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内蒙古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
add 内蒙古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内蒙古大学复试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内蒙古大学复试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内蒙古大学复试考研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内蒙古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内蒙古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内蒙古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以下即是内蒙古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内蒙古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

为确保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全有序、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 《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0〕1号) 《关于做好2021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20〕36号)和自治区《关于做好2021年我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内教招考研〔2021〕2号)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原则
  (一)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考试招生也是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确保招生质量。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规范、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要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
  (四)坚持以考生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五)坚持考试回避原则,有直系亲属报考本单位硕士生的,教职工本人须完全回避复试的所有环节。
  二、复试组织管理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和管理全校复试工作,统筹学校疫情防控和招考工作实际,制定学校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复试各项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调查处理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各学院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且教授委员会成员参与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研究制订学院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各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在本学院招生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确定考生面试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及程序。考核前须召开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查评价意见。
  三、复试准备工作
  (一)复试组织筹备和工作人员遴选
  各学院要细化工作流程、考务调度、监管机制、风险预案等,做到翔实具体、清楚明晰,具有可操作性。要通过网络、电话、邮件等各种形式提前组织摸排考生情况、收集考生复试材料。
  复试工作小组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副教授、教授参与复试工作。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程序、评判规则和标准。要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要求,规范导师工作行为。
  (二)设计复试内容
  各复试小组按照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和“三随机”要求(随机确定考生的考试顺序、考核小组和试题抽取),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要通过考生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绩、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注意考前考试内容保密。
  (三)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符合《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以及我校差额复试比例要求的第一志愿考生,以及符合调剂政策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调剂考生,将列入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我校所有专业不破格复试。
  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接收考生调剂申请。调剂须严格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和要求以及我校自主确定公布的调剂要求和办法开展调剂工作。各学院可在学校调剂要求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调剂程序和要求为:
  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我校余缺信息,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提交调剂申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同各学院,按照复试工作具体方案所确定的调剂原则、条件和程序,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筛选确认。我校接收的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2.调剂考生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我校为B区)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报考学科专业与我校调入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不得调剂未上线考生。
  3.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和调剂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特别地,申请调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5400)专业的考生,仅限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5100)、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5200)、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5400)、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56XX)。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4. 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具体实施从申请调剂考生中择优调入准许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5.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办理调剂相关手续。考生调出单位根据调剂申请和调入单位接收函寄送考生试卷等相关材料。
  复试一般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按照120%左右掌握。对于理学、工学、农学门类生源相对不足的专业复试比例可适当扩大。
  参加复试考生的名单(含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由学院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后,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在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进入复试考生的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对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学院不得提前公布复试考生名单。
  (四)复试加分项目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以及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研招办及有关学院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同时满足多项加分条件的,只选择最高一项加分。
  (五)关于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申请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复试线要求。拟接收调剂专业名额见下表 。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拟调剂名额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1 英语笔译 全日制 2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2 英语口译 全日制 2
008 生命科学学院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全日制 2
009 计算机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015 生态与环境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2
024 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全日制 2
04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5200 新闻与传播 全日制 1
05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总计 15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我校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加分条件者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普通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可申请调剂到“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录取。申请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复试线要求。
  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六)关于调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申请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关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复试线要求。拟接收调剂专业名额见下表。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拟调剂名额 内蒙古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甘肃
004 法学院 035102 法律(法学) 全日制 1 0 1 0 0 0 0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1 英语笔译 全日制 1 0 0 0 1 0 0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5 日语笔译 全日制 1 0 0 0 0 0 1
008 生命科学学院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全日制 3 1 1 0 0 1 0
009 计算机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0 1 0 1 0 0
015 生态与环境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2 0 0 1 0 1 0
024 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全日制 2 0 0 0 1 1 0
036 数学科学学院 025200 应用统计 全日制 2 1 0 0 0 0 1
05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1 0 0 0 0 1
总计 16 3 3 1 3 3 3
  (七)进一步确认考生资格
  严格考生资格审查。要严把入口关,在复试前通过人脸识别、人证识别技术和“报考库”、“学籍学历库”比对等措施,对考生身份和学籍学历证书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并须提交《关于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声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交验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应交验《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所有报考和调剂非全日制考生均须提交《关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的声明》。
  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或者不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出的具体要求者,不准其参加复试。不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学院应要求考生在5月30日前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否则复试成绩无效,取消拟录取资格。
  (八)信息公开
  学校的复试办法、学院的复试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信息均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
  四、复试方式、科目和内容
