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
add 东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东南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东南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东南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东南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东南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东南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希望对你的博士报考有用。

东南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2021年,继续采用“申请考核制”招收攻读非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我校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展工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招生,招生规模暂定123人,最终录取人数可能会根据生源和考核情况适当调整。
一、招生项目
项目 专业学位类别 招生院系
网络空间安全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学大数据技术
085400电子信息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先进制造 085500机械 机械工程学院
新材料 085600材料与化工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新能源 085800能源动力
  
能源与环境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 086100交通运输 交通学院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二、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取得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必须由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
② 近三年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三篇以上内容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排名为前五名)。
3. 考生应来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承担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备培养潜力,主持或者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实质参与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4. 有两位在考生所申请工程领域内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其中一位为拟担任考生攻读工程博士期间校外导师的专家。
5. 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推荐申请证明(包括实际工作年限、参与科研及管理工作情况、对非全日制就读的意见等)。
6. 同等条件下,近五年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考生优先,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或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考生优先。
三、招生导师
我校与考生所在单位开展工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招生,并采用双导师制。考生报考前须同时征得校内导师和拟任校外导师的同意。
校内导师:近三年内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相关领域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且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承担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合作。
拟任校外导师:考生所在单位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三年内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相关领域国家重点、重大工程项目、科技项目

四、招考程序
注意:(1)只网报未寄送纸质材料或只寄送纸质材料未网报的,报名均无效。(2)专家小组将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打分,请务必认真如实填写。
1.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5月23日24:00
2.提交材料截止时间: 2021年5月23日(以寄出邮局邮戳或凭据为准)。请将以下申请材料寄送至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信封上注明“网报编号+姓名+报考学院”,请用A4 纸并按顺序排列,以便审核,务必用邮政EMS寄送),逾期不再受理(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逸夫建筑馆二楼203室,李老师收)
(1)东南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名申请表
(2)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4)专家推荐信(两份)
(5)东南大学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计划书
(6)报考东南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单位推荐信
(7)本人英语水平及本人在所在单位承担科研课题和代表性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复印件。
(8)《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境外学历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考生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年内不接受其报考。
3.资格和材料审核:
专家小组对申请者的资格和材料逐一进行审核,百分制打分,并取平均分;根据招生计划,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研招办网上公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者,不予进入下一轮选拔程序。
4. 考核与录取
考核小组以综合面试为主要考核形式,根据工程博士培养要求,考察考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成果、以及综合素质等;特别是对其围绕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所做的攻博计划的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无培养前途进行考查。
考核将采用网络面试的形式。预计安排在5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总成绩=50% × 材料分 + 50% × 综合面试分
  
录取原则:以考生的总成绩为主要依据,在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五、学费和学制
1.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2.学费标准:28000元/生·学年
3.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在基本学制内可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录取前,我校须和考生及其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及工资关系等,毕业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在学期间不参加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
4.入学时间:2021年秋季
  
、培养和管理
1.培养方案参见:东南大学各工程类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日常管理归属校内导师所在学院。
3.我校对录取的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研究生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
七、网报注意事项
网上报名系统网报入口>>>>>>>
  
填写要求
报考类型:工程博士;
考试方式:申请考核;
报考类别:定向;
学习方式:非全日制;
其他栏目如实填写,确认无误后提交。
八、学院联系方式:
院系代码 院系名称 专业类别领域 专业名称 联系方式
1 建筑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乔老师:83793033
2 机械工程学院 085500 机械 付老师:52090520
3 能源与环境学院 085800 能源动力 徐老师:83794251
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王老师:83791291
5 土木工程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钱老师:52091230
6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牛老师:83795466
8 自动化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厉老师:83795809
9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邢老师:52090862
11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张老师:83792749
085600 材料与化工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600 材料与化工 龚老师:52091185
16 电气工程学院 085800 能源动力 王老师:83791815
19 化学化工学院 085600 材料与化工 孙老师:52090622-6317
21 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潘老师:52091259
22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王老师:83790710
86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 胡老师:52091391

