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中科技大学法医学系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法医学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华中科技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联系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联系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中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华中科技大学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群]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中科技大学法医学系简介正文

 我校法医学专业创办于1924年,由德国人欧本•海姆主持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馆,是我国最早开展法医学鉴定的单位,开创了在中国应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理论进行法医学鉴定的先河。1955年开展法医学教学,为53级医学系及卫生系学生首次开设法医学课程;1958年成立法医学教学小组,对外举办了全国首期法医学进修班;1978年招收病理学专业方向毒理病理学硕士研究生;1980的成立法医学教研室,1985年建立法医学系,被确定为首批设置法医学专业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是我国最早招收法医学本科生的六所卫生部部属医学院校之一。199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点。2001年经湖北省司法厅批准,成立了中南地区第一家司法鉴定中心——“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构建了法医学的实践教学和研究平台。2010年1月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认证认可”,是华中地区的权威法医学司法鉴定机构,形成以同济法医学系为辐射中心的法医学实践教学与协同科研的网络平台。2009年1月被湖北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
 
我校法医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和《法医物证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2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校外兼职教师60余人。培养各层次法医学专业人才遍及全国。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医人才培训单位;湖北省家庭暴力伤情评定指定鉴定单位;武汉市公安交管局交通事故伤残程度评定指定鉴定单位;每年受理各类鉴定约4000例,为实践性教学与法医学创新、协作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源。2013年加入国家创新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司法文明鉴定人培训基地。
 
法医学系全系教师编制14人,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100%,博士后经历6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担任国家级学会主任1人、副任委员2人;省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1人、专业委员会主任4人、副主任5人;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医毒理学》所有版次的主编单位;《法医病理学》所有版次的副主编单位,2005年两本教材分别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三等奖和一等奖。全国规划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三版主编、《法医物证学》第三版副主编单位。法医学系师资虽然人数少,但学历层次高,追随重点研究领域意识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
 
法医学系硕士生专业方向有7个: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遗传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分子生物学;博士生专业方向有5个: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遗传学、法医分子生物学、法医毒物分析。主要从事死亡时间推断、心血管疾病猝死以及颅脑损伤等研究。其系列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同类医学院校中已成为标志性科研成果。对有毒动植物进行长期的实验病理学系列研究,包括粗制棉籽油、雷公藤、苍耳子、黄药子、斑蟊、鱼胆等。多项研究结果填补法医学的国内外空白,其研究成果除应用于法医学领域外,也被广泛用于中医学、药学、毒理学、职业病学等研究领域。开展了DNA遗传标记的群体遗传学及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与亲权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包括DNA微卫星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等研究;应用诱发电位仪在损伤性视觉、听觉、性功能障碍做了相关的基础研究、男子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视觉诱发电位测定客观视力(VEP视力)、脑损伤后智力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早期胚胎发育、神经发育及退化的机制、小儿自闭症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机理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以小儿自闭症研究为切入点,构建一套包括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分子生物学,模式生物等的实验平台开展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结合化学和药学的原理,采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进入人或动物体内的药毒物、毒品及其代谢物进行分离、提取和分析,以查明中毒原因,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和为司法审判提供证据。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包含电膜萃取EME、液相微萃取LPME及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在毒物分析领域的应用。在EME领域,开发基于微孔平板薄膜为支撑的EME技术,解决分离科学领域复杂样品背景干扰大以及萃取效率低下等关键问题;在分子印迹领域,采用界面化学法或其他方法合成不同形貌的多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可用于药毒物现场快速检测的传感器。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azhong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26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