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直系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院校歧视最大的主体是谁?给定设定的主体是名校,但是如果我们转身看向似乎是被歧视的考生,会忽然觉得这个群体才是院校歧视的最大拥趸。如果你更认可自己学校的本科培养,为什么不直接去工作?如果你更认可本校的研究生培养,为什么不报考本校?当大家将目光都投向那些排名靠前的高校,没人看到蹲在墙角默默流泪的普通院校。
有限的招生名额,庞大的报考考生人数。每所名校都会思考如何用尽可能小的成本筛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于是这些年保研比例逐渐增加,一些出身名校,且本科期间始终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必再和千军万马竞争,早早拿到了升学的资格。
无论是对高校还是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是时间成本的巨大节约。不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些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民起义发动者如今在官方的史学教材里还是一副政治正确的面孔。我们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高考的分数就剥夺掉他选择去更好学校升学的权力呢?无论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提高招生的多样性,留出一部分招生名额放在统考中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研究生考试更为人熟知的初试。考察外语,数学,政治和专业课,每门课都设有相应的单科线。
政治家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向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兜售政治观点的好机会。不过这门考试对于院校招生和研究生的求学有何助益呢?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也反应出一定的记忆水平,努力程度和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需要的耐心和自控。
英语自然很重要,同行交流必备基础技能,不然怎么了解研究领域的已有知识和进展以及分享自己的共享。经济学类及理工科的专业还需要考数学,逻辑思维和数理思维自然是这些从事这些专业研究的基础技能。
专业课考察的是该专业本科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命题的学校很多是不提供参考书目的。在这些学校的很多本科课程中,并不存在教科书,最多只有参考书和工具书。
老师上课的内容往往围绕一个领域,结合公认的传统研究成果,新近进展以及自己的研究体验。前者可能包含同一领域多个流派的多本代表教材,后者就涉及到很多研究论文了。
除了sale mind,一些课程还需要学生的主导,设计课题,用老师教授的或是自己查到的方法去验证或探新。但是初试的考试形式决定了院校只能侧重于考察一个人对专业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而且有限的篇幅里也只能侧重考察那些最核心的知识点。利用该校本科生部分必修课的参考书或是课件,跨校考生只要够努力往往也能够在初试专业课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名校想要的却并不是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在几个主流的高校排名中,科研都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比重。科研得有人和资源,排名高才能吸引到更好的人才和更多的资源。有限的教育资源竞争中,高校间的马太效应更明显。985和211的名号虽然去除了,分蛋糕者的心中却永远都会存在着类似的标准。大的制度不改变,高校就不会放弃对科研指标的盲目追求。高校官员的考评,教师的晋升都与此息息相关。老师们最想要的是有科研潜质的学生。
抛开科研指标评价标准的肤浅不谈,做科研最需要的素质是什么呢?我的导师告诉我,读博最重要的是两点:“motivate yourself and learn sth new by yourself (Pan.)”。
一个在初试当中取得高分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吗?以我自己的感受为例,初试是一个内容明确,外在动机明确的考试。
考试的范围我知道,考试的内容也是有相对正确的参考答案。考上是提升学历从而有助于就业的最佳方法。但是科研却有有巨大的时间不确定性和结果不确定性。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也不知道研究的结果是否会研究预期一致。考试和科研相比,前者像是日光下的短程赛跑,后者却是黑暗中的长途越野。复试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老师和学校从前者的佼佼者中挑选出更符合后者要求的学生。
人们口中的院校歧视一般指的是复试中对于本科非名校的学生的歧视。具体体现在本科985的学生在复试中的通过率更高。这其实和两类学校的本科培养方案有关系。
我自己本科是一个普通一本院校,老师上课主要是念PPT,内容也基本在参考书上全部能找到,偶尔有作业也是教材附录中的习题。虽然专业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经济学。但是本科期间没做过科学研究,院里的老师基本上上完课就不见了,自己也没受过什么学术训练,不怎么做研究,拿到全日制博士学位的老师都不多。
个别学术水平高点的老师研究生都带不过来哪里还管得了每年好几百的本科生。因为就业特别好,我本科的学院虽然有博士学位的老师不到30人,但是本科生数量都快3000了......
很多名校的本科生在二年级或是三年级的时候就可以进实验组了,从听老师或学长学姐报告进展和文献,到自己做出毕业论文。很多课程也会有一定的学术训练,无论是以小组或是个人为单位的。当然也会有学渣,但是至少在人均资源上要富足得多。
我的研究生舍友就好几次和我说起,很羡慕这个学校本科生,学术训练太好了。现在所在院系一年本科生70左右,教师29人,全部博士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单就一个师生比例就可以看出排名100+的大学和TOP15高校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有多大。
与其说院校歧视是名校对来自普通院校学生的歧视,不如说是对这些院校本科培养的方案及资源匮乏的歧视。如果这个院校某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足够好,其他学校不可能因为这个学校的排名比较低而去歧视一个从这样学院走出来的学生。一个例证是我本科学校个别比较强势的专业每年都可以保送个别优秀的本科生去到很好的学校,甚至是相关专业TOP5的高校。
没有学校会歧视一个努力的学生,歧视的是片面追求应试的努力方向。前几天我很惊讶的发现高中起就在国外求学的导师,居然都知道某某大学是考研学校......我系的老师说过“如果这个同学够优秀,从哪来的根本不重要。只有在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才需要去看看他的背景”。
很多在复试中表现不佳的高分考生会觉得自己被黑了,并归因于院校歧视。这当然是安慰自己的好办法,但残酷的真相可能是别人比你更适合做科研。与这点相比,初试差的那点分数真的不重要。更何况本科学校好也并不意味着过了初试一定能过。以我所在院系为例,每年统考招生10人左右,20人左右进复试。四年中有三年刷了本校的学生,其中两个甚至是本系的本科生。
说了这么多,难道普通学校的本科生就应该断了考名校研究生的念想么?当然不是!如果你真的喜欢,并且认为这样一个机会对自己非常重要。那就勇敢去尝试。
除了搞定初试的选拔,拿到复试的入场券。更多地是要去思考目标院校看重的素质和技能,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即使自己本科的学校提供不了太多的资源,但是如果你足够用心是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的(譬如这篇寡淡无味的文章)。
最后再吐槽一点,其实没考上也不一定是坏事,考上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或是不喜欢才是更大的痛苦。参见上交大某博士写的(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日子是自己的,不要以为拿到个所谓名校的光环就能改变什么。你看学校这么多熙熙攘攘的人,没有几个是追求光环而来的,而是具备了相应的技能和素质,自然而然地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