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成都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成都体育学院考研难吗]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成都体育学院考研群]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费]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辅导] [成都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成都体育学院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生。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导师 张艺宏
姓名:张艺宏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经历及成就:
1982年1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田径专业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田径十项全能一级运动员。
1982年3月至1985年8月在西南大学任教师,从事公共体育课和田径专业课教学,1984年任讲师,田径一级裁判。
1988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运动训练学专业田径专项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8年7月至2007年2月在四川省体育科研所工作,研究员。曾任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运动训练学研究室主任、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常务主管。
2007年3月至现在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工作,教授,任国民体质测评中心主任。担任体育测量统计与评价、国民体质监测、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课程的教学。
长期从事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计算机应用、运动员选材、国民体质监测、体育高科技仪器等研究工作,论文著作40余篇(本),并有三项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成果获四川省体育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任职: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科学家青年联合会会员、四川省咨询业协会教授级咨询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科研基础条件:
负责管理我校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康复大夏二楼),可方便使用体质检测、运动能力检测、核心力量评估与训练、体育康复等上百种价值超千万元的仪器设备。有较多的课题和课题经费支持,保证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科研及论文完成。
对学生的要求:
1、有理想和抱负,阳光上进,遵纪守法,按培养计划完成学业;
2、在导师的研究项目中选择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计划完成;
3、服从安排,在课余时间协助导师完成校内外体质测试、实验研究、教学实验等(义务或有偿)任务;
4、注重实践、注重操作,全面提升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目前承担的课题:
1、运动促进体质健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体育大学主持,成都体育学院参与并承担分课题任务----“体育锻炼促进亚健康人群体质健康方法的开发”,课题编号:2012BAK21B01-4、2012BAK21B01-5),主研。
2、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及超重肥胖趋势研究(四川省应用基础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1JY0043),主持。
3、西藏不同海拔地区人群体质检测比较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主研。
近年来发表的论文(著):
《2000年四川省国民监测报告》,2002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5年四川省国民监测报告》,2006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2010年四川省国民监测报告》,2011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论国民体质测定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其有效供给,《体育与科学》,2008,29(2):7-11.
试述国民体质检测工作的咨询,《体育与科学》,2009,30(3):58-62,70.
PWV和ABI的测定在在国民体质检测中的应用,《体育学刊》,2009,16(11):96-99.
1225名公务员PWV、ABI检测与运动干预对策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0, 3
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及百分位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
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及超重肥胖流行趋势,《现代预防医学》2012,16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导师代毅
姓名:代毅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8年11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 运动与健康促进;大众健美健身训练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大学本科,同年留校任教。
1983-1984年:在重庆医学院进修。
199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3至今: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体育保健与测量评价教研室任教,担任本科及研究生“运动生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健康体适能理论与实践”及“国民体质监测”等课程教学。
科研成果:
本人长期从事大众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运动促进中老年人群健康、核心力量训练与康复、运动减脂等相关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科技厅6项省部级研究项目。主研参与完成了近10项省部级项目。在核心期刊和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作为主编出版《健身理论与方法》专著一部。2008年获成都体育学院首届科学研究贡献奖三等奖。2012年以第一作者获得四川省政府奖“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社会工作经历:
本人自1993年起在成都市健身俱乐部担任顾问、管理、训练及培训工作。曾在青岛英派斯大康股份有限公司连锁健身俱乐部——成都英派斯健身俱乐部从事管理工作、担任总教练及顾问,长期在健身俱乐部从事健身普拉提、抗阻训练团体课程的教学和私人教练训练及培训工作。担任西南地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主讲师。长期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健身运动与健康学术讲座和实践培训工作。
获得证书:
获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书,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AASFP亚洲专业体适能教练和高级私人教练证书、普拉提教练证书及印度瑜伽教练证书。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导师 黎万友
姓名: 黎万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8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 中医药对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开发,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
个人简介: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中年知识分子健康机能评定系统的研究》,体育科学杂志,2004年7月
《伤肿速消痛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华医药卫生研究杂志2007年,第二期。
《屈曲位牵项后伸回旋手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3月第二卷3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邮编:610041
电话:028-85096075
2021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100216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成都体育学院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所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运动伤病防治(02)竞技体育医务监督 (03)运动与慢病防治 |
|
招生人数: | 6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
|
备 注: |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的师资力量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导师沙川华
姓名:沙川华 性别:女 出生年月: 1958年6月
职称: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技术的生物学评价;武术套路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沙川华,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承担学院多层次解剖学教学工作,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舞蹈解剖学以及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肌肉训练,近三年又承担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人体结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2)运动损伤机理及预防研究;3)体育动作(尤其是武术技术动作)的核心力量训练与运动链研究。近年来,作为主编出版专著《运动解剖学实用学习手册》,为学生学习提供参考资料。主持及参加科研课题5项,其中,四川省科技厅课题1项、四川省体育局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课题2项、中国武术研究院课题1项。在《体育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中文心核期刊与一般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一篇被EI收录。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交流。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如下。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人类腕关节软骨板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四川省体育局资助项目 2005年 (05STK017)
(2)人体腕纤维软骨复合体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9年(D100401)
(3)人体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四川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010年(2010JY0077)
(4)人体“核心区”肌肉力量训练的跟踪测试与功能评价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11ZA197)
(5)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2012年(WSH2012D040)
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人体前臂肌腱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体育科学 2010,30(3)。
(2)胎儿与成人腕关节软骨盘组织结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预防医学杂志,2007,34(23)
(3)成人腕关节软骨盘形态学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
(4)武术运动员年龄变化与关节运动幅度变化的关系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3(5)
(5)膝关节半月板疲劳状态下组织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3(2)
(6)Research on the relatiomship between blood-type, finger-print and pick of table players Prbisher: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iton Sports Science Congress People,s Spoets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8 Tiyuguan Road,Chongwen District ,Bejing,CHINA. ISBN: 978-7-5009-3122-5 288-290 2005年。
(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iCBBE 2011 Proceedings-Volume2,1794—1798 EI收录
