排序、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0703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 [07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新型催化剂与新催化反应
02 (全日制)计算化学
03 (全日制)光电化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或 630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备  注: 化工学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除外)、化工学院盘锦分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张大煜学院0703化学一级学科统一划线。化工学院内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分专业复试、排序、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0703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 [07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盘锦校区)化工学院盘锦分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光电催化、光电催化材料及荧光传感材料(02)计算化学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03)燃料电池、电催化、电化学(04)太阳能电池器件(05)有机小分子/过渡金属催化及反应力场的开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备  注: 拟接受推免生计划将根据推免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拟招生计划数将根据国家最终下达我校计划数、接受推免生情况、考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各专业划线及排序录取方式请登录http://202.118.65.123:8080/zsgl/zsmlgl/zsml_ss.aspx查询。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研究生导师梁长海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研究生导师梁长海介绍:
姓名:梁长海
院系:化工学院
办公电话:84986353
电子信箱:changhai@dlut.edu.cn
其他专业:物理化学 ★功能材料化学与化工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0年09月-1994年08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本科生
1994年09月-1997年08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硕士生
1997年09月-2000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
工作经历
2001年01月-2003年05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3年06月-200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技术化学实验室 洪堡学者
2004年12月-2006年02月 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博士后
2006年03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 授
2007年07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13年04月-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科研与学科工作部部长
▶社会兼职
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物理化学学报特邀审稿专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
Reviewer for the ACS Petroleum Research Fund
Reviewer for Portuguese Found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ISRN Spectroscopy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催化反应化学
先进功能材料
催化反应工程
承担和完成的研究课题如下:
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体相和负载双金属硅化物催化新材料的理性设计、化学制备及其加氢脱硫性能,2014.01-2017.12,项目负责人
24.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非常规油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的中试研究,2012.09-2013.08,项目负责人
23.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中低温煤焦油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技术的研究开发,2012.09-2013.08,项目负责人
22.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塑料热解油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技术的研究开发,2012.07-2013.06,项目负责人
21. 大连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题项目,生物质基有机酸高选择性加氢转化用催化新材料的设计、控制制备及催化作用机理,2012.01-2013.12,项目负责人
20.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非常规油品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催化剂和技术的研究,2011.10-2016.10,项目负责人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载型Pt基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化学制备及催化性能调控,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
18.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多产中间馏分油型中压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工艺小试研究,2011.01-2012.12,项目负责人
17.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大宗化学品的研究,2011.07-2011.12,项目负责人
16.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低碳烷烃催化燃烧技术的开发,2010.07-2011.02,项目负责人
15.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页岩油催化提质催化剂试验,2010.04-2010.11,项目负责人
14. 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新型廉价的过渡金属碳化物-碳纳米管负载低担载量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制,2010.01-2011.12,中方项目负责人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负载型过渡金属硅化物的化学气相沉积可控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2010.01-2012.12,项目负责人
12. 大连理工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专项(能源+X),页岩油催化转化生产清洁燃料的催化新材料及工艺研究,2009.01-2010.12,项目负责人
11.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页岩油催化提质和深度加工,2007.10-2010.09,项目负责人
10.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用炭材料负载金属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的选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2008.01-2010.12,项目负责人
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石墨化有序均一中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2009.01-2010.12,项目负责人
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项目,高比表面过渡金属硅化物的选控合成、表征和加氢脱硫催化性能研究,2008.01-2010.12,项目负责人
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高比表面过渡金属硅化物的制备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研究,2008.01-2010.12,项目负责人
6. 企业委托合作研发项目,催化剂载体用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技术和工艺,2008.01-2010.12,项目负责人
5. 大连市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Pt-Pd功能催化材料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可控制备及其深度加氢脱硫性能研究,2007.07-2009.06,项目负责人
4.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炭负载纳米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化学气相沉积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2007.01-2008.12,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显示用TFT液晶合成过程中的新型催化剂及绿色合成路线,2004.01-2006.12,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子项目,生物质定向催化转化制取清洁含氧液体燃料,2002.01-2004.12,项目负责人
1.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均一纳米孔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2002年01月-2003年12月,项目负责人
