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
add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希望对你的博士报考有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我校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招考:指招收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二是硕博连读:指招收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暂行)》。硕博连读的申请审核工作已经于2021年1月份结束,招生目录中导师姓名后标“(△)”的导师,表明其已经招收硕博连读学生,如招生计划不足,则不能再招收学生,请考生谨慎选报。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即2015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并主持过1项(含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科研方面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文科5篇(理科3篇)以上;b、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为前三位完成人)。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4)同等学历人员不允许跨学科报考。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原则上不允许跨学科报考(现从事岗位与所报学科相符者除外)。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为鼓励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我校,在招生目录(见附件)中导师姓名后标“*”号的导师在2021年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报考加“*”号导师的非定向就业考生必须于拟录取名单公布后两周内将完整的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否则不予录取,在读期间不得转成定向就业博士生,否则取消学籍。未标“*”号的导师在2021年既可以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也可以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 

             

四、网上报名 

所有参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资格审查(时间另行通知),否则报名无效。 

网报时间:2021年3月17日8:00—2021年4月15日16:00。逾期不再补报,在规定时间以外修改报名信息无效。 

网上报名网址:202.118.128.218/hrbnu。

资格审核材料: 

1.网上报名生成的《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加盖人事单位公章并签字)(见附件); 

3.《专家推荐书》,需经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每位专家各填1份,见附件); 

4.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需提供硕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通过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om.cn/认证学位报告。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档案部门提供,复印件上盖章,应届生由研究生学院培养部门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硕士论文必须在入学前补交); 

6.科研成果及清单; 

7.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书等佐证材料; 

8.身份证; 

9.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科学研究计划(字数不少于3000字,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字数不少于5000字)(见附件); 

10.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11.本人照片。 

未在规定时间进行资格审核并且提交上述报考材料者,其报考信息无效。请考生提前将所需提供材料准备齐全,并保证其真实性,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              


五、考试

考试时间、考试形式及内容将于4月10日后在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 


六、录取

1.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录取。 

2.考生的各项考试、考核成绩仅对本次招生有效。被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年有效。
  
3.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将档案调至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七、学费 

依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确定为10000元/年。 


八、奖助学金政策 

1.助学贷款:面向全体博士研究生,最高额度为11200元/人/年。 

2.助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1300元/人/月,基础学制范围内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超出基础学制范围不再发放。
  
3.学业奖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一年级额度为18000元/年,其他博士生一年级额度为10000元/年,二年级后根据科研成果水平、学习成绩状况等条件进行评审。
  
4.国家奖学金:评审范围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按照国家奖学金评审条件,博士研究生奖励额度为30000元/次,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生,可多次参加国家奖学金评审(即已经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有新成果并且成果水平高于前次的条件下,可再次参加评审)。              


九、其它事宜                

如2021年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站公布。 

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录取等相关信息都将在哈师大研究生学院网站适时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网址:http://yjsxy.hrbnu.edu.cn/。咨询电话:0451-88060176。技术服务:马老师18545126170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2021年3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我校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招考:指招收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二是硕博连读:指招收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暂行)》。硕博连读的申请审核工作已经于2020年1月份结束,招生目录中导师姓名后标“(1)”的导师,表明其已经招收1名硕博连读学生,如招生计划不足,则不能再招收学生,请考生谨慎选报。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即2014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并主持过1项(含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科研方面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文科5篇(理科3篇)以上;b、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为前三位完成人)。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4)同等学历人员不允许跨学科报考。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原则上不允许跨学科报考(现从事岗位与所报学科相符者除外)。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为鼓励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我校,在招生目录(见附件)中导师姓名后标“*”号的导师在2020年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报考加“*”号导师的非定向就业考生必须于拟录取名单公布后两周内将完整的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否则不予录取,在读期间不得转成定向就业博士生,否则取消学籍。未标“*”号的导师在2020年既可以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也可以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 

             