  (一)复试时间、复试方式
  一志愿考生复试启动时间拟于3月20日开始。调剂系统3月22日左右开放,每次连续开通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超过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学院可因地因生制宜,统筹考量,合理选择复试方式。原则上同一专业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种复试方式。确需采用混合方式复试的专业,应统筹安排参加不同复试方式的考生,确保考试流程、导师组组成人员、选拔标准等的一致性。
  (二)复试科目
  包括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和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仅限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和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每门加试科目满分100分。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或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学院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相关办法应在复试前公布。
  各学院自行组织并实施全部科目复试。对于每一科目,各学院可在相应分值要求范围内,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实行多种考试形式,综合加权生成该科目成绩。各学院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三)复试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学院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合理设计复试内容。复试当中的面试部分应考查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导师等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还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须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考核,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对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经复试,该考生总成绩排在该复试专业的110%之内,经学科(专业)复试小组推荐,提交体现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材料,并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可将该考生列入拟录取考生名单,其他考生的专业排名顺延。
  五、复试组织要求
  (一)严格复试过程管理
  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复试过程规范管理,落实“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要求。规范发挥导师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加强导师遴选和培训,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导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科学规范选拔人才的能力。要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要对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评分记录、考生作答情况、视频监控资料和录音录像等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要选用功能性能可靠的软件平台,强化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做好兜底支持保障,提前组织模拟,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二) 严肃考风考纪
  各学院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入学后3个月内所有考生还将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三)精心开展复试指导
  各学院要综合运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做好相关政策解读。要及时、准确解读本地区本单位复试工作方案的内容和相关要求。安排专人受理考生咨询,畅通考生咨询渠道,加强对考生参加远程复试工作的指导,向考生详细介绍有关软件平台使用办法、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等。
  六、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在开学后组织体检工作。体检不合格的不予录取,已报到的取消录取入学资格。
  七、复试成绩的使用及相关事项
  (一)外国语、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有任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保留2位小数。初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
  复试成绩一般由外国语、专业课成绩相加得出,保留2位小数。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
  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复试成绩计算公式为:
  复试成绩(满分110分)=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分)
  入学考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 70%+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 30%。
  学院按入学考试总成绩划定合格线,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也不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中有作弊行为的考生要严肃处理,不予录取。无论何时核查确定的作弊考生一律不予录取或取消学籍。构成犯罪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复试结束后,各学院将复试结果及时向考生公布。同时,各学院分专业按入学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将拟录取结果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七)本次复试不收取复试费。已接收推免生免交复试费。
  八、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对复试工作过程进行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二)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要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三)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前须公布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办法及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含专业、考生编号)。复试结束后须公布考生总成绩及排名。
  (四)实行复议制度。拟录取名单在考生所报考的学院公示一周。考生在公示期内可向学院提出异议,学院在收到异议申请一周内负责书面答复。
  学校受理咨询申诉电话0471-4992114,举报电话0471-4994151。
  九、本办法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1年3月17日
  为确保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全有序、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 《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0〕1号) 《关于做好2021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20〕36号)和自治区《关于做好2021年我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内教招考研〔2021〕2号)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原则
  (一)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考试招生也是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确保招生质量。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规范、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要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
  (四)坚持以考生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五)坚持考试回避原则,有直系亲属报考本单位硕士生的,教职工本人须完全回避复试的所有环节。
  二、复试组织管理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和管理全校复试工作,统筹学校疫情防控和招考工作实际,制定学校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复试各项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调查处理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各学院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且教授委员会成员参与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研究制订学院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各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在本学院招生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确定考生面试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及程序。考核前须召开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查评价意见。
  三、复试准备工作
  (一)复试组织筹备和工作人员遴选
  各学院要细化工作流程、考务调度、监管机制、风险预案等,做到翔实具体、清楚明晰,具有可操作性。要通过网络、电话、邮件等各种形式提前组织摸排考生情况、收集考生复试材料。
  复试工作小组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副教授、教授参与复试工作。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程序、评判规则和标准。要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要求,规范导师工作行为。
  (二)设计复试内容
  各复试小组按照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和“三随机”要求(随机确定考生的考试顺序、考核小组和试题抽取),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要通过考生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绩、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注意考前考试内容保密。
  (三)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符合《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以及我校差额复试比例要求的第一志愿考生,以及符合调剂政策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调剂考生,将列入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我校所有专业不破格复试。
  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接收考生调剂申请。调剂须严格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和要求以及我校自主确定公布的调剂要求和办法开展调剂工作。各学院可在学校调剂要求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调剂程序和要求为:
  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我校余缺信息,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提交调剂申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同各学院,按照复试工作具体方案所确定的调剂原则、条件和程序,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筛选确认。我校接收的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2.调剂考生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我校为B区)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报考学科专业与我校调入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不得调剂未上线考生。
  3.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和调剂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特别地,申请调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5400)专业的考生,仅限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5100)、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5200)、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5400)、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56XX)。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4. 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具体实施从申请调剂考生中择优调入准许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5.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办理调剂相关手续。考生调出单位根据调剂申请和调入单位接收函寄送考生试卷等相关材料。