3、专著: 《运动解剖学实用学习手册》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11,3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的介绍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原为运动医学系)是在贺龙元帅倡导和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武术家、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带领创建的。1958年创立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即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主要为国家队高水平运动员治疗伤病。1960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运动医学系,开始为国家和省市运动队培养运动医学方面的医生。2010年学校创设了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2015年建立了郑怀贤骨伤研究所。2016年9月,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系、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及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合并,成立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目前设有三个系,即运动医学系、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康复系,开设了中医学、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四个本科专业,还设有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5个硕士科学学位和中医学一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是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学两个专业的博士培养单位。被收列入《世界医学院系大典》(《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Directory》IMED)。
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和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围绕竞技体育训练、国民体质健康和骨伤科事业的总体需求进行研发,主要承担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康复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等相关领域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并接收培养相关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拥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的挖掘及革新研究; 运动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运动创伤防治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研发与应用研究;运动康复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运动促进健康研究。
附属体育医院作为我国最早的体育医院,以中医骨伤、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为主要诊疗领域,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专科教学医院,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国家部分体育运动队伤病防治基地,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导师 古福明
姓名:古福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7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运动医学系
研究方向:运动技术诊断,骨骼肌肉的生物力学
1989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生物力学专业,1989年9月至今,在成都体育学院从事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省部级课题三项,厅局级课题二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实验》,参编《运动生物力学》教材一本;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振动波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作用效果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272068,第一主研。
《振动刺激对肌肉健康及肌力素质的影响》,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项目编号:2009JY0088,第三主研。
《人体运动计算机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独立完成,2007年5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100216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成都体育学院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所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中医药防治运动损伤的机理研究与开发(02)全民健身与运动训练医务监督(03)运动、营养与健康促进(04)运动与治未病 | |
招生人数: | 6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3)西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14)中医基础与临床 ④(--)无 |
|
备 注: |
运动医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2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3 | 100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A |
4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5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6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A- |
7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8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9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0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1 | 10159 | 中国医科大学 | B+ |
12 | 10226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B+ |
13 | 10312 | 南京医科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631 | 重庆医科大学 | B+ |
16 | 90030 | 第二军医大学 | B+ |
17 | 90032 | 第四军医大学 | B+ |
18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19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0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21 | 12121 | 南方医科大学 | B |
22 | 10062 | 天津医科大学 | B |
23 | 10161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24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5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6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27 | 10089 | 河北医科大学 | B- |
28 | 10114 | 山西医科大学 | B- |
2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30 | 10343 | 温州医科大学 | B- |
31 | 10366 | 安徽医科大学 | B- |
32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33 | 10570 | 广州医科大学 | B- |
34 | 10678 | 昆明医科大学 | B- |
35 | 10313 | 徐州医科大学 | C+ |
3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37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3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39 | 10598 | 广西医科大学 | C+ |
40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41 | 10752 | 宁夏医科大学 | C+ |
42 | 10760 | 新疆医科大学 | C+ |
4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44 | 10160 | 锦州医科大学 | C |
45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46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47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48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49 | 10472 | 新乡医学院 | C |
50 | 10571 | 广东医科大学 | C |
51 | 10660 | 贵州医科大学 | C |
52 | 10075 | 河北大学 | C- |
53 | 10132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C- |
54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C- |
55 | 10367 | 蚌埠医学院 | C- |
56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
57 | 10632 | 西南医科大学 | C- |
58 | 10661 | 遵义医学院 | C- |
59 | 10743 | 青海大学 | C- |
60 | 10759 | 石河子大学 | C- |
运动医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2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3 | 100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A |
4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5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6 | 10025 | 首都医科大学 | A- |
7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8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9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0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1 | 10159 | 中国医科大学 | B+ |
12 | 10226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B+ |
13 | 10312 | 南京医科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631 | 重庆医科大学 | B+ |
16 | 90030 | 第二军医大学 | B+ |
17 | 90032 | 第四军医大学 | B+ |
18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19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0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21 | 12121 | 南方医科大学 | B |
22 | 10062 | 天津医科大学 | B |
23 | 10161 | 大连医科大学 | B |
24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5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6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27 | 10089 | 河北医科大学 | B- |
28 | 10114 | 山西医科大学 | B- |
29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30 | 10343 | 温州医科大学 | B- |
31 | 10366 | 安徽医科大学 | B- |
32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33 | 10570 | 广州医科大学 | B- |
34 | 10678 | 昆明医科大学 | B- |
35 | 10313 | 徐州医科大学 | C+ |
3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37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38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39 | 10598 | 广西医科大学 | C+ |
40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41 | 10752 | 宁夏医科大学 | C+ |
42 | 10760 | 新疆医科大学 | C+ |
43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44 | 10160 | 锦州医科大学 | C |
45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46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47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48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49 | 10472 | 新乡医学院 | C |
50 | 10571 | 广东医科大学 | C |
51 | 10660 | 贵州医科大学 | C |
52 | 10075 | 河北大学 | C- |
53 | 10132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C- |
54 | 103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C- |
55 | 10367 | 蚌埠医学院 | C- |
56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
57 | 10632 | 西南医科大学 | C- |
58 | 10661 | 遵义医学院 | C- |
59 | 10743 | 青海大学 | C- |
60 | 10759 | 石河子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