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李建国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李建国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肖深根]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刘清波]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陈韬]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阮颖]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龚道新]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黄复深]

湖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湖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群]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李建国正文

李建国,学士,1958年出生。研究员,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
  1981-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从事农业生态、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1987-1995年,在湖南省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村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5-现在,在湖南省农业厅从事农业生态、耕作制度、作物栽培和农业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工作。
  1995评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评为湖南优秀中青年专家。
  李建国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运行机理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致力于农田生态经济系统作物垂直结构、平面结构和时间结构的设计、创建与优化的研究,从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社会需求、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以耕作制度为基础和水田、旱土、园地为对象,建设户级、村级、乡级、县级、市级和省级的农田生态经济系统最佳的作物结构,提出最优的作物结构设计与布局方案。
  2.致力于农田生态经济系统能量转换、物质循环、资源利用和价值转化等功能评价和可持续生态技术研究,对总体功能进行系统辨识与系统诊断,提出最大限度挖掘农田生态经济系统总体功能潜力的有效方法、途径和关键技术。
  3.致力于农田生态经济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运用农业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系统综合预测、系统模拟仿真和系统定量优化,探明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与生态之间、环境与系统之间、结构单元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链锁反应的趋向与大小,提出农田生态经济系统行为动态调控的对策与措施。
  Email:zijianljg@163.com
  主要论著目录:
  1.桃源县官山村种植业系统最佳结构与功能研究 ,《农业系统工程》1987年第2期:P96~99.
  2.《作物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
  3.《湖南省双季稻田吨粮种植模式经济生态技术效益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4.《非均衡市场经济理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5.《水稻高新生产技术》,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6.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地域类型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1989年第6期:P29~43.
  7.吨粮种植模式能量转换效益的稻田梯度差异研究,《中国农学通报》,1996年第4期:P86~92.
  8.吨粮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稻田梯度差异。《上海农业学报》,1995年第4期:P185~193.
  9.吨粮种植模式养分循环状态的稻田差异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年第4期:P39~45.
  10.吨粮种植模式多目标局势决策分析,《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1期:P31~36.
  学术成果:
  1.主持完成亚热带丘岗区最佳农业生产结构与生态平衡的研究,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持完成桃源县丘平区稻田作物、品种结构与功能研究,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3.主持完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地域类型研究,199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主持完成湖南省种植业系统作物优化结构研究,199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主持完成湖南省双季稻田吨粮种植模式经济生态技术效益研究,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参与主持完成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7.主持完成水稻优质高产高效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200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主持完成水稻旱育秧抛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1998年获国家农牧渔丰收计划二等奖。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nau/yanjiushengdaoshi_10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