  复试一般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按照120%左右掌握。对于理学、工学、农学门类生源相对不足的专业复试比例可适当扩大。
  参加复试考生的名单(含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由学院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后,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在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进入复试考生的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对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学院不得提前公布复试考生名单。
  (四)复试加分项目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以及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研招办及有关学院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同时满足多项加分条件的,只选择最高一项加分。
  (五)关于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申请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复试线要求。拟接收调剂专业名额见下表 。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拟调剂名额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1   英语笔译   全日制   2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2   英语口译   全日制   2
  008   生命科学学院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全日制   2
  009   计算机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015   生态与环境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2
  024   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全日制   2
  04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5200   新闻与传播   全日制   1
  05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总计   15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我校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加分条件者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普通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可申请调剂到“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录取。申请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复试线要求。
  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六)关于调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申请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关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复试线要求。拟接收调剂专业名额见下表。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拟调剂名额 内蒙古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甘肃
  004   法学院 035102  法律(法学) 全日制   1   0   1   0   0   0   0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1 英语笔译 全日制   1   0   0   0   1   0   0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5 日语笔译 全日制   1   0   0   0   0   0   1
  008   生命科学学院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全日制   3   1   1   0   0   1   0
  009   计算机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0   1   0   1   0   0
  015   生态与环境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2   0   0   1   0   1   0
  024   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全日制   2   0   0   0   1   1   0
  036   数学科学学院 025200 应用统计 全日制   2   1   0   0   0   0   1
  05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全日制   2   1   0   0   0   0   1
  总计   16   3   3   1   3   3   3
  (七)进一步确认考生资格
  严格考生资格审查。要严把入口关,在复试前通过人脸识别、人证识别技术和“报考库”、“学籍学历库”比对等措施,对考生身份和学籍学历证书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并须提交《关于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声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交验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应交验《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所有报考和调剂非全日制考生均须提交《关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的声明》。
  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或者不符合《内蒙古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出的具体要求者,不准其参加复试。不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学院应要求考生在5月30日前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否则复试成绩无效,取消拟录取资格。
  (八)信息公开
  学校的复试办法、学院的复试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信息均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
  四、复试方式、科目和内容
  (一)复试时间、复试方式
  一志愿考生复试启动时间拟于3月20日开始。调剂系统3月22日左右开放,每次连续开通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超过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学院可因地因生制宜,统筹考量,合理选择复试方式。原则上同一专业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种复试方式。确需采用混合方式复试的专业,应统筹安排参加不同复试方式的考生,确保考试流程、导师组组成人员、选拔标准等的一致性。
  (二)复试科目
  包括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和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仅限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和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每门加试科目满分100分。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或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学院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相关办法应在复试前公布。
  各学院自行组织并实施全部科目复试。对于每一科目,各学院可在相应分值要求范围内,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实行多种考试形式,综合加权生成该科目成绩。各学院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三)复试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学院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合理设计复试内容。复试当中的面试部分应考查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导师等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还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须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考核,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对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经复试,该考生总成绩排在该复试专业的110%之内,经学科(专业)复试小组推荐,提交体现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材料,并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可将该考生列入拟录取考生名单,其他考生的专业排名顺延。
  五、复试组织要求
  (一)严格复试过程管理
  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复试过程规范管理,落实“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要求。规范发挥导师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加强导师遴选和培训,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导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科学规范选拔人才的能力。要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要对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评分记录、考生作答情况、视频监控资料和录音录像等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要选用功能性能可靠的软件平台,强化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做好兜底支持保障,提前组织模拟,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二) 严肃考风考纪
  各学院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入学后3个月内所有考生还将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三)精心开展复试指导
  各学院要综合运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做好相关政策解读。要及时、准确解读本地区本单位复试工作方案的内容和相关要求。安排专人受理考生咨询,畅通考生咨询渠道,加强对考生参加远程复试工作的指导,向考生详细介绍有关软件平台使用办法、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等。
  六、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在开学后组织体检工作。体检不合格的不予录取,已报到的取消录取入学资格。
  七、复试成绩的使用及相关事项
  (一)外国语、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有任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保留2位小数。初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
  复试成绩一般由外国语、专业课成绩相加得出,保留2位小数。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
  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复试成绩计算公式为:
  复试成绩(满分110分)=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分)
  入学考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70%+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30%。
  学院按入学考试总成绩划定合格线,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也不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中有作弊行为的考生要严肃处理,不予录取。无论何时核查确定的作弊考生一律不予录取或取消学籍。构成犯罪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复试结束后,各学院将复试结果及时向考生公布。同时,各学院分专业按入学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将拟录取结果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七)本次复试不收取复试费。已接收推免生免交复试费。
  八、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对复试工作过程进行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二)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要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三)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前须公布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办法及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含专业、考生编号)。复试结束后须公布考生总成绩及排名。
  (四)实行复议制度。拟录取名单在考生所报考的学院公示一周。考生在公示期内可向学院提出异议,学院在收到异议申请一周内负责书面答复。
      学校受理咨询申诉电话0471-4992114,举报电话0471-4994151。
  九、本办法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各位考生:

