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常见问答] [东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联系电话] [东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东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始建于1949年8月成立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地理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历经70载,学院文化端庄浓重、宽容大气,“胸中有格局、身上有担当”的地理情怀和“厚德载物、勤奋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东师地理人的特有品质。经过几代地理学者的辛勤耕耘和历届校友的共同努力,地理科学学院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教风学风淳厚、毕业生广受赞誉、在地理学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重地。学院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开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经济学、城乡规划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等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及地理科学(公费师范)、地理科学(非公费师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地理信息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学院有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建)、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部属重点实验室、1个省属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北资源与环境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地理教育)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吉林省地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东北研究院、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旅游研究所、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等教学和研究机构。另有中国地理学会东北地区工作站、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家泥炭标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吉林省泥炭学会等学术挂靠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员90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行政教辅1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讲师(含师资博士后)18人,博士生导师25人,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国家级精品课1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有7位海外高级专家聘为“东师学者讲座教授”。现有本科生557人,硕士生290人,博士生49人。近10年学院本科生平均升学率为45%,毕业生签约率稳定在95%以上。
学院教学楼使用面积7260平方米,建有地理科学吉林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积1360平方米,拥有古环境与古生态实验室、地理过程模拟和演示实验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气象)实验室、天象观测演示实验室、实验气象观测园、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城市与区域规划现代技术实验室及计算机房、岩石、土壤标本长廊、多媒体教室等实践教学设施。各类仪器设备2324台件,价值1508万余元,其中40万元的设备6台,10万元以上设备36台。学院图书资料室面积260平米,有中外藏书4.6万余册,中文期刊110种,外文期刊23种。
建院以来,在原有师资基础上,录用一批年轻骨干师资和学术带头人,较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特别是科研学术的快速发展,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突显成效。2016年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分别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高纬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机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退化泥炭沼泽结构性修复与碳汇功能提升技术研发与示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北振兴空间过程与综合效应研究”。近三年来,获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38项、总经费2815万元;获批省级科研项目115项、经费1725万元。SCI、CSSCI论文113篇、EI论文15篇,著作、教材共28部,省级科研成果奖励7项。
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动和加快了学术交流活动的纵深发展,三年来学院承办“森林土壤景观”中美学术会议、中日韩地理学术年会、中国人文地理联合年会等具有国际或国内影响较大的学术会议12次,与国内众多名校专家有着广泛交流,同时还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欧美、日韩1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有着紧密的学术联系或合作研究,互访学者50余人次。
学院人才培养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的理念,以“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能力并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融合、创新精神和地理情怀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全面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学院共培养毕业生近万余人,分布于世界及祖国各地,为国家地理基础教育和地理、气象、规划、国土、测绘等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学院近年来充分加强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其在学术、实践等各方面能力。学生在学期间成果丰硕,2013级本科生马超、肖晗、侯文宇、黄晶等(指导教师:赵建军)以排名第一的总成绩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2011级本科生蒋涛、白月、李捷均荣获首届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师技能展示交流活动“特等奖”;2011级本科生李捷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翻转课堂”微视频大赛“一等奖”;2010级李楠楠、2012级冯滢瑛等本科生在SCI、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dongbeishifan/yanjiushengyuan_25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