四、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并进行资格审查,现场采集本人照片,否则报名无效。 

网报时间:2020年4月6日8:00—2020年5月2日16:00。逾期不再补报,在规定时间以外修改报名信息无效。 

网上报名网址:http://202.118.128.218:8080/hrbnu/。

现场确认: 

1.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须提交以下材料(自备档案袋并且标注姓名、报考专业、导师,不用装订): 

(1)网上报名生成的《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加盖人事单位公章并签字)(见附件); 

(3)《专家推荐书》,需经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每位专家各填1份,见附件); 

(4)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需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以及硕士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通过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om.cn/认证学位报告。2002年之前获得的学位不能网上认证的请到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哈尔滨市赣水路12-8号进行认证。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档案部门提供,复印件上盖章,应届生由研究生学院培养部门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硕士论文必须在入学前补交); 

(6)科研成果清单(此项材料原件复试时交复试组); 

(7)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书等佐证材料; 

(8)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9)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科学研究计划(字数不少于3000字,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字数不少于5000字)(见附件); 

(10)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11)报名费300元; 

(12)本人现场采集照片。 

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并且提交上述报考材料者,其报考信息无效。考生所提供资料必须真实,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

             

五、考试 

1.初试科目: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2.初试时间、准考证发放:另行通知。 

3.根据初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 

4.复试时间:初试后两周内进行,具体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请及时查看研究生学院网站通知; 

初试成绩、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在研究生学院网站适时通知(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 

5.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对考生的研究基础、学术水平的考核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不予录取。 

(1)研究基础考核 

①科研成果:包括考生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获得的科研奖励等。 

②外语水平:包括考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及外语听、说能力等。 

(2)学术水平考核 

学术水平考核以复试答辩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核考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科学研究计划,通过答辩,考核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 

复试答辩要求以PPT的形式向复试考核组汇报。每名考生阐述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4)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笔试。

             

六、录取                

1.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录取。 

2.考生的各项考试、考核成绩仅对本次招生有效。被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年有效。
   3.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将档案调至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七、学费 

依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确定为10000元/年。

 

八、奖助学金政策 

1.助学贷款:面向全体博士研究生,最高额度为11200元/人/年。 

2.助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1300元/人/月,基础学制范围内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超出基础学制范围不再发放。
   3.学业奖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一年级额度为18000元/年,其他博士生一年级额度为10000元/年,二年级后根据科研成果水平、学习成绩状况等条件进行评审。
   4.国家奖学金:评审范围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按照国家奖学金评审条件,博士研究生奖励额度为30000元/次,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生,可多次参加国家奖学金评审(即已经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有新成果并且成果水平高于前次的条件下,可再次参加评审)。

             

九、其它事宜                

如2020年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站公布。 

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录取等相关信息都将在哈师大研究生学院网站适时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网址:http://yjsxy.hrbnu.edu.cn/。咨询电话:0451-88060176。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2020年4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我校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招考:指招收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二是硕博连读:指招收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暂行)》。硕博连读的申请审核工作已经于2018年12月份结束,招生目录中导师姓名后标“(1)”的导师,表明其已经招收1名硕博连读学生,如招生计划不足,则不能再招收学生,请考生谨慎选报。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即2013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并主持过1项(含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科研方面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文科5篇(理科3篇)以上;b、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为前三位完成人)。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4)同等学历人员不允许跨学科报考。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原则上不允许跨学科报考(现从事岗位与所报学科相符者除外)。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为鼓励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我校,在招生目录(见附件)中导师姓名后标“*”号的导师在2019年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报考加“*”号导师的非定向就业考生必须于拟录取名单公布后两周内将档案转到到我校,否则不予录取,在读期间不得转成定向就业博士生,否则取消学籍。未标“*”号的导师在2019年既可以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也可以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 

           

四、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并进行资格审查,现场采集本人照片,否则报名无效。 

网报时间:2019年3月11日8:00—2019年4月8日16:00。逾期不再补报,在规定时间以外修改报名信息无效。 

网上报名网址:http://202.118.128.218:5001/hrbnu/。 

现场确认: 