经学校研究,现将我校2021年研招考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予以公布:

一、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延安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分数线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总分最低要求 备注
医学院 105124 超声医学(全日制) 319  
医学院 105123 放射影像学 301  
医学院 105101 内科学 318  
医学院 105116 眼科学 300  
政法学院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339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335  
鲁艺学院 135101 音乐 352  
鲁艺学院 135108 艺术设计 348  
文学院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363  
外语学院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350  
经管学院 125300 会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204  
学与计算机科学学 070100 数学 289  
其余专业总分要求和所有专业单科要求按国家一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二、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详细名单见附件2

三、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拟定于2021年3月底至4月初,请相关考生做好复试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时参加复试,我校不再另行一一通知,未按时参加复试者按弃权论。复试日期、复试方式等其它事项请及时查看我校研究生教育网。

四、根据《延安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优秀生源计划实施办法》,请符合“优生计划”的考生于3月20日前向报考院系提交《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优秀生源计划申请表》(附件3)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后,复试方式和复试时间由各院系根据《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自行安排。

特此通知。

1.延安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分数线

2.延安大学2021年研招考试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3.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优秀生源计划申请表

4.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5. 2017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研招办

2021年3月17日

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线),结合学校招生计划情况,按照差额复试比例要求,部分专业在符合国家线的基础上进行自划线。普通计划见表一和表二,专项计划见表三。
表中低于国家B类线的复试分数线仅限符合“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符合国家加分政策规定的考生,如初试总分加分后达到学校复试线,可进入复试。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1年3月18日
表一 学术学位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初试成绩的总分
001 蒙古学学院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15
001 蒙古学学院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274
001 蒙古学学院 050300 新闻传播学 266
003 经济管理学院 020200 应用经济学 281
004 法学院 030100 法学 257
005 外国语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283
009 计算机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7
010 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304
013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 民族学 292
013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288
015 生态与环境学院 071300 生态学 277
021 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 060200 中国史 252
0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332
04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257
046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70200 物理学 272
 
 
表二 专业学位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
学习方式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初试成绩的总分
全日制 001 蒙古学学院 055200 新闻与传播 258
全日制 003 经济管理学院 125300 会计 219
全日制 004 法学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学) 316
全日制 004 法学院 035102 法律(法学) 301
全日制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1 英语笔译 344
全日制 005 外国语学院 055105 日语笔译 349
全日制 009 计算机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260
全日制 013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5200 社会工作 280
全日制 04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5200 新闻与传播 290
非全日制 004 法学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学) 258
非全日制 010 公共管理学院 125200 公共管理 170
 
表三 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
专项计划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备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035102 法律(法学) 253 30 45 内蒙古生源地
其他专业 249 30 45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035101 法律(非法学) 303 30 45  
其他专业 249 30 45  
 