▶硕博研究方向
贵金属催化材料的控制合成及性能
类贵金属催化材料合成、表征和性能
高比表面材料的选控制备及在催化中应用
加氢精制反应相互作用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煤焦油/页岩油/生物质油/乙烯焦油催化转化
精细化学品催化选择加氢和选择氧化
有机废弃物(废塑料和橡胶)资源化催化转化生产清洁燃料
生物质基有机酸和酯以及多元醇的催化转化
▶出版著作和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SCI他人引用2400余次,h指数(h-index)为24;EI收录60余篇;ISTP收录10篇;撰写/翻译5部专著中6章;应邀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术会议上作报告20多次。
代表性期刊论文
96. Mingming Zhang, Manman Jiang, and Changhai Liang *, "Palladium Supported on Anion Exchange Resin a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Suzuki-Miyaura Reaction ", Chin. J. Catal., 2013, revised
95. Miao Li, Xiao Chen, Jingchao Guan, Junhu Wang, Changhai Liang *,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FeSi2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Physica Status Solidi (a), 2013, revised
94.刘倩,李闯,陈霄,梁长海*,纳米Pd的形貌和尺寸可控制备及其1,4-丁炔二醇加氢性能,分子催化,2013,印刷中
93. Zhengfeng Shao, Min Pang, Wei Xia, Martin Muhler, Changhai Liang*, "A direct strategy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defects on carbon nanofibers by steam gasification", J. Energy Chem., 2013, in press
92. Lei Wang, Mingming Zhang, Changhai Liang*, "Hydrodeoxgenation of dibenzofuran over mesoporous silica COK-12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s", Energy & Fuels, 2013, 27(4), 2209-2217 (DOI: 10.1021/ef302166q)
91. Ji Qi, Le Xin, Zhiyong Zhang, Kai Sun, Haiying He, Fang Wang, David Chadderdon, Yang Qiu, Changhai Liang and Wenzhen Li*, "Surface dealloyed PtCo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tube: facile synthesis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direct crude glycerol fuel cell", Green Chem, 2013, DOI: 10.1039/C3GC36955B
90. Zihui Xiao, Shaohua Jin, Junhu Wang, Changhai Liang*, "Magnetism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Cu-Fe composite oxide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route", Hyperfine Interactions, 2013, 217, 151-156 (DOI: 10.1007/s10751-012-0662-z)
89. Zihui Xiao, Shaohua Jin, Min Pang, Changhai Liang*, "Conversion of highly concentrated cellulose to 1,2-propanediol and ethylene glycol over highly efficient Cu-Cr catalyst", Green Chem, 2013, 15, 891-895 (DOI: 10.1039/C3GC40134K)
88. Min Pang, Xinkui Wang, Wei Xia, Martin Muhler, Changhai Liang*, "One-step pyrolysis of Mo(VI)-melamine hybrids to single-phase β-Mo2C for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naphthalene to tetralin", Ind. Eng. Chem. Res., 2013, 52, 4564-4571 (DOI:10.1021/ie400119d)
87. Jingchao Guan, Jianhui Jin, Xiao Chen, Miao Li, Bingsen Zhang, Dangsheng Su, Changhai Liang*, "Highly dispersed manganese silicide nanoparticles on silica as a novel hydrogenation catalyst prepared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Mn(CO)5SiCl3", Chem. Vapor Depos., 2013, 19, 68-73 (DOI: 10.1002/cvde.201207009)
86. Zihui Xiao, Jinghai Xiu, Xinkui Wang, Bingsen Zh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Dangsheng Su and Changhai Liang*, "Controlled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pported CuCr2O4 Catalysts for Hydrogenolysis of Highly Concentrated Glycerol", Catal. Sci. & Technol., 2013, 3, 1108-1115 (DOI:10.1039/C2CY20788E)
85. Xiao Chen, Xin Liu, Lei Wang, Miao Li,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High Sulfur Tolerance of Ni-Si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s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RSC Adv., 2013, 3 (6), 1728 - 1731 (DOI:10.1039/C2RA21752J)
84. Xiao Chen, Xinkui Wang, Jinghai Xiu,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rromagnetic Nickel–Cobalt Silicide Catalysts with Good Sulfur Tolerance in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J. Phys. Chem. C, 2012, 116 (47), 24968-24976 (http://dx.doi.org/10.1021/jp308371y)
83. Chengyun Liu, Lianhai Lu, Zeming Rong*, Changhai Liang, Yue Wang, Qingping Qu*, Carbon Supported Pd Nanocrystals as High Efficient Catalyst for Reg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Phenylphenol to p-Cyclohexylphenol, Catal. Lett., 2012, 142, 1321-1329 (DOI: 10.1007/s10562-012-0906-1)
82. Xinkui Wang*, Xiaoying Tan, Zhixin Zhang, Chunyu Bao,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Facile in situ preparation of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silica", Micro. & Nano. Lett., 2012, 7(9), 901-903 (DOI: 10.1049/mnl.2012.0401)
81. Chuang Li, Anqi Zhao, Wei Xia*, Changhai Liang, Martin Muhler*,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the Oxygen and Nitrogen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Performed in the Gas Phase", J. Phys. Chem. C, 2012, 116 (39), 20930–20936 (DOI: 10.1021/jp306866q)
80. Chunyan Liu, Zhengfeng Shao, Zihui Xiao, Changhai Liang*, "Hydrodeoxygenation of benzofuran over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Pt, Pd, and Pt-Pd catalysts", Reac. Kinet. Mech. Cat., 2012, 107 (2), 393-404, (DOI: 10.1007/s11144-012-0495-4)
79. Zihui Xiao, Chuang Li, Jinghai Xiu, Xinkui W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Insights in the reaction pathways of glycerol hydrogenolysis over Cu-Cr catalysts", J. Mol. Catal. A, 2012, 365, 24-31 (DOI: 10.1016/j.molcata.2012.08.004)
78. Zihui Xiao, Shaohua Jin, Xinkui Wang, Wenzhen Li, Junhu Wang, Changhai Liang*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ally Separable Cu-Fe Catalysts for Glycerol Hydrogenolysis", J. Mater. Chem., 2012, 22 (32), 16598-16605 (DOI:10.1039/C2JM32869K)
