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题为A型题 101—150题为X型题
牙体牙髓病学考试大纲
绪 论
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
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第一篇 龋 病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二、龋病的历史
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
一、评价方法
二、龋病的好发部位
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
四、龋病流行趋势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
第一节 牙菌斑
一、牙菌斑的结构: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不同牙面菌斑的组成
二、牙菌斑的组成
三、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功能;细菌的附着和聚集
四、牙菌斑微生物学:微生物致龋的证据;三大主要的致龋微生物菌属
五、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六、牙菌斑的致龋性
第二节 饮食因素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
二、蛋白质
三、脂类
四、维生素
五、无机盐:氟的抗龋机制
难点:氟的抗龋机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 宿主
一、牙: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唾液的基本组成:了解唾液的几种主要蛋白质的功能;唾液与龋病的关系
三、免疫:免疫与龋病的关系
第四节 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龋病与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 病因学说
内源性理论、外源性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釉质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脱矿和再矿化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二、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
三、按病变深度分类
龋病的好发部位及规律,好发牙,好发牙面,牙面的好发部位
第三节 龋病的诊断
一、诊断方法:龋病的检查方法,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二、诊断标准:浅、中、深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
第四章 龋病治疗
第一节 非手术治疗
龋病治疗的目的和方法: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的定义、适应症、方法和机制
第二节 牙体修复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一、釉质
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三、牙骨质
四、牙周组织
第三节 牙体修复与材料选择的原则
一、牙体修复的原则
二、充填材料选择的原则
第四节 窝洞的分类与结构
一、窝洞的分类:GV.Black分类法
二、窝洞的命名
三、窝洞的结构:洞壁、洞角、洞缘、抗力形和固位形
第五节 深龋的治疗
一、深龋的治疗原则
二、深龋的治疗方法:垫底充填、安抚治疗、间接盖髓
三、深龋的治疗方案
第二节 根面龋的治疗
一、根面龋的临床特点:发生部位和临床特征
二、根面龋的治疗原则:保守治疗和充填治疗
第五章 银汞合金充填术
第一节 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一、去净龋坏组织
二、保护牙髓组织
三、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窝洞预备的要求
四、注意患者全身状况
第二节 洞预备的基本步骤
一、预备洞型:1.开扩洞口探查病情2.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3.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4.制备洞缘
二、无痛制洞法
三、术区的隔离
四、窝洞的消毒
五、窝洞的封闭、衬洞及垫底
第三节 银汞合金充填术
一、适应症
二、窝洞预备的要求
三、各类银汞合金充填窝洞的预备要点
四、银汞合金的调制
五、银汞合金的充填
六、汞污染及预防
第四节 龋病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一、意外穿髓
二、充填后疼痛
三、充填体折断、脱落
四、牙齿折裂
五、继发龋
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第一节 牙体粘结技术原则
一、概述:粘结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
二、釉质粘结:釉质粘结系统及酸蚀机制
三、牙本质粘结:粘结系统的分型、机制和临床选择
第二节 牙色修复材料
一、复合树脂:组成、固化、性能、种类和影响因素
二、玻璃离子:组成、固化、性能、种类及应用
三、复合体:组成、固化、性能、种类及临床应用
第三节 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
一、概述:复合树脂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优缺点
二、准备过程
三、牙体预备与牙髓保护:牙体预备的特点、窝洞类型
四、成形片的方置:成形片的临床意义、种类和楔子的使用
五、粘结:酸蚀-冲洗粘结技术和自酸蚀粘结技术
六、复合树脂的充填:复合树脂充填的原则、输送方法和充填技术
七、复合树脂的固化
八、修复体的修形和抛光:修形和抛光的临床意义、器械和方法
第四节 前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一、概述:主要优点和适应症
二、Ⅲ类洞直接修复的临床技术:准备过程、Ⅲ类洞的预备、Ⅲ类洞的修复、修形和抛光和检查咬合
三、Ⅳ类洞直接修复的临床技术:准备过程、Ⅳ类洞的预备、Ⅳ类洞的修复、修形和抛光和检查咬合
四、Ⅴ类洞直接修复的临床技术:准备过程、Ⅴ类洞的预备、Ⅴ类洞的修复、修形和抛光和检查咬合
第五节 后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一、概述:优点、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Ⅰ类洞直接修复的临床技术:准备过程、牙体预备、粘结、树脂填充和固化、修形和抛光