    一、一志愿复试名单
    近期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公示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名单,请注意关注研究生院网站最新公告。
    二、复试时间、平台和防疫要求
    全校各学院预计于3月20日陆续启动复试工作。调剂系统3月20日左右开放。
    学院可因地因生制宜,统筹考量,合理选择复试方式。原则上同一专业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种复试方式。不同学院具体复试方式、考试时间和平台软件等请见学院复试细则通知。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复试主用平台软件一般为腾讯会议、钉钉视频会议。
    参加现场复试的考生,须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当日体温测量低于37.3℃。14天内有过中高风险地区的旅行史、居住史的,或者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的,须提供电子“健康绿码”和考前7天内由专业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复试科目
    包括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和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仅限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和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每门加试科目满分100分。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或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学院提前通知是否加试。
    四、复试程序
    (一)考前准备
    1.复试资格材料
    仔细阅读学院复试细则中的复试流程、选用软件平台、使用办法和相关要求等。按学院时间要求报到,将包括《硕士研究生复试材料一览表》在内的各类信息和材料及时提交学院进行复试资格审核。
    2.复试用品文具
    (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
    (2)报考学院要求准备或允许携带的其它考试用品。
    3.复试设备和环境
    参加远程复试的考生,按照学院要求配置“双机位”。“双机位”中1台为考生正面考试机;1台为考生侧后方约45度角拍摄的环境监控机,注意调整摄像头角度和位置,确保考生方圆1.5米的环境可被收入镜头,且考生考试机全屏可见。
    (1)用于考试的设备:电脑、摄像头、麦克风、音箱,不得使用耳机。以手机或平板等智能设备考试的,需要固定设备位置。考前要提前安装调试演练软件,熟悉软件使用方法。
    (2)用于环境监控的设备:带有摄像头的电脑/手机/平板等。
    (3)良好网络条件,建议首选有线网络。
    (4)紧急联系手机。
    (5)独立复试空间,灯光明亮、安静、不逆光。
    (6)考生坐位应距离考试机位0.5米左右。全程应正面免冠朝向摄像头,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正中间。面部清晰可见,不可遮挡耳朵,不得佩戴耳饰或明显反光等干扰视线的非必要物品。
    (二)考中过程
    现场及远程复试考生首先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方式为使用个人手机微信扫描考务人员展示的专用二维码,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后,录制一段3-5秒的短视频,提交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向考官展示。完成身份验证的考生,按照主考考试指令完成相应考试。
    1.在主考发出“考生开始考试声明”指令后,手举身份证,按以下格式声明参加复试。
    “我是XXX,身份证号XXX,考生编号XXX,报考内蒙古大学2021年XX学院XX专业硕士研究生。我声明,将严格按照《诚信复试承诺书》要求参加复试。”
    2.在主考发出“考试声明结束,检查考生考试环境”指令后,用摄像头环扫四周环境。
    3.在主考发出“考试开始”指令后,按主考要求开始考试。
    4.网络复试考生全程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复试期间不得录音录像。除学院规定允许外,复试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
    5.复试期间如发生设备或网络故障,第一时间注意接听紧急联系手机并尝试通过其它设备网络软件在线联系学院。切忌首先使用紧急联系手机主动联系学院,失联超过1分钟的再主动电话联系学院。
    6.在主考发出“考试结束”指令后,网络复试考生方可关闭在线联系,结束考试。
    请注意,学院如根据专业考生规模按科目成立专门复试小组,考生须多次重复不同科目的上述考中过程。
    五、复试费
    本次复试不收取复试费。
    六、体检
    开学后组织体检工作。体检不合格的不予录取,已报到的取消录取入学资格。
    七、其它
    1.逾期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不按学院考务组织要求参加复试者,按缺考处理。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2.入学后3个月内所有考生还将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
    3.请及时关注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以及报考学院发布的最新消息,按最新要求执行。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1年3月16日
内蒙古大学招收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专业考试内容参考要求
 
一、管理类联考(MBA、MPA、MPAcc、MTA)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0年10月以来时事政治。
 
