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0年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志愿考生复试通知]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课程设置] [华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华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华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北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北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华北理工大学考研群]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华北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正文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37)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公共安全的主要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灾害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是研究各种工业灾害发生原因与过程,灾害防治,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分析与评估,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等问题等有关理论、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学科。
华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矿业工程学科的安全技术及工程二级学科,2001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第一批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培养单位之一,也是河北省唯一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本学科依托的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坚持以区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重大安全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增透裂隙瓦斯抽放技术,煤层CO异常来源分析、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及动压灾害控制技术、矿井煤层开采水灾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有:
1.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针对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重大自然灾害,深入研究深部水平瓦斯赋存特征和涌出规律、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突发性动力灾害成灾机理及事故应急救援与预防技术,为矿业开发中重大灾害事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煤层自燃与火灾防治
针对煤层自燃火灾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等学科,深入研究煤层低温氧化过程,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气体释放规律,煤层赋存一氧化碳异常原因及防治措施,煤层自然发火阻化技术,探索煤层自然发火机理、自然发火规律、煤层赋存一氧化碳机理、自燃火灾预测预报理论与技术,为矿井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3. 巷道支护及矿压控制
针对深井资源开发中频繁出现的软岩支护难题,以微观成分和晶态测试、地应力实测、矿压监测、三轴应力实验、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为手段,采用基于ANSYS、FLAC3D、3DEC等多种软件融合仿真U型钢支架承载性能的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高应力和矿井水作用下巷道围岩失稳的内在机制和失稳过程,为软岩巷道的支护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4.安全管理与评价
针对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有关的法津、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不同工艺环节所特有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性,进行安全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辩识、评价与控制理论,系统可靠性及安全运行理论,研究适应不同工矿企业特点的安全生产理论以及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控制措施,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5.职业安全技术
主要研究工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理论及实践,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熟悉安全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本学科硕士生应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有关安全监测仪器设备,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够从事矿山安全、工业与城市安全、职业安全等领域的安全研究与开发、安全工程设计、安全检查与评价、安全管理与组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事故分析与调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与技术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不包括申请论文答辩的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
1.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分要求不少于2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
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研究生的,除完成课程计划中所规定课程外,还须补修两门以上大学本科相应的主要课程,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课程简介
1)高等安全工程学(Higher Safety Engineering
主要学习安全工程科学基础理论,安全工程技术和方法,包括安全科学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设备工程和安全经济等内容。
2)通风安全学(Ventilation and Safety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通风与安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通风优化设计、灾害防治等。
3)系统安全理论(System Safety Theory
主要学习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预测技术、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危险控制技术方面的内容。
4)职业卫生学(Vocationalhygienics
主要学习职业卫生基本概念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危害控制、个体防护等相关知识。
5)安全评价理论与应用(Safety Assess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本课程主要讲授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程序和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6)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学习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事故统计与分析、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管理体制级事故应急管理等相关内容;学习机械电气、交通运输、矿山、建筑工程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以及防火防爆、特种设备等安全技术。
7)安全管理信息系统(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安全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重点讲解安全信息概论与管理技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软硬件环境、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等内容,结合多个应用实例阐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8)矿山安全理论与技术(Mine Safety Theory and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内外矿山安全及技术工程的最新发展,其中包括矿井火灾防治、矿井粉尘防治技术、矿井瓦斯防治及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等内容。
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工作量,必须达到国内或国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和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有一定的探索性,有一定的工作量,应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在本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在确定课题方向的基础上,要求查阅近10年内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并阅读30-60篇以上。选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五周内(一般9月底之前)完成。选题报告要求不少于5000字。
论文选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2)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3)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4)选该课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5)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选题报告的评审一般应采用报告会的方式,硕士研究生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就课题的来源、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案、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学院或系组成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的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
选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2个月内再补作一次选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按肄业处理。
选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题目和研究内容。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者,由硕士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评审小组组长签署意见,分学位评定委员会盖章,报研究生学院备案,并及时重做选题报告。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不适合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及时处理。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硕士研究生以书面(0.8-1.0万字)和讲述方式两种方式,对其论文作中期进展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论文进展情况、论文所遇到的问题、论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及进一步工作计划等问题。同学科组成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的考核小组,对此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要形成决议并填写中期考核情况表。
考核结果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组织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审查,并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由学校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同时满足硕士学位标准要求的,可以申请硕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华北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
论文选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防止走过场。选题工作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1年。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ebei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