东南大学2021年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工程类别以及临床医学类别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招生方式包括: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本科直博。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包括工程博士和临床博士)招生工作预计安排在2021年春季,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一、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心理健康。
   4.报考学科相关领域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两封,其中一封推荐信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撰写。
   5.通过申请考核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取得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必须由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
        ② 近三年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三篇以上内容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排名为前五名)。
注:非学历教育硕士学位(即单证)申请者在报名时须已获硕士学位,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按同等学力申请人员对待。
 (3)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国(境)外大学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和成绩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并最迟在博士入学前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等教育部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符合教育部公布的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和要求。
 (5)报考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 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往届生,必须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培训专业与报考专业一致)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资格证书(专业名称与报考专业一致),《临床医学硕士毕业证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② 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应届生,报名时须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且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临床医学硕士毕业证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否合格以省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通知为准。
  (6)申请者一般应来自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26(合格)或CET-4≥497(良好)或IELTS≥6.0或TOEFL≥85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或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6.通过硕博连读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者现为我校学制内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研二和研三学生须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原则上规格化均分不低于80分;研一学生原则上须为推免生或入学考试综合排名名列前茅的统考生;对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者可适当放宽要求,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3)申请专业一般应与现读硕士专业相同;如跨一级学科申请硕博连读,须提供书面理由和相关证明材料,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7.通过本科直博方式申请的考生按《东南大学2021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简章》执行。
   8.申请者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9.申请者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所提交报名材料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
   10.申请者如存在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问题,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
  
二、申请程序
  1.申请者按规定时间在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同时寄送申请材料到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具体要求详见《东南大学2021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
  2.学院成立专家小组,对申请者的资格和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报送研招办审定。
  3.学院成立考核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
  4.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综合考核结果等,在2021年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5.拟录取的硕博连读生一般直接转博,不做硕士学位论文;拟申请硕士学位的,须经报考导师同意,并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转入博士生阶段后,原硕士生学籍自行终止,基本学制与普通博士生相同。
  6.拟录取博士生可选择2021年春季或秋季入学,录取资格只在2021年有效。
  7.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考类别和入学时间
(一)考生报名时应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1.非定向就业:录取前,我校须向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调取人事档案,学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2.定向就业:录取前,我校须和考生及其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不转户口、人事档案等,学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专项计划考生必须选择“定向就业”。
(二)考生报名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填写入学时间,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注:应届生若选择2021年春季入学,须能在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
  
四、关于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1.原则上,我校理工科各学院全日制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专项计划博士生除外)。
2.非理工科学院允许少量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学院录取人数的8%。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3.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前,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承诺如被录取,保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辞去原单位工作并将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参评奖助学金。
4.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前,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请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在申请表上填写是否同意报考的意见,否则申请无效;如被录取,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不转人事和工资关系;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不参评奖助学金。
5.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关于各专项计划招生
1.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同意,并将加盖公章的《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随报考材料一起寄送研招办。
2. 报考对口援建西部院校等专项计划考生由所在学校(单位)人事部门统一推荐,按申请考核方式报考,通过资格审核后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待教育部正式下达专项计划后再确定拟录取名单。
3.教育部其它专项计划,待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后,研究生院将另行通知。
  
六、其它说明
1. 学籍、学历和学位认证
(1)应届生学籍认证:登录“学信网”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籍认证报告”;
(2)往届生学历认证:登录“学信网”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历验证,打印下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历认证报告”;
 (3) 往届生学位认证: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申请学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位认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位认证报告”;
(4)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认证报告。
2.档案审核
所有取得拟录取资格的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均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将档案调入我校。未按规定办理档案调转手续并通过档案审核的考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学校将按有关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对在档案、人事、工资关系等方面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其录取资格。对于协助考生弄虚作假的单位,学校今后将对其单位职工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进行严格审核。
3.我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设立奖助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完成学业。


类别 专 业 学 制 标准(元/生·年)
全日制
学术学位
各 专 业 4年
5年(本科直博)
10000
全日制
专业学位
工程博士 4年 10000
临床博士 3年
 