1.时间:2019年4月12日(8:30—16:00);地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研究生院楼435 室。 

2.须提交以下材料(自备档案袋并且标注姓名、报考专业、导师,不用装订): 

(1)网上报名生成的《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加盖人事单位公章并签字)(见附件); 

(3)《专家推荐书》,需经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每位专家各填1份,见附件); 

(4)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需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以及硕士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通过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om.cn/认证学位报告。2002年之前获得的学位不能网上认证的请到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哈尔滨市赣水路12-8号进行认证。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档案部门提供,复印件上盖章,应届生由研究生学院培养部门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硕士论文必须在入学前补交); 

(6)科研成果清单(此项材料原件复试时交复试组); 

(7)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书等佐证材料; 

(8)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9)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科学研究计划(字数不少于3000字,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字数不少于5000字)(见附件); 

(10)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11)报名费300元; 

(12)本人现场采集照片。 

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并且提交上述报考材料者,其报考信息无效。考生所提供资料必须真实,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

            

五、考试 

1.初试科目: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2.初试时间:2019年4月20、21日。 

准考证:2019年4月19日13:00-16:00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研究生院楼415室领取,准考证不邮寄。 

3.根据初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 

4.复试时间:初试后两周内进行,具体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请及时查看研究生学院网站通知; 

初试成绩、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在研究生学院网站适时通知(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 

5.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对考生的研究基础、学术水平的考核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不予录取。 

(1)研究基础考核 

①科研成果:包括考生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获得的科研奖励等。 

②外语水平:包括考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及外语听、说能力等。 

(2)学术水平考核 

学术水平考核以复试答辩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核考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科学研究计划,通过答辩,考核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 

复试答辩要求以PPT的形式向复试考核组汇报。每名考生阐述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4)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笔试。

           

六、录取              

1.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录取。 

2.考生的各项考试、考核成绩仅对本次招生有效。被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年有效。
    3.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将档案调至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七、学费 

依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 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确定为10000元/年。



八、奖助学金政策 

1.助学贷款:面向全体博士研究生,最高额度为11200元/人/年。 

2.助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1300元/人/月,基础学制范围内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超出基础学制范围不再发放。
    3.学业奖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一年级额度为18000元/年,其他博士生一年级额度为10000元/年,二年级后根据科研成果水平、学习成绩状况等条件进行评审。
    4.国家奖学金:评审范围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按照国家奖学金评审条件,博士研究生奖励额度为30000元/次,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生,可多次参加国家奖学金评审(即已经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有新成果并且成果水平高于前次的条件下,可再次参加评审)。

           

九、其它事宜               

如2019年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站公布。 

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录取等相关信息都将在哈师大研究生学院网站适时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网址:http://yjsxy.hrbnu.edu.cn/。咨询电话:0451-88060176。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9年3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遗传学、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音乐学共9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40人左右(包括计划内、计划外,准确计划由教育部于2009年年初下达)。

    一、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且经导师同意且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报考:① 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并主持过1项(含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② 科研方面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文科5篇(理科3篇)以上;b、近五年有学术著作出版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励(为前三位完成人)。以上材料报名时交哈尔滨师范大学研招办。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政治理论和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

    5.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6.不可跨学科门类报考。

    二、报名方式: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网报时间:2009年1月1日至2月28日;网报地址: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主页(http//www.hrbnu.edu.cn/yjs/)。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须在3月2日至3月6日将以下报考材料(自备信封统一装入)寄送至研究生学院招生办公室,共计九项: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应届生由研究生培养部门)盖章的《报名登记表》;

    (2)《专家推荐书》(可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主页上下载),且需经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每位专家各填1份);

    (3)最后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

    (5)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6)教学科研前期成果。(此项材料复试时交报考导师);

    (7)近期1寸免冠照片1张(照片背面填写姓名);

    (8)报名费300元;

