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介绍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广西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通知] [广西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调剂公告] [广西大学关于不接收2020年专项计划调剂生的通知] [广西大学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网上宣传咨询活] [广西大学医学院2020年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广西大学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介绍]

广西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西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大学排名] [广西大学考研群] [广西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介绍正文

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2017年9月修订)
 
物理学
一、 培养目标
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础、物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训练,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五有领军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高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继续攻读物理学类及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或到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和高新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
二、 培养标准及要求
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分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方面:
A.知识:学生应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与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积累,系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
A1 人文科学知识: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学习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A2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与物理学相关的哲学、数学、电子技术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
A3 物理学核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A4 物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学生在系统掌握物理理论的基础上,应有选择性地学习特定领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对粒子天体物理、能源物理和光电物理等某个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熟练和精通。 
A5物理学领域前沿知识:学生应了解和把握本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需求。
B.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能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太阳能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和核相关技术等项目的设计开发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
B1信息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从网络、书本、媒体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具备快速掌握新知识领域概况的能力,科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B2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注重加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B3知识应用能力、开发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学生应当具有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粒子天体物理、能源物理和光电物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B4沟通与合作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包括在国际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
C.素质:学生应当具备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在学习和工作中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C1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学生应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能正确评价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系列国内外政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努力通过相关学科的学习科学理性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
C2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C3 行业标准政策法规及基本素质学生应当了解现行的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培养工作中恪守学术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具有敬业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思维开阔,善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具有创新思想,并能付诸实施,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 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在人才培养过程,构建科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以高水平前沿课堂为引领,以学生科研创新实践为过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引入高水平前沿课堂和科研创新实践训练,发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形成了配套培养体系(如图1),第一学年塑造专业思想,开拓学术前沿视野,第二学年开放科研资源和研究平台,进行科研素质教育和基本科研训练,第三学年以近代物理创新实验和承担课题形式进行多层次科研实训和创新实践,第四学年深化科研实践和课题研究,在全程实践和互动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1)第一学期:强化新生入学教育,专家开设入学第一讲,引导大学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启蒙科研训练意识;
(2)第二学期:建设前沿导论课题,引领学术前沿进课堂,启发科研思维,引导学生流向科研团队和实验室;
(3)第三、四、五学期: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科教融合综合创新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以承担课题形式进行实质科研训练;
(4)第六、七学期,课题研究内容衔接毕业论文和设计,转化科研训练成果;
(5)第八学期,科技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完成一站式科研训练和教学。

(二)特色课程
(1)  创业实训课
此类课程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从事物理学领域科学研究或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如《近代物理学实验》、《科研训练实践》等。
(2)  前沿特色选修课
此类课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相关专业前沿理论、研究热点以及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一共开设了粒子天体物理、能源物理和光电物理共三个方向选修课。
(3)  国际化课程
此类课程重在拓展学生国际化的物理学学习与研究视野。如《学科前沿讲座》、《高能天体物理专题选讲》等。
(4)  双语课程与英文课程
此类课程重在拓展学生国际化的物理学学习与研究视野。如双语课程《先进材料导论》、英文课程《天体物理导论》等。
(5)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
此类课程旨在推进本硕课程贯通,学生可在本科阶段选修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所选课程可认定替换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选课前需报教务处、研究生处备案,认定、替换方案由教务处审批),鼓励学生在分流后结合导师制参与导师项目,进行研究性学习。如《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群论》、《固体理论》、《非线性光学》等。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guangxidaxue/yanjiushengyuan_25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