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集中答疑]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学位点介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位点介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位点介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数学学位点介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介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简介正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在我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创建于1981年,先后于1986年获得硕士点,199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1999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 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三十多年来薪火相传,学科成绩不断积累,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影响力始终居于前列。
学科现有人员43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特点。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有2名专家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博士学位者已达26人,比例为60%,拥有1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团队和2个湖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学科目前共有六个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教育实践研究、中西结合生殖安全性及发育障碍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本学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率先从凝血与抗凝血以及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紊乱等角度研究中药补阳还五汤抗血栓的作用机理,并一直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研究中医药的治疗机理;随后拓展了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细胞研究模型,同时从国外引进了基因敲除糖尿病小鼠模型;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等方面开展了中医药防治及机理研究;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开启,在国内开创性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教育研究;近年来,学科又拓展了安全性和发育障碍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各方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学科十分注重条件平台的建设,2012年学科的细胞生物与分子技术实验室成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3年学科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实验室成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自创建以来,本学科始终以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主,将科学研究内容、技术、进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创新型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紧密结合。在国内率先举办中西医结合本科学制教育,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技术的建立和创新方面处于领先水平:(1)率先在国内外质疑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提倡建立中药血浆药理研究的半体内研究方法;(2)证明了铁代谢失衡是脑缺血代谢发病新机制;(2)率先在国内建立人脐静脉的原代培养方法和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IgG)检测方法(细胞酶联免疫法);(3)率先在国内引进2型糖尿病模型-MKR鼠系(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提供),进行良好的培育繁殖,并应用于相关研究;(4)率先在国内建立一种新的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细胞研究模型,以期建立2 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筛选及研究技术平台;(5)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一种基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脑梗死大鼠模型,为研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中医药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6)率先提出了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及其配伍的研究思路。
    网址链接:http://zdxk.hnctcm.edu.cn/zxjhjc/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nucm/yanjiushengyuan_26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