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是我校最早设立的硕士点之一,自1997年设立国际贸易学培养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一、研究方向
现有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措施、国际物流经济研究和
国际商务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从我国的国际贸易实际出发,遵循世贸组织规则,研究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政策等,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方向的研究还可与我校流通经济科研特色相结合,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国际物流经济研究。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开展本方向研究,可以利用我校在物流研究方面的已有优势,结合经济理论,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物流问题进行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经济全球化趋势、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方向着重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营销人才、国际投资管理人才和国际商务谈判人才等专业人才。
二、主干课程
基础学位课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
专业学位课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物流、国际商务。
其他选修课包括:国际金融、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税收、国际商法等。
三、师资队伍
学科队伍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五人,分别是:
郝玉柱教授、张琦教授、刘崇献教授、原玲玲副教授、盛浩副教授。近年来,学科队伍理论联系实践,重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开展“一带一路”物流通道建设障碍及其市场化应对策略研究、京津冀货运口岸协同发展研究、我国内陆港布局与选址问题研究、中美贸易失衡条件下北京市对美出口对策研究等,获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中国物流学会等机构的项目立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郝玉柱:教授,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总编。兼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张 琦:教授,兼任北京市高校专业群专家委员会及教学协作委员会委员等职,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刘崇献:教授,博士,兼任中国交叉科学学会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发表学术论文56篇。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区域经济。
原玲玲:副教授,博士,经济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与应用研究分会理事等职。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盛 浩:副教授,博士,发表学术论文15篇。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四、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
学科要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较系统的国际贸易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观察分析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
毕业生可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次的对外贸易管理工作。
欢迎同学们报考北京物资学院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在首都北京,在城市副中心-通州开始人生的一个新里程。
4,跟经济相关的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等专业人员。 国际贸易学专业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