77. Chunyan Liu, Zhengfeng Shao, Zihui Xiao,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Hydrodeoxygenation of Benzofuran over Silica-Alumina Supported Pt, Pd, and Pt-Pd Catalysts", Energy & Fuels, 2012, 26 (7), 4205–4211 (DOI 10.1021/ef300694c)
76. Hongfei Fan, Xin Jin, Lei W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Ship-in-a-bottle' synthesis of MoS2/MCM-41 catalysts by decomposition of single source precursor in mesoporous channel", Catal. Lett., 2012, 142(7), 854-859 (DOI 10.1007/s10562-012-0836-y)
75. Xiaoying Tan, Zhixin Zhang, Zihui Xiao, Qiang Xu, Changhai Liang, Xinkui Wang*,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SiO2 Supported Gold Nanoparticles: Facile Preparation an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 Catal. Lett., 2012, 142, 788-793 (DOI 10.1007/s10562-012-0821-5)
74. Chuang Li, Zhengfeng Shao, Min P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Phenylacetylene hydrogenation on Pt/CNTs catalysts: effect of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n CNTs", Catal. Today, 2012, 186, 69-75 (DOI: 10.1016/j.cattod.2011.09.005)
73. Min Pang, Chunyan Liu, Wei Xia, Martin Muhler and Changhai Liang*, "Highly selective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to tetralin over supported molybdenum carbides from microwave assisted thermolytic route", Green Chem., 2012, 14, 1272-1276 (DOI: 10.1039/C2GC35177C)
72. Xiaojuan Ni, Bingsen Zhang, Chuang Li, Min Pang, Dangsheng Su,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Microwave-assisted green synthesis of uniform R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non-functional carbon nanotubes for cinnamaldehyde hydrogenation", Catal. Commun., 2012, 24, 65-69 (DOI: 10.1016/j.catcom.2012.03.035)
71. Chuang Li, Zhengfeng Shao, Min P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Xiongfu Zhang, Changhai Liang*, "Carbon Nanotubes Supported Pt-Ru Core-Shell, Alloy and Monometallic Catalysts for Hydrogenation of Phenylacetylene", Ind. Eng. Chem. Res., 2012, 51(13), 4934-4941 (DOI: 10.1021/ie202342a)
70. Xiao Chen, Miao Li, Jingchao Guan, Xinkui W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Silicon Doped Metallic Nickel with Enhanced Selectivity in Cinnamaldehyde and Phenylacetylene Hydrogenation", Ind. Eng. Chem. Res., 2012, 51 (9), 3604-3611 (DOI: 10.1021/ie202227j)
69. Mingming Zhang, Jingchao Guan, Bingsen Zhang, Dangsheng Su,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Pd(C3H5)(C5H5) to synthesize Pd@MOF-5 catalysts for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Catal. Lett., 2012, 142(3), 313-318 (DOI 10.1007/s10562-012-0767-7)
68. Xiao Chen, Bingsen Zhang, Zhengfeng Shao, Dangsheng Su,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nickel silicides prepared by reduction and silification of high-surface-area nickel oxide", Mater. Res. Bull., 2012, 47, pp. 867-877 (DOI: 10.1016/j.materresbull.2011.11.019)
67. Miao Li, Xiao Chen, Jingchao Guan, Xinkui Wang, Junhu W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A Facile and Novel Approach to Magnetic Metal@SiO2 and Metal Silicide@SiO2 Nanoparticles, J. Mater. Chem., 2012, (DOI: 10.1039/C1JM13720D)
66. Yanjiao Yi, Bingsen Zhang, Xin Jin, Lei W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Guang Xiong, Dangsheng Su, Changhai Liang*, " Unsupported NiMoW Sulfide Catalysts for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iosalts ", J. Mol. Catal. A, 2011, 351, 120-127
65. Bingsen Zhang, Xiaojuan Ni, Wei Zhang, Lidong Shao, Frank Girgsdies, Changhai Liang, Robert Schl?gl, and Dangsheng Su*,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 of R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NT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 Chem. Commun., 2011, 47(38), 10716-10718
64. Bingsen Zhang, Yanjiao Yi, Wei Zhang, Changhai Liang, Dangsheng Su*, "Electron Mic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Unsupported Ni-Mo-W Sulfide", Mater. Character., 2011, 62, 684-690
63. Anqi Zhao, Xiao Chen, Jingchao Guan,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balt silicide on silica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Co(SiCl3)(CO)4", Phys. Chem. Chem. Phys., 2011, 13 (20), 9432-943862.
62. Yanjiao Yi, Xin Jin, Lei Wang, Qiumin Zhang, Guang Xiong, and Changhai Liang*, "Preparation of Unsupported Ni-Mo-S Catalysts for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etramethylammonium Thiomolybdates", Catal. Today, 2011, 175, 460-466
61. Zihui Xiao, Zhiqiang Ma, Xinkui Wang,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Effect of Preparative Parameters on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u-Cr Catalysts in Non-alkoxide Sol-gel Route", Ind. Eng. Chem. Res., 2011, 50, 2031-2039
60. Xiao Chen, Anqi Zhao, Zhengfeng Shao, Chuang Li, Christopher T. Williams, Changhai Liang*, "Silicide Overlayers on Nickel Surface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henylacetylene", J. Phys. Chem. C, 2010, 114 (39), 16525-16533
59. Zhengfeng Shao, Chuang Li, Xiao Chen, Xinkui Wang, Changhai Liang*, " A facile and controlled route to prepare eggshell Pd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henylacetylene", ChemCatChem, 2010, 2, 1555-1558
58. 张小菲,邵正锋,毛国强,何德民,张秋民*,梁长海*,"萘在贵金属Pd﹑Pt及Pd-Pt催化剂上的加氢活性及耐硫性能研究",物理化学学报,2010,26,2691-2698
57. Xiaofei Zhang, Qiumin Zhang*, Anqi Zhao, Jun Guan, Demin He, Haoquan Hu, Changhai Liang*, "Hydrogenation of naphthalene over nickel phosphide supported on silica for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quinoline and its hydrogenated intermediates", Energy & Fuel, 2010, 24, 3796-3803
56. 张奇,刘春艳,梁长海*,何德民,关珺,张秋民*,"H2S和喹啉对NiWS/γ-Al2O3催化剂上吲哚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燃料化学学报,2011, 39(5), 361-366