  
4.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参考书籍和复习资料。
6.江苏省产业教授可作为第二导师与我校相关学院博士生导师合作招收和指导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7.若2021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告。
8.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经查实即取消攻读东南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①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②受刑事、行政或纪律处分;
  ③应届毕业时无法获得硕士学位。
9.学校将在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指导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及考务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学科简介
        本学科由中国锅炉学创始人范从振、汽轮机学创始人王守泰、热工学创始人夏彦儒和热工控制学创始人钱钟韩在国立中央大学(本校前身)创建,是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培养出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热能动力类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含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36名(含博士生导师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培养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应用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2)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3)热工测量与自动化控制(4)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诊断(5)动力机械振动分析及应用(6)制冷与空调技术(7)新能源技术
培养年限
        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30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2
博士英语
春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3129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B003102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3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25
燃烧优化(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6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04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5
工程热物理专题(研究型)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6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7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春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5
燃烧专题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科代码:0807 )
 
学科简介
        本学科由中国锅炉学创始人范从振、汽轮机学创始人王守泰、热工学创始人夏彦儒和热工控制学创始人钱钟韩在国立中央大学(本校前身)创建,是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培养出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热能动力类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含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36名(含博士生导师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到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大型工矿企业从事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
研究方向
(1)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2)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3)热工测量与自动化控制(4)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诊断(5)动力机械振动分析及应用(6)制冷与空调技术(7)新能源技术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至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15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S0003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春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105
硕士学位外语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春秋季
20
1.0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03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春秋季
18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111
工程矩阵理论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0114
数理统计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12
数值分析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3
高等工程热力学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S003104
燃烧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5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7
高等传热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春秋季
20
1.0
面授讲课
考查
必选
S003201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3202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3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4
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5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6
可再生能源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1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2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1
低温与制冷原理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2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研究型)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501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6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至少选1门
B003125
燃烧优化(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6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
1
 
考查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科代码:0807 )
 
学科简介
        本学科由中国锅炉学创始人范从振、汽轮机学创始人王守泰、热工学创始人夏彦儒和热工控制学创始人钱钟韩在国立中央大学(本校前身)创建,是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培养出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万名热能动力类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含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36名(含博士生导师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在能源动力领域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能源动力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2)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3)热工测量与自动化控制(4)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诊断(5)动力机械振动分析及应用(6)制冷与空调技术(7)新能源技术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六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六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30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2
学位英语
春秋季
60
5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春秋季
20
1.0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3103
高等工程热力学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S003104
燃烧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5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7
高等传热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29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B003102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3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4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5
工程热物理专题(研究型)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6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7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春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5
燃烧专题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11
工程矩阵理论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0114
数理统计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12
数值分析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春秋季
20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201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3202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3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4
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5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6
可再生能源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1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8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1
低温与制冷原理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2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研究型)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501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6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至少选1门
B003125
燃烧优化(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6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概论(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能源环境工程
(学科代码:0807 21
 
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始建于2002年。本学科是东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教授8名(含博士生导师6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拥有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培养目标
        培养能源环境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应用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燃烧污染物形成机理、监测与防治技术(2)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处理技术(3)工业废气、废液治理与能源化处理(4)洁净煤技术(5)能源环境管理与系统工程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开题报告
        在第六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中期考核
        在第六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30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排名第一),其中被SCI收录1篇。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2
学位英语
春秋季
60
5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春秋季
20
1.0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3104
燃烧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7
高等传热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7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8
环境流体力学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0104
数学模型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B003129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3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3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2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5
燃烧专题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11
工程矩阵理论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0114
数理统计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12
数值分析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春秋季
20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201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3317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8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1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6
可再生能源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3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501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6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至少选1门
B003125
燃烧优化(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6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概论(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科代码:081404
  
学科简介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建筑节能、智能化楼宇、生态建筑和建筑环境等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我国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10多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863” 高新技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该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领域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建筑节能、空调制冷工程、人工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智能化楼宇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设备开发、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空调与制冷设备新技术
2、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
3、楼宇智能化
4、HVAC系统先进技术
5、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控制
 培养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20 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必选
 
B000102
博士英语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必选
B000104
数学模型
春秋
54
3
面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2门
B003104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B003105
工程热物理专题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B003106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3
暖通空调模拟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查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科代码:081404
  