    (9)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成果奖励证书等佐证材料。

    三、初试时间:2009年3月14日至15日。初试科目:外国语、两门业务课

    四、初试地点:哈师大江南校区田家炳教学楼。准考证不邮寄,请考生于考前1天到江南校区主楼319室领取。

    五、复试时间:具体安排考试期间通知。复试内容:主要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课和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
    
    单位代码:10231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邮政编码:15008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电话:0451-88060176  联 系 人:刘春秀

  哈尔滨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遗传学共4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8人。

  一、报名条件: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二、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2006年3月15日至3月25日。

  三、报名地点: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四、报名手续:

  1.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需凭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及最后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报名,交纳报名费300元,领取报名表,3月30日前返回报表。外地考生可以函报。

  2.经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推荐。

  3.出具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以及本人教学科研前期成果。

  4.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5.政治审查表。

  五、考试时间:2006年4月17日至18日。

  六、考试地点: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我校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招考:指招收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二是硕博连读:指招收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暂行)》。硕博连读的申请审核工作已经于2021年1月份结束,招生目录中导师姓名后标“(△)”的导师,表明其已经招收硕博连读学生,如招生计划不足,则不能再招收学生,请考生谨慎选报。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即2015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并主持过1项(含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科研方面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文科5篇(理科3篇)以上;b、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为前三位完成人)。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4)同等学历人员不允许跨学科报考。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原则上不允许跨学科报考(现从事岗位与所报学科相符者除外)。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为鼓励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我校,在招生目录(见附件)中导师姓名后标“*”号的导师在2021年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报考加“*”号导师的非定向就业考生必须于拟录取名单公布后两周内将完整的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否则不予录取,在读期间不得转成定向就业博士生,否则取消学籍。未标“*”号的导师在2021年既可以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也可以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 

             
四、网上报名 

所有参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资格审查(时间另行通知),否则报名无效。 

网报时间:2021年3月17日8:00—2021年4月15日16:00。逾期不再补报,在规定时间以外修改报名信息无效。 

网上报名网址:202.118.128.218/hrbnu。

资格审核材料: 

1.网上报名生成的《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加盖人事单位公章并签字)(见附件); 

3.《专家推荐书》,需经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每位专家各填1份,见附件); 

4.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需提供硕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通过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om.cn/认证学位报告。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档案部门提供,复印件上盖章,应届生由研究生学院培养部门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硕士论文必须在入学前补交); 

6.科研成果及清单; 

7.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书等佐证材料; 

8.身份证; 

9.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科学研究计划(字数不少于3000字,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字数不少于5000字)(见附件); 

10.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11.本人照片。 

未在规定时间进行资格审核并且提交上述报考材料者,其报考信息无效。请考生提前将所需提供材料准备齐全,并保证其真实性,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              


五、考试

考试时间、考试形式及内容将于4月10日后在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 


六、录取

1.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录取。 

2.考生的各项考试、考核成绩仅对本次招生有效。被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年有效。
   3.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将档案调至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七、学费 

依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确定为10000元/年。 


八、奖助学金政策 

1.助学贷款:面向全体博士研究生,最高额度为11200元/人/年。 

2.助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1300元/人/月,基础学制范围内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超出基础学制范围不再发放。
  
3.学业奖学金:只发放给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一年级额度为18000元/年,其他博士生一年级额度为10000元/年,二年级后根据科研成果水平、学习成绩状况等条件进行评审。
  
4.国家奖学金:评审范围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满足无固定工资收入、且档案在研究生学院双重条件),按照国家奖学金评审条件,博士研究生奖励额度为30000元/次,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生,可多次参加国家奖学金评审(即已经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有新成果并且成果水平高于前次的条件下,可再次参加评审)。              

九、其它事宜                

如2021年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站公布。 

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录取等相关信息都将在哈师大研究生学院网站适时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网址:http://yjsxy.hrbnu.edu.cn/。咨询电话:0451-88060176。技术服务:马老师18545126170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2021年3月    

添加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报录比、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群、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哈尔滨师范大学排名、哈尔滨师范大学保研、哈尔滨师范大学公众号、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