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李必湖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李必湖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肖深根]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刘清波]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陈韬]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阮颖]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龚道新]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黄复深]

湖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湖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群]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李必湖正文

李必湖,男,1945年出生,研究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1966年毕业于湖南省安江农校,毕业后留校给袁隆平老师当助手研究杂交水稻;1973至1976年在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84至1988年担任安江农校副校长、副书记、研究员;1987年3月至11月担任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场技术顾问;1988年8月至2003年6月担任湖南省安江农校党委书记兼杂交水稻研究所主任;先后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十一、十二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四大、五大代表;现任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怀化市人大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品种改良与原理和种子生物技术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
  1.作物品种改良与原理
  主要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原理、途径与技术;水稻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和创新;水稻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性等主要性状的遗传、表达及这些性状的遗传改良原理和技术。
  2.种子生物技术工程
  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开展水稻种质工程研究,培育出转基因水稻品种。以抗虫、抗病、抗逆种子生物技术工程为重点,以新品种、新方法为突破口,为种子产业化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论著目录:
  1. 李必湖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对低温持续时间的敏性差异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2003年第6期,(排第一)
  2. 李必湖等。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育性对温、光的反应。生态学报,2003年第23卷第2期,(排第二)
  3. 李必湖等。明恢63生物学特性及其组合高产制种技术。种子,2003年第2期,(排第一)
  4. 李必湖等。早籼恢复系402生物学特性及其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作物研究,2003年第2期,(排第一)
  5. 李必湖等。光敏、温敏核不育系水稻核不育基因等位性及基因对数的研究。种子,2002年第4期,(排第二)
  6. 李必湖等。两系杂交早稻八两优100的选育与应用。杂交水稻,1998年第13卷第2期,(排第二)
  7. 李必湖等。不同秧龄移栽对恢复系播始历期的影响。杂交水稻,2002年第17卷第1期,(排第二)
  学术成果:
  1970年冬,按照袁隆平院士制定的技术路线,在海南发现野败,为攻克我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难关打开了突破口,促成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成功;1988年以来,指导助手育成国内第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及一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金优402、威优402、八两优100等,为杂交水稻研究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多次受到国家、省、厅的表彰和奖励,其中籼型杂交水稻选育,1981年获国家特等发明奖(排第2);安农S-1籼型水稻温敏不育系研究,1998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2);籼型杂交早稻威优402的选育与应用研究,1998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2);安农S-1籼型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研究,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排第2);籼型杂交早稻八两优100的选育与应用,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2)。此外还荣获光召科技奖、中华科教基金奖等,是国家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nau/yanjiushengdaoshi_10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