55. Min Pang, Ling Ding, Chuang Li, Changhai Liang*, "Microwave-assisted preparation of Mo2C/CNTs nanocomposites as an efficient support for electrocatalysts toward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Stud. Surf. Sci. Catal., 2010, 175, 275-278
54. Jingchao Guan, Anqi Zhao, Xiao Chen, Mingming Zhang, Changhai Liang*,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Fe(CO)4(SiCl3)2 for the synthesis of hydrogenation catalyst made of highly dispersed iron silicide particles on silica ", Stud. Surf. Sci. & Catal., 2010, 175, 259-262
53. Xiao Chen, Anqi Zhao, Zhengfeng Shao, Zhiqiang Ma, Changhai Liang*, "A Novel Approach to Synthesize Highly Selective Nickel Silicide Catalysts for Phenylacetylene Semihydrogenation", Stud. Surf. Sci. Catal., 2010, 175, 77-84
52. Changhai Liang*, Ling Ding, Chuang Li, Min Pang, Dangsheng Su, Yuemin Wang, and Wenzhen Li, "Nanostructured WCx/CNTs as highly efficient support of electrocatalysts with low Pt loading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nergy Environ. Sci., 2010, 3, 1121-1127
51. Min Pang, Chuang Li, Ling Ding, Jian Zhang, Dangsheng Su, Wenzhen Li, Changhai Liang*, "Microwave-assisted preparation of Mo2C/CNTs nanocomposites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suppor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d. Eng. Chem. Res., 2010, 49, 4169-4174
50. Olumide Winjobi, Zhiyong Wang, Changhai Liang, Wenzhen Li*, "Carbon nanotube (CNT) supported platinum-palladium nanoparticles for formic acid oxida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2010, 55(13), 4217-422
49. Xin Jin, Chongle Ma, Yanjiao Yi, Qiumin Zhang, Jieshan Qiu, Changhai Liang*, "Controlled Preparation of Unsupported Binary and Ternary Sulfides with High Surface Area from Tetraalkylammonium Thiosalts", J. Phys. Chem. Solids, 2010, 71, 642-646
48. Anqi Zhao, Xiaofei Zhang, Xiao Chen, Jingchao Guan, and Changhai Liang*, "Cobalt Silicide Nanoparticles in Mesoporous Silica as Efficient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of Co(SiCl3)(CO)4 Precursor ", J. Phys. Chem. C, 2010, 114, 3962-3967
47. Zhiqiang Ma, Zihui Xiao, Jeroen A. van Bokhoven,Changhai Liang*, "A Non-alkoxide Sol-gel Route to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Cu-Cr Catalysts for Glycerol Hydrogenolysis",J. Mater. Chem., 2010, 20, 755-760
46. Yezhi Luan, Qiumin Zhang*, Demin He, Jun Guan, Changhai Liang, " Hydrodenitrogenation of quinoline and its intermediates over sulfided NiW/Al2O3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H2S ", Asia-Pacific J. Chem. Eng., 2009, 4, 704-710
45. Xiaofei Zhang, Qiumin Zhang*, Jun Guan, Demin He, Haoquan Hu, Changhai Liang*, "Hydrogenation of naphthalene on nickel phosphide supported on silica", Asia-Pacific J. Chem. Eng., 2009, 4, 574-580
44. Changhai Liang*, Wei Xia, Maurits van den Berg, Yuemin Wang, Hamideh Soltani-Ahmadi, Oliver Schlüter, Roland A. Fischer and Martin Muhler*,"Synthesi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d Nanoparticle / Functionalized CNF Composites by a Two-step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Pd(allyl)(Cp) Precursor", Chem. Mater.,2009, 21(12), 2360-2366
43. Tonghua Wang, Suxia Tan, Changhai Lia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wood by microwave–induced ZnCl2 activation", Carbon, 2009, 47, 1880-1883
42. Qingling Liu, Tonghua Wang, Hongchen Guo, Changhai Liang, Shili Liu, Zhiguo Zhang, Yiming Cao, Dangsheng Su and Jieshan Qiu,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igh Performance Carbon/Zeolite T Composite Membrane Materials for Gas Separation", Micro.& Meso. Mater. 2009, 120, 460-466
41. Changhai Liang*, Anqi Zhao, Xiaofei Zhang,Zhiqiang Ma,Roel Prins, "CoSi particles on silica support as a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catalyst for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Chem. Commun., 2009, 2047-2049
40. Changhai Liang*, Ling Ding, Aiqin Wang, Zhiqiang Ma, Jieshan Qiu, Tao Zhang, "Microwave-Assisted Preparation and Hydrazine Decomposition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Tungsten Carbides on Carbon Nanotubes", Ind. Eng. Chem. Res., 2009, 48(6), 3244-3248
39. Changhai Liang*, Zhiqiang Ma, Ling Ding, Jieshan Qiu, "Template Preparation of a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Cu-Cr Catalyst with High Surface Area for Glycerol Hydrogenolysis", Catal. Lett., 2009, 130, 169-176
38. 马崇乐,金鑫,丁玲,张秋民,邱介山,梁长海*,"高比表面积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对喹啉选择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催化学报,2009,30 (1), 78-82
37. Changhai Liang*, Zhiqiang Ma, Hongyan Lin, Ling Ding, Jieshan Qiu,Wiebke Frandsen and Dangsheng Su,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anoscale CexFe1-xO2 Solid Solution by Template Route", J. Mater. Chem., 2009, 19, 1417-1424
36.Xiaomin Yang, Xiuna Wang, Changhai Liang, Weiguang Su, Chuang Wang, Zhaochi Feng, Can Li, Jieshan Qiu*,"Aerob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over Au/TiO2: an Insight on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Water", Catal. Commun., 2008, 9, 2278-2281
35.Hongyan Lin, Zhiqiang Ma, Ling Ding, Jieshan Qiu, Changhai Liang*, "Template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anoscale CexFe1-xO2 Solid Solution for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Chin. J. Catal., 2008, 29(5), 418-420
34.Chuang Wang, Jieshan Qiu*, Changhai Liang, Li Xing, "The CNTs Supported Ni Catalysts for Hydrogenation of Chloronitrobenzenes", Catal. Commun., 2008, 9, 1749–1753
