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择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搜索哈尔滨工业大学好不好是必要的,不仅仅可以查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全国排名,还可以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国高校的位置有所了解。目前国内学校大约有1000所,通常我们可以在相关的学校排名网页中去查看一所大学的全国排名或者是世界排名,大家可以结合全国排名,校园地理位置,历史,师资,设备,学生的就业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帮助。(点击可查看全部大学排名情况:[2021泰晤士世界大学排,中国大学世界排名] [2021年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之亚洲大学排名及中国大学排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上榜名单一览(完整榜单)] [2021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前400名(武书连版)] [2021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前400名(金苹果版)] [2021中国大学排名,大学排行榜前730名(校友会版)] 更多大学排名榜单请点击 大学排名网>>。)

相关推荐:[2022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群]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哈尔滨工业大学保研夏令营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观点一

第一部分 概述
官方的概况可以戳官网,补充一点,哈工大的英文校名并不准确,因为如果按英文再翻译成汉语的话,应该叫哈尔滨理工学院,类似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没错,英文的校名就是模仿的麻省理工。
哈尔滨校区是主校区,俗称本部,威海是分校区,深圳是研究生院,有少量本科生,按计划十二五计划末要建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于本人只在本部就读过,所以在本回答中只描述个人经历的本部的情况。)
本部分为两个学区,一区和二区,有免费通勤车互通,二区的感觉类似高中,校园接近方形,在校园内除了教学设施和少量的小商店外,基本没有其他的东西。市政、土木、交通、食品四个学院从大一到博士都在二区,其余学院只有大一在二区,统称基础学部。
一区则比较复杂,大致有三大块——土木楼、“一区”、科学园,从土木楼到科学园的航天馆步行要近半小时(不是带着女票压马路的情况下),中间要经过耀景小区、复华小区、繁荣小区、园丁小区、西苑小区、贵新小区及一个铁道口,全程超过3公里。虽然习惯上统称为一区,但是科学园和土木楼和更像是三区和四区,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具备食堂、宿舍、教学楼、办公楼等设施。比如住在搬出野兽搬进教授的科学园的同学通常喜欢说“去一区如何如何”,而不是“去XX楼如何如何”
哈工大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别听人胡说是什么理工院校,曾经四个系的理学院已经只剩三个系,原化学系的一部分现在是化工学院,原生物系是现在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之所以要拿出这两个学院来说,一是因为本人是理学院的低材生比较了解,二是因为这两个学院已经被认为是工科(校方不清楚,但是在理学院内部是这么认为的)。二区的建设还算是有整体感,一区的话,完全是一种胡乱拼盘的感觉。
第二部分 校园生活

工科学校的特点是——大家都懂的,就是妹子少,尤其本科。除去少量的文科专业,其余的总体情况就是“男女比例七比一,一对拉拉七对基”,以A开头的公寓有16座,纯女生公寓只有一座,什么感觉诸位可自行体会。工科+男多女少导致了工大人的穿衣普遍比较朴(lao)素(tu),普通T恤+没有过多修饰的牛仔裤+运动鞋是标配,校园满是大大的双肩包压在背上的男男女女,以至于我和本科同学形成了一种共识:判断一个女硕士是本校的还是外校考过来的,只需要看她上课是背包来的还是拎包来的就可以了。(这个标准不绝对,但是在我们系准确率超过90%)近些年虽然有所变化,但是走在工大校园和坐在师大的湖边的感受仍然是大大的不同。

