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华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资料
优惠价:¥220
¥400
1
|
|
西华师范大学701政治学基础
优惠价:¥170
¥270
1
|
|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80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真题
优惠价:¥175
¥275
1
|
|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90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优惠价:¥162
¥262
1
|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华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华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政治与行政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专业高层次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要求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培养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的学风;熟悉和掌握中国政治的历史发展,尤其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
3.具有独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的能力;能够成为胜任教学、科学研究、理论宣传及党政机关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计算机达到合格标准。
4.坚持锻炼身体,磨炼顽强的意志,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二、研究方向
1.政治学理论(030201)
(1)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共管理研究:重点研究我国政治系统发展的结构、功能、动力、机制以及现有体制的形成和改善,探索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模式,为推进政治民主、提高政治效率、实现政治稳定服务。
(2)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重点研究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及中国政治思想对政治实践的影响,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基层民主政治与基层治理研究: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系统总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由此回答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并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2.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3)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研究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历史进程和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政治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揭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与马列主义的内在联系及其创新与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当代社会主义问题:在研究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主义运动的规律,研究中国和前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的不同结局,探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发展到转入低潮的原因,全面总结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和解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新课题,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3)中国现代化问题:在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的历程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新思路、新方法、具体部署及其方针和政策,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系统地揭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以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3.中外政治制度(030202)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探讨政治制度的一般研究方法及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式,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与政治发展的战略与途径,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的诸问题。
(2)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与文化:探讨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基本对象与主要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内在关联,总结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现代意义。
(3)比较政治:探讨比较政治研究的各种方法和范式,并运用这些方法对某一国家或一组国家的政治和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4.政治社会学(0302Z2)
(1)政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探讨政治现象的社会基础,以及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互动关系,其中包括政治秩序、政治行为、政治权力 、政治过程,以及政治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等。
(2)社会变迁与政治发展:探讨政治的社会根源、民主的社会条件、共同体权力、社会结构与政治、政治的社会结构、政治发展、政治精英和政治体系、社会和政治变革、政治社会化、政治对社会的作用等
(3)当代政治社会问题研究:探讨政治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包括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因果机制;政治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等。
5.政府经济学(0302Z1)
(1)城乡经济与政府治理:此方向的学生主要以城乡经济学为主,培养学生从事城乡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能力,更准确的是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背景下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城市化问题,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关系。如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中的政府、政府对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农民(市民)、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
(2)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分析:此方向主要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研究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解释公共政策的能力,突出政治与公共政策、制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政策形成机制的研究。
(3)制度经济与政府规划:此方向的学生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主,突出制度经济学中的正式制度的学习与研究,以此将制度经济学与政府经济学联系起来:制度经济学与政府改革、制度经济学与政府发展、制度经济学与政府规划等。
6.国际政治(030206)
在巩固和加强周边国家政治与外交、国际组织(特别是周边区域国际组织,如东盟、南盟、上海合作组织)两个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周边国家民族与宗教、恐怖主义与国际安全、周边国家经济与贸易。在关注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大国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强对国内研究非常薄弱的中亚五国、阿富汗、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老挝等中小国家的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的研究。把现有研究方向的建设与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属的二级学科点建设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与现实政治发展结合起来,为面向周边扩大对外开放的实践服务。
三、学制
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第一、二学期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阅读本专业方向指定的必读书及参考书;公共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第三学期学习专业选修课程。第四学期主要参加实践研究活动,围绕研究方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位论文的准备工作,并完成论文开题;完成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任务。第五、六学期写出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四、培养方式
1.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组学术群体的作用,依靠学术群体开出必修和选修的课程,让研究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再由导师分别承担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
2.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阅读任课教师布置的参考书和代表性论文,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任课教师应对其认真检查和评改。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三年学习期间,在省级学术刊物(正刊)发表本学科领域内以第一作者、西华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五、课程设置计划
课程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三类。学生在修业期间,总学分26-32学分(详见附表)。
六、必修环节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26至32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程计6学分,学位共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共计1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文献阅读2学分。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方可毕业。 本专业硕士生的中期分流考核,一般定在修满学分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作结业处理。
七、专业实践(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
1.专业实践活动(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及学术活动等):组织研究生到党政机关、科研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参加实际工作;要求研究生参加教学实习,讲授教材部分内容;研究生应关心和了解学科的进展,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在校期间听取本专业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2学分)
2.文献阅读:阅读本专业相关文献( 2学分)
3.论文发表: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必须在省级学术刊物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0学分)
八、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持有一种专业敏感,能够对问题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等形成方向性判断;
(2)独立查阅国内外学术文献,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
(3)能够对文献综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逻辑归纳并有所提炼和升华;
(4)能够进行独立的研究设计和思考,具备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提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看法和观点;
