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的介绍]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招生初试科目参考书]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海洋技术初试科目的考试内容]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试内容]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研究生]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东海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东海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东海洋大学考研难吗] [广东海洋大学排名] [广东海洋大学考研群]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503)

 


一级学科代码 0305 一级学科名称 马克思主义
二级学科代码 030503 二级学科名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制 3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码 研究方向名称 指导老师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研究方向 盛清才、宋玉忠、王建廷、许浩
2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方向 莫宏伟、刘勤、任念文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方向 巩建华、任念文、王建廷
培养目标:
1、培养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具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高层次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培养内容: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研究方向
研究我国政治文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及应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区域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完善;城乡差别与和谐城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型社会的建设;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方向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梦与海洋梦。
 
培养环节: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1年进行课堂学习, 1年半~2年进行实践、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学校实行弹性学制,有关规定按照研究生培养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一、培养计划:
本专业研究生新生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养计划。
二、中期考核:
本专业研究生于第三学期第13-16周按照《广东海洋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参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英语、计算机等综合技能进行考核,要求修满个人培养计划选定学分的90%,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育包括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研究生班讨论、学术活动(要求参加学术报告5次以上)和专业外文文献精读。为必修环节,共计7学分。实践环节由导师负责安排。该环节要求在第5学期结束前完成。其中,教学实践主要是参加大学本科教学活动,包括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批改作业、协助指导毕业论文,要求适当选听导师的相关的课程等,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公开作专题报告1次。社会实践主要是在导师安排下到外地或外单位进行实习、参观和社会调查等,并写出实习或社会调查报告。实践环节不计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学科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对研究生开展社会教学与实践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四、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我校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1、选题和开题: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第三学期中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经导师指导小组讨论同意后,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
2、学位论文研究中期检查: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研究生开题一段时间以后,第五学期初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3、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作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新。论文工作要有足够的工作量。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字数一般不低于3万字。
4、学位论文的答辩: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完成学术活动或实习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争取答辩前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含录用通知或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收录的论文)。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本专业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必读书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3、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4、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5、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
6、列宁 论粮食税(节选)(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
7、列宁 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
8、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
9、斯大林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0、《毛泽东传》(上)(1893-1949年),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1、《毛泽东传》(下)(1849-1976年),逄先知 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2、《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15、《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6、《邓小平年谱》(上下册)(1975-1979年),冷溶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7、《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19、《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 郑永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毕京京 章传家 主编,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顾海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由来与发展》,刘建武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韩振峰著,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课程设置:
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5学分,实践环节7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课堂教学前两学期完成,成绩及格取得相应学分。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及补修课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英语不得免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中、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拟任课教师 备注
公共学位课(6学分) 215027 英语读写A 64 3 1 考试 汪晓明
霍东英
 
215028 英语听说 32 1 1   外教  
2050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考试 盛清才
宋玉忠
 
专业学位课(9学分)
 
2053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6 1 2 考试 曹望华  
205823 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研究 32 2 1 考试 宋玉忠  
2058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4 1.5 2 考试 马志荣  
20582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 24 1.5 1 考试 盛清才  
20582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4 1.5 1 考试 吴桂花  
20582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4 1.5 1 考试 罗贵榕  
实践环节
(7学分)
205J01 专业实习   2 2-4      
205J03 专业外文献精读   1 1-4      
205J04 教学(社会)实践   1 2-4      
205J02 研究生讨论班   2 2-4      
205J05 学术报告   1 1-4      
 
专业选修课(8学分)
205828 中共党史与党建 32 2 2 考查 宋玉忠  
205308 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选读 32 2 2 考查 陈青松  
205312 文化学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 2 2 考查 张开城  
205320 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32 2 2 考查 马志荣  
205314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 32 2 2 考查 盛清才  
205304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16 1 2 考查 朱诗勇  
205318 中国海洋战略研究 32 2 1 考查 朱坚真  
205319 领导科学 32 2 2 考查 巩建华  
205315 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16 1 1 考查 王有春  
205821 毛泽东、邓小平研究 16 1 1 考查 薛三让  
205822 重大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研究 32 2 2 考查 导师组  
205317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32 2 2 考查 任念文  
公共选修课(2学分) 205029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1 考查 朱诗勇 人文社
科必选
211015 科技文献检索 16 1 1 考查 樊怡菁  
205026 第二外语(日语) 32 2 1 考查 李星  
补修课程 205513 政治学原理 32   1 考试 付海梅  
205514 社会学概论 32   1 考试 宋广智  
备    注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guangdonghaiya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