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毕业条件
add 上海体育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上海体育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上海体育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上海体育学院博士毕业条件 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上海体育学院博士毕业条件 。希望对你的博士报考有用。

各位考生:

根据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我校将于2022年1月5-6日举行“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将考试安排公布如下:

日期 时间 具体安排 地点
1月5日
(周三)
9:30-11:30 考生报到 交流中心大厅
13:00-16:30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初试 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
13:00-16:00 运动康复专业初试 交流中心第四会议室
13:00-14:00 体育管理专业初试 交流中心第五会议室
14:30-16:30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初试
17:30-19:30 复试(笔试) 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
1月6日
(周四)
8:30-11:30
13:00-16:00
复试(面试) 交流中心第五会议室


相关要求:

1.报到:考生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学历学位证原件、应届生持学生证原件,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考核表原件,考生健康安全承诺书,考前48小时内上海市出具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所有考生均须提供),并当场签署考生诚信承诺书。凡证件材料不全者不予办理报到手续,不得参加后续考试。

2.初试:考生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提前15分钟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候场,初试分专业进行。初试不合格的考生不参加复试。

3.复试(笔试):复试名单于初试结束后公布。考生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提前30分钟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候场签到并抽签确定面试顺序。笔试方式为闭卷,建议考生全程佩戴口罩。

4.复试(面试):复试考生按抽签顺序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提前15分钟到交流中心第四会议室候场签到,面试可携带个人简历,个人材料不得出现报考导师信息。

5.根据《笔试须知》,所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均不得带入考场,违反者按考试违纪处理,并取消考试资格。考试过程中,考生应遵守工作方案中的防疫要求,配合进行体温检测并听从现在工作人员安排。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尽快离场。其他陪同人员不得在考场周围聚集

6.其他信息详见《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及补充通知。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1.4 
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考试事宜

1.普通招考考试日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考试科目详见下文。英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3.同等学力考生参加政治理论及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加试的两门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4.复试:时间另定,请实时关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通知。 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注意事项

1.报名“申请-考核”制考生,请自行确认报名条件,因不符合材料要求或面试不合格者,报名费恕不予退回。报考“申请-考核”制考生也可参加普通招考,需再次缴纳报名费。

2.考生需认真阅读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3.普通招考准考证领取:具体安排见我校研究生处官网通知。

4.体检:新生报到后统一安排。

5.为了支持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

6.招生工作期间的政策和规定按教育部及国家有关部门最新文件执行。本章程公布后,若上级部门在2022招生年度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上予以公布。

7.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要求,我校可对招生工作方案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上予以公布。

8.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招生信息和微信公众号“上体研究生处”发布的信息。

9.联系方式: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俞老师 021-65508093 yzb@sus.edu.cn 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

“申请-考核”制网上报名日期:2021年11月26日-12月5日

普通招考网上报名日期:2021年12月15日—31日

2.报名系统: 登录网址:http://yjszs.sus.edu.cn/,(建议使用360急速模式或IE 10 版本以上浏览器)进入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平台,点击“博士报名查询系统”。报名期间网络平台24小时开放。(具体流程见附件7) 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收费标准