民以食为天,学生也不例外。工大的食堂当年是以物美价廉闻名全市的,当年二区四食堂(现在叫神马不清楚了)的手撕牛肉面只要两块三一碗,面量和肉量都不少于大份的加州牛肉面,每天中午和晚上的队伍都从窗口排到门口,可惜后来估计是利润低,一年之后不见了,取尔代之的是另外一种面,质量下降了n个档次。当时的米饭是一毛五一两,记得食堂很友(xiao)善(zhang)地在门口摆了个秤,旁边的牌子上写着:米饭一两,实为不少于XX(具体数字忘了,反正是大于一),馒头每个净重不少于XX,饺子每两X个,当年我确实真的买来米饭称过,描述属实。近十年来米饭只涨价两次,一次涨到一毛七,一次涨到两毛,看看校园里同样的盒饭已经从3块/盒涨到了8块/盒,不得不承认,工大食堂真心是业届良心。在方便面引发物价暴涨狂潮之前,一区的食堂是能吃到7毛/半份的猪肉炖豆角,6毛/半份的豆芽,3毛一两的炒饭的,那时候谁要是花三块钱吃碗麻辣烫,简直就是奢侈浪费,什么,你还要来一杯一块五的饮料?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时至今日,食堂的菜也涨了好多,不过工大食堂仍然保持着较低的价位
¥1.00的豆腐,¥1.50的土豆泥,¥0.80的米饭。一些妹子估计一半就可以吃饱了。这是2013年的数据。
由于性价比高,工大食堂成为了附近中小学生解决午饭的重要地点,这成为了上午第四节有课的同鞋们的噩梦,每到中午,附中的初中生会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一区各大食堂,让本就人山人海的食堂变得更强拥挤。青春期的孩子们精力旺盛,食堂内到处是一样衣服的身影在奔跑,他们经常端着一碗热面撞在早上没吃饭刚刚在课堂上还没睡醒头晕脑胀的大学生身上。为了逃避这些中学生,没课的人通常会把吃饭的时间提前到他们下课之前,有课的人会有一部分选择逃课避免抢不到饭吃,不愿意逃课的人就自然悲剧了。为此工大的学生怨声载道,然而后勤贴出了一张毫无诚意的告示,说是经过调查,并未对广大同学的就餐造成很大影响,此告示一出,所到之处尽是围观者的破口大骂。这是多年前的事情,不过貌似到了现在这个事情也没得到解决,不出意外的话,当年最早抢饭的那一批初中生应该已经有人体会到了被人抢饭的感觉。
多年以后,面对初中校服,小明同学将会想起父亲带他见识哈工中附大食堂的那个遥远的中午。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无声无息的你,你曾经问我的那些网址,如今再没人问起;分给我片看的兄弟,分给我快乐的往昔,你总是找不到我E盘的秘密,摇摇头说这太神秘……
宿舍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应该是远胜于食堂的,一个月不吃食堂大有人在,一个月不在宿舍的就很少见了。我本科的大部分,工大的宿舍硬件可谓是灾难,特别是一二三四几栋旧公寓,我当时在二公狱,没错,不是寓。窗外是一条大马路,而且是有桥的那种,冬天还好,到了夏天,白天是各种汽车的声音,晚上是各种飘进屋里的烧烤味道,开瓶啤酒闻着烟味就可以喝了,串钱都省了。偶尔还会听见桥上传来“吱~~砰~~咚!”的声音,场面自行脑补吧,那画面一点也不美。电不够用,热水也经常没有。自08年底,15,16,17公寓落成,8人寝室的时代结束,二公寓从此丧失了和一公寓竞争亚洲最大筒子楼的优势,三公寓的妹子们也从此告别了睡在上铺的姐妹。最大的影响就是原来只有在二三公寓间的那些香艳的场景转移到了15、16公寓间。不过,本科生每月25度电一般来说还是不够用的,即使有熄灯时间的限制。另外对于喜欢看足球比赛的同学来说,熄灯时间是个非常让人痛苦的事。当然,如果已经熬到了硕士甚至博士,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总的来说,新公寓的建成及旧公寓的装修对住宿条件的改善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新公寓的电水壶对于超大泡面消耗量的学生人群实在是神器。
管理人员的服务还是非常优秀的。我曾经因为心情不好去外面喝酒,很晚才回到宿舍,被保安大叔拉住开导,那位大叔说出了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孩子,不必烦恼,人生就是不断挣扎的过程。”至于打扫卫生的阿姨们,确实很辛苦,她们每天的清扫是有规定的,具体几次没有问过,可以确定的是,接近深夜的时候还要有一次打扫,学生起床前也会有一次。大一的时候我找过阿姨缝衣服,这显然是不在她的工作职责内的。不过据女生说,阿姨对她们的态度不是太好,原因估计是保安大叔喜欢妹子,保洁阿姨更喜欢小伙吧‘(*^﹏^*)′。

一区位于哈尔滨几乎最中心的位置,几乎全哈尔滨的任何地点都可以从一区周围步行20分钟以内的公交站通过一次公交到达(当然这也和哈尔滨不是很大有关),距离哈站只有4公里不到,工大本身就是一个商圈,附近的娱乐场所质量不论,种类还是比较齐全的,到著名的中央大该,不,街,公交只要十几分钟。另外,市区几大著名的*河*蟹*区域,二区附近有一个,一区附近有两个,而且都是比哈站还近的……(x___x)
第三部分 学习生活
自习室
工大的学风确实是比较好,不过也没有传闻的那么凶悍,在宿舍打dota的人也是很多的,当然,自习室也是相当拥挤。工大的人口密度应该是在哈市高校中居首位的,加上在附近租房子复习考研的人比较多,导致本就拥挤的自习室更加人满为患。至于自习室的场景,和《大学自习室》里唱的差不多,没有太多的新意。
学期安排
工大的放假时间是一直在全省保持较短或最短水平,课程难度不算低,有着规格严格,不让及格,功夫到家,不让回家的说法,事实上也没有那么恐怖,还是在人类承受范围内的。最近改为了小学期制,就不是特别清楚了,因为我已经毕业了。
第四部分 其他
校园轶事
校园里一直流传着四大奇人的故事,如今只有足球小胖还会出现,树下老人刘震北先生已经仙去,馅饼西施和一块钱老太太很多年都没有人见过了。
近两年都会举办博士生集体婚礼,或许多年以后,本科生也会有集体婚礼。
五一前后的几天在校园里行走是最舒服的,因为那是丁香花开的时候。
留学生经常会在夏天的夜晚在宿舍楼下喝酒唱歌,因此和中国学生会发生一些小冲突,不过规模一般不大。
食堂和教学楼因为各种改名已经很少有人还在叫旧的名字了,黑店的称号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社会评价
哈市人民确实存在对工大一定程度上的崇拜心理,也不至于很夸张,偶尔有个大叔大妈听说你是工大的夸一句,回以一个微笑就可以了。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优势的话,工大的学生出去做家教还是相当受欢迎的。
第五部分 结语
写了整整一晚上,还是有好多没有写出来,头脑中反复闪过“母校就是你骂了无数次却容不得别人骂一次的那所学校”这句话,这种感觉在离开学校之后会更加强烈。在工大多年,很难说最难忘的感觉是哪一种,非要找一种的话,对我个人而言,应该是那种工程师的氛围:老师和同学比较单纯,为人普遍比较踏实,有时也带有一些工程师的古怪脾气。

观点二

现状:
哈工大的背景自不必说,辉煌鼎盛之际真可以说是“天下无敌手”。不过要说就说现在吧。这是一所严重偏科的学校,典型地具有着国内工科院校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工大来讲,工科强大得不像话(其他校友们提到了具体的数据,国内可以说仅次清华,与上交并列),但是也极其缺乏人文关怀和哲思气息。
典型的就是我前两天看到的信息(今天找时没有找到),工大是没有开设哲学学科的(是学科建设,不是课程。哲学相关课程倒是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工大,你确实很难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思辨的激情。所以,褒义的说法是工科的沉稳,贬义的说法是缺乏人文关怀。
正式这样,对于大部分工科来讲,工大都很拿的出手:航天、机械、材料、自动化、计算机等。

展望:
仅从自己的经历来言:代表着生产力的传统工科的持续性或许问题不大。但是代表着发展力的几个学科,如计算机、软件,甚至电气等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不容乐观。
问题的结症在于地理位置。哈尔滨,所谓的东方小巴黎,确实对于IT行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哈尔滨能提供学科发展的一个稳定、踏实的空间,但也缺乏变化。没有好的IT企业意味着实习对于在这所学校的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甚至不如大连),这点在计、软两院尤为明显(而其实对于其他学科影响有,但是没这么大)。而工大在这方面,也很难留住人才。这样的恶性循环的遏止目前也只能寄希望于领导们的大魄力地集中人财力进行极具风格的学科建设,暂无良方。
当然,雇主对于工大的学生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动手能力很强,做事踏实。这也确实是优点,在就业这点上,工大确实也有着自己的优势。而科研要求的脚踏实地在这所校园也能磨练出来。然而,视野和见识确实是短板。地处哈尔滨,只能希望学生自己有这样的意识,主动向外面走走,自己多多申请机会,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视野即格局,往往决定了发展的上限。

生活:
上面可以算是从学习和发展方面介绍,下面就是一些校园生活了。
提及校园生活,社团活动这一块是一定要说一下的。工大不重视社团发展,真的不重视。绝大部分社团只能寄希望于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很多时候不求学校支持,但是起码别设障碍也好。但是社团确实很难成为这座北国大学的华彩的一幕。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有地理问题,漫长的冬天一定程度上消磨了活动的热情。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学校支持的力度更大,本可以做得更好。
本人有幸带过一个社团,也因此组织和参与了一些活动。其中参与的一个活动让我印象极其深刻:那是天猫大数据竞赛的线下交流会,阿里内部赛冠军队队长来到工大进行交流。虽然极力推广,但是那天也只来了60人左右。而工大仅参赛的队伍在当时就有150只了。现场气氛真是一个冷啊!在事后的交流中,工程师觉得很匪夷所思,要知道在浙大等地,200人的场地都是爆满。他也说了我至今难忘的话:
工大的学生确实很优秀,基础好,实力强。但是太不主动了,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仅仅是极少数。而主动性,是无论哪一家公司都很看重的一点。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沟通......可以看出来,对于社团活动,无论是技术交流会或者讲座,工大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要知道,很多活动确实是有价值的。
没法高度还原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其他方面很多校友回答得都很全面,比如住宿与、饮食与交通,排名前两位的答案答得很完善了。多说一下,工大的周围饮食确实还是很不错的。住宿真是渣到爆。交通呢,因为地处市中心,其实我认为很难有大学能比工大的方便了。当然,辩证地看,正因为地处市中心,没有多余的地方建设公寓。。。
最后吐槽一件事:工大搞行政的大多数都是白吃饭的



官方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全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大学之一,此后学校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坐落于素有“东方小巴黎”和“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校以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形成了以航天特色为主,拓宽通用性为准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已进入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的历史传统,汇聚、培养了以两院院士为带头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中青年骨干为代表的锐意进取、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学校实施了“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聘请国际著名学者和管理专家,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发展经验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础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提供指导。同时,学校还广纳海内外贤才,聘请境外兼职博导、合约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来校工作,他们中80%的海外留学人员是在美、俄、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学术水平。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科学园、实验中心、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馆等各类设施齐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条件。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国防、航天优势,紧密结合工业、信息、机电、能源、材料、资源环境、土木建筑等领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解决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内一系列创新性好、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学校积极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航天特色,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主动承接国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项目,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卫星,创下了国内高校研发小卫星四战四捷的纪录。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空间机械臂技术、星地激光链路试验、快舟星箭一体化技术等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分获2006年度、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项技术成果为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号系列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单位。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2013年,学校牵头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启动的14个中心之一。2014年,我校被国家发改委正式确认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牵头建设单位。

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哈工大坚持个性化培养与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遵循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结合等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2014年,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学校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学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20余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共和国的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骨干,也有著名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回首哈工大的发展历程,她的每一轮进步跨越、每一次腾飞奋进,无不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今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懈努力,向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  

添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录比、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群、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姐微信、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真题、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目录、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保研、哈尔滨工业大学公众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hit.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yzb.hit.edu.cn
  • 联系电话:电话:0451-86414004、0451-86416113 传真:0451-86415167
  • 邮箱:yzb@hit.edu.cn
  •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