33.Tianjun Sun,Jieshan Qiu*, Changhai Liang, "Controlled Fabric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Methyl Orange of ZnO Nanobelt Arrays", J. Phys. Chem. C, 2008, 112(3), 715-721
32.Shili Liu, Tonghua Wang*, Qingling Liu, Shouhai Zhang, Zongchang Zhao, Changhai Liang*, "Gas Permeabilities Properties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s Derived from Novel Poly (Phthalazinone ether sulfone ketone) ", Ind. Eng. Chem. Res., 2008, 47, 876-880
31.Huamin Wang, Changhai Liang and Roel Prins*," Hydrodenitrogenation of 2-methylpyridine and its intermediates 2-methylpiperidine and tetrahydro-methylpyridine over sulfided NiMo/γ -Al2O3", J. Catal., 2007, 251, 295-306
30.Li Xing, Jieshan Qiu*, Changhai Liang, Chuang Wang, Li Mao, "A New Approach to High Performance Co/C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hloronitrobenzene", J. Catal., 2007, 250, 369
29.Qingling Liu, Tonghua Wang*, Changhai Liang, Bing Zhang, Shili Liu, Yiming Cao and Jieshan Qiu, "Zeolite Married to Carbon-A New Family of Membrane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Gas Separation Performance", Chem. Mater., 2006, 18, 6283-6288
28.Shaofeng Yang, Changhai Liang and Roel Prins*, "Preparation and Hydrotreating Activity of Unsupported Nikel Phosphide with High Surface Area", J. Catal., 2006, 241, 465-469
27.Changhai Liang, Vijay Narkhede, Jens ABmann, Martin Muhler,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Supported Ruthenium Catalysts for CO Oxidation by Organometall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tud. Surf. Sci. & Catal., 2006, 162, 473-480
26.Jieshan Qiu, Hongzhe Zhang, Changhai Liang, Jiawei Li, Zongbin Zhao, "Co/CNF Catalysts Tailored by Controlling the Deposition of Metal Colloids onto CNFs: Prepar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Chem. Eur. J., 2006, 12,2147-2157
25.Shaofeng Yang, Changhai Liang and Roel Prins, "A Novel Approach to Synthesize Highly Active Ni2P/SiO2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J. Catal., 2006, 237, 118-130
24.Hongzhe Zhang, Jieshan Qiu, Changhai Liang, Zhonglai Li, Xiuna Wang Yunpeng Wang, Zhaochi Feng, Can Li, " A novel route to Co/CNTs catalysts by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atal. Lett., 2005, 101, 211-214
23.Wei Xia, Oliver F. K. Schlüter, Changhai Liang, Maurits W.E. van den Berg, Monica Guraya, Martin Muhler*, "The synthesis of structured Pd/C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by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Pd(allyl)Cp onto 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anchored to vapor grown carbon microfibers", Catal. Today, 2005, 102-103, 34-39
22.Changhai Liang, Wei Xia, Hamideh Soltani-Ahmadi, Oliver F. K. Schlüter, Roland A. Fischer and Martin Muhler, "The two-step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Pd(allyl)Cp as an atom-efficient route to synthesize highly dispers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on carbon nanofibers", Chem. Commun., 2005, 282-284
21.Weicheng Wu, Zili Wu, Changhai Liang, Pinliang Ying, Zhaochi Feng, Can Li*, "An IR Study on the Surface Passivation of Mo2C/Al2O3 Catalyst with O2, H2O and CO2", Phys. Chem. Chem. Phys., 2004, 6(24), 5603-5608
20.Changhai Liang*, Zhaobin Wei, Qin Xin, Can Li, "Ammonia-Treated Activated Carbon as Support of Ru-Ba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React. Kinet. Catal. Lett. 2004, 83, 49-45
19.Guangyan Sha, Tonghua Wang, Jinbing Xiao, Changhai Liang*, "A Mild Solvothermal Synthetic Route to Fe2O3 Nanoparticles", Material Research Bulletins, 2004, 39(12), 1917-1921
18.Changhai Liang*, Jieshan Qiu, Zhonglai Li, Can Li,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Ceria, Zirconia and Ceria-Zirconia Solid Solutions by Ultra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Materials as Template", Nanotechnology, 2004, 15(7), 843-847
17.Zhonglai Li, Changhai Liang, Zhaochi Feng, Pinliang Ying, Can Li*, "Ammonia Synthesis on Graphitic Nanofilaments Supported Ru Catalysts", J. Mol. Catal. A, 2004, 211(1-2), 103-109
16.Wenzhen Li, Changhai Liang*, Weijiang Zhou, Jieshan Qiu, Huanqiao Li, Gongquan Sun, Qin Xin*, “Monodispersed and Controllable Pt Particles Supported on Mutil-wall Nanotubes as Cathode Catalyst in DMFCs”, Carbon, 2004, 42(2), 436-439
15.Changhai Liang*, Fuping Tian, Zhonglai Li, Zhaochi Feng, Zhaobin Wei, Can Li, "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Thiophene of Nanostructured W2C on Ultra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Materials", Chem. Mater., 2003, 15(25), 4846-4853
14.Zhaochi Feng, Changhai Liang*, Weicheng Wu, Zili Wu, R. van Santen and Can Li*, "CO Adsorption on Molybdenum Phosphide: FT-IR Spectroscopic and DFT Studies", J. Phys. Chem. B, 2003, 107(49), 13698-13702
13.Weicheng Wu, Zili Wu, Changhai Liang, Xiaowei Chen, Pinliang Ying, Can Li*, "In-situ FT-IR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CO Adsorption on Mo2C/Al2O3 Catalysts", J. Phys. Chem. B, 2003, 107(29), 7088-7094
12.Changhai Liang*, Fuping Tian, Zhaobin Wei, Qin Xin, Can Li,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W2C on Ultra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Materials via Carbo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Nanotechnology, 2003, 14(9), 955-958
11.Changhai Liang*, Wenping Ma, Zhaochi Feng, Can Li,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Bimetallic CoMo Carbides Synthesized by Carbo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Carbon, 2003, 41(9), 1833-1839