1.报名费:250元,报名系统内通过安心付平台直接缴纳

2.学费: 10000元/学年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毕业条件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
二、学制
非定向博士生:三年;定向博士生:四年。
三、报考方式: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两种。
1.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考试选拔。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择优录取。
2.申请-考核:具体要求见《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见附件1)。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可同时报名参加普通招考,按照对应的招生方式和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3.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已获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在职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等。
③符合下列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至2021年9月1日),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16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须有两位专家的书面学术水平证明)、或近三年内(2018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6年9月1日后出生)。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持(国)境外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明。
五、“申请-考核”制报名要求
根据《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试行办法》文件要求,考生将申请材料在12月10日前送达或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请用顺丰或EMS快递至:上海杨浦区长海路399号 绿瓦大楼1001室 研招办 俞老师收,电话:021-65508093,邮编200438,注:因选择其他快递公司造成文件不能按时送达或丢失等,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论文须正式发表(仅限正刊)。同时将个人科研获奖表电子版于12月10前发yzb@sus.edu.cn(邮件标题:申请考核+姓名+报考专业)
六、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需准备以下材料,并于复试时提供(按序号顺序装订)
1.《上海体育学院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A4纸打印),签署姓名;
2.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研究生同时还需要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3.本科(大专)学历、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4.最高学历(研究生或本科)成绩登记表;
5.专家推荐书(两位专家各填一份)(附件2);
6.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附件3);
7.定向生需提交考生所在单位报考意见表(附件4),考生与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由考生自行负责。定向生入学后档案在原单位保存。
8.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考生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须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复印件及研究生课程班成绩登记表。
9.3000字以上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复试时提交专家组;
10.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人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或符合条件的科研成果证明)。
七、费用
1.报名费:250元,报名系统内通过安心付平台直接缴纳。
2.学费:10000元/学年
八、网上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
“申请-考核”制网上报名日期:2020年11月20日-12月5日。
普通招考网上报名日期:2020年12月15日—31日。
2.报名系统: 登录网址:http://yjszs.sus.edu.cn/,(建议使用360急速模式或IE 10版本以上浏览器)进入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平台,点击“博士报名查询系统”。报名期间网络平台24小时开放。具体流程(见附件5)。
九、注意事项
1.报名“申请-考核”制考生,请自行确认报名条件,因不符合材料要求或面试不合格者,报名费恕不予退回。报考“申请-审核”制考生也可参加普通招考,需再次缴纳报名费。
2.考生需认真阅读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3.普通招考准考证领取:具体安排见我校研究生处官网通知。
4.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
5.为了支持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
6.联系方式: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俞老师021-65508093
十、考试事宜
1.普通招考考试日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考试科目详见下文。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3.同等学力考生参加政治理论及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加试的两门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4.复试:时间另定,请实时关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通知。
十一、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考专业、研究方向、招生导师信息表
所属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
序号
专业方向 导师姓名 拟招生人数 是否招收
申请考核制
武术学院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1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 郭玉成 1-2
2 武术文化与社会 戴国斌 1  
3 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 姜传银 1  
4 武术科学化训练 朱东 1  
5 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 刘静 1  
6 武术教育与武术竞技 赵光圣 1  
经济管理学院 0403Z1体育管理 1 体育旅游 李海 1-2
2 体育管理 刘东锋 1-2
3 体育产业政策 黄海燕 1-2
4 体育产业与中小企业发展 陈晓峰 1  
5 体育经济 杨倩 1  
6 管理心理学 吴殷 1  
7 体育经济与管理 宋昱 1  
8 体育经济与管理 曹可强 1  
9 体育产业 杨涛 1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1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高炳宏 1
2 学校体育 舒盛芳 1-2
3 运动与健康促进 王兴 1
4 竞技体育发展(足球) 龚波 1-2
5 运动教学与训练 王德新 1
6 运动训练与健康促进 张庆文 1  
7 适应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效益与机制 吴雪萍 1
8 学校体育 唐炎 1-2
9 学校体育 王丽娟 1  
10 乒乓球理论与实践 李荣芝 1  
11 人类运动能力与运动技能 蔡玉军 1  
12 运动与健康促进 刘阳 1
13 青少年健康促进 李有强 1  
14 人体运动的动作与能量代谢 黎涌明 1
15 体能训练生理适应机制 王然 1  
16 冰雪运动理论与实践 刘元国 1  
17 学校体育 毛丽娟 1  
休闲学院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1 休闲体育 王红英 1  
2 体育历史与文化 郑国华 1-2
3 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 卢文云 1-2
4 全民健身与社会发展 郑家鲲 1-2
5 奥林匹克研究 凡红 1
6 体育可持续发展 满江虹 1  
7 体育法学 张恩利 1  
8 新闻传播学 张盛 1  
9 体育传播 张业安 1  
10 体育文化学 路云亭 1
运动科学学院 0403Z5运动康复学 1 运动康复 陈佩杰 1
2 运动康复 邹军 1-2
3 运动心肺康复 吴卫兵 1  
4 运动神经肌肉控制 王琳 1  
5 神经动作控制 韩甲 1
6 疼痛康复 王雪强 1
7 慢性疾病的运动干预及机制 张新安 1  
8 适应体育与运动康复 侯晓晖 1  
9 运动损伤康复 廖八根 1  
10 兴奋剂检测 徐昕 1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1 运动免疫学、运动健康促进学 陈佩杰 1
2 运动生物力学 刘宇 1
3 运动与糖脂代谢等 王茹 1-2
4 运动神经生物学 娄淑杰 1-2
5 生物力学 闾坚强 1
6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张春华 1  
7 运动损伤力学 张胜年 1
8 运动与代谢性疾病 刘宇健 1
9 身体活动、营养与健康促进 曹振波 1  
10 运动与健康促进 庄洁 1-2
11 运动内分泌 王晓慧 1-2
12 运动减肥与代谢重塑的分子机制 郭亮 1  
13 人体机能状态与代谢 高炳宏 1
14 糖尿病营养与运动干预 肖卫华 1  
15 生物力学 傅维杰 1
16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topics
Barbara E 1
17 运动生物力学 宋雅伟 1  
18 运动促进脑健康 董贵俊 1  
19 运动认知与锻炼心理学 周成林 1-2
20 运动信息认知加工 李安民 1-2
21 运动心理学 张剑 1-2
22 运动认知心理学 王小春 1
23 适应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效益与机制 吴雪萍 1
0403Z2体育工程学 1 人工智能 盛斌 1  
2 运动生物力学 刘宇 1
注:以上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规模数和考生报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导师简介详见本站网页更新。
十二、各专业考试科目内容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外语 科目一内容 科目二内容
1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1001
英语
2301运动生理学 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
2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2301运动生理学 3401武术理论
3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方向序号1-18: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 方向序号1-18:3201生理学或3204运动生物力学或3205生物化学
方向序号19-23:2401心理学原理与方法 方向序号19-23:3203运动心理学(含心理研究设计)
4 0403Z5 运动康复学 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 3209运动康复综合
5 0403Z2 体育工程学(含体育人工智能) 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 3204运动生物力学
2202线性代数 3206程序设计
6 0403Z1 体育管理 2101社会学 3501管理学(含体育管理)
7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2101社会学 方向序号1-7:3101体育理论;方向序号8-10:3102体育新闻传播
 
