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440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440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1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14高等代数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08通信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11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12管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10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大]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群]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440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440
一、 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闻
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主
命题的科目之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旨在反
映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选拔具有发展潜力
的优秀人才入学,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
国际视野、全新互联网思维以及具有较强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能力的数字传播和舆情分析与研判领域的高层次、
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是为招收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
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是否具备攻
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
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1二、 题型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试卷内容按照大纲内容编制。题型包括名词解释、
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三、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新闻理论
(一)绪论
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
(二)新闻
(三)新闻传播
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2(四)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 新闻与信息
2. 新闻与宣传
3. 新闻与舆论
(五)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1.新闻价值
2.新闻选择的标准
(六)新闻真实性原则
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
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
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
(七)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
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
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
(八)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31.新闻出版自由
2.媒体的社会责任
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
(九)新闻舆论监督
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
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
协调统一
(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
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
原则
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第二部分:传播理论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传播与信息
2.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43.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4.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5.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6.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二)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2.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三)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象征性社会互动
(四)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
2.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过程和特点
1.人类传播
2.人际传播
(六)群体传播、集合行为与组织传播的过程及传
5播机制
1.群体传播
2.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3.组织传播
(七)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与社会功能、产生与
发展过程、社会影响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八)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2.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九)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2.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十)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1.“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2.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63.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4.“使用与满足”理论
(十一)传播效果的研究领域、历史发展与制约因
1.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2.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3.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十二)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2.“沉默的螺旋”理论
3.“培养”理论
4.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5.“知沟”理论
6.第三人效果
(十三)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2.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3.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78
(十四)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2.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十五)传播学研究方法
1.抽样调查法
2.内容分析法
3.控制实验法
四、 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者
新闻与传播专
业基础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
复旦大学出版
李良荣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郭庆光
(一)《新闻学概论》
本书着重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
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
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
少的系统基础知识。作者站在时代高度,将中国新闻事
业工作原则中的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舆论引导与监
督原则分别独立成章,为互联网冲击下的中国新闻事业
重塑发展方向,并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介绍传媒新业态、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生产新模式,提出了从“小新闻”走
向“大传播”的学科建设构想。
(二)《传播学教程》
本书为 21 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
家级规划教材。本书自 1999 年出版以来在国内产生了广
泛而深入的影响,这是第二版。它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
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阐释人类社会
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
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等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
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
9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xinxikejidaxue/cksm_40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