10.Wenzhen Li, Changhai Liang, Weijiang Zhou, Jieshan Qiu, Zhenhua Zhou, Gongquan Sun, Qin Xi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Supported Platinum for Cathode Catalysts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J. Phys. Chem. B, 2003, 107(26), 6292-6299
9.Jieshan Qiu*, Yongfeng Li, Yunpeng Wang, Changhai Liang, Tonghua Wang, and Dehe Wang, "A Novel Form of Carbon Micro-balls from Coal". Carbon, 2003, 41(4), 767-772
8.Changhai Liang*, Pinliang Ying, Can Li, "Nanostructured Mo2C Prepared by Carbo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on Ultra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Materials", Chem. Mater., 2002, 14(7) 3148-3151
7.Changhai Liang*, Zhonglai Li, Jieshan Qiu, and Can Li, “Graphitic Nanofilaments as Novel Support of Ru-Ba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J. Catal., 2002, 211, 278-282
6.Wenzhen Li, Changhai Liang, Jieshan Qiu, Weijiang Zhou, Hongmei Han, Zhaobin Wei, Gongquan Sun, Qin Xin*, “Carbon Nanotubes as Supports for Cathodic Catalysts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Carbon, 2002, 40(5) 791-794
5.Changhai Liang, Zhaobin Wei, Mengfei Luo, Pinliang Ying, Qin Xin and Can Li* “Hydrogen Spillover Effect in the Reduction of Barium Nitrate on the Ru/C Catalysts”, Stud. Surf. Sci. Catal., 2001, 138, 283-290
4.Changhai Liang, Zhaobin Wei, Can Li* and Qin Xin “Ammonia synthesis over Ru/Carbon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arbon Supports Promoted by Barium and Potassium Compounds”, Appl. Catal. A, 2001, 208(1&2), 193-201
3.Changhai Liang, Wenzhen Li, Zhaobin Wei*, Qin Xin and Can Li*,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NH3 over Nitrided MoNx/α-Al2O3 and Nitrided NiMoNy/α-Al2O3 Catalysts ”, Ind. Eng. Chem. Res., 2000, 39(10), 3694-3697
2.Changhai Liang*, Guangyan Sha and Shucai Guo, “RF Aerogel Prepared from Supercritical Acetone Drying”, J. Non-Crystalline Solids, 2000, 271, 167-170
1.Changhai Liang*, Guangyan Sha and Shucai Guo, “Carbon Membrane for Gas Separation Derived from Coal Tar Pitch ”, Carbon, 1999, 37(9), 1391-1397
教材和专著中章节
6. 梁长海,辛勤,“氨合成化学”,现代催化化学 (辛勤等主编), 科学出版社,2013,第三章
5. 梁长海,“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现代催化研究方法 (辛勤,罗孟飞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第十章, pp429-488
4.Changhai Lia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Carbides on Carbon Material by Carbo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Focus on Nanomaterials Research, Chapter 1,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6, pp1-14
3.辛勤,梁长海,“红外光谱技术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固体催化剂研究方法 (辛勤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第七章,pp320-385
2.梁长海,李文震,辛勤,“催化发展简史 (译自Catalysis Letters 67卷第一期)”,固体催化剂研究方法 (辛勤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附录,pp860-908
1.Changhai Liang*, Zhonglai Li, Jieshan Qiu, Zhaobin Wei, Qin Xin, Can Li, "Graphitic Nanofilaments: A Superior Support of Ru-Ba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in Nanotechnology in Catalysis (Eds. B. Zhou, S. Hermans and G. A. Somorjai ),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3, volume II, Chapter 25, pp543-555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所受奖励
2013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单项奖
2012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之星
2012年 指导的研究生获第八届国际穆斯波尔谱工业应用会议“ISIAME2012 Poster Award”
2012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第十五届国际催化大会“Young Scientist Award”
2012年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优秀教师
2011年 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2011年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2011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2011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11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
2010年 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0年 第二届SCOPUS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
2010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9年 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9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9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
2008年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
2008年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8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08年 指导的博士生获第十四届国际催化大会“Young Scientist Award”
2007年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7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 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2003年 德国Alexander von Humboldt基金会洪堡学者
授权和申请专利
53. 梁长海,陈霄,李闯,张明明,“一种选择加氢1,4-丁炔二醇的金属硅化物催化剂及应用”,中国专利申请201310306065.4,2013
52. 梁长海,庞敏,李闯,郭小玲,张明明,“一种不含非化学计量比碳的碳化钼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310073468.9,2013
51. 梁长海,李闯,陈霄,肖子辉,汪镭,张淼,“一种费托油催化提质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310130033.3,2013
50. 梁长海,李闯,陈霄,汪镭,肖子辉,张淼,邵正锋,“一种煤焦油制酚类化合物和清洁燃料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310127343.X,2013
49. 梁长海,邵正锋,李闯,肖子辉,“一种生物质基丁二酸水相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310062647.2,2013
48. 梁长海,李闯,陈霄,汪镭,肖子辉,邵正锋,“一种煤焦油制清洁燃料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310027102.8,2013
47. 李汇丰,许春建,梁长海,“一种焦化粗苯全馏分加氢精制方法和催化剂”,中国专利申请 201210290143, 2012
46. 梁长海,张淼,汪镭,李闯,“一种高吸水量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486996.2,2012
45. 梁长海,汪镭,李闯,陈霄,张淼,“一种长链烷烃加氢异构降凝的方法及其催化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450331.6,2012
44. 梁长海,李闯,陈霄,汪镭,肖子辉, “一种煤焦油加氢提质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64847.9,2012
43. 梁长海, 陈霄,李闯, “一种含硅金属间化合物加氢脱氯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86990.8,2012