(5)拥有比较成熟的信息处理、文字驾驭和表述能力。
(6)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活动,包括承担导师或导师组的部分科研任务。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必须在省级学术刊物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题有现实针对性或理论价值;立论正确,方法科学,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理论和政策观点的阐述能自圆其说。
(2)通篇内容要体现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要求,能够准确地归纳和描述论文选题(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必备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能够体现本研究方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能够反映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
(3)字数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3~5万字),参考文献不能少于40篇,(外文参考文献要求不少于10篇);能虚心接受并按照导师或导师组的意见进行修改。
(4)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第五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其间导师要定期检查进度及质量,第六学期送出审阅并答辩,由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后授予硕士学位。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西方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最新成果,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等院校师资、教学管理及科学研究人员,中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其他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等。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师德优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比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具有较宽厚的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意识。
3.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基础教育、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
二、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课程论
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
(2)教学论
教学论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
三、学制
一般为3年。其中,极其优秀者,若满足学校的规定条件,可申请提前毕业;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但都必须在2—6年范围内。所附教学计划按3年制定。
四、培养方式
1.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
2.课堂讲授、研讨与导师指导下的限期自学相结合;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形式,掌握文献,使用微机,建立模型,运用软件,撰写论文。提高表达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六、中期考核及分流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要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要求及标准为:
其一,凡思想品德有严重问题,受记过处分或消极影响过大者;已学课程成绩如有不及袼者;身体有严重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不假缺课达20学时以上者。均视为中期考核不合格,予以淘汰。
其二,学习成绩极其优秀,且已经发表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者,可以申请提前进行毕业考核及论文答辩。
其三,中期考核由本专业各方向导师、学院及学校研究生学院共同监督进行,并建立中期考核档案。
七、科研工作与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凡导师有在研科研项目的,要进入研究队伍并承担明确的研究任务;在读期间,至少在省级及其以上学术期刊正刊(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师专等学报除外)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学术论文1篇;必须参加校内外相关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10次以上,每参加一次应在导师处详细汇报并登记;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实际研究工作的开展、论文的撰写等全过程,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年的时间,每一环节的进行,都应有充分的思考、讨论并接受导师的指导。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最迟4月底)进行。学位论文应于第五学期完成论文初稿,修订稿一般应于第六学期的4月底完成。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摘要(中、外文)、引言和评述,主要内容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学位论文一般为3万字左右,应当观点有创意、逻辑严谨、语言畅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具有可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水平。
八、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
教学实习是本专业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本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实习必须面向大学本、专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其内容可以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或是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课。
社会实践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工农感情,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国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都极其有利。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半年左右的时间,应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形式内容要多样化。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专任教师与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 (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 (10学分)
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3学分)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3学分)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Ⅰ(2学分)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Ⅱ(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 (6学分)
1.基础教育改革专题——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设计(2学分)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学科教学课件制作(2学分)
4.学科文化——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专题研究(2学分)
5.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专题(2学分)
6.中国政治社会分析专题(2学分)
7.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专题(2学分)
(四)实践教学(8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3”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生源,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一体化,着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我校从2014年起在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三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推免教育硕士。为更好实施“3+3”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3+3”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基础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 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 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参与科研工作,进行教学实践调研,对教育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6. 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培养对象
通过学校选拔录取,进入我校“3+3”培养模式的教育硕士。
三、学制及学籍管理
“3+3”教育硕士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6年。
前3年按照本科原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后3年纳入教育硕士培养,即:第4学年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开始修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第5学年参加教学实践,并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第6学年撰写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修完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获得毕业规定学分、通过教育实习和硕士论文答辩,达到硕士学位授位条件者,可以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硕士学位;未达到硕士学位授位条件,但符合学士学位授位条件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前4年按照本科生学籍管理,按照本科所在专业缴纳学费;后2年按研究生学籍管理,按照研究生收费标准缴纳学费。
第7、8学期“3+3”教育硕士的管理:(1)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包括:本科课程的学习,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本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的发放,教师资格证的办理,考试违纪处理等;(2)奖励、违纪处分由学工部负责;(3)研究生课程学习由研究生学院和各学院负责;(4)日常管理由研工部、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
第9-12学期“3+3”教育硕士的管理由研究生学院、研工部以及各学院负责。
四、培养方式与环节
(一)培养方式
1. “3+3”模式的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实行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采用“三段式”培养方式,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主要在专业学位实习实践基地完成。
3.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即由我校具有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和基础教育行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校外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是第一导师,对培养质量全程负责。
(二)培养环节
“3+3”模式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包括第4-6学年,主要实施“课程学习与体验”、“教学技能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写作”三大主题。
1.第4学年(7-8学期),完成本科阶段课程学习(不含实习),同时修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完成本科课程(如第7、8学期本科各专业开设的选修课),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修满本科毕业规定学分。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修读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政治、外语和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其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由研究生学院统一安排。
