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联系方式] [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简介]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联系方式]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简介] [湖南工商大学体育教研部简介]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湖南工商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工商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工商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工商大学考研群] [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工商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正文

一、学院简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始立于2002年,经过16年的建设,目前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学系和中文基础课教研室3个教学机构,开设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一级学位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建有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湘商文化研究基地”,5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湘商研究中心”、“商业文学研究所”、“休闲产业研究所”、“书良古籍工作室”、“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3人。教师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3人,博士后2人,硕士27人。并拥有湖南省文史馆员2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另聘请了谭桂林、季水河、韩少功、舒斌、李鹏飞、李咏等著名作家、学者和行业专家为麓山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老师们整体素质高,坚持教书育人,富有奉献精神。
 
学院依托学校商科教育平台,坚持走质量立身、特色立院,跨界对话、文商结合的道路。致力于“把小学院建设成产学研的大平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院现承担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2大学科门类的建设任务,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多年来遵循立足文学、依托商科、凸显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取得较瞩目的成绩:近五年出版著作36部、古籍13部、教材3本;新增项目7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完成课题26项(含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省级重点3项);发表论文130多篇(CSSCI来源期刊16篇);获各类奖项7项。
 
学科建设亮点突出:一是商业文学研究。首提“商业文学”概念,并占据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主办了2次全国商业文学研讨会,《光明日报》2次登载长篇会议综述,多家媒体高度赞誉;《中国商业文学发展概论》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日本福冈大学《人文论丛》翻译其绪论予以推介;当代商界小说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最权威的研究阵地;开设全国高校独有的特色课程“商业文学研究”。二是古籍整理。成立省内第一家古籍工作室;1部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部作品因填补国内史料空白被新华网等媒体深度报道;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省内重点文化工程项目。三是商科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借助商科院校优势资源,形成财经新闻、传媒产业管理等研究亮点。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多项成果获省领导批示推广;“互联网+新闻信息的管理机制研究”获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立项。四是湘商文化研究。本着研究湘商、发展湘商、服务湘商的理念,成立了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湘商研究院”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湘商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探寻产学研合作之路, 组织编撰《湘商文库》, 开办“湘商会讲”,筹建湖南湘商档案博物馆及湘商大数据库中心,相关工作初见成效。
 
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后劲足。2015年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设立了传媒产业管理硕士专业,2016年正式招生;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正式获批, 2019年正式招生。 
 
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 
 
我院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等5个本科专业,目前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和广告学三个专业招生,致力于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中文和新闻传播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本科教育方面,我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深受学生欢迎。目前我院建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广告学概论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以及中国文化概论、传播学、新闻学等6门校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1门教学案例库,8门校级考试改革示范课,1个传媒卓越人才素质提升班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近5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排名第一)。
 
学院在坚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有中央财政资助项目现代传媒与办公模拟实验室、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基地湘潭县晓霞山文艺村基地(齐白石、黎锦熙等先贤故土)、湖南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现代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与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合作),以及红网、顺风传媒、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等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分类管理,引导学生修炼良好品格、提升综合素质:紧扣“专业+互联网”的特色,指导学生创办《有观》、《跨界•文新杂志》、《文新时报》、《耕笔》等多个学生自媒体平台;指导商帆文学社、普贤国学社、翰枫剧社、时光书信社、哈利波特电影社等学生社团(团队)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汉语文化节、秘书节、“麓山枫”学术论坛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等;承接企业实战项目,创新创业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项目立项,学科竞赛活动亦屡创佳绩,近3年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9项,省级奖励43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湖南省“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湖南省写作大赛等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 
 
因人才培养素质普遍较高,近5年毕业生中有近70人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费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考研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5年年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连年保持“三高”(志愿填报率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状态。
 
我院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奋力拼搏,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有的工作不久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行业精英,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英文秘方向)2014届毕业生刘仕杰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中心签约扶持作家;编辑出版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贺黎湘成功创业,毕业后就职于专业的广告、品牌营销公司。现为《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哈谷传媒CEO等。中文2018届毕业生刘子豪毕业后创办湖南湘乾及湖南飞驰公司两家环保型建筑企业,获评“中国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合作方称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nuc/yanjiushengyuan_25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