42. 梁长海,李闯,陈霄,汪镭,肖子辉, “一种提高煤焦油加氢生产汽柴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64866.1,2012
41. 梁长海,张淼,汪镭,“一种合成ZSM-48分子筛母液的利用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47857.1,2012
40. 梁长海,肖子辉,徐彬,王欢,“一步催化转化纤维素制异丙醇的技术及催化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230079.8;中国台湾专利申请101144186; PCT/CN2012/001155, 2012
39. 梁长海,李闯,陈霄,汪镭,肖子辉,“一种废润滑油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265279.7,2012
38. 梁长海,李闯,陈霄,汪镭,“利用塑料油、煤焦油、乙烯焦油或轮胎油混合炼制生产汽柴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264707.4,2012
37. 梁长海,汪镭,张淼,“一种beta分子筛合成母液的利用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264497.9,2012
36. 梁长海,徐彬,萧锦诚,汪镭,陈霄,邵正峰,肖子辉,“从生物性油脂制备燃料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93332.7;中国台湾专利申请101121175;PCT/CN2012/000790, 2012
35. 梁长海,汪镭,许春建,李汇丰, “一种洗油馏分加氢制备环烃类精细化学品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62121.7,2012
34. 梁长海,刘春艳,邵正锋,肖子辉, “一种贵金属催化剂在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54690.7,2012
33. 梁长海,陈霄,李闯,汪镭,肖子辉,邵正峰, “一种利用煤焦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48933.5,2012
32. 梁长海,李闯,陈霄,肖子辉,邵正峰, “一种利用橡胶油生产汽柴油的新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48940.6,2012
31. 梁长海,李闯,陈霄,肖子辉,邵正峰, “一种常温制备金属胶体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50107.5,2012
30. 梁长海,倪晓娟,邵正锋,肖子辉, “一种用于乙酰丙酸制γ-戊内酯的钌基催化剂及其制备”,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26976.4,2012
29. 梁长海,许春建,李闯,陈霄,肖子辉,“一种催化加氢制备高档树脂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18116.6,2012
28. 梁长海,庞敏,刘春艳,“一种用于萘加氢制备四氢萘反应的高选择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210007610.5,2012
27.梁长海,陈霄,李苗,管婧超,“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应用”,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57066.8,2011
26.梁长海,汪镭,陈霄,邵正峰,肖子辉, “一种利用植物油生产可再生汽柴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57081.2,2011
25. 梁长海,李闯,陈霄,肖子辉,邵正峰,“一种利用废润滑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34106.7,2011
24. 梁长海,陈霄,李苗,管婧超,“一种过渡金属硅化物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ZL201110134107.1,2013
23. 梁长海,李闯,陈霄,邵正峰,肖子辉,“一种利用塑料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中国专利ZL201010171673.5,2013
22. 梁长海,倪晓娟,“一种无溶剂微波辅助热解法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543066.7,2010
21.梁长海,李闯,陈霄,邵正峰,肖子辉,“一种页岩油催化提质技术”,中国专利ZL201010171673.5,2013
20.梁长海,李闯,陈霄,邵正峰,肖子辉,“一种利用塑料油生产汽柴油的工艺”,中国专利ZL201010172161.0,2013
19.梁长海,“一种裂解乙烯副产碳九催化提质方法”,中国专利ZL201010151317.7,2013
18.梁长海,赵安琪,管婧超,陈霄,“一种高性能负载型金属硅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国专利ZL2009103071224,2012
17.梁长海,金鑫,张秋民,伊艳娇,“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应用”,中国专利申请2009103071169,2009
16.梁长海,邵正锋,李闯,陈霄,“反应沉积法制备蛋壳型Pd催化剂”,中国专利ZL2009103044439,2012
15.梁长海,李闯,贾建国,朱春来,肖春英,“一种氧官能团化的炭材料及应用”,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10433.4,2009
14.梁长海,殷江锋,“一种资源化利用废润滑油生产清洁汽柴油的方法”,中国专利ZL200910010181.5,2012
13.梁长海,丁玲,马志强,邱介山,“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中国专利公开101371988,2009(未授权)
12.梁长海,马志强,丁玲,邱介山,“一种高比表面积Cu-Cr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专利公开101371986,2009(未授权)
11.邱介山,杨晓敏,梁长海,“用醇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醛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国专利ZL200710158796.3,2007
10.邱介山,王闯,梁长海,“一种氯代硝基苯加氢合成氯代苯胺的炭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ZL200710010542.7,2007
9.邱介山,邢丽,梁长海,“一种金属-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国专利公开1974083,2007(未授权)
8.李灿,孙福侠,郭军,魏昭彬,梁长海,“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1660695, 2005(未授权)
7.梁长海,李灿,李忠来,“一种高比表面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ZL200310118171.6,2006
6.梁长海,李灿,李忠来,“碳纳米纤维负载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中国专利ZL02122749.7,2003
5.李灿,田福平,蒋宗轩,应品良,梁长海,孙秀萍,孙福侠,“深度脱除硫化物的分子筛吸附剂及制法和应用”, 中国专利ZL02160814.8, 2005
4.梁长海,李灿,应品良,孙福侠,“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中国专利ZL02109458.6,2004
3.陈小伟,张涛,李灿,梁长海,郑明远,王晓东,辛勤,魏昭彬,“用于肼分解的负载型氮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中国专利ZL 01101119.X, 2001
2.李灿,梁长海,魏昭彬,辛勤,孙秀萍,“一种高效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中国专利ZL99112843.5,2004
1.魏昭彬,李灿,辛勤,梁长海,“一种氨分解催化剂”,中国专利 ZL98114265.6,2002
工业化成果
5. 煤焦油馏分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催化剂与工艺
4. 塑料/橡胶热解油催化转化生产清洁燃料催化剂与工艺
3. 氧化物表面改性技术与工艺
2. 催化剂载体用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技术和工艺
1. 废润滑油催化蒸馏生产清洁燃料的催化剂与工艺
中试成果
8. VOC催化氧化技术与工艺
7. 塑化剂催化加氢技术与工艺
6. 石油树脂催化提质技术与工艺
5. 页岩油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技术与工艺
4. 中低温煤焦油催化提质生产清洁燃料技术与工艺
3. 焦化粗苯/萘精制催化剂及其工艺
2. 非硫化物高效超深度催化加氢脱硫生产欧V或IV柴油技术
1. 乙烯裂解C9和C5馏分催化加氢提质催化剂与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报录比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报录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报录比:

据国大连理工大学究研生院消息,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070304物理化学考研报录比(官方)已发布,详情如下:


院(系、部)代码、名称 代码 名称 录取情况
总数 推免
260 盘锦校区 070304 ▲▲物理化学 2 0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0703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 [0703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主校区)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新型催化剂与新催化反应(02)计算化学(03)光电化学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备  注: 拟接受推免生计划将根据推免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拟招生计划数将根据国家最终下达我校计划数、接受推免生情况、考生报考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各专业划线及排序录取方式请登录http://202.118.65.123:8080/zsgl/zsmlgl/zsml_ss.aspx查询。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物理化学     专业代码:070304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宁波大学为例