(3)修读各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掌握比较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学识。由各院系学科专业研究生导师开设。
(4)修读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注重个人兴趣以及发展志向。由各学院与相关院系学科专业研究生导师共同开设。
(5)进行教育观察和教师职业的实践体验,完成教师职业的心理准备。由研究生学院和各学院共同安排。
2.第5学年(9-10学期),参加教学实践,修读研究生专业课程,完成开题报告。
(1)第9学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实用教学技能训练,担任课堂教学工作,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须集中实习,且尽可能到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习结束后须参加学校的研究生教学创新比赛。
(2)在实习期间,须进行教学观摩、随堂听课和评课以及教研活动,担任“教学助理”、“班主任助理”、“团队干部助理”等角色,参与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心理健康辅导、教学管理、学生组织、作业评价、校内外活动等。
第9学期的实践经历将被认定为“3+3”模式研究生课程“实践教学(教育实习)”的学分。
(3)实习期间须进行教育实践调研,并于第10学期完成1篇教育实践调研报告。
(4)第10学期继续修读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加深和拓宽学科教学理论修养;并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3.第6学年(11-12学期),撰写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完成答辩。
(1)第6学年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经过答辩审查合格,获得硕士学位。第11学期10-11月,进行论文中期检查;第12学期3-4月提交论文,5月进行论文答辩。
(2)第6学年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参与导师科研工作,对教育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为成为具有教学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骨干教师做准备。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活动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 (12学分)
学位基础课是学校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同开设的课程,为各学科方向研究生必修课程。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 (不少于10学分)
开设4-6门专业必修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兼顾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应拓宽和加深学科专业基础,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科学方法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选修课 (不少于6学分)
开设若干门选修课程,每门课程1-2学分。课程设置应加强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
(四)基础教育实践活动(8学分)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须到中小学进行基础教育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个独立学期,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除完成基础教育实践教学之外,尚须完成“专业实践”的内容。
六、专业实践(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
1.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教育观察与体验”(2学分)。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课堂教学见习、师生座谈等方式,了解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感受在职教师的实际生活,认识青少年教育的困惑,认识教职工作的重要性,获得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直观体验。各学院可举行“教师职业体验指导与反思”研讨会,安排有关专家或导师对学生在教育实践基地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或研讨。
2.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应进行不少于半年的基础教育实践教学,完成“学科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学科教学研究”等任务,具体内容与要求参照《西华师范大学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实习之后需完成1篇教育实践调研报告(2学分)。
3.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应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或随导师听课,参加校内专业教学实践工作,批改作业或讲授教材部分章节。其完成任务情况,由导师考核评定并写出评语。(3学分)
4.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硕士阶段应参与听讲学校或学院的学术讲座10次以上(如“西华师大基础教育论坛”,“西华师大讲坛”,外聘专家、校内专家学术讲座等),或为本院研究生或本科生主讲1次学术报告(主讲一次可抵听讲3次)。(3学分)
说明:“专业实践”环节的10学分是为了冲抵本科毕业所需的10学分。
七、学位论文
1.“3+3”模式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淡化纯理论研究色彩,注重教育研究的实践价值取向,选择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实际意义的论题,以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研究为主,鼓励学生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和发现具有应用价值的课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个案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 学位论文工作全过程,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参照西华师范大学有关文件执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一般要用至少1年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开题应在第10学期进行,中期检查在第11学期,答辩及学位授予在第12学期。
(2)学位论文由3+3模式的研究生导师组负责,论文须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3)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八、学位授予
进入“3+3”培养模式的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提交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并从事相关的教育实践,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西华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以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进修班介绍
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进修班。
为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特举办“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进修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经国务院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接受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的研修班学员按规定申请硕士学位。)
(1)课程设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进修班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艺术与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培养能够成为胜任教学、科学研究、理论宣传及党政机关实际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该进修班按照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教学计划开设课程,课程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主要开设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思想政治学科发展前沿、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研究、中学政治课教材分析等课程。学员需修总学分26-34学分。
(2)学习方式与时间
学习时间为两年,主要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集中灵活授课。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研修班学员的能动性。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根据学员的课程作业、课堂活动情况评定成绩。
根据学员人数可在生源集中地集中授课。
(3)招生对象及报名方式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及专科学历中有2年工作经历的中学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教科所、进修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均可报名,报名报名时需交:1、大专以上毕业证复印件;2、身份证复印件;3、一寸免冠照片三张。
报名材料经审核合格后即寄发入学通知书,办理入学手续。
(4)学习费用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进修班的学员两年学费共4500元,集中学习学习期间食宿自理。
(5)结业事宜
学员修满学分,四川省学位办颁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进修班结业证书。获得研究生进修学历的学员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可申请教育学硕士学位:一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二是参加每年7月报名、10月考试的在职教育硕士联考,取得入学资格,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点介绍
招收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专任教师与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课程设置主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同时,极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介绍
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学术型研究生;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课程论和教学论。其中,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论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涉及三个方面: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课堂讲授、研讨与导师指导下的限期自学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形式,掌握文献,使用微机,建立模型,运用软件,撰写论文。提高表达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硕士点介绍
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专业
1995年开始招收政治学专业研究生,是四川省内最早招收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的单位之一。2010年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本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专业高层次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现有六个二级学科招生专业(目录内4个,目录外自主设置2个):
(1)政治学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3)中外政治制度
(4)国际政治
(5)政治社会学(目录外自主设置)
(6)政府经济学(目录外自主设置)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一直重视专业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兼职教师66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比例为85%,均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另外,外聘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20名国内高校知名政治学兼职教授,其中博导18名。本专业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12人。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师大路1号
邮编:637009 电话:0817-256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