学科简介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建筑节能、智能化楼宇、生态建筑和建筑环境等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我国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10多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863” 高技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该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尤其是对热工过程、制冷空调设备、建筑环境、智能化楼宇等方面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测试与实验方法、数值分析与计算、计算机应用等得到多方面培养和训练,从而对能与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并指出解决的思路及途径,使学生毕业后能到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大型工矿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空气调节与制冷新技术
2、建筑节能技术 
3、人工环境技术 
4、楼宇自动化
5、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
6、室内空气品质与空气洁净技术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S0003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3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春秋季
18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105
硕士学位外语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030
数值分析
秋春
60
3
面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1门
S00031
工程矩阵理论
秋春
60
3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107
高等传热学
54
3
面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1门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54
3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103
高等工程热力学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401
制冷与低温原理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
2门
S003404
空调系统微机测控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402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105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202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二年
20
1
 
 
必选
 
S003406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至少选1门
B003125
燃烧优化(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6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S003505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选听公共讲座或学科进展类讲座
要求文管医类硕士生选听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公共类讲座至少5次;理工类硕士生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和学术会议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1
 
考查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学科代码:081404
  
学科简介400字以内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建筑节能、智能化楼宇、生态建筑和建筑环境等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我国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在新型制冷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10多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863” 高新技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该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领域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建筑节能、空调制冷工程、人工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智能化楼宇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设备开发、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空调与制冷设备新技术
2、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
3、楼宇智能化
4、HVAC系统先进技术
5、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控制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20 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必选
B000102
学位英语
春秋季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030
数值分析
春秋季
60
3
面 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1门
S00031
工程矩阵理论
春秋季
60
3
面 授讲课
考试
S003101
高等传热学
54
3
面 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1门
S003102
高等流体力学
54
3
面 授讲课
考试
S003103
高等工程热力学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S003401
制冷与低温原理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
2门
S003404
空调系统微机测控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206
可再生能源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S003402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105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3214
制冷空调的模拟与控制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S003202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36
2
面授讲课
考试
B000104
数学模型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考试
至少选2门
B003104
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B003105
工程热物理专题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B003123
暖通空调模拟技术
36
2
面授讲课
考查
B003106
现代制冷与空调技术
36
2
面 授讲课
考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二年
20
1
 
 
必选
S003406
数值传热与流动(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至少选1门
B003125
燃烧优化(全英文)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6
先进能源系统工程(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B003127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质传递(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现代流体测试方法和信号处理(全英文)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大作业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 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学科简介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能力。能胜任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管理、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60篇,其中含不少于3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2
博士英语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4
数学模型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选3门
B003129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3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3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23
高等水处理理论
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
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学科简介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热能工程或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在实验研究方法、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对水污染控制、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环境管理等研究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能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探讨。
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含不少于1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S0003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3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春秋季
18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105
硕士学位外语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0111
工程矩阵理论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选1门
S000112
数值分析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4
燃烧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门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7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8
环境流体力学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春秋季
20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315
水的物化处理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门
S003316
水的生物处理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7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8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
1
 
考查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0
 
 
学科简介
        东南大学环境学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置的卫生工程学组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恢复高考后,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第一批5所全国最早创办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1979年)。本学科具有环境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副教授2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半数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学科拥有“985工程”经费资助建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环境学科相关的“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卫生检测铁道部部门开放实验室”,具有完备的供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能力。能胜任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管理、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深度处理(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净化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4)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 (5)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6)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可延至6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60篇,其中含不少于30篇的外文文献,同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试验描述准确、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标注清晰、讨论合理、文章结构简洁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符合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与要求。
(3)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收录或1篇在影响因子≥2 的SCI收录源刊上发表(可以暂未被SCI收录)。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B0002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春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B000102
博士英语
春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
自学
考查
必选
 
 
 
 
 
 
 
 
 
S000111
工程矩阵理论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1门
S000112
数值分析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4
燃烧理论和技术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门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7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8
环境流体力学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春秋季
20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315
水的物化处理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1门
S003316
水的生物处理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7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8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0104
数学模型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门
B003129
大气污染控制低碳化技术(研究型)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03
燃煤大气污染控制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13
固体废弃物资源与能源化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B003123
高等水处理理论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10次并做至少5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境外学术交流活动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2
 