三、Ⅱ类洞直接修复的临床技术:准备过程、牙体预备、成形片放置、粘结、树脂填充和固化、修形和抛光
四、Ⅱ类洞玻璃离子体加复合树脂三明治修复技术
五、后牙直接修复失败的原因
第二篇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第七章 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第一节 牙发育异常和结构异常
一、釉质发育不全: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二、遗传性牙本质障碍:牙本质发育不全分型和牙本质发育不良分型;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三、先天性梅毒牙: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第二节 着色牙
一、 着色牙定义、分类、病因及临床表现
二、 氟牙症、四环素牙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原则
第三节 牙形态异常
一、过小牙、过大牙、锥形牙的定义及好发牙位
二、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的定义及好发牙位
三、畸形中央尖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四、牙内陷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
五、釉珠:定义及病因
第四节 牙数目异常
第五节 牙萌出异常
第八章 牙外伤
第一节 牙震荡
牙震荡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二节 牙脱位
牙脱位病因、牙脱位的各种并发症、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三节牙折
牙折病因、牙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九章 牙慢性损伤
第一节 磨损
磨损和磨耗的定义,磨损的病因、临床表现、生理意义、并发症及治疗
第二节 酸蚀症
酸蚀症的定义、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第三节 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第四节 牙隐裂
牙隐裂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五节牙根纵裂
牙根纵裂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十章 牙本质过敏症
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
第十一章 牙体硬组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一、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几种异常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
二、内外漂白术的要点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的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一、形态学特点
二、结构特点
第二节 牙髓功能
一、形成功能:原发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
二、营养功能:牙髓组织中血循环特点
三、感觉功能:神经纤维种类,感觉特点及神经分布特点、闸门控制学说
四、防御功能:疼痛反应、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炎症反应
第三节 牙髓增龄性变化
体积变化、结构变化、功能变化
第四节 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根尖周组织的结构组成(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及临床意义
第十三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微生物因素
一、优势菌及其代谢产物: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中对细菌的认识过程及不同疾病的中细菌感染的特点
二、感染途径:牙本质小管、牙髓直接暴露、牙周途径和血源感染
三、致病机制:致病的主要物质、致病机制和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第二节 物理因素
创伤、温度、电流、激光因素
第三节 化学因素
充填材料、酸蚀剂和粘结剂、消毒药物
第十四章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第一节 病史采集
一、主诉:主诉应记录的内容
二、现病史:现病史应记录的内容,主诉疼痛的问诊内容
三、全身病史:系统、传染、药物过敏、精神和心理病史
第二节 临床检查方法
一、牙髓活力测验:
1.温度测验:冷诊和热诊的方法、操作步骤、临床意义
2.牙髓电活力测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引起误诊的原因
3.实验性备洞
4.选择性麻醉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诊断和治疗及局限性
2.锥形束CT检查
3.手术显微镜检查
第十五章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一节 分类
一、按组织病理学分类
二、临床分类
第二节 牙髓病的临床诊断程序
第三节 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可复性牙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二、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三、牙髓坏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四、牙髓钙化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五、牙内吸收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第四节 非牙源性牙痛的鉴别诊断思路
口腔颌面部疾病、远隔器官疾病来源的牵涉痛、神经性疼痛、血管神经性痛、非典型性面痛和孟乔森综合征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一节 急性根尖周炎
一、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二、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排脓途径、三个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鉴别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和急性牙槽脓肿
