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北京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中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通知

一、研招网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6月17日22:00-6月18日10:00
二、调剂原则
1.须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中医学各专业不得跨门类调剂。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对申请同一招生学院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将按考生初试成绩等学业水平标准综合考量,择优调剂。
6.调剂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为120%-150%。
三、调剂具体要求(点击下载附件)
注:请根据研招网调剂特别要求在调剂备注写明相关情况。
四、调剂程序
1. 调剂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网上调剂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志愿。
2.学校将审核调剂生源信息,根据调剂原则及调剂要求,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3. 学校在研招网调剂系统发布复试通知,考生在学校发出复试通知后,在学校指定的时间内,登录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确认(逾期视为放弃),并按时参加复试。请相关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远程复试备考指南以及各学院公布的复试通知等相关信息。
五、联系方式

学院名称 咨询电话 咨询邮箱
中药学院 010-53912101 zyxyyanjiusheng@163.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在学术带头人颜正华教授、学科带头人张冰教授的带领下,学科特色先鲜明、学术影响与辐射广泛。临床中药学科由3个发展稳定、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构成,包括中药药性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药药物警戒理论挖掘与实践研究、中药防治疑难杂病用药规律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民族药学简介

一、学科简介
  民族药学是在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民族药物的基本理论和用药经验,以及其资源、鉴定、质量标准、药效物质基础,药效作用机理、炮制、制剂的一门学科,国外其他国家使用的传统药物也属于民族医药学的研究范畴。目前民族药学在我国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民族药的挖掘整理以及药用理论、资源和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化研究等方向。
  二、研究方向
  1.民族药的挖掘整理及民族药理论研究
  本方向主要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民间走访调查,对民族药学文献进行调研、整理及挖掘,研究各民族药学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包括藏药、维药、蒙药、苗药等。
  2. 民族药物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综合运用中药资源生态学、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濒危民族药资源保护与资源恢复的研究。
  3.民族药的现代研究
  ①民族药物药效物质和质量标准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综合运用有机化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与技术,开展民族药的药效物质研究,并对其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研究。
  ②民族药物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应用药效学、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民族药物的用药安全和传统药效的作用机理,挖掘其新的药效作用,为阐明民族药药效作用的机理和开发创新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三、导师资源(不包括兼职导师)
  民族药学科目前共有导师5名,包括刘春生教授、闫永红教授、石晋丽教授、王学勇教授,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分析学科已形成如下研究方向:药物成分分析、药物体内过程分析和中西药合理使用分析。药物分析学科拥有校级药物分析优秀教学团队,具备培养药物分析专门人才的良好基础。药物分析学科建立了硕士点,现有硕士导师7名。建设期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SCI论文 70余篇。药物分析平台拥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设备,具备解决领域科学问题的硬件条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分析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分析学科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中药成分分析、中药生产过程分析、中药体内过程分析、中药分析信息技术。建设期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总数达到61项,项目资金达到8000万以上。发表SCI论文121篇,EI论文 9篇,核心期刊252篇,获得授权专利及著作权20项。乔延江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荣获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中药分析学科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北京市中药分析优秀教学团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三级实验室、北京市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为行业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简介

中药化学学科由5个发展稳定、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构成学科体系,包括中药特性化学研究、中药代谢化学研究、中药质量化学研究、中药合成化学研究和中药应用化学研究。以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为重点,以中药特性化学、代谢化学、质量化学、合成化学和应用化学研究为主轴,阐明中药特性本质与中药化学的关联性,培养适用人才、形成关键基础、开发创新药物,构建中药化学学科知识原创体系和学科应用转化体系。中药化学学科成员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编写了多部规划教材,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材和教学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鉴定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科创建于1959年,为1993年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李家实教授、杨春澍教授等学科前辈学术思想指导下和科研精神激励下,本学科取得了优异成绩。本学科现有教师、教辅2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5人。现任学科带头人为刘春生教授,学术带头人为闫永红教授。
  学科下设中药DIY鉴别中心及中药鉴定与生药学、药用植物与民族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3个教研室。目前《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名教师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及北京市青年名师荣誉称号,35名教师为各类教材及科普著作主编,其中《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为十三五行业规划教材的主编单位和副主编单位。本学科培养了200余名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学科重点建设中药鉴定新技术和新方法、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标准、中药新药源研究3个研究方向。承担科研课题96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57项;发表学术论文54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3篇,是目前中药学院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纪录保持者;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7项;获得授权专利8项。在若干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居于全国一流水平。
  本学科继承李家实教授、杨春澍教授的精神,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宗旨,以引领我国中药鉴定学科的教育和科研为目标,鼓励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鼓励积极参与解决企业疑难问题,实施教学科研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学简介

饮片是中医临床的处方药,中医的辩证施治是“医之魂”,中药的饮片炮制是“药之根”。炮制让中药更安全、更有效。中药炮制教研室老主任张世臣教授提出“读本草、问临床、搞科研”的炮制人才培养理念,中药炮制学科将该理念贯穿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力图实现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教”、“研”结合,培养面向未来的专门人才。在科研实践中,围绕着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学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的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于2001年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建设。
  学科现有人员18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12人。学科带头人孙建宁教授。
  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在中药防治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疾病的药理学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所建立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对相关领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5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20余部。
  经过60余年发展,学科日益成熟,影响力稳步提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制药学简介

中药制药学科是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科的应用学科之一,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桥梁,是一门生产实践与临床应用紧密连接的学科。主要包括中药药剂学、中药制药工艺学和中药制药工程学。培养学生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继承中药传统剂型的理论、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伍理论、生产技术、制备原理、制药设备的应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应用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