考查
 
 
注:1. 直博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40学分,医学类42学分。其中硕士
专业学位课至少10学分,博士专业学位课至少4学分。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4学分。
2.直博生全部课程学分一般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
(学科代码:071300
 学科简介
        生态学主要学科方向为“环境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生态”、“生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及“微观及宏观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环境生态修复”学科方向,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理论与系统构建、水源地生态防护技术体系以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创新技术研发;“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学科方向,在环境污染对环境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多样性的影响,溶藻菌与藻类相互作用及机制;“生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学科方向,在生态建设材料、环境生态材料的微生物制备技术;“微观及宏观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学科方向,在微观生态系统分析、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材料、高分辨率遥感应用技术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等方面,均取得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
培养目标
        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微生物学、生物毒理学,熟练掌握实验分析方法。在本研究方向上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获得者能胜任科研,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环境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生态”、“生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及“微观及宏观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培养年限
        2-2.5年,最长可延至3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8篇,完成一篇综述。
(2)论文撰写
        论文写作标准和规范参照“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除此之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3)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必须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理论和最新科技成就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符合学校规定并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申请号,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本人排名第二)。
 
附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A
S0003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春秋季
36
2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3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春秋季
18
1.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0105
硕士学位外语
春秋季
54
3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
自学
考查
必选
B
S000112
数值分析
春秋季
54
3.0
面授讲课
笔试
必选
S011102
生物信息学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1门
S003307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1
高等环境化学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C
S003100
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系列讲座(10次)
春秋季
20
1.0
面授讲课
考查
必选
S003322
高等环境生态学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选2门
S021408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5145
水生态系统修复理论与方法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3
城市生态工程学
秋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S042308
生态毒理学
春季
36
2.0
面授讲课
笔试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1
 
考查
 
选听公共讲座或学科进展类讲座
要求文管医类硕士生选听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公共类讲座至少5次;理工类硕士生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次。
1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和学术会议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1
 
考查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
(一)、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4.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年限为2年。
(三)、学分要求与完成时间
课程总学分
≥26学分
学位课程
≥18学分
公共学位课6学分
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必须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补修课程、工程应用类课程导师可根据培养需要予以指定,学生可采取随堂听课或自学方式修学,不计学分
专业学位课≥10学分
职业素质课程2学分
非学位课程
≥2学分
 
必修环节
5学分
实践训练环节
完成一年左右实践训练环节,时间可以采取连续的也可以采取间断累积的方式。
1学分
参加本学科领域学术活动
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授课方式
考试方式
备注
A





S000101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36
2.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05
学位英语
60
3.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B







S000112
数值分析
54
3.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选1门
S042201
医学统计学(公卫)
54
3.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6
水处理实验技术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门
S003307
微生物生理生化基础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9
仪器分析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1
高等环境化学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54
3.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8
环境流体力学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7
高等传热学
54
3.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19304
高等无机化学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19403
高等有机化学
54
3.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42304
分子与遗传毒理学
54
3.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C





 
职业素质课程:6次企业家或行业领导系列讲座
20
1.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考查
必选
S003302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门
S003303
水的物化处理原理
54
3.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5
水的生物处理原理
54
3.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3
城市生态工程学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4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54
3.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9
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技术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42302
现代环境卫生学
54
3.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必修环节
实践环节
训练
与工程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
5学分
考查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1学分
考查

 注:1.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在当年的 “研究生开课课程目录”中选择。2.参加本学科领域学术研讨活动,要求将有关的书面材料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答辩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计1学分。
 
(五)、实践训练环节
 1)时间要求: 累计时间一年左右。
 2)内容: 与工程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实践环节计划,并经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审核备案。
 3)考核: ①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写出研究报告(不少于6000字),由导师所在二级学科指定2名副教授及以上的老师进行考核,并给出评语和成绩,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档,成绩合格者给予5学分;②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参与科研或产品开发,写出研究报告(不少于6000字),由企业或科研单位负责指导的高级工程师会同校内导师组织考核,并给出评语和成绩,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档,成绩合格者给予5学分。
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获得实践训练环节学分,需重新参加实践。
(六)、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课题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任务明确,条件具备,周期适当,经费充足。研究生应是论文课题的主要完成人。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东南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开发等。论文形式、论文评审、答辩要求按照学校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东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 085206   二级学科名称: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
(一)、研究方向
        多相流与传热传质 2.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 3.燃烧污染控制及废弃物能源化 4.热力系统优化与节能 5.热力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6.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7.参数检测与信号处理 8.动力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 9.制冷与空调技术 10.可再生能源转化与利用11.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 12.大气污染控制 1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14.工业废液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二)、知识域要求
        学生应系统掌握本领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现代工程技术素养和科技开发创新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较为娴熟的外语应用水平。
(三)、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授课方式
考试方式
备注
A