注:0403Z2体育工程学(含体育人工智能)考试科目分为A、B组合,考生可选择任一一组。A组合为2201解剖学+3204运动生物力学;B组合为2202线性代数+3206程序设计。
十三、初试科目大纲及部分参考书目。
1001英语: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
2101社会学:社会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社会学的方法论;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及人物;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个体、角色、社会化、社会互动;组织与群体;社区;社会设置;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文化(传媒、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健康等);社会失范、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治理;社会变迁、社会转型(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等);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学。参考书目: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版
2201解剖学(含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
2202线性代数: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矩阵及其运算;逆矩阵,伴随矩阵,分块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和秩;向量空间,基,维数和坐标;向量的内积,正交性;Schmidt正交化方法;Cramer法则;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基础解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相似矩阵,矩阵的相似对角化;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惯性定理;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参考教材: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六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出版社,2007.5
2301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2401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科学方法;心理的神经机制;人的信息加工原理与机制;行为调节与控制理论与方法;人的心理特性理论与方法;认知和动作学习理论与方法;人格的测量理论与评价方法。
3101体育理论: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简史(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体育的构成要素;体育的社会设置;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体育功能;体育的基本领域;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体育社会热点问题与体育治理;体育工作;体育公共政策。参考书目: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3102体育新闻传播:
体育新闻传播考纲(50%):体育精神传播路径研究/体育媒体从业者素质培养研究、乒乓球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体育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乒乓球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体育节目传播样态研究、体育新媒体研究、体育传播与全民健身、体育视频制作与传输研究、体育VR研究。
新闻传播考纲(50%):传统媒体改革与转型研究、新媒体舆情研究、数字媒体发展研究、媒体融合中的传播内容创新研究、自媒体传播特性研究、健康传播研究、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研究、国际传播研究、视频创作研究、语言与艺术传播研究。
3201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 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雄、雄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
3203运动心理学(含心理研究设计):运动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认知心理、情绪心理、心理技能控制、社会认知心理等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等。
3204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3205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3206程序设计:掌握C++的常量、变量和符号常量的使用方法;掌握C++的标准输入流、输出流的使用、以及格式化数字的输出方法;掌握C++的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以及条件运算的使用方法;掌握C++的基本语句的使用方法,包括赋值、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break和continue等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嵌套使用;掌握在C++中实现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使用方法;掌握数值型数组的应用,包括实现起泡法排序、选择法排序和折半查找等功能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指针变量、指针运算符与地址运算符的使用方法;理解数组名的指针含义,掌握一维数组元素的指针访问方式;掌握C++常用系统函数的使用方法(包括常用数学函数、随机数产生器)。参考教材:C++程序设计(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浩强编著;C++ Primer Plus第6版 中文版.
3209运动康复综合:针对人体不同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方法;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评定;不同运动疗法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针对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康复治疗。
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各占50%的比重,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的考试大纲分别如下:
体育教育理论: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原理;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国外学校体育及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及热点问题研究。
运动训练理论: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运动训练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理论与方法;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3401武术理论: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发展;武术文化与传播;武术教育与教学;武术训练与竞赛;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民间体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方法;民族传统体育热点问题。
3501管理学(含体育管理):知识点重在考查考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和体育管理实践分析,要求考生懂管理知识,会识别、应用、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体育管理现象、矛盾和问题。考核内容:管理概念、管理对象与性质、管理思想及发展、管理基本原理、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方法和具体职能等。考点(考试内容不仅限于以下考点):体育管理基本概念、对象与方法;管理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我国体育管理实践、改革、发展与创新;体育现象的管理学解释;国内外体育管理比较;体育管理案例分析;体育管理政策解读等。考核评分:管理学基础知识考点占50%;体育管理的实践与应用占50%。参考教材(考点内容不限于以下教材):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添加上海体育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体育学院博士毕业条件 、上海体育学院报录比、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群、上海体育学院学姐微信、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上海体育学院专业目录、上海体育学院排名、上海体育学院保研、上海体育学院公众号、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体育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体育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