第二节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学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在X线片上的特点
第十七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第一节 治疗原则和治疗计划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计划
第二节 病例选择
一、患者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
二、患牙状态:1.可操作性2.可修复性3.牙周状态 4.既往治疗5.保留价值
第三节 术前感染控制
一、术区的隔离
二、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方法
三、灭菌程序的监测
四、基本防护措施
第四节 疼痛的控制
一、局部麻醉法
1.常用的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牙周韧带内注射、牙髓内注射、骨内注射
2.无痛技术及无创伤注射针的应用
二、失活法:失活法的概念、常用失活剂的种类、性能、操作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第五节 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切开排脓、去除刺激、调合磨改、消炎止痛
第十八章 活髓保存与根尖诱导成形术
第一节 盖髓术
五、直接盖髓术:概念、原理、适应症、禁忌症 ;常用的盖髓剂 、操作步骤 、预后与转归 、治疗失败及处理
六、间接盖髓术: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
第二节 牙髓切断术
概念、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预后和转归、并发症和处理
第三节 根尖诱导成形术
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修复机制与愈合类型
第四节 根尖屏障术
第十九章 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的定义
第一节 根管治疗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根管内感染的特点和感染根管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第三节 根管治疗术的病例选择:适应症和非适应症
第四节 根管治疗术的操作原则
第五节 根管治疗的疗效及评价标准
第二十章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第一节 髓腔应用解剖
一、恒牙根管形态特点
二、牙根发生的特点
三、根尖解剖特点
第二节 髓腔通路预备
一、髓腔预备器械:开髓器械和根管探查器械
二、髓腔预备:开髓的部位、洞口的大小、寻找根管口
第二十一章 根管预备与消毒
第一节 根管预备
一、常用根管预备器械:拔髓器械、根管切削器械、根管长度测定器械、根管冲洗器械
二、根管清理:去除根管内容物和冲洗洁净:冲洗的目的;冲洗药物;冲洗方法;注意事项
三、根管预备的方法:
1.基本概念及原则
2.手用器械预备法:标准技术、逐步后退技术、根向技术、逐步深入技术
3.机用器械预备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根管消毒及暂封
一、氢氧化钙:作用机制、类型及临床应用
二、氯已定
三、窝洞暂封
第二十二章 根管充填
第一节根管充填的时机
第二节根管充填材料
一、根管充填材料的性能
二、根管充填材料的种类和特点:牙胶尖、根管封闭剂等
第三节根管充填方法
一、侧方加压充填法
二、垂直加压充填法
三、热塑牙胶注射充填法
四、固核载体插入充填技术
第四节 根管充填质量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 显微根管治疗和根管外科
第一节 显微根管治疗
概念、口腔科手术显微镜和治疗器械、显微根管治疗的方法
第二节 根管外科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二、术前准备
三、麻醉
四、手术步骤
五、术后护理及复查
第二十四章 根管治疗并发症及根管再治疗
第一节 根管治疗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器械分离的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
二、穿孔的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
三、软组织的化学损伤的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
四、急性跟根尖周炎的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
五、其他:器械的勿咽勿吸、皮下气肿和残髓炎
第二节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病因
微生物感染、异物反应、根尖周囊肿和治疗因素
第三节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一、临床病史的采集
二、根管治疗后疾病的检查
1.临床常规检查:视诊、叩诊、咬诊、扪诊及探诊
2.X线检查
3.组织学检查
三、根管治疗后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鉴别诊断
四、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处理原则
第四节 根管再治疗
一、根管再治疗的适应症
二、根管再治疗的术前评估
1.患牙的保存价值
2.患者的全身状况
3.患牙的状况
4.根管再治疗的难度分析
三、根管再治疗步骤
1.冠部入口的建立
2.根管入口的建立
3.到达根管工作长度通道的建立
4.根管再预备:目的、工作长度的确定、根管的器械再成形和根管的化学消毒
5.根管诊间封药
6.根管充填
第二十五章 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
第一节 可靠的牙体修复是根管治疗疗效的重要保障
一、根管治疗后牙齿物理化学特征的改变
二、根管治疗后的牙冠修复
第二节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前的评估及方法选择
一、牙体修复前的评估
二、修复材料的选择
三、修复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椅旁修复
一、银汞合金充填修复术的选择
二、复合树脂粘结修复的选择
三、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的选择
第四节 根管治疗后牙齿的间接修复
高嵌体或部分冠的选择、全冠的选择和桩核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