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基础知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师范大学媒介通论与议论文写作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师范大学广告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经营管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湖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群]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文艺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考试内容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中国现当代文学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二)考试要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1)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
1、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①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②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③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④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⑤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2、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①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②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③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④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⑤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
⑥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⑦以《弃妇》为例,分析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
3、鲁  迅
①鲁迅早年的五篇文言论文的思想主旨。
②《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文学史地位。
③分析和评价《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④分析阿Q的性格特征,及阿Q与革命的关系和鲁迅对阿Q式革命的态度,分析《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
⑤评价《故事新编》的思想和艺术。
4、“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①分析“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的思想和创作特色,分析“乡土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②比较分析冰心、庐隐的“问题小说”在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③结合《缀网劳蛛》、《商人妇》、《命命鸟》等作品,分析许地山小说中的宗教色彩和浪漫情调。
④分析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⑤结合《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作品,分析废名“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在现代抒情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5、自我抒情小说
①自我抒情小说的基本特征。
②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他的“自叙传”小说的成就和意义。
③张资平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王以仁、冯沅君小说创作的特点。
④浅草社代表作家的创作特色。
6、个性独异的散文
①“语丝文体”的基本特征,“现代评论派”杂文的特点,周作人关于“美文”的主张,郁达夫、徐志摩散文创作的特点。
②分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分析《野草》的象征手法和思想内容。
③分析周作人散文的思想特色和艺术成就。
④分析冰心散文中蕴含的“爱的哲学”和“冰心体”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⑤梁遇春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散文创作的影响。
7、现代戏剧的兴起
①中国现代话剧的基本构成与现代话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②“爱美剧”、“国剧运动”和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分析田汉的《获虎之夜》。
 
(2)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1937)
1、新文学运动的政治分化与多元互补
①1927~1937年间新文学运动形成三种主要力量的情况,革命文学倡导者的基本主张,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论争的基本情况,左联成立的意义与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②梁实秋的文学主张,左翼作家对新月派的批判,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
③“自由人”胡秋原与“第三种人”苏汶的文艺观点,分析其有价值的内容,瞿秋白、鲁迅、冯雪峰等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
④“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主张与自由主义作家、左翼作家对他们的批判。
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四种基本模式,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沈从文的作家论文学批评,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2、左翼小说
①早期普罗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及其题材特征,普罗小说在1927~1928年间出现的原因;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倡导者在理论上的主要分歧。
②分析蒋光慈的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和柔石的小说《二月》。
③《子夜》的主题、结构艺术,吴荪甫形象,以《子夜》为代表,分析社会分析派小说的特征、成就和历史局限性。
④分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张天翼《包氏父子》的讽刺艺术,艾芜《南行记》的创作特色。
⑤叶紫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吴组缃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⑥“东北作家群”的创作特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的创作特色。
3、“京派”与“海派”小说
①京派作家的构成,京派小说的主要特点;海派文学的历史分期,初期海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新感觉派的起源与创作特色。
②分析老舍市民文化小说的文化批判内涵和艺术特色。
③以《边城》为代表,分析沈从文乡村文化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④萧乾、芦焚小说的创作特点。
⑤以刘纳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为例,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征。
4、其他作家的小说
①分析《家》的主题、思想、艺术、觉新形象;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形象。
②《死水微澜》的创作情况和主要内容,分析《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
5、体裁多样的散文
①“论语派”“幽默小品”的特点;30年代抒情散文的成就。
②鲁迅杂文的意义,鲁迅早期杂文的创作特色,鲁迅后期杂文主题思想的变迁及其主要内容,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及主要的艺术成就。
③何其芳、丽妮、李广田、陆蠡散文的创作特色。
④林语堂、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
⑤柔石、韬奋、夏衍的报告文学名作和阿英、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
6、现代戏剧的丰收
①普罗戏剧家和洪深等人的戏剧主张。
②曹禺的戏剧成就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
③田汉、夏衍、李健吾戏剧的创作特色。
7、新诗的分流与多元格局
①现代诗派的主张和创作特征。
②臧克家的诗歌创作特色。
③简析戴望舒的诗歌《雨巷》。
④汉园三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
 