二、专业课考试要求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及名称
专业课考试内容 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003经济管理学院 020200应用经济学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林毅夫、蔡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最新版
025100金融(专业学位) 金融学基本知识与金融市场中的实际问题 (1)《金融学》(第二版),博迪、莫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货币金融学》(第九版),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0200工商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管理学》芮明杰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版
125100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案例分析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管理学原理》芮明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125300会计(专业学位) 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最新版
《中级财务管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最新版
004法学院 030100法学 法理学
宪法学
民法学
刑法学
《法理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宪法》胡锦光 韩大元主编 法律出版社
《刑法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035101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民法学
刑法学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35102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法理学
宪法学
民法学
刑法学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05外国语学院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写作。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综合英语、英语泛读。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 阅读与理解、命题作文、翻译。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俄语综合、俄语翻译。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阅读与理解、语法知识、命题作文、翻译。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综合日语、日语泛读。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写作。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综合英语、英语泛读。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5101英语笔译(专业学位) 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写作。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综合英语、英语泛读。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5102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写作。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综合英语、英语泛读。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5103俄语笔译(专业学位) 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俄汉互译、写作。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俄语综合、俄语翻译。 不公布参考书目
055105日语笔译(专业学位) 词汇语法、阅读理解、日汉互译、命题作文。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综合日语、日语泛读。 不公布参考书目
007化学化工学院 070300化学 《化学专业综合》,复试范围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册)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三版
《分析化学》(上册)武汉大学出版,分析化学(化学分析)第五版
《有机化学》(上、下册),胡宏纹,高教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不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部分)
《物理化学》(上册、下册),傅献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五版(不含统计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中的分子反应动态学和快速反应的测试手段及化学激光、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化学》,复试范围: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等。 《材料化学》 李奇 陈光巨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二版
081704应用化学 《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 《化工原理》,夏清、陈常贵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085600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 《化工原理》,夏清、陈常贵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010公共管理学院 120400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学
2.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基础(包括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保障)
3.高等数学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5.黄恒学:《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
7.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三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5200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1.公共管理综合知识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15生态与环境学院 071300生态学 生态学 1.杨持主编.生态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周云龙主编 植物生物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3.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环境科学50%+环境工程50%) 1.杨志峰主编.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085700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 资源与环境概论 50%+环境工程学50% 1.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王敬国.资源与环境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090900草学 植物生态生理学(30%)+草地生态学(70%) 1.宋炳煜主编.植物生态生理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任继周主编.草地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021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 060200中国史 中外历史及文史知识 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翦伯赞主著《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得芝著《蒙元史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
白拉都格其、金海等著《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上、下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修订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重印。
030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不公布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不公布参考书目
032哲学学院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 1.袁贵仁、杨春贵、李景源、丰子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09年;
2.赵家祥、梁树发、庄福龄、叶汝贤:《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
010102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综合 方克立、郭齐勇、冯达文、陈卫平、孙熙国:《中国哲学史(上下)》,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010103 外国哲学 外国哲学综合 赵敦华、韩震、邓晓芒、倪梁康:《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1年。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综合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036数学科学学院 070100数学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 《数学分析》,陈纪修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微分方程》,王高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025200应用统计 高等数学三、统计学;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①概率论基础②统计初步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统计学》,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42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0100中国语言
文学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
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朱栋霖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300新闻传播学 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媒介经营管理、新闻业务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支庭荣,《媒介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介经营管理、新闻业务 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支庭荣,《媒介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0100艺术学理论 美学原理、艺术学原理、中外艺术史、艺术批评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朱立元:《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中外艺术史、艺术批评不指定参考书。
052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中国史基础知识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  侃主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海南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
120203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基础知识 马勇主编《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25400旅游管理(专业学位) 旅游管理基础知识 马勇主编《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复试成绩的使用及相关事项
(一)外国语、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有任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保留2位小数。初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
复试成绩一般由外国语、专业课成绩相加得出,保留2位小数。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
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复试成绩计算公式为:
复试成绩(满分110分)=外国语(满分30分)+专业课(满分70分)+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分)
入学考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x 70%+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x 30%。
学院按入学考试总成绩划定合格线,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复试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学院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复试当中的面试部分应考查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导师等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还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须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考核,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对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经复试,该考生总成绩排在该复试专业的110%之内,经学科(专业)复试小组推荐,提交体现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材料,并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可将该考生列入拟录取考生名单,其他考生的专业排名顺延。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内蒙古大学考研真题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 内蒙古大学招生简章 内蒙古大学联系方式 内蒙古大学考研复试 内蒙古大学成绩查询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专业 内蒙古大学考研分数线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导师 内蒙古大学专业排名 内蒙古大学参考书目 内蒙古大学考研经验 内蒙古大学考研报录比 内蒙古大学考研问题

添加内蒙古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内蒙古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内蒙古大学考研分数线、内蒙古大学报录比、内蒙古大学考研群、内蒙古大学学姐微信、内蒙古大学考研真题、内蒙古大学专业目录、内蒙古大学排名、内蒙古大学保研、内蒙古大学公众号、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内蒙古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内蒙古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