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点)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育(专业型硕士点)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学术型硕士点)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农业大学排名] [吉林农业大学考研群]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介绍正文

一、学科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
本学科以建立适合东北粮食主产区水土资源与环境特点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环保效益型的施肥理论与技术体系为目标,在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的肥力退化机理与防治技术、松嫩平原盐渍土的改良利用、土壤有机质理论与培肥技术及精准施肥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及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二、学科方向设置
本学科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由32人组成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年龄、学源、知识及职称结构合理教师队伍,建成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科方向带头人队伍,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本学科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研究领域组建了8个科研创新团队。围绕国家及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及生态农业的科技需求,凝练了4个学科研究方向:
方向一:土壤改良与肥力调控方向。在重点开展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机理与防治、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技术的创新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机理及适应变化的技术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技术及径流阻控技术研究,为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供技术支撑。
方向二: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方向。以构建东北地区土壤有机培肥理论和低碳农业技术体系为目标,重点研究秸秆深还与土壤亚表层培肥及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土壤腐殖质形成转化与稳定性机制、土壤有机质调控与农业土壤固碳技术、表土剥离与新增耕地质量提升技术、腐殖质环境化学与土壤修复技术,为丰富中国土壤有机质理论和保障吉林省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预期从分子水平揭示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在土壤腐殖质形成转化与固碳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提出秸秆深还亚表层培肥、表土剥离再利用等技术模式。
方向三:土壤生境调控与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本研究方向以提高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土壤环境优化与生境调控机理,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及污染和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研究,为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遏制土壤生态劣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构建维持土壤良性生态环境的绿色培肥模式和农林牧有机循环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向四:肥料创制与精准施肥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提高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投入和面源污染为目标。主要开展低成本新型肥料的研制;玉米、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西部干旱区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液体肥料大面积机械化施用技术研究;现代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及秸秆安全还田技术研究,为吉林省粮食作物化肥使用零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生培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调整修订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就业能力明显增强。
研究生培养主要以科研创新团队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支撑,通过建立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实施过程的管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熟悉科研和增加动手能力为中心,以初步形成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目标。培养硕士质量上,从事应用研究的研究生毕业时必须有1篇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生,要有1篇重点期刊发表的文章,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至少1篇 SCI的文章。要求博士生导师在博士论文选题上要指导创新、执行期间科研经费有保证;同时创造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机会。几年来,平均每年招收4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有40余人毕业并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接受外国留学研究生2名,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有1人获省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校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省优秀硕士论文、15人获校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通过主办、协办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扩大国内外影响力。主办和承办了“全国养分管理协作网2015年度学术会议”和“北方重点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现场交流会议、玉米高产高效新技术研讨会,同时承担全国性和省科协和省土壤学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共3次。邀请了加拿大农业部、日本岩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专家20余人次来校讲学及学术交流;学科有1名教授到巴西茹伊斯迪弗拉大学为研究生用英语授课。平均每年至少有50人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多人在学术大会和专题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有1名教授在澳大利亚国际土壤学会大会作土壤有机质热力学稳定性报告。接受日本岩手大学农学部1名博士研究生来校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接收南非的硕士研究生1名。与加拿大Greenhouse and Processing Crops Research Centre,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AAFC)等国外科研教学单位进行科学项目合作研究,3年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3项。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知名度和国内外影响力。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lnydx/yjsy_33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