(3)第三阶段的文学(1937-1949)
1、新文学运动的区域分流与历史选择
①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品的涌现及其内容、形式特点、历史作用和缺点。
②国统区文学运动概况。
③上海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运动
④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⑤胡风文学批评的特点;朱自清的“现代解诗学”理论。
2、新诗的嬗变与整合
①“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的创作特点。
②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评价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③分析田间的《给战斗者》、阿垅的《纤夫》、鲁黎的《泥土》。
④分析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⑤以《诗八首》、《春》等为例,评析穆旦诗歌结构戏剧化、“思想知觉化”等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及其丰富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
⑥比较《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
3、国统区小说
①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
②沙汀、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点。
③分析路翎小说的特色,比较巴金的《家》和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④张爱玲、徐訏、无名氏小说的特点
4、解放区小说
①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和主要作品。
②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③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色彩。
④比较评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两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和不足。
5、现代戏剧的多元竞妍
①40年代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历史剧、现实剧、讽刺喜剧三股潮流。
②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③陈白尘、吴祖光、宋之的的戏剧特点。
④分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1949—— 1962年的文学
1、文学思潮
①首届全国文代会的继承与拒绝
②三次全国文艺批判运动
③“双百”方针与“文艺政策调整”
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红色经典”
2、诗歌创作
①政治抒情诗
②生活抒情诗第四节
③长篇叙事诗
3、小说创作
①革命历史小说
②农村小说
③另类小说
4、散文创作
①抒情性散文
②叙事性散文
③议论性散文
5、戏剧创作
①革命历史题材剧
②历史题材剧作
③“第四种剧本”
6、台港文学的分流与走向
 
(2)1963—— 1977年的文学
1、文学思潮
①“三突出”创作方法
②反抗时代潮流的写作
2、诗歌创作
①老诗人的隐秘创作
②食指的诗
③“白洋淀诗群”
3、小说创作
①农村小说
②历史小说
③“文革”小说
4、散文创作
①潜流散文
②报告文学
5、戏剧创作
①社会主义教育剧
②革命现代京剧和样板戏
6、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3)1978——1989年的文学
1、文学思潮
①启蒙主义文学
②现代主义文学
2、诗歌创作
①“归来者”的诗
②朦胧诗
③“第三代”诗
④女性诗歌
3、小说创作(上)
①伤痕小说
②反思小说
③改革小说
④寻根小说
⑤军旅小说
⑥历史小说
4、小说创作(下)
①现代派小说
②先锋小说
③新写实小说
④新历史小说
⑤女性小说
5、散文创作
①抒情性散文
②叙事性散文
③议论性散文
④史传性散文
6、报告文学
①问题报告文学
②知识分子报告文学
7、戏剧创作
①探索戏剧
②现实主义话剧
③话剧双峰
④历史剧创作
8、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4)1990—— 2000年的文学
1、文学思潮
①文学市场化状况
②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
③人文精神讨论
2、诗歌创作
①“个人化”诗歌
②女性诗歌
3、小说创作
①现实主义小说
②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小说
③女性小说
④历史小说
⑤新生代小说
4、散文创作
①文化散文
②议论性散文
5、报告文学
①生态报告文学
②科技报告文学
6、戏剧文学
①当代生活写实
②历史剧与传奇剧
7、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5)2001—— 2012年的文学
1、文学思潮
①新世纪文学与“新质”
②底层叙事思潮
2、诗歌创作
①“70后”诗歌写作
②底层诗歌写作
3、小说创作
①官场小说
②乡土小说
③底层小说
④生态小说
4、散文、报告文学创作
①文化散文
②思想随笔
③抒情散文
④报告文学
5、戏剧文学
①历史剧与传奇剧
②当代生活写生
 
二、参考书目
1.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赵树勤 李运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12》,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nanshifandaxue/cankaoshumu_41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