S003999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0
1.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901
专业实践(实习)
80
5.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01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36
2.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0105
学位英语
60
3.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B




S000111
工程矩阵理论
54
3.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选1选1门
S000112
数值分析
54
3.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7
高等传热学
54
3.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 
S003106
高等流体力学
54
3.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3
高等工程热力学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4
燃烧理论和技术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105
热工控制理论与技术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9
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技术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C




S000129
职业素质教育
36
2.0
春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1
气固两相流动与数值模拟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选2选2门
S003202
热工信息化技术与系统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3
流化床理论及应用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4
动力机械运行特性及诊断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5
热能系统动态特性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206
可再生能源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01
燃烧大气污染测控技术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318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管理技术
54
3.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1
低温与制冷原理
36
2.0
秋季
面授讲课
笔试
S003402
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
36
2.0
春季
面授讲课
笔试
 
 
 
 
 
 
 
 
 
 
 
 
 
 
 
必修
环节
实践环节训练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
根据各有关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要求取得相应学分。
学科进展类讲座
硕士生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次。计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计1学分

注:1.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1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为23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还应完成必修环节2个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序号 报名号 姓名 面试成绩 笔试成绩 综合成绩
1 1028696482 徐成威 81.33 90 85.67
2 1028696523 杨嵩 77.48 89.6 83.54
3 1028697637 梁修凡 84.48 80 82.24
4 1028696360 王昌领 80.15 82 81.1
5 1028696483 张婧然 76.08 85.11 80.1
6 1028696185 司晓东 85.83 74 79.9
7 1028696502 生丽莎 76.48 83 79.74
8 1028696256 周彩玲 76.83 81.2 79.02
9 1028696445 史珍妮 78.15 78.44 78.3
10 1028696474 袁威 79.08 77 78.04
11 1028696108 左燕峰 81.81 74 77.9
12 1028696488 胡付祥 81.48 71 76.24
13 1028696381 毛敬英 80.83 66 73.4
 

机械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复试结果(补充招生)
序号 准考证号 姓名 考试方式 初试成绩(百分制) 复试成绩(百分制) 综合成绩
1 1028696323 怀红旗 申请考核 94.00 92.62 93.31
2 1028696098 于弘扬 申请考核 90.00 91.88 90.94
3 1028696480 佘道明 申请考核 89.00 90.50 89.75
4 1028696550 杜晓飞 申请考核 87.00 91.00 89.00
5 1028696525 彭宁玥 硕博连续 84.47 93.50 88.98
6 1028696551 李忠武 硕博连续 83.27 92.12 87.70
7 1028696334 郭琦 申请考核 86.00 88.50 87.25
8 1028696386 彭华臣 硕博连续 82.00 92.00 87.00
9 1028696166 郭一鸣 硕博连续 83.50 87.38 85.44
10 1028696524 赵克转 申请考核 78.00 92.38 85.19
11 1028696552 邵磊 申请考核 80.00 89.62 84.81
12 1028696383 陈彬 申请考核 79.00 90.50 84.75
              
说明:1.表中为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成绩。
      2.综合成绩按照学院复试录取工作细则中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得出。
  

