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土木工程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专业分析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东南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位)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东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研友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历年】] [东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东南大学考研难吗]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排名] [东南大学考研群]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东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考研专业分析正文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学科建立于1923年,经过金宝桢、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左英、唐念慈、吕志涛、邓学钧、蒋永生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在该领域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该学科是国内首批博士点学科之一。现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全日制)
02 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
03 岩土工程(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5 结构力学 或 971 土力学(方向01,02:结构力学;方向03 土力学) 复试科目:
方向01:547;方向02:532;方向03:535
复试科目:532 桥梁工程 或 535 地下结构工程 或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925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
971 土力学 1.《土力学》,童小东、黎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
925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单建、吕令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结构力学》赵才其、赵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71 土力学: 1.《土力学》,童小东、黎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土力学》,卢廷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27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综合 《建筑施工》郭正兴,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工程估价》沈杰,东南大学出版社
532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上册)》,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桥梁工程(下册)》,顾安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535 地下结构工程 《地下结构工程》第3版,穆保岗、陶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3
547 结构设计与防灾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二版),李爱、高振世、张志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李爱群、丁幼亮、高振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册)——基本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2、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三册)——学习指导(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10
2019 320
 
学费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学费为每年8000元。从2014年秋季开始,公费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实行自费研究生,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具体情况视学校专业而定。针对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国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且高校一般都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学子进行补助,确保研究生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
 
主要导师
李爱群,博士、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东南大学特聘教授。2015年4月23日起任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隔震减振、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新型结构体系、既有建筑功能提升改造等方向的研究(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完成和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已培养和正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人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等科技奖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著作5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
 
曹双寅: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2003年期间担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担任本科生《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研究生《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课程主讲教师。长期从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有关科研论文百余篇,编写有关论著(教材)7本。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目前,担任全国建筑物(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吴刚,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现任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挂职)、全国少工委主任。长期从事结构工程的研究工作,主要方向包括重大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新型建筑工业化、既有工程结构高效加固新技术、新型FRP制品及增强结构等。
 
朱筱俊,男,江苏宜兴人,1972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1994年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东南大学结构工(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一所副所长,东南大学钢结构和新型结构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设计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深圳龙岗文化体育中心、东莞市人民大会堂等大型项目。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dongnandaxue/zhuanye_34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