物理化学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浙江省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学科。
学位点现有教授(研究员)1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3人,博士43人,入选国家“QR”1名、国家“外专QR”2人(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H. Grubbs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5名。学位点目前承担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浙江省科技攻关、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和EI收录论文200余篇。学位点拥有多台X光衍射、各类光谱、色质联用、元素分析、综合热分析、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等相关大型仪器,和一批用于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一流设施,包括无水无氧操作及多台聚合反应器等合成设备,高温及低温凝胶色谱仪、流变仪、原子力及场发射扫描显微设备、小角X光散射仪等分子与凝聚态表征仪器,橡胶加工、力学性能测试等成套加工与性能测试设备等,近3年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位点拥有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每年选派优秀硕士研究生赴海外交流。与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的项目交流和研究工作已进行多年。最近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顶级名校达成了研究生交流意向,聘任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著名高分子材料专家为研究生兼职导师。学院还聘任了包括三位国家“QR”创业类国家特聘专家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掌门人作为客座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宁波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北仑商检局等单位作为该学位点的实践基地,同时为该学位点优秀硕士毕业生提供理想的就业渠道。
学位点负责人梁云霄教授,1988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2004年获得南开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早期从事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论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多孔材料、光电等能量转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和应用研究。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公益项目、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本学位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调控与表征、有机纳米材料多尺度加工、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调控、高分子疲劳失效机理与寿命预测;(2)催化化学:金属有机催化聚合、酶催化、催化新材料、环境友好催化材料;(3)功能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有机杂化/复合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有机配体设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解析及其在催化、荧光材料等中的应用。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渤海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703 化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吉林大学 5★ 156
2 复旦大学 5★ 156
3 厦门大学 5★ 156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156
5 南开大学 5★ 156
6 南京大学 5★ 156
7 北京大学 5★ 156
8 浙江大学 5★ 156
9 清华大学 4★ 156
10 山东大学 4★ 156
11 大连理工大学 4★ 156
12 福州大学 4★ 156
13 华东理工大学 4★ 156
14 北京化工大学 4★ 156
15 武汉大学 4★ 156
16 北京师范大学 4★ 156
17 中山大学 4★ 156
18 天津大学 4★ 156
19 上海交通大学 4★ 156
20 四川大学 4★ 156

物理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2015年复旦大学070304物理化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化学系
专业代码 070304 专业名称 物理化学 招生人数 21
研究方向 01 表面化学与催化
02 复相催化
03 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04 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05 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06 结构化学
07 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08 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09 固态材料化学
10 工业催化
11 新型化学电源
考试科目 01、02、03、06、07、08、09、10、1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04、05方向 组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或 组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复试科目
本科化学专业基础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 考试方式 口试
实验基本操作 考试方式 实验
专业综合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物理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有机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先进材料实验室
专业代码 070304 专业名称 物理化学 招生人数 2
研究方向 03 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08 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复试科目
专业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专业外语 考试方式 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物理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有机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
2014年吉林大学070304物理化学考研参考书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无机化学》上册宋天佑、程鹏、王杏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版。
《无机化学》下册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井淑波,史苏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版。
《无机化学考研复习指导》徐家宁、史苏华、宋天佑,科学出版社,2009年,1版。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张丽荣,于杰辉,宋天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版。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版。
《化学分析教程》邹明珠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版。
《仪器分析》张寒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版。
《物理化学》杨永华、杨桦、吴凤清、吕慧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物理化学题解》杨永华、杨桦、宋利珠、吴凤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物理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物理化学学科主要分三个方向:催化、电化学以及理论化学,这几年由于材料热,对于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由于物理化学学科在实验中需要用到很多的实验仪器,所以毕业后可以做仪器销售以及客户服务工程师。
(2)催化毕业生目前主要有一些顶级的公司的研发部门需要,例如:美孚,中石化。作催化实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这对于在作仪器例如高通量设备的公司是一格核心岗位,主要是仪器建设方面。同样催化毕业生在烟草领域也很吃香,例如近两年国内的郑州烟草研究院(我国唯一的一家烟草研究院),白沙集团,卷烟厂等等。
(3)电化学毕业生这两年还是比较抢手的,由于能源的原因,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方面有很大的需求量。
(4)理论与计算化学方面,这两年在这方面市场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例如药物设计公司,以及一些世界顶级的化学品公司。
(5)平时可以多关心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的信息,可以去基金公司或者证券公司作行业研究员(例如国内的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化学、药品等行业研究员),同时也可以到政府的宏观经济部门从事化学品相关行业从事调研管理等工作。
(6)作为化学系的毕业生同时也可以去海关机场药品公司等地方从事化学品检验工作。(7)还可以去认证公司或者咨询公司,例如U.L.美华认证公司,一些顶级的例如麦肯锡公司只要你能力够强的话做化学品相关行业的咨询师也可以。物理化学专业毕业生由于自己的化学背景以及物理学基础,在市场上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