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召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会]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理工大学排名]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群]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简介正文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物理学院前身是1940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物理系,是学校成立之初始建的四个系之一。1950年10月,中法大学物理系并入。1961年,学校设立基础部,物理系并入。1984年,物理系独立,更名为应用物理系。1997年,学校设立科学技术学院,应用物理系并入。2002年,学校设立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并入,并更名为物理系。2011年6月27日,按照学校振兴理科战略部署,物理学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为国内知名物理学家葛墨林院士。
 
  办学定位
 
  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创特色”的办学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党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做强物理、理工结合、特色发展”道路,以建设一流特色物理学科和培养一流拔尖物理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基础科研实力和促进理工交叉融合为己任,努力建设与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发展物理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教学型教师17人),教授/研究员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2人。现有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长江学者2名、杰青3名(含兼职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名(含青年教学名师1人)、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名、跨/新世纪人才7名,其中引进新体系人员24人。此外,学院引进瑞典与芬兰两院院士Antti Niemi为外聘教授、聘任国际著名物理学家Paul Wiegmann为“徐特立客座教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Aleksandr Molochkov为兼职教授,聘请国际著名量子场论专家日本东京大学Fujikawa教授每年定期为研究生开设系列前沿讲座。
 
  学科建设
 
  学院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理论物理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砥砺奋进下,学院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进步,学科水平位于国内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物理学是学校第4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19年,在QS“物理与天文”学科中排名全球第“250-300”位,位居国内高校排名第13名;在最新的软科排名中,物理学科进入中国内地高校前7%,同样位居国内高校13名,被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数据平台定位为雄鹰型学科。软科院校库中显示,物理学是学校十大优势学科之一。
 
  科研实力
 
  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重点发展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计算物理四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学院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全国百篇优博与其它省部级奖多项,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近六年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杰青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各类纵向项目8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200余万,发表SCI论文880余篇。
 
  平台建设
 
  为促进建设国际化和理工融合为特色的一流物理学科和培养一流物理人才,学院建设了多个国家与省部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现建有先进光电量子结构设计与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光子学与超精密光电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此外,与化学学院共建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光电学院共建国家级工程光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特区“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F. Wilczek为核心的“国际量子物理中心”成员单位。目前,学院正在参加教育部立项的“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以及“红外与微光”和“毁伤与防护材料”两个国防重点实验室平台的筹建。
 
  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大学物理》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物理之妙里看‘花’》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学院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理工结合的学科方向建设,致力于培养胸怀寰宇,具有深厚物理基础并善于理工融合的领军领导人才。
 
  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作为首批参与高校,在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长期合作基础上,先后又与中科院物理所、半导体所、空间中心三个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协同育人”菁英计划,并以“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和“黄昆物理学英才班”为基础共建“创新性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强联合。科研院所选派院士、研究员等定期到校开设系列学术讲座和开展学术报告,并设立菁英计划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有机会到科研院所参与具体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有推免资格的毕业生可优先参加合作院所免试硕士生或直博生的选拔。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国内、港台等高校建有交换生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德国马普所等国际知名机构保持长期密切的科研合作;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建有2+2双学位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建有本科生交换生项目,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建有本科生3+1双向双学位项目,与悉尼科技大学建有联合实验课程,同时以多种形式支持学生参加欧美名校的国际交流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学术能力的训练,本科阶段就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学科实验室参与前沿的科研项目研究,每年约有10多位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做出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学院定期开展“博约学术论坛”和“博约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近五年学生中共有20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
 
  就业发展
 
  作为基础学科,物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理学基础,就业面向非常广泛,适合到多个相关行业从事应用、研发、管理、教学及研究等工作。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理学和工学等各专业研究生的重要生源,一直受到各专业的青睐和好评。学生具有向不同领域发展的潜力和素质,尤其是在交叉学科的进一步深造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学院本科生就业率达97%以上,读研深造率为75%,其中申请到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UC伯克利分校、柏林工业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出国率为25%,硕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8%。
 
  办学历程中,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具有坚实物理基础和社会素养的优秀毕业生,以美国工程院院士李明军、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微光夜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峰、北京精英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崔嵬等为代表的一批校友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领导型人才。
 
  以上数据截止至2020年3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2095.html