东南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

    东南大学2021年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工程类别以及临床医学类别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招生方式包括: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本科直博。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包括工程博士和临床博士)招生工作预计安排在2021年春季,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一、东南大学博士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心理健康。
   4.报考学科相关领域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两封,其中一封推荐信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撰写。
   5.通过申请考核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取得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必须由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
        ② 近三年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三篇以上内容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排名为前五名)。
注:非学历教育硕士学位(即单证)申请者在报名时须已获硕士学位,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按同等学力申请人员对待。
 (3)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国(境)外大学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和成绩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并最迟在博士入学前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等教育部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符合教育部公布的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和要求。
 (5)报考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 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往届生,必须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培训专业与报考专业一致)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资格证书(专业名称与报考专业一致),《临床医学硕士毕业证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② 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应届生,报名时须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且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临床医学硕士毕业证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否合格以省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通知为准。
  (6)申请者一般应来自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26(合格)或CET-4≥497(良好)或IELTS≥6.0或TOEFL≥85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或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6.通过硕博连读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者现为我校学制内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研二和研三学生须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原则上规格化均分不低于80分;研一学生原则上须为推免生或入学考试综合排名名列前茅的统考生;对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者可适当放宽要求,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3)申请专业一般应与现读硕士专业相同;如跨一级学科申请硕博连读,须提供书面理由和相关证明材料,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7.通过本科直博方式申请的考生按《东南大学2021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简章》执行。
   8.申请者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9.申请者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所提交报名材料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
   10.申请者如存在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问题,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
  
二、东南大学博士申请程序
  1.申请者按规定时间在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同时寄送申请材料到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具体要求详见《东南大学2021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
  2.学院成立专家小组,对申请者的资格和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报送研招办审定。
  3.学院成立考核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
  4.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综合考核结果等,在2021年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5.拟录取的硕博连读生一般直接转博,不做硕士学位论文;拟申请硕士学位的,须经报考导师同意,并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转入博士生阶段后,原硕士生学籍自行终止,基本学制与普通博士生相同。
  6.拟录取博士生可选择2021年春季或秋季入学,录取资格只在2021年有效。
  7.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三、东南大学博士报考类别和入学时间
(一)考生报名时应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1.非定向就业:录取前,我校须向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调取人事档案,学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2.定向就业:录取前,我校须和考生及其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不转户口、人事档案等,学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专项计划考生必须选择“定向就业”。
(二)考生报名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填写入学时间,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注:应届生若选择2021年春季入学,须能在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
  
四、关于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1.原则上,我校理工科各学院全日制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专项计划博士生除外)。
2.非理工科学院允许少量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学院录取人数的8%。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3.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前,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承诺如被录取,保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辞去原单位工作并将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参评奖助学金。
4.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前,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请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在申请表上填写是否同意报考的意见,否则申请无效;如被录取,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不转人事和工资关系;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不参评奖助学金。
5.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关于东南大学博士各专项计划招生
1.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同意,并将加盖公章的《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随报考材料一起寄送研招办。
2. 报考对口援建西部院校等专项计划考生由所在学校(单位)人事部门统一推荐,按申请考核方式报考,通过资格审核后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待教育部正式下达专项计划后再确定拟录取名单。
3.教育部其它专项计划,待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后,研究生院将另行通知。
  
六、东南大学博士其它说明
1. 学籍、学历和学位认证
(1)应届生学籍认证:登录“学信网”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籍认证报告”;
(2)往届生学历认证:登录“学信网”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历验证,打印下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历认证报告”;
 (3) 往届生学位认证: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申请学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位认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位认证报告”;
(4)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认证报告。
2.档案审核
所有取得拟录取资格的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均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将档案调入我校。未按规定办理档案调转手续并通过档案审核的考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学校将按有关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对在档案、人事、工资关系等方面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其录取资格。对于协助考生弄虚作假的单位,学校今后将对其单位职工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进行严格审核。
3.我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设立奖助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完成学业。
类别 专 业 学 制 标准(元/生·年)
全日制
学术学位
各 专 业 4年
5年(本科直博)
10000
全日制
专业学位
工程博士 4年 10000
临床博士 3年
 
  
4.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参考书籍和复习资料。
6.江苏省产业教授可作为第二导师与我校相关学院博士生导师合作招收和指导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7.若2021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告。
8.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经查实即取消攻读东南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①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②受刑事、行政或纪律处分;
  ③应届毕业时无法获得硕士学位。
9.学校将在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指导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及考务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添加东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东南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1年、东南大学报录比、东南大学考研群、东南大学学姐微信、东南大学考研真题、东南大学专业目录、东南大学排名、东南大学保研、东南大学公众号、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