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广西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通知] [广西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调剂公告] [广西大学关于不接收2020年专项计划调剂生的通知] [广西大学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网上宣传咨询活] [广西大学医学院2020年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广西大学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介绍]

广西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西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大学排名] [广西大学考研群] [广西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正文

系主任:陈华
系副主任:张学军、韦巍
(1) 基本情况
广西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在广西大学原无线电、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1年广西大学设置无线电技术专业,首次招生。1978年春季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4年改名为电子工程专业,1998年专业拓宽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学科从199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通信、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经过三十年的教学实践,本校在电子与信息工程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并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科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学科建设,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是广西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多年多来,广大教师根据电子与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锐意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明确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知识、素质、能力综合培养的要求,重组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多项有益的探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着“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能力,同时也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电子信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5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设施完善,实验设备先进。本专业现有生物信息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高频技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生均教学仪器设备0.946万元。此外,还拥有多个比较稳定和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
(2)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通信和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通信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处理和检测技术,掌握电子、通信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组成原理,并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邮电、广播电视、金融、电子、通信相关行业、公司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有关方面的工作。
(3) 培养规格与培养途径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专业业务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通信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②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继机车功能、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③了解通信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的分析能力;
④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主修专业的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运动的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标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具有强健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脉冲数字电路、程序设计基础、专业英语。
专业课程体系由电路类、信号类、通信类、磁波类和计算机类等五个模块组成。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等。
(5) 实施效果
在培养规格上,我们一直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定位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以培养学生的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通信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比较熟练地开展一般性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主。在培养模式上,针对学校实行的大类招生的改革,我们构建了一个体现学科交叉和专通结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计算机与电子通信专业大类“2+2”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二年的课程平台相同,主要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后二年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同时,为了适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每年都要根据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修订、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课程体系,强化了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接轨,取得了较好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目前,学院的本科专业发展良好,初步呈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由于确立了符合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从最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学院各专业的生源比较充足,大多数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都在高考重点线以上。毕业生的分配情况良好,2013年就业率为95.92%;2014年就业率为97.62%;2015年就业率为97.87%。到目前为止,本学科专业已培养毕业生1600多名。这些毕业生遍布广西各地的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邮电等部门,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多数毕业生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成为单位的技术领导和业务骨干。目前,本院培养出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等特点,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guangxidaxue/yanjiushengyuan_25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