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导师:于振峰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Yuzhenfeng@cupes.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11号
[个人简述]
男,1957年3月生,河南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工作]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包括博士后研究经历和学术访问等。
1997/9-1998/6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 高访学者
科研项目:
北京市“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1BJBZH018),《我国职业篮球法律规范问题的研究》,2001年3月---2002年10月,获得项目经费3万元;已结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般项目,(DLA030212),《北京承办2008奥运会与首都普通高校体育发展的研究》,2003年9月---2005年12月,获得项目经费5万元;已结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BLA100103),《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2010年9月---2013年9月,获得项目经费10万元;已结题,主持。
论文著作:按时间倒排序,近5年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公开的政府咨询报告等;
史衍,于振峰.身体功能训练概念辨析:体能训练理念的回归与突破[J].中国学校体育,2016,3(5):59-63.
杨献南,于振峰,潘迎旭等.论转会的概念及转会制度的本质属性[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6):16-22.
杨献南,于振峰,史衍等.欧足联FFP规则的法律适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6):493-499.
杨献南,于振峰,左娜等.我国校园足球“”升级“”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33(2):74-77.
于振峰,张国强.第十六届亚运会女篮前锋进攻能力分析[J].运动,2014,(8):25-27.
于振峰,师永斌.第9届大学生运动会男篮16强中锋进攻能力的研究[J].运动,2014,(2):31-34.
于振峰,张国强.第16届亚运会女篮进攻战术基础配合运动研究[J].运动,2014,(9):11-14.
于振峰,张国强.第16届亚运会中国女篮快攻问题研究[J].运动,2014,(9):15-17.
于振峰,董顺波,张国强.我国大学生高水平男篮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运动,2013,(11):7-10.
于振峰,赵瑞国,张国强.第九届大运会女篮决赛各队技战术对比分析[J].运动,2013,(12):11-14.
于振峰,刘峰,史衍.绩效评估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5):621-627.
叶伟,周哲,于振峰.我国普通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2):104-109.
于振峰.北京建世界城市中如何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J].运动,2012,(10):4-5.
[教育背景]
1978/9-1982/6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士;
1984/9-1986/6 上海师范大学,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生班。添加福建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福建师范大学报录比、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群、福建师范大学学姐微信、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真题、福建师范大学专业目录、福建师范大学排名、福建师范大学保研、福建师范大学公众号、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福建